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尝试,有时候,只有尝试了,我们才能够迎来另外一种体会,迎来一种成功。一次尝试,或许就能让你找到前进的方向,找到胜利的曙光。
寒冬的一天,那一天,我看着妈妈放在篮子里织了一半的围巾,脑袋里突然就冒出了一个想法来。以往都是妈妈为我织围巾,这个冬天,我想亲手为妈妈织一条围巾。
我是行动派,说干就干,从柜子里找出了织围巾的工具,长针还有线。平常我就见过妈妈是如何织围巾的,所以我循着记忆,学着妈妈的样子,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原本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我捣腾了好半天居然都以失败告终。我不想将我的这个想法告诉妈妈,我想在围巾织完后,给妈妈一个惊喜。
后来几天里,只要妈妈织围巾,我就找话题朝着妈妈凑了过去,一边与妈妈说着话,聊着天儿,一边我的眼神不停的在妈妈的织围巾的动作上瞟着。
幸好妈妈一直都没有发现,我也为自己的机智而窃喜着。当我回了房间里后,又将工具一一拿了出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哪一步出错了,我织出来的围巾很别扭,我反反复复拆了好些次,依旧没有一个改观。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了,一遍遍的尝试总能找到正确的织法。
终于,也在我不断的尝试之下,一条灰色的围巾出现在了我的手上。尽管并没有妈妈织出来的那么好看,但是我相信妈妈依旧会喜欢的,因为这是我亲手织出来我围巾。
一次尝试,只是希望我们能在尝试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是为了我们最后的结果而努力着。我在尝试中,完成了我对妈妈爱的传递,那一条围巾就是我对妈妈表达的爱。
星期五的晚上,吃过晚饭后,爸爸独自去逛超市,我在家里写作业,在爸爸出去的时候,我要爸爸给我买奥利奥饼干回来,我要做一次尝试,爸爸爽快的答应了。
爸爸一回来,手里提着许多东西,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发现袋子里真有一盒奥利奥饼干,我立刻拿起来,回想到电视上广告说:“奥利奥饼干的`吃法是: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我就按电视上的吃法去做,我先笨拙的扭一扭,饼干变成了两半,我舔一舔,然后合起来蘸了一点牛奶,不好吃,我又这样重复地做了好几次,感觉还是不好吃,我想:“哼,臭饼干,竟然敢和我作对,干脆把你扔了。”于是我向垃圾桶走走去,正准备把饼干扔了,爸爸急忙说:“别扔、别扔。”我说:“为什么?我都按照电视上做了,不好吃。”
爸爸说:“你再试试吧,或者看看电视,看过以后再试试。”我打开电视,不一会就播到了这个广告,我仔细地看,我边看边做,广告上是轻轻地扭,我试了试,成功了,我舔一舔,合起来,最后,广告上是把饼干全部泡到牛奶里,等奥利奥饼干泡下去之后不一会饼干就会自动漂上来,我照着做,果然漂上来了,我吃了一口,哇!真的好好吃,爸爸笑着说,干什么事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说明,要有耐心,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我想,我下次做尝试一定要看说明书,有耐心地做,才能成功。
尝试,虽然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可是,它的意义可是无穷的。
上四年级的时候,我放学回来之后,看见许多初中的大哥哥都骑着自行车玩那些高难度的动作,例如:空手车,单手车……因此,我也很想学骑自行车,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妈妈给我找来了我的小自行车,一开始,我还保持不住平稳,经常摔跟头,你看我的身上磕的伤痕累累,搞得睡觉都得朝着一边睡,
“我不想学了,”我跟妈妈说,妈妈就严肃的对我说:“骏骏,妈妈小时候练习骑自行车,身上都磕的青一块紫一块。并且,有的地方直接磕破了,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摔着摔着就学会了。”我一听,就有了决心,我一咬牙,一跺脚,站起来继续练。
