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整理4篇)

时间: 2025-10-31 栏目:初中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篇1

一、学生自主立意命题

1.为学生自由作文创设和谐的环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主立意命题,选择感兴趣的素材,写自己愿意写的事情。如在五一节假期结束后,学生尚处于意犹未尽中,教师让学生回忆假期里的趣闻趣事,让他们畅所欲言,有的享受与家长共处的美好时光,有的谈购物,有的谈旅游……学生们热情高涨,产生急于表达的欲望。

2.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命题。

“心所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教师要创设合作氛围,让小组交流讨论,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给作文命题,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感而发,产生创作的灵感。教师也可以以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社会、看人生万象。如以《我梦见》为题,让学生从学习、考试、热会热点、奇闻趣事、亲情友谊、科学幻想等角度自主构思主题,学生从自己可以从感兴趣的兴趣、有意义、关心的话题入手将题目补充完整,有《我梦见当了护士》《我梦见爸爸哭了》《我梦见进入时间隧道》《我梦见了李白》《我梦见爸妈和好了》等题目,经过同学之间的沟通,相互分享、相互帮助、相互补充,学生心里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探究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省响水县黄圩中学仇苏静

二、集体探究文章的写作框架

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写作框架,但若教师将抽象化的写作理论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难以把握写作的真谛,若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往往会耗费大量时间而难有实效。教师要让学生阅读相关命题的文章,思考文章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结构,如常见的记事类的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些基础上再加了顺序、倒序、插序的三种叙事顺序和描写、抒情、议论等方式,文章结构就显得完整了,如果有好的主题,就能起到吸引读者的效果。学生在体悟文体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常见的命题作文的大体框架,分析一般形式的命题文章的结构有哪几部分?学生在对照文本的基础上,经过交流讨论,发现有开头、事件、结尾三个部分。文章要达到引入人胜的效果,光做到结构完整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思考:如何开头才能使文章\\出彩?如何结尾才能突出主题?怎样安排框架结构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吸引读者?如何安排过渡句,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分组作文,让他们在评价中发现问题

四、感悟范文,独立行文

教师将全班同学合作的文章与优秀范文进行对比,寻找两篇文章的差异,看哪篇文章更富有文采,哪篇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哪篇语言优美、叙事具体,哪篇描写细致,能流露真情实感。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习作的论知识、习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指导,但指导忌过于详尽,�

五、结语

总之,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当前应试作文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让他们在独立自主、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作文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篇2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而课堂是我们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场所,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作为给人类传授知识的课堂教育是一种带有目的性和意识性的活动,因此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促进其发展智力,并且同时促进他们形成优秀的学习态度和优良的品质,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努力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坐在下面的学生却根本没有兴趣,因为语文教师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如传统的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学得很辛苦,而且课堂效率也是很低下的。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也没有意识到作为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但部分教师依旧是自己大包大揽,生硬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或者有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并没有完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印象不深刻,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将要写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写的文章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二、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出现部分不良状况的原因

导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效率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部分教师自身对语文作文教材理解不够,在教学中没有充分理解教材,没有真正领会到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意图,所以只能生硬地照搬教材的内容,不能更好地应用身边的生活情景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由于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位置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是教师只是教授的对象,却只是一味的被动的给学生灌输作文的主要写作内容,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使许多学生把写作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失去了兴趣。

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教师,都知道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是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我们老师对学生组织教学,进而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而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有利于帮助我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相对初中语文老师没有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提问,使学生过于被动,从而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写作思路的作用。

三、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首先,不断努力使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并且不断创新作文命题。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我们进行写作的源泉,而写作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再现,所以要教育初中学生不断走进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写出真实的感受;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并学会体验生活,然后引导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语言来描绘生活,来不断地欣赏生活。

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命题方式,让学生不断的自主寻找写作的主题。

初中语文教师要摈弃以前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不要规定写作具体的题目,而是给学生指定其要写作的作文范围、题材以及相应的体裁,因为这样可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余地,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独立创造的空间,因为我们都知道写作是对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以老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先从生活中不断寻找素材,再从自己所寻找的素材中发现生动而深刻的东西或灵感,然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观点,最后确定属于自己的写作题目。

再次,教师要不断实现评改语言的个性化,并不断实现教师评改与学生自改相结合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要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不断实现评改语言的个性化,采取老师评改与学生自改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给他们给予不同的评价,但老师要注意评改语言的运用,要充分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同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要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多观察、多读以及多记习惯的培养。

