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闲暇,男女老少个个脸上春节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闲暇,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大街上的颜色也比平时鲜艳多了。只见彩旗飘扬,各色商家标语、条幅迎风招展。商场门口挂着一只只大红灯笼,看一眼就让人心里暖和。湛蓝的天空中,一只只彩色气球在阳光的照耀下艳丽夺目。微风拂过,大小气球迎风起舞,又仿佛在向路人点头致意。商场里欢快嬉闹的场面透过明亮的玻璃门窗,射入路人的眼里,使人不由自主地随着彩色的人流,汇入其中。春节是大人的节日,更是小朋友们的节日,儿童玩具、书籍、文具柜台更是异常热闹,孩子们来了一拨又一拨,领走心爱的玩具,留下欢声笑语,春节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门上要贴“福”字,吃饭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还要看春节晚会。吃饭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丰顺多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有。吃好了饭,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天,喝喝茶,说说话。春
节真热闹呀,我真想天天过春节。不过想一想,平常也不比春节差。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大街上的颜色也比平时鲜艳多了。只见彩旗飘扬,各色商家标语、条幅迎风招展。商场门口挂着一只只大红灯笼,看一眼就让人心里暖和。湛蓝的天空中,一只只彩色气球在阳光的照耀下艳丽夺目。微风拂过,大小气球迎风起舞,又仿佛在向路人点头致意。商场里欢快嬉闹的场面透过明亮的玻璃门窗,射入路人的眼里,使人不由自主地随着彩色的人流,汇入其中。
春节是大人的节日,更是小朋友们的节日,儿童玩具、书籍、文具柜台更是异常热闹,孩子们来了一拨又一拨,领走心爱的玩具,留下欢声笑语,春节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门上要贴“福”字,吃饭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还要看春节晚会。吃饭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丰顺多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有。
吃好了饭,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天,喝喝茶,说说话。春节真热闹呀,我真想天天过春节。不过想一想,平常也不比春节差。
“除了鞭炮声,春风还温暖着屠苏。千户总是以新换旧。”每当读到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春节,这让我刻骨铭心!
太阳升到了地平线,我和爸爸早早起床,准备开始我们的新计划,——春联。我们拿出昨天写的春联,一半一半,准备开始“行动”。一、大门,我赶紧把春联贴上胶水,小心翼翼的贴在门上,满意的笑了笑,然后跑去帮我爸贴上。发帖的时候要唱民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家人的安森。最后功夫没花任何人,春联都是我们贴的。
之后我们趁着无聊,决定一起去逛街!街道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家家户户都挂着春联和祝福,挂着红得像小孩子脸的灯笼。乍一看,有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街上的人也挤满了人,都穿着节日的服装。有的在买菜;有的是挑礼物去亲戚家串门;有的人在餐厅吃饭,真的很热闹!
晚上7点,大家围着桌子坐着,吃着好吃的,有鱼,有甲鱼,有腊肉,有鸡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时间流逝,《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都坐在电视机前,盯着屏幕,生怕漏掉任何细节!幽默的相声、小品、笑点;美妙的歌舞让每个人着迷;精彩的'魔术表演让大家赞不绝口…
“当当当……”新年钟声刚响,李宝姐姐就迫不及待地冲向夜空,展现她最美的一面!有的像盛开的菊花,在空中摇曳;有些像闪耀的流星,飞过;有的像珍珠做的项链,很漂亮;其他的就像河里游泳的鱼,让我真的很想飞到天上去用手摸摸…
烟花还在放,下一步就是送压岁钱了!大人赶紧问候叔叔阿姨,父母,爷爷奶奶。春节快乐,生意兴隆。大人也忙着给孩子发红包。屋外烟火,屋内拜年,合为一曲清雅小曲。
深夜,大家纷纷散去,这快乐的一天终于在烟花交响乐中结束了。
第二天,太阳又慢慢升到了地平线上。两三个斜斜的太阳射进屋子,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快要过年了,我们全家动员蒸包子。
先是分工,妈妈和奶奶包包子,爸爸烧火,我呢,是个“美食家”,当然是帮他们品尝包子是咸了还是淡了,生了还是熟了啦!
要开始了,我先对爸爸说了一句:“爸爸,今年我可不要吃‘金色的包子’喽!”爸爸脸红了,因为去年那次蒸包子,锅里的水已经很少了,但爸爸却忘了加水,害得包子变成了金色的,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开始了!妈妈、奶奶开始包包子了!呀,包馅的种类真多!有菜馅的、肉馅的.、豆沙馅的、萝卜丝馅的……真是琳琅满目!爸爸立即烧火。我呢,一会儿跑去这,一会儿跑去那,想早点品尝美味的包子。第一笼包子包完了,爸爸过来把它放到热气腾腾的锅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也早已不耐烦地坐在椅子上。终于,第一笼包子出炉了。“我来尝尝!”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包子,又立即放下。“烫死我了!”我拿来一个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开始还是津津有味,可是后来才知道是萝卜丝包,想不到,我这个“美食家”也有失算的时候呀,竟然没尝出来!“好吃吗?”如果这不是萝卜丝包,我一定说:“好吃!”可惜这是,我便说:“不好吃!”谁叫我不喜欢吃萝卜丝包呢?后来我又把各种各样的包子全部吃了一个,因为喜欢吃,都说了声:“好吃!”