妈妈一开始扶着我,让我找到平衡,可是,妈妈一松手,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我就重心不稳,没骑出多远就会摔倒。有一次,妈妈扶着我的车子到了一半,就松手了,并且没跟我说。我还以为妈妈还扶着我的`车子呢,但是,总是感觉颤颤巍巍的,等我骑到头之后,便回头一看,妈妈怎么在路中央啊?我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妈妈半路松手了还是等我下车的时候跑过去的,后来一想,不对,妈妈不可能比刘翔还快。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会骑自行车了。我半信半疑的上了车,嘿,我还真学会了,看来结论是对的。一开始,我扶不稳车把,总是晃晃悠悠的,但是,走到一段路程之后,我就不再晃晃悠悠的了,而是行动自如。
就是那一个下午,我学会了骑自行车。现在,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凡事勤学苦练一定会成功。
今天中午和老婆一起逛街,再次看到了轮滑,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到底是给儿子买了一套轮滑。
买完之后,最大的担心,就是儿子不敢去滑。因为儿子历来胆小,又是最会“照顾”自己的,如果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立马会退缩的。
接回儿子,没有声张,只是把轮滑放在了显眼的地方。儿子一进屋就发现了,仿佛不相信地看了一眼,然后问我:“爸爸,你给我买轮滑啦?”我点点头,儿子高兴就去拆箱了。
拿出了轮滑鞋,儿子翻来覆去地看,我想趁热打铁让儿子试试,没想到儿子竟然没有答应,心头一凉,看来不妙。又不愿勉强儿子,好在儿子答应明天去体彩广场参加训练,就罢休了。只让儿子试试了头盔,好像还不满意,天哪,他别临场退缩呀。
等到让儿子洗脸的时候,儿子总有忍不住了,提出要试试,呵呵,求之不得呀,赶紧让儿子换上了轮滑鞋,在配上护掌、护膝、护肘、头盔全副武装。
在给儿子简单示范了一下屈膝、前倾(其实我也不会,就是买的时候,听老板说的而已,呵呵),就在客厅护着儿子试着站立,没想到儿子一开始居然站住了,几次尝试后,不知怎么的,儿子居然慢慢往前滑了一截,看他哪个兴奋呀。高兴!
等折回的时候,又不会滑了,我也没有什么招了,反正只是第一次尝试呗,能让他高兴就行。不一会儿,儿子提出不滑了,感觉见好就收,儿子自己坐下了护具、鞋子。
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又是连忙给姥爷打电话报喜,看来今天是个好的开头,真正的挑战在明天,期待着儿子明天有个好的表现。
加油,儿子!
童年的岁月中,我经历过风雨。每一次成功,都有尝试,不尝试,怎会有收获呢?记得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我已经会做一点大人们的事了,帮爸爸妈妈买东西、扫地、拖地……,我都做得没有一丝错误,就像一个小当家。但这些成功,少不了那次尝试。说出来你可别笑哦。小时候我胆小如鼠,做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陪着。直到6岁,我才尝试买东西、烧饭、扫地、拖地呢!
有一次,爸爸妈妈去上班了。突然,说有事不能回家,让我自己做饭。可太难的菜不会做,我想,就炒个鸡蛋吧!可一打开冰箱,大事不好,鸡蛋没了,那就去买吧!要多少钱呢?我连忙抓了一把钱,蹦蹦跳跳地出了家门。我蹦蹦跳跳地来到菜市场,说实在的,我真有点紧张,我的心就像乒乓球从999层楼落下来一般,跳得狂。我又想:第一次一个人买东西,当然要勇敢点。卖水果的,卖鱼的`,卖肉的……让人眼花缭乱。我好不容易找到卖鸡蛋的地方。
我鼓足勇气,吞吞吞吐吐地说:“阿……阿姨,买一……一斤……鸡蛋。”说着,掏出一把钱,交给阿姨。阿姨见了,称了一斤鸡蛋,并露出赞许的目光……在回去的路上,我感到脚步非常轻快。啊!第一次买东西,我尝到了当家的滋味,啊!我成功了!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我成功了。
爸爸下班回到家,虽然很累了,但还是忙忙碌碌地为我们准备晚餐。下午我和爸爸去超市买菜,我想尝试一下怎样做菜。爸爸很乐意当我的师傅!
晚上,到了做饭的时间,我和爸爸准备啦今天做饭的材料:皮肚,青椒,蒜苗……又一点一点地教我怎样能把菜做得色香味俱全。
看着爸爸熟练的动作,我不禁想尝试一下。我做得很慢,而且还很容易切到手。我观看了爸爸是如何把菜切得是那么匀称,而且还没有受伤。看着爸爸娴熟的动作,我很羡慕!
