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铸造人格”,若养成良好的习惯便可铸造品德高尚的人格。我喜欢读书,现读书已成为我养成的良好习惯,我愿意将我的读书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喜欢读书获得的快乐。因为读好书就像与名人圣贤促膝谈心,聆听教诲,何不充实?读书如与知音闲聊神侃,心不设防,口无遮拦,何不舒畅?与作者思想碰撞,偶有灵感之花,茅塞顿开,何不惊喜?俗话说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博览群书如得知音无数,有知音的理解与共鸣,何不满足?读书者足不出户,天下大事无一不晓,如何不聪?
如何读书才能乐?必须是不为功名利禄而读,若你是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定是无乐可言。快乐的读书应是“乘其兴之所适”。古人云:“读书太乐则散漫,太苦则枯燥乏味。”这两者都可能导致精神偏枯如痴,失去读书的真乐。读书不能尽信书,也不能沉迷于书中不能自拔。书,各有其趣,各有不足。作者的认识,情绪各有偏颇。如有的愤世妒俗、慷慨激昂,有的高谈阔论、天马行空。如果长期沉迷于某一类书可能走火入魔,不能自拔。书能移性情,故君子应博览群书、相互参照,以免偏听不明。情志误谴。读书若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有乐必有苦,正所谓好书难觅、知音难求。这何尝不是一种痛苦呢?读书之所以苦,是因为你急切想了解作者思想却往往晦涩难解、意深难测;又因为外界精彩的世界太喧哗吵闹,读书的冷板凳难坐;还因为与遥远的知音无缘对话或相见恨晚,书友天南海北难相聚。读书成了一种孤独。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期通过这个节日的设立来推动人们进行阅读与创作,随着阅读的普及,逐渐演变为全民阅读。当前,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原新闻出版总署在深入贯彻与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中,推出了开展“全民阅读”这一重要的举措。2015年,“倡导全民阅读”再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文化的第一句话是:“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因其公益性质与服务职能,所承载的文化传承使命,决定了其在营造学习型社会,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1]。图书馆应将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发挥自身服务及引导职能方面,从资源服务及引导上实现均等化服务。
1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全民阅读的均等化服务者与引导者
全民阅读就是促进社会公众自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有益的书籍,并且优化自身的读书效果。公共图书馆拥有海量的图书资源与一定的阅读空间,因而在全民阅读热潮中发挥着阵地性的作用。面对不同的阅读群体以及日益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与职能,为读者群体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服务以及更具针对性的引导。
1.1服务职能
公共图书馆以满足社会大众对科学文化与科研活动的需求为目的,以地方财政税收为资金来源,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机构。因此,前来公共图书馆阅读的公众,无论他们在身份地位上有何不同,都应享受平等接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随着公共图书馆的不断发展进步,它逐渐成为广大社会公众获取知识与精神愉悦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提供阅读空间、书籍资源、阅读服务、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活动等。通过为读者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不仅可以激发广大读者群体的读书热情,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并爱上阅读,而且能有效提升广大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
1.2引导职能
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面对琳琅满目、纷繁各异的书籍,就像在黑暗中行驶的船舶,需要相应的灯塔或者导航予以指引。而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当他们的导航,通过设置相应的分类专区,推出相应的阅读栏目,来帮助有明确目的的读者群体迅速检索并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并引导尚未形成明确目的的读者群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随之找到对应的文献资料。在阅读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图书馆应引导广大社会公众将阅读的内容向纵深发展。
2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障碍
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公众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机会均等,二是公众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效用均等。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其要全面、准确地实现均等化服务会受到以下条件的制约。
2.1政府对硬件投入的力度不足与图书馆软件设施资源匮乏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基础是大量资金的投入。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内在环境设计与场所提供方面,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只是体现在新建或改扩建的图书馆建筑这些外在硬件上,并没有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均等化,也没有建立适合各类读者使用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实现全民阅读为目标的公共图书馆在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均等化服务的过程中,各种载体、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才是其服务基础。当前国内多数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导致文献资源总量偏少,缺少面向特殊阅读群众的特殊阅读文献,难以满足广大社会公众日益多元化的阅读诉求。
2.2引导方式平面化
在推进全民阅读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引导阅读的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科学性和体系性。如:在纸质书籍方面,我国公共图书馆主要根据书籍所属的学科进行分类,这一点虽然为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读者寻找书籍提供了便利,但是却并未考虑到读者群体的年龄层次、阅读喜好等因素,难以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群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引导服务。此外,并非所有前来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都具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大部分读者群体并不清楚自己想要阅读哪类书籍,因而需要公共图书馆提供相应的指引,为其提供可供参考的书目选择范围,提供明确的数字资源分类,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然而,当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并不注重书目分类细化工作,从而使其在推进全民阅读热潮的工作中,无法充分、全面地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无法为广大读者群体提供明确的书目引导与阅读方向,进而严重影响了均等化服务的有效实现。