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写作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所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突出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所写的文章要有新意,并且他们所运用的语言也要具有个性,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创新的时候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意蕴等诸多方面下功夫,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要不断地大胆想象,要敢于创新,语文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自己把静态的事物写活,使学生自己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地逼真,使学生所写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真实感。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作文知识,学习更多的写作技能,促进其发展智力,同时又能促进他们形成优秀的学习态度和优良品质,为他们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青民。课改十年: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xx,(02)。

[2]尕松求加。试析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实施合作学习[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xx,(02)。

[3]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xx,(05)。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篇3

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素材,学以致用

二、引导学生多说多想,多写多练,以练促学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口若悬河,有着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一遇到写作,能说会道的口才就变得荡然无存,写出来的东西也平淡无奇。这种情况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书写速度赶不上思维的进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说的时候,脑中所想便可脱口而出,不会造成想和说的时间误差。可是很难有人能将想和写的速度保持统一,想和写一旦存在时间间隔,就会打断思考的内容,延缓反应速度,造成写作障碍。二是缺少写的机会。初中作文课一周安排一次,有的学校两周才安排一次作文课,遇到考试的时候,教师也会把作文课变为习题课,学生真正能够写作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因此,增加中学生写作机会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在每讲完一篇课文后就给学生布置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写作前结合课文多思考,多总结,然后在既定的时间里完成写作任务。经过大量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必然会得到很大提升。

三、初中作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常常表现得较为敏感。此时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以批评为主,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会感到失落焦急,对写作的热情急剧下降,甚至于畏惧作写作,把写作当成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无论学生的作文质量高低与否,教师都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就如人的长相一样,再丑陋的人也必定有其美丽之处,写作也是这个道理。也许学生在作文的整体布局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其景色描写得惟妙惟肖;也许学生的作文偏离了写作主题,但是其表现手法却运用得恰到好处。教师要善于抓住作文中的亮点,给学生真切的肯定,并委婉地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中接受自己的不足,扬长补短。这样既可以找到问题,又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的思想和方法,做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只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脱离压抑的课堂,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结合生活实际多读多说,多写多练,学生必然会提高写作热情,达到“思如泉涌笔生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篇4

一、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

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文本表达十分空洞,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十分生硬,文章并无法实现打动人的效果。究其原因,这主要在于学生在情感表达上缺乏一定的技巧,也可能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不够。对于很多文体的写作过程而言,文章中能否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一篇文章质量评判的一个决定因素,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才应当深化对于学生内心情感的挖掘,要让学生找到那种想要倾诉的感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会写出更为感人的文章。教师可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对于大家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从一些情感真挚的文章中多学习其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这个过程也是对于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有效激发,这些都会促进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不断进步。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是让学生能够在文本表达中更好地体现情感的一种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做到有感而发。教师可以在“有感而发”写作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角度对“有感而发”中的“感”进行描述。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当看到父母在寒风中接你浅析实效性要求下初中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许建娅们回家时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当看见窗外春光明媚时你们有什么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自身的感想进行描述。这种以学生为核心的作文教学全面提升了学生对“有感而发”的认识,让学生写作能够真情流露,大大改善了学生写作质量。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是写作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文本中实现情感表达,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本写作质量。

二、为作文教学创设和谐氛围

想要进一步提升作文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学氛围的良好营造非常重要。教师要多样化作文教学的形式,要让学生们感受到作文教学的乐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从作文课堂上有更多收获。写作能力的训练可以渗透到很多教学环节中,无论是阅读分析还是听说训练,这些都是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锻炼。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展开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阅读课程上要引导大家多从阅读文章中吸收其好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在平时的生活中则应当多进行有效的写作资源的积累,这些都会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带来推动。在提升初中作文教学实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情景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上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笔者在“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写作教学过程中就以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晏子出发,对描写晏子使楚的文章进行诵读,对该文章写作的顺序、方法进行分析,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这便是一次非常有针对性的作文教学训练,透过对这一学生们感兴趣的人物的剖析首先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对于学生写作技巧的一种锻炼,经过这样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后才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元素

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元素,要多样化作文课堂,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作文教学中得以拓宽。很多好的资源都可可以让学生结合社会上的时事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相关的影视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影感受。这些都可教师要灵活的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元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与延伸,并且能够拓宽作文教学的维度,这也是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一种全面锻炼。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情境,并且要把握好情景内容,依照情景拓展学生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写作内容,让学生能够从情景中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这种基于情景的所思所想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言之有物,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笔者在“自由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就选取《唐山大地震》电影,通过该电影对唐山大地震的情景进行还原,让学生结合唐山大地震进行写作。在唐山大地震的“真实”情景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人生命的可贵、救人教师的伟大、社会救助的温暖等,为学生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作文】栏目
  •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论文(整理11篇)
  • 下一篇:初中开学第一天作文字(整理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