爸爸先教会了我拿刀的方法:右手拿刀,左手手指呈弓型按住菜,以免让刀子切到自己的手。接下来我就开始尝试切菜啦。用刀把大蒜一片一片的切成蒜片,再把青椒洗干净,切成条形状。把木耳用温水再浸泡一会儿,让木耳化解开。切皮肚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把他们铺平,用刀横着切把它们切成薄薄的一片又一片,用水再把里面的大量的油渍洗干净。准备工作就绪,终于开始炒菜了。
首先。我先往锅里倒了适当的食用油,等油冒烟了以后,爸爸对我说:“快把切好的菜放到锅里去!”
第二步:我把蒜末和蒜苗倒入锅中,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响。再放入青椒,把切好的菜倒入啦锅里。
第三步:倒入生抽(爸爸告诉我:生抽是入味的.,让菜变得更香。老抽是上色的,让菜变得鲜艳。),调料,并均匀地搅开。“赶快搅拌,注意用力要均匀,不能把菜弄到外面!”爸爸反复强调。
第四步:等到快出锅的时候,再放上鸡精和味精。一盘香喷喷的皮肚就出炉了!
吃着亲手做的菜,感觉更加美味无比!吃着每天端上桌子的美味佳肴,原来不知道它的背后需要付出这么多的辛苦。感谢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辛苦和爱!
“我出去啰?我真的出去啰?”关上电脑,我一脸不舍地走出房间对妈说。“去吧去吧……”妈妈好像巴不得我不要待在家里一样。唉——心寒啊——不就是最近在网上待的时间太长了点了吗?至于招致这样的“酷刑”吗???不过,我可怜的手实在是到了不买药不行的地步,没办法,出去就出去吧。
打开门,整整衣领,堵住直往里钻的冷风。举着伞,走在湿滑的冰上,几步一滑的保持平衡。平时只需5分钟的路程今天大概走了15分钟,我也太有才点了吧。买好了药,突然想到了夏天散步经常去的.地方,额……那个地方的冬天会是什么样子呢?居然没有多想这几天所谓的“暴风雪”,走向了那儿。我的确有才。
路边没有人动过的雪大概积的有二十多公分厚。湖面上结了很大范围的一层薄冰,不知道底下的鱼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啊。雨季时,那条可以趟水走过的长长的木桥不知什么原因已经被封桥了,没有办法体验在湖中央玩雪的乐趣,有点失落。举起相机,想要记录下一些我曾经来过的痕迹,却发现左取右取,取来的景竟然都好眼熟,好像曾经在别人的风景中见过。再次失落……转过身,那所曾度过一年初三时光的学校跑进了我的眼。
回家的路上,有一家的老少兴趣盎然的堆着一个比人都高的雪人。太强悍了——雪人的衣服上还画上了奥运的五环。恩……不错不错……满有社会意识的哈o(∩X∩)o
我真的很勇敢,连续两天穿行在风雪中。昨天,妈妈逗趣的跟我说你怎么不拍张躺在雪地里的照片?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我这飞天小恶魔也算碰上对手了。我辩解,我倒是想啊,可惜没人帮我啊,我也没辙的说。
半湿的裤子,回到家,继续在网上爬格……我真的很勇敢。
我们平时都是用嘴巴吹泡泡的,而今天我却在科学书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瓶子吹泡泡。
刚开始,我也觉得这似乎不太可能,但经过反复的验证,我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眼见为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找来了实验所需要的物品,摆放在地上,坐在地上按照实验的过程一步步去做:先将一只吸管放入瓶口,用橡皮泥密封,然后将其他的吸管与第一支吸管相接,形成一个长管,有色素给玻璃杯中的水染色,然后将瓶子置入一个大盘子中,弯曲着吸管,使它深入玻璃杯的水中,再向瓶壁浇热水,果然,我发现吸管排出了大大的`气泡。然后,我我又尝试着向瓶壁浇冷水,发现哪些染色的水会经吸管被吸入瓶中,不一会儿,染色的水全被吸入了瓶中。
看到这样的现象,我感到十分困惑。正当我心灰意冷时,几个敏感的字:“热”“冷”,让我联想到乒乓球,那些瘪了的乒乓球只需被火燃烧,就能恢复原状。冷水加热后就会变成热水,而水烧开后也是会冒泡的。经过一大推乱七八糟的联想后,使茅塞顿开。
原来,瓶子之所以会吹泡泡,是因为瓶子受热后里面的空气会膨胀,所以会向外吹泡泡。简单来说,就是热胀冷缩。或许早有人发现了这个原理,可我还在为自己的机灵感到沾沾自喜。
从这一次的实验中,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