当第一条泥盆纪总鳍鱼过腻了泥水中的生活,为绚丽多彩的陆上世界所诱惑时,它便挣扎着从泥水中爬上岸。这就是好奇。
当第一只森林古猿也过腻了在树上爬上爬下的生活而对陆上平坦的生存环境感兴趣时,他便爬下树木试探着走向林边的空地。这也是好奇。
是的,是好奇心让地球有了高级生命,让世界有了更高等的生物。当第一个北京人从地上拿起被“天火”烧焦的野味,颤颤的把它放入口中时,他感到的不再是“茹毛饮血”的感觉,便有了再吃一口的念头,从而使他的部落走出生食的境地。这是因为好奇。
当古人看到石块砸在一起冒出奇妙的火花时,猛然有了钻燧取火的念头,便产生了“人火”,从此他们告别了靠“天火”生活的束缚。这也是因为有了好奇心。
是的,是好奇心让人类走向文明,让生命看到多彩。
当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啪”的砸在他的头顶,他伸手捡起那个苹果,产生了疑惑:“它为什么落到地上砸在我的头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这时,这个苹果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他便开始认真研究,也就有了牛顿定律,有了近代物理。
当有两个人看到天空的鸟儿能自由自在的飞翔,便也想如鸟儿一样飞在空中,他们便开始致力于鸟儿的研究。终于,有了飞上天的.工具。这是因为好奇。
是的,都是因为有好奇心,才使人类更快进步,有了更高的文明。
当人们仰望高远的太空,看着那满天的星斗,那圆圆的月亮,产生了玄妙的幻想:天上到底有什么?星星是不是也和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样?月亮上是不是真有广寒宫?嫦娥和玉兔生活得怎样?于是,便有人以毕生的精力和十倍的努力去研究。终于可以在月球上迈开步子,在太空中建立“家乡”。这些都是因为好奇心。
当人们面对0-9这十个数字组成的世界是如此纷繁复杂、绚丽多彩时,便有人去幻想它们的妙处,也有人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这个猜想,终于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也是因为好奇。
是的,好奇心是兴趣的姊妹,它消除了人类的无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妙。
好奇心来去无踪,好奇心没抓没挠。它刁钻古怪,逗你紧跟猛跑。每当你认为抓住它时,才发现还是跟它绕绕,你眼前又现出更大玄邈。好奇心一本正经,好奇心滑稽可笑。好奇心有时很没劲,但也有时很火爆。好奇心很刺激,好奇心很深奥。好奇心很古老,好奇心很新潮。好奇心千变万化,让你捉摸不定。但有一点不变,好奇心永远很好奇,
当好奇心发作,就会想方设法拨开疑云,可那时才发现,谜团包裹着的是浓浓的爱,不断地撞击着内心最深处。
楼房顶层此刻正毫无保留地沐浴在落日的夕色中,站在阳台,视线几乎可以与太阳的高度平齐,一束微醺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打过来。“砰”的一声,门关上了。屋子继而安静下来。妈妈前脚刚出门,我就后脚迈进了她的卧室,去探索着,试图找到那个谜团。
这些天来,我一直很疑惑。随着初二数学题难度的提升,而我因脚伤未痊愈而没有参加暑期补习班,于是不会做的题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妈妈却能一眼看出我做的题中的“漏洞”,然后再简洁地给我讲一遍。我的记忆中,妈妈的数学不是很好。怎么会这样呢?这个问题像一根羽毛,不断挠着我的心,想抓但抓不到,想躲又躲不掉。我能忍受饿肚子,但是不能忍受好奇心,所以这简直是一种煎熬啊!
不过现在,机会来了。让我看看是什么让妈妈的数学突然变好了?
卧室一如既往的静谧。由于方位背阴,显得很暗,四周是暗黄色的旧日色调,一阵风吹过,在耳边呼啸,把衣摆吹得微微鼓起来。我在卧室里转来转去,却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冥思苦想中突然听到轻微的开锁声——妈妈回来了。转身溜出房间,坐在椅子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拿着本杂志。只能先放弃这次“寻宝探险”了。
夜变深了,窗外那没有月亮的夜空,只有星星闪着淡淡的光芒。正在梦中与周公下棋下得不亦乐乎的我被微小的开门声吵醒。只见妈妈逆着光走进我的房间,从我的书桌上抽走了几本书。本还有些癔症的'我立刻清醒了:
谜团就要解开了!
