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推行下,考试也越来越频繁、重要。许多人都坚信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就只有通过考试来进行测验。为了更好的利用人才资源,也只有考试是选拔人才的唯一凭证。
考试成绩关系到每个学子的前途,更影响到每个学子的生活和感情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纵观古今,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考试。就拿古人来说吧,从唐太宗大开科举,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多少学子们十年寒窗不惜,只为那一日“金榜题名”。而这正是考试的魔力。因了考试,这才有了范进中举时的丑态,也有了张继落榜时“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悲哀;有了孟浩然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抑郁与惘然,也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豪放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
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考试成绩作为选择人才的唯一标准,从某个方面看考试也只是对一个人的片面评价。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的田某,由于英语四级未通过,一门高等数学未及格被现行的“分数标准”判定为一名不合格大学生,但在上海十二中学半年实习中,却得到校方高度评价,工作投入,肯动脑,能力强,给学生以亲切感,感染力强,被十二中学聘为教员。有些用人单位只看学位、成绩,到头来被聘的是“一本理论大典”,毫无动手与人际交往能力,又有何用。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人才。《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的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们,在清末外国分争中国的谈判中,有几个能与洋人唇枪舌剑以理据争呢?
关于考试的功过是非,历来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相反的责难也更多,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康有为怒斥: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
因此,今天的各类考试,特别是高考,应该对其内容和方法不断地革新调整,以确保考试制度能够选拔真才,并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培养。可称道的是,在今天这个多元社会,已不是仅仅一座独木桥了!
在课堂上,又将有一个一百二十分认真的学生,那就是我。为什么这样呢?是因为六年级下学期的一次数学期中考试。从小至今,我的成绩在班里虽不是数一数二,也是前三,虽在奥数竞赛中没能取过名次,却总在数学考试中成绩令所有同学刮目相看。这次期中考试我更是大胆的玩、看电视、没有好好复习,在考试的前几天才漫不经心地拿出复习资料,走马观花地看了几眼。
心想:这也太小儿科了吧!作这些题真是浪费时间。考试那天,看见同学们还在埋头复习,我心里突然没底了,有些紧张,这段时间没有好好复习,自己究竟行不行?但到了试卷发下来时,心里的紧张一下烟消云散了,这些题我都会。填空、判断、选择,应用题这些我都草草了事,唯有平时老出错的计算题,我认认真真的做了一遍。当我做完所有题时,还有半个小时,我“认真”地检查了一遍卷子,便满意地交了试卷。几天后,成绩公布了,我得意洋洋的走过去看,想自己是第一还是第二。可是,事与愿违,我一眼看去,前五都没有我的名字,我慌了起来,在名单里寻找我的名字。我在79分的对应处找到了我的名字。79分,79分这对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内心的谴责与同学的嘲笑,让我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虽然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说我是全年级唯一计算题全对的一个。但我知道,那是老师怕对我打击太大,给我的安慰和鼓励。当天下午,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奔书店,买了一本6年级的练习题,我立下了目标,成绩一定要在95分以上,这是一个很难的目标,不是我没有能力,而是粗心、马虎这些负面因素让它很难。但我还是有信心实现它。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付出,一定会实现目标。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再有两周就要小学毕业考试了,这次没考好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唯有“79”这个数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它在我即将毕业的小学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是对我将要面对的初中生活一个警示。它让我想了好多,清醒了好多……临近小学毕业的这次期中考试让我永远难忘。
手中的书包不知道何时重了起来,脚步不知道多会急促起来,我皱起眉头,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感觉,我只知道——今天要迎来期中考。
走进考场,接过语文卷子,我的心像是被提起来了一样:如果作文来不及写怎么办?如果阅读题题难懂怎么办?如果口语交际来不及想,答错点子了怎么办?如果……“考生开始答卷”喇叭了传来刺耳的提醒。我赶紧拿起笔,飞快地写着,要知道我的速度堪比蜗牛。可不能在基础知识上浪费时间!
也许是这些警惕心理促使我前进,今天我在收卷前就写完了,但接下来的数学考却并非如此。
第二节是数学,拿起数学卷子,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望着密密麻麻的八页数学题,我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了,这种慌恐,当然也使我后面的考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我便被一道填空题难住了,只记得老师说过,好像是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来解决的。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我下意识的挠挠头,咬咬牙,空下了。之后的答题像一团麻,我的脑细胞紧紧地绕在一起,竟然连如此简单的解方程也不知从何下手,我像中了魔似的,一想一心想着空题。听到周围人翻卷子的声音,尽管那种声音很小很小,可在我听来却十分刺耳。我着急,我慌张,我担忧……手不听我的指挥,我胡乱地转动着,“各位考生请注意,本场考试剩最后15分钟。”喇叭又传来提醒的声音。这让我更加心急:我还有很多题没写,怎么办?怎么办?不会是我听错了吧?怎么办?难道就只有这样了吗?后面可全是应用题,分值都高。完了!我像个迷路的孩子,在题海中,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我望了望四周,仿佛想告诉我自己一定还有没完的,一定是这次题难!
卷子被无情地收走了。想着那些空白的题,想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父母的失望,我竟失声哭了出来。当数学老师走进教室,问我们题难不难的时候,我甚至连头都不敢抬一下,我害怕看到老师那失望的眼神。
显然受了数学的影响,后来我都不知道英语和科学是怎么考完的,我的心情被一种酸酸的感觉覆盖了……
坐在考场里,我呼吸着那种特殊的紧张空气,手中转动着笔,脑子飞转构思着这篇文章。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真是传神之句。或许出卷老师想让我们在第一场考试中有个发泄、倾诉的机会,以激发斗志,再接再厉,但方式却仍然是考试。这到底还是令人有点“汗不敢出”、“欲辩已忘言”了。
在中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地方便是考场。胜者“把酒临风,其喜洋洋”,可以享受赞誉、得到奖赏,甚至一跃入龙门;败者“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只能领受白眼、恭听批评,甚至名落孙山,不敢抬头做人。人说考场如战场,我言考场胜战场。在战场上失败了可以卷土重来,即使牺牲了也可追认为烈士。而考场上却是一考定终身,死是死不了,最多被逼疯,到头来不但说你无能,还要说你心理素质也极差。不仅“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且永世难忘伤痛。你说恐怖不恐怖?考试是个大烤箱,烤得你发热,烤得你发烫,烤到麻木或爆炸。然而“兼茵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高标准的分数对我们而言,犹如那隔水伊人,可望而难及。作为学生,实在没几个喜欢考试,但人人却又向往伊人回眸一笑、青睐有加。于是不得不在考试中“溯徊从之”、“溯游从之”,“溯游从之”又“溯泪从之”,年年读书年年考,月月学习月月试,虽“路漫漫其修远兮”,仍孜孜“上下求索”。结果总是少数人喜上眉梢、笑逐颜开,多数人黯然神伤、向隅而泣。考试之苦,实在是一言难尽!
考试办有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气这是何等的辛苦凄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何等的勤奋坚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何等的幸运惊喜。只可惜,我等普通学子,虽身经百战,却至今还停留在第二境界,那第三境界还如海市屋楼般飘渺悠远。
考试取才,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老当益壮”,在没有更好的选才方法发明出来以前,我们还得考试,还得在考场上拼搏。考试免不了,只是希望考试能让萃萃学子感到一点快乐,感到一点必然中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