冯薏儒:基于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研究
3全民阅读视域下均等化服务的实现途径
3.1优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3.1.1打造愉悦的公共空间,营造幽雅的读书氛围。公共图书馆应在“平等,免费,无障碍”的理念指导下,打造集休闲、交流、阅读为一体的场所,装修设计可采用大开间、软分隔、无障碍的空间布局,要充分体现“书围着人转”的服务理念。除了传统公共借阅空间,公共图书馆还应建立分层化的阅读体验空间,如文化展示空间、读者阅读交流空间、文娱体验空间[2]。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不同的环境,使他们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如设立读者交流区、学术报告厅、展示厅等,为各类会议、活动、专家讲座提供专业周到的均等化服务。
3.1.2提供海量的图书资源,及时更新图书库存。图书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及时丰富与更新图书资源,是有效开展全民阅读的保障。在经费许可的范围内,除了大量的?本文献,公共图书馆还应购入各类电子文献,在满足读者一般性阅读的同时,重点收藏符合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政策导向的文献,以有效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群体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3.1.3利用移动互联网,打造“微平台”。在互联网热潮与4G时代背景下,数字化阅读趋势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读者群体选择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新载体来阅读。为了有效满足这些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应丰富自身的电子书资源,不断改造与升级图书馆内现有的设备与软件,有条件地实现WiFi网络覆盖。同时,图书馆还应构建“微服务”网络,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营销,实时提供活动推广、资讯获取、馆藏检索、服务网点查询、图书续借、读者证事务及手机阅读等个性化线上线下服务。图书馆开展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特色微服务,打造市民随身携带的“口袋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指尖上的便利,实现图书馆服务的“24小?r不打烊”[3]。
3.1.4完善服务网络,优化阅读体系。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不能仅局限于图书馆内,而应将这种服务从馆内延伸到馆外,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自身的作用,切实为广大读者群体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基于此,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建立分层管理的模式,即通过在总馆与分馆之间构建资源共享、一证通用的管理机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优质、均等无差别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图书馆还应全面推行自助服务和智能化服务,在公共场所设立相应的自助机,使广大读者无须前往图书馆就可以借还书。
3.1.5推出各种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将一切文化元素纳入其中。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包含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读者活动,如讲座、沙龙、演出、展览等;还可围绕各类文献开展深度的思想文化建设与传播[4],如设立“休闲读书日”“图书馆宣传周”“假日书香文苑季”等,从而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文化娱乐诉求,有效维系广大社会公众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情感,提升阅读热情,在宣传公共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基础上,凝聚人气,提升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有效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近公共图书馆,使全民阅读辐射范围日益扩大。
3.1.6设置精品化的读书栏目,形成文化品牌。伴随社会公众文化品位与精神需求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开始设置精品化的读书栏目,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群体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应以此为服务基点,在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读书栏目的内容,有效提升读书栏目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品牌,激发广大社会公众的阅读热情,以实现传播中华文化与传承华夏文明的目的。
3.1.7推出公共图书馆刊物,激发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与发展特点,推出公共图书馆内刊。内刊应以馆内藏书为中心设立相应的读书栏目,将馆内藏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与介绍,并将内刊摆放于图书馆内的公共区域,供前来图书馆阅读的读者免费阅读,让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内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3.2优化公共图书馆的引导职能
3.2.1引导传统纸质书籍阅读。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子书籍与互联网读物开始流行,并受到广大社会公众的喜爱,但是,选择纸质书籍进行阅读的社会公众仍然占相当大的比例,且这些群体普遍认为纸质阅读方式在阅读效果方面更有优势。无论纸质阅读或数字阅读,只是不同的阅读方式,图书馆人在科技更新换代的浪潮中需要守望的是文化[5]。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均等化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自身在传统纸质阅读方面的引导作用,以文献查阅、文献推介与引导为工作重点,帮助广大社会公众用最短的时间检索到其需要的文献资料。图书馆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关专业的畅销书目、经典书目或必读书目,以帮助或引导暂无明确阅读目的的读者群体找到相应的书籍。
3.2.2引导数字化书籍阅读。在互联网技术与媒介技术日益更新的背景下,广大社会公众的阅读也日益便捷化,他们可以采用互动性强且方便环保的数字终端来阅读书籍,如手机、iPad、电脑等。有效引导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利用数字化媒介开展阅读,成为公共图书馆与广大社会公众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应对馆内的数字文献资源进行分类,为青少年读者群体提供健康积极的书籍,为成年读者群体提供专业化的书籍。