我骨碌一下翻下床,小心地踮着脚走到妈妈的房间门前,透过门缝,我愣住了。大约是凌晨两点多的光景,万家灯火早已熄灭,可是妈妈却开着台灯,拿着我的作业和书本仔细看着,眉头忽而紧皱,忽而舒展,还不时在纸上算着。灯光洒在她的肩上,浣了一身的朦胧,她的头发泛着一丝银光,不知是灯光还是白发,因为我已经泪眼模糊了,悄悄溜回了自己那柔软蓬松的大床上。
谜团终于解开,我的好奇心不仅得到满足,心里也暖洋洋的。也许只有母爱,才能让工作了一天的母亲在深夜挑灯苦读,只因她的孩子不经意间说过“现在数学好难啊。”
好奇心使我找到了那份试图藏起来的爱,只想让我默默感受的爱。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期望明白自我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此刻,我们经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经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能够说,没有观察与帮忙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可是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提高。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提高,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并维护自我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
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今年也很难得。作者立意深刻,有独立见解。议论层层递进,逻辑性强。用例鲜活、到位,能有力地支持自我的中心论点。文章活泼洒脱,不干巴巴地说教。今后的高三学生,应从中得到启发。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过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可是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应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可是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那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我头上的'疑问;是伽俐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是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境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我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仅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拆解“好奇心”好;奇;心!写法相当别致。那里边蕴含着一种认真求索、严谨向学的精神。但作者并不刻板、迂执,而是相当灵活,相当深刻,也相当智慧地将三个概念解说的饶有意趣,从而不流于浅薄俗套。这些解说,笔断而意不断,“好奇心”在作者心中是一个整体。所以,得出的“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好奇心“可是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的结论,相当精警,升华了“好奇心”的内涵。这一篇,是今年高考议论文的代表作。
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的童年。
事情要追溯到一个夏天,那时候的我,还小着呢,年纪在班上最小的我却总有一种好奇心。比如说:玩具是由什么零件组成,风扇为什么可以转动,星星月亮到底长什么样……所以我经常因为好奇心而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被家长责骂。别看我这样,其实我也成功过呢!
那一天,我还是如往常一样和同学们准备上课。"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不一会儿,老师拿着很多东西进了教室。她高兴地问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想玩吗?""想!"大家异口同声。"那我给大家做个小实验好不好?"她又问。"好"。只见老师拿出一张白纸,把它做成小纸船,又在上面涂抹了些什么,就把它放到一个铁架台上。她说:"今天我将给大家做一个叫纸船烧水的实验。"又见她把旁边准备好的水倒入船中,又点蜡烛开始烧水。
看到这里我们都惊呆了。不是火点着纸就会燃烧的吗?为什么纸船不会被烧坏呀?我无比渴望纸船会被烧毁,然而竟没能如愿。几分钟后,老师欣喜若狂的指向纸船:"你们看!水烧开了。"听此,我飞快地跑上前去,定眼一看。果真,水烧开了。小水泡还在中间翻滚着,我还是不相信就说:"老师,你肯定是用了什么东西来骗我!"她低头笑道:"明天我有空。"回到家里,我决定开始自己做一次,折船,倒水,点蜡烛,"哎,不对呀!我记得还有什么来着?",我心里好像落空了什么似的,不管它。又继续实验,结果船就那么毁了。水流了出来,不过,这也阻挡不了我的好奇心。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学校,为的就是找老师一问究竟。结果老师好似知道我会来,早在办公室门口等我了。问:"你是想问昨天实验为什么纸船没有烧坏吧?"我点点头,她悄悄的在我耳旁说,"其实是我在纸船上涂的油哈哈",我愣住了。"为什么?"只听他说了一大堆,但意思差不多是能隔绝燃烧吧,等中午回家,我又重新来一次,居然成功了!这下可满足了我这小小的好奇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然而,如果你放着不用,就会让生活变得无味,或是错过了一些好的`机会,只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去发现,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你总会有一点点收获的。
请带上你的好奇心,同我一起去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