包子蒸好了,又蒸团。只见妈妈把豆沙馅放在和好的月粉中,然后捏起来,用手来回搓圆滑了,又放在糯米里滚了一下,让它沾满了米,放在蒸笼里,只见一个个圆溜溜地站着。一笼放好了,爸爸端去,奶奶说:“团时间可能要蒸长一点,不然会生的。”二十分钟过去了,爸爸把它们倒下来。唉?一个个饱满的小战士哪儿去了?这哪是团呀,明明就是饼呀!我对奶奶说:“今天我们的收获不少!包了包子、团,还有饼!”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到底是为什么呢?大家都在想。爸爸说:“可能是时间长了,水多了!”我们又包了一笼,把时间缩小,水小一点,果然蒸出来的团像威武的战士,一个个挺立着。
原来做每一件事都有自身的规律,应该根据它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到好的效果。我们学习也是这样,只有掌握了各科学习的技巧,才能轻松、有效地学好它们。
盼望着,盼望着,年终于来了。我们一家四口要去我的大伯家过年。我们家乡称过春节叫作“过年”,腊月的最后一天是“送年”,正月初一时“迎年”。
腊月二十九早晨,妈妈把我从梦中叫醒,“孩子,快起床,今天就是年了!”我马上从被窝里钻出来,“太好了,过年了!”我兴奋地欢呼道。
起来看了看表,已经十点多了。妈妈和奶奶在包饺子,伯母在做菜,爸爸和哥哥在贴春联,大伯准备了一挂很长的大红鞭炮,说是下水饺时放。我总得做点什么吧。拿来扫帚,我要清扫从春联上抠下来的.小纸板。
到了中午,迎接我们的是一桌子丰盛的午餐:有肉馅水饺,有鸡,有鱼,有羊肉,还有好几个青菜。大家都端起酒杯,互相祝福着新年。连平时不喝酒的妈妈也喝了一点酒。
下午,我去二姑家找琪琪姐姐玩了个痛快。晚饭过后,我们全家出动,去观看礼花。哥哥搬了两个正方体礼花弹,爸爸拿了六个小圆筒状的礼花弹。摆放到大门口后,哥哥点燃了一个正方体。我先捂住耳朵,真有点害怕。只见正方体快速冲出了一个带着一溜烟的小火球,到了半空,只听“咚”的一声,它炸开了,变成了一朵遮住半个天空的大伞花;同时正方体的其他小孔里陆续飞出八个小火球,炸开后,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把个漆黑的夜空装点得五彩斑斓。烟花在空中绽放,花瓣如雨,纷纷坠落,似乎触手可及。
回了家,妈妈她们开始准备年夜饭——素馅水饺。这一顿水饺是有讲究的,奶奶说必须是素馅的,吃了素馅水饺可保一年都素净,平安!不参与包水饺的便聚在电视前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看着精彩的节目,不知不觉到了凌晨零点整,家家户户放起了鞭炮,爆炸声密密麻麻,震耳欲聋。人们争先恐后的放鞭,听说谁放先放鞭来年会有好日子过呢!妈妈伯母开始忙活着下水饺。吃完水饺后,大人们开始打牌,谁输了就往脸上贴纸条。我负责准备纸条。几局下来,伯母的脸上快贴满了。
一转眼便到了凌晨两点,我怀着无比兴奋地心情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中国的传统节日数不胜数,但要说最盛大,最隆重,最著名的还要数春节。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春节,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山东的春节。
春节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怪物——年,相传在古时候每到大年三十那天总会有一头怪物出现,践踏庄稼,危害人类,当它出现时人们总是束手无策。终于有一年,有个人发明了一种叫炮竹的东西,年兽异常害怕,人们又发现每次年兽就像老鼠不敢接近猫一般不敢接近那些灯火通明的人家,得知年兽害怕红色。于是每年年兽来临时,家家户户都放鞭炮,声音极其震撼,合起来如同巨浪,有种吞噬人心的力量。还贴春联,整夜灯火通明,整个村子好像有意模仿花海的颜色。这样年兽便不敢靠近,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都会说:“过年好,过年好。”这便是放鞭炮的由来。
农村的.春节是十分漫长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是热热闹闹的。正月初一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出去拜年,每次我都会穿上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挨家挨户的拜年,而长辈留在家中招待客人。拜年时最让我兴奋的是那些蜜枣,花生,桂圆,糖果等,每次想到,心情总会格外愉快。拜完年后爷爷奶奶总会抓一大把塞在我的口袋里,一上午下来总是收获满满。当然,还会有些压岁钱,虽然不多,但也就为讨个好彩头。每次拿到钱时,总会憧憬着要买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说到这,可就不能忘了春节一个重要的习俗——吃饺子。虽然平日里也常吃,但春节的饺子可和平日里有些不同。每次妈妈总会在里面包一些硬币,小金橘等,吃到这些越多,来年就会越有福气。挑饺子也有方法,饺子有什么不同呢?有!皮薄的饺子偶尔会看到里面包的小金橘,这样就会多吃到些“吉祥的饺子”了。当然我也会为了做那个最有福气的人而多吃些饺子,希望能吃到些小金橘。每次小肚子都像小金猪一样吃得鼓鼓的。有一年我和小弟比赛吃饺子,结果是他赢了。还记得他当时开心得哈哈大笑,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像在说:“你看,我赢了!”
春节的习俗真是说也说不尽,数也数不完,每次过完春节总会期待着,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