“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于世界读书日全面启动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会议并致辞。
“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是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下,由中国文明网联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活动在数字阅读时代的背景下,立足于新媒体阵地,致力于优质阅读内容的传播与推广,是一项全国性、持续性、创新性的基础阅读工程。
孙寿山在致辞中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启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活动切合当前精神文明发展现状,通过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借助新型媒体和传播渠道的优势,发挥大型文化企业在文化传播和舆论引导方面的主导作用,是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一大创新,有利于帮助人民群众更广泛、更便捷地多读书,读好书。
据介绍,“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围绕“三大平台、三大项目、三大工具”的建设,构建“纸质阅读——在线阅读——移动阅读”的完整体系,为读者提供优秀的阅读内容产品及服务。其中,“三大平台”包括:中国文明网专题频道、供手机用户使用的掌上阅读专区、“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推广平台及数字阅读平台;“三大项目”包括针对分众群体的“阅读书包”推广活动(如企事业单位书包、母婴书包、学生书包),创建阅读体验示范基地,发放全民阅读卡;“三大工具”包括阅读测试评级工具、城市阅读指数以及每年一度的全国性阅读大赛。
在启动仪式上,活动主办方还正式宣布启动2012年“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重点项目:以“爱上阅读、书写梦想”为主题的大型向读者免费送书活动及创作征文大赛活动。活动将面向全国读者,征集读者最想得到的一本书,活动组委会将通过抽奖,向全国读者赠送1万本纸质图书和10万张中国联通手机阅读卡。
出席当天启动仪式的领导还有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朱永良,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祖敏,中国联通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黄英等。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三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本刊讯4月20日,在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召开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三周年座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孙寿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与会者分享了参与读书活动的感想和收获,交流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围绕“打造有中央国家机关特色的常态化、长效化优质读书品牌”建言献策。
俞贵麟指出,读书活动坚持定期推荐精品图书、定期举办高端讲坛、定期进行读书交流,在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办出了风格特色,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强调,读书活动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管理意识和导向意识,努力保持特色和持久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切实加强示范引领,努力将“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做成示范品牌。
孙寿山在讲话中强调,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月”“读书节”等阅读活动,培育一批诸如“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读书活动这样的“书香”品牌,努力建设“书香中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
新闻出版总署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孙文科代表活动举办方回顾总结了三年来读书活动开展情况。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作为主讲嘉宾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的目标、宗旨和特点,阐述了活动的示范意义和社会价值。作为听众代表,国务院研究室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鹿生伟,中信集团公司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杨林,中国工程院机关党办主任、工会副主席王京京就讲坛内容、活动组织等方面作了发言。读书活动承办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与大家分享了承办读书活动及主题讲坛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学习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阅读、精进、和谐”为主题,将全民阅读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结合起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覆盖面,在全社会形成“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为建设“四个”,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公益服务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公民阅读需求,保障公民读书求知的基本权益,突出公民在读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广泛参与原则。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倡导、专家学者指导、社会各界参与、企业媒体支持”的运作机制,形成多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局面。
正面引导原则。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全民阅读活动健康、深入、持久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文化,抵制低俗、庸俗和媚俗倾向,确保全民阅读活动的正确导向。
示范带动原则。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带动全体公民多读书、读好书。探索、总结和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
(三)主要目标
以构建学习型城市为目标,以开展读书月活动和创建全省、全国数字阅读先进城市为重要载体,形成完备便捷的购书、借书、读书服务体系,确保人均购书额、人均图书馆藏书量等指标位居同类城市前列。通过阅读活动,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提升公民幸福指数。
二、活动安排
在每年4月份的读书月活动中,集中启动“书香溢”全民阅读相关主题活动,并常年坚持,年底进行总结表彰。2012年全民阅读活动主要包括12项内容。
3、“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各地各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阅读一本党史书籍活动,安排一场党史专题讲座,开展一次党史知识测试,组织一次党史学习交流会。(责任单位:市党史和地方志办)
4、“阅读·成长”征文活动。《日报》、《晚报》、汉江传媒网等市直各媒体开设读书专栏,面向全市征集书名和读书心得,并进行评比表彰。(责任单位:日报社)
5、开办电视和网络视频读书节目。以“传扬书籍的力量”为节目宗旨,以书籍为切入点,以观众关注的话题为内容,与访谈嘉宾互动,倾听文化脉搏,发现人生智慧。注重故事性、服务性和大众性。(责任单位:市广播电视台、市文联、汉江传媒网)
6、网络读书活动。把握科技进步的新趋势,推动实体阅读和虚拟阅读协同发展,积极开展“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网上书友会”、“博客大赛”等主题活动,培育公民的新阅读习惯。(责任单位:汉江传媒网、移动通信分公司)
7、图书漂流活动。在各级各地图书馆、新华书店设立“图书漂流”专柜,开展广泛阅读交流活动。(责任单位: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
10、图书馆亲子之旅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图书馆亲子之旅活动,聆听读书与成长专题讲座,参加走近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图书馆寻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责任单位:市图书馆)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提高公民素质,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领导,认真部署,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成立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全民阅读活动的指导、协调,要把此项活动作为评选先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各地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要积极参与,尤其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著名现代文学家老舍的文章《养花》,因为我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慕名已久,所以现在捧在手里,读得格外仔细。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的养花实践,所体会到的养花的乐趣。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收获很大。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对于文章里的这句话,我是有很深的体会的。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劳动,想不劳动便得到劳动果实,那只能是空想,只会一事无成。就拿我的学习来说吧,以前,我很懒,连课堂笔记都不记。到了考试时,便来了“临时抱佛脚”,东抄西借,蒙混过关,所以我的成绩很不稳定,总是晃来晃去,这就是我没有付出劳动缘故。今后,我要一改以前的坏习惯,在学习上多付出一些劳动,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学到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
“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对于这点,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我现在是毕业班,学习非常紧张,作业也非常多。我们的学习任务也异常繁重,每天放学后,带着被硬塞进去的知识胀得隐隐发痛的脑袋回到家里,二话不说,又要马不停蹄地打开书本开始做作业。如此争分夺秒,却事与愿违,常常做不到一会儿,便会有头昏脑胀的感觉。时间稍长,眼前就会直冒金星。如果我再坚持会儿的话,人就摇摇摆摆,不能坚持了……我就做一会儿作业,就到屋外跳几下,活动活动筋骨,借此换脑子,然后再写会儿作业,又出去,这样反复循环,我觉得好多了。而且,我觉得采用这种方法后做的作业,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既懂得了真理,又学到了好的学习方法。
【范文二】:
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写得情真意切,富有哲理。读后,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体会到“爱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的深刻含义。
散文一开始,老舍先生就明确地告诉读者:“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读罢全文,就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养花的过程中,老舍先生的“喜”是爱,“优”是爱,“笑”是爱,“泪”还是爱;是爱的力量使他坚持不懈,并享受到“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乐趣。一个贯穿全文的“爱”字,很有启发性。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充满了爱的感情,那么这种爱就是追求的动力,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面临多大的阻力,都会锲而不舍,追求到底。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以前我不爱读书只贪玩,拿起书来就昏昏欲睡,玩起来就忘了一切,因此,学习成绩始终稀松平常,尤其是作文总是干干巴巴那几句话,只能混个及格的水平。后来,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我逐渐懂得了知识的重要,对书产生了爱的感情,而且越爱越深,有时读起书来会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因此,学习成绩,尤其是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人问我其中的奥秘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他:爱,爱读书,爱思考。你看,老舍先生爱花,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鲜花的飘香;我爱书,用勤奋的努力换来学习成绩的“步步登高”。
由此我又想起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他从小就爱观察小蚂蚁,不知厌倦。中学时,他更对生物着了迷,采集到的昆虫标本多得双手拿不住了,就用嘴叼着带回家。父亲执意让他在大学学医学经济,可到头来他还是转学了生物。毕业后,又不辞千辛万苦,随海船周游世界,采集标本,研究生物的演化。爱的力量激励他追求。爱的心血孕育出成功之果,他终于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巨著《进化论》。还是达尔文说得好:“爱自己的事业吧!爱,能使你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取得事业的成功。”
爱就是动力,就是《养花》一文给我们的启示。爱知识,爱自己的事业吧,因为爱的感情是扬起的帆,荡起的桨,使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范文三】:
老舍写济南,首先推出的一组散文,共七篇,总题叫:《一些印象》。
在《一些印象》里,老舍用了一种近乎诗的语言,把一个遥远的如梦如幻的中古老城,整个地由远而近地推到读者面前: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这个济南“印象”,不仅酷似一幅写意的宋人水墨山水,而且也颇像一幅印象派的现代油画。
老舍不仅写了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夏天,还在《春风》中写了济南的春天,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光影驳离,色彩斑斓。
为了凸现济南独有的魅力,扩展读者想象的空间,老舍不仅信手拈来瑞士、西湖与济南作对比,还不断请出伦敦、芙劳那思(意大利)、南京、北平、青岛等城市与济南相映衬、相参照,使画面的意境更加幽远。
诗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