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6篇)

时间: 2025-10-30 栏目:实用范文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篇1

一、建立健全物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石油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开展质量管工作重点应放在内部的质量管理上,只有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来带动各项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强化人们的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地挖掘出内部的潜力,从而提高物资供应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石油物资供应部门已经基本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必须从认识上分析。如:(1)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只重视物质采购,验收,检测和保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而忽视了物资在运输,装卸倒运以及物资计划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实际上由于装卸倒运的不合理操作,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2)质量体系中环节质量的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等等。因此,石油物资供应部门应根据物资供应的特点建立物资供应质量环。建立质量控制点,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石油物资供应工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供应物资的质量和服务质量依赖于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只有提高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供应质量可靠的物资和提供高满意度的服务。

根据物资供应工作实际,我们把建立物资供应工作形象化地分为几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环,即:物资需求及市场调研――物资计划――物资订购――物资接运――用户服务――物资发放――物资仓储――物资验收检测信息反馈。各阶段之间交错进行,相互影响。如:物资需求及市场调研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物资计划的质量,并对以后几个环节的质量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用户服务环节是一个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对用户服务反馈回来的质量要求,将影响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这样周而复始,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才能使质量环呈螺旋式上升,循环一次,质量就有一次提高,不断循环,供应物资的质量的程度就会得到不断堤高。从质量环中我们可以看出物资供应工作主要由八个环节构成,这些环节的失控就会造成物资不合格,损坏、变质或造成物资积压,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应运用预防为主的原理,对物资仓储等对物资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设立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石油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应为:(1)物资计划质量控制点。要求计划编制依据充分,核算正确,保证物资供应,防止造成积压;(2)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点。要球择优选定供货厂商,比质比价,确保订购物资质量;(3)物资装卸质量控制点。要求做好物资装卸倒运等工作,避免野蛮作业,使物资失效、变形造成经济损失等。总结经验,为下一个循环提供信息。另外,对其他环节也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每一个控制点上都应设立相应的控制人、检查人、落实质量责任制,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目前,石油物资供应部门虽然在质量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有成套的质量控制手段,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关键就在于必须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不仅要落实到部门,而且要落实到人头。

二、强化物资供应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供应工作任务

1.加强采购订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把好物资采购关。石油企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石油企业的投资近80%以上用于采购物资,高达数十亿元。如何用好采购资金采购到质量好,价格低的物资。对确保石油生产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加强物资采购订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物资采购订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物资采购质量,才能把住物资采购关,为了做好采购工作,在采购前必须做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并严格按照《石油工业常用物资采购一般规定》进行采购。一要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二要加强物资合同的管理。三要建立物资采购网络。四要把好物资采购关。必须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采购人员的素质是物资采购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采购员人员的水平低,素质差给油田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某油田采购了一批假电线,被当地技术监督局没收,由于业务人员的失职给油田造成15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某油田曾从日本进口一批五十铃汽车配件,因采购人员的疏忽把100套车门锁的图号错写为车门的图号,厂家发来100套车门,结果造成14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采购人员进行《产品质量法》《经济合同法》《标准化法》、以及《质量振兴纲要》和相关采购标准、产品标准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是很必要的。五要严格控制进口物资的进货渠道。进口物资必须经过国家检验局检验。目前石油企业进口物资有钢材、设备和汽车配件等,一般都是从海关进口的,都经过了国家检验检疫局的商检,而进口汽车配件一部分是“水货”,即无中文标识又无商检证书和标志,包装上只有“纯正部品”四个字,有的甚至连包装都没有,这样的进口配件很难让人相信其质量的可靠性,有人认为进口的东西就是比国产好,还要商检干什么,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进口的物资也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控制好进口物资的进货渠道,合理分配采购资金,对提高进口物资的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2.加强物资验收,检测工作力度,强化质量监督的作用。物资验收检测是物资进入的重要关口,把好物资验收检测质量关,对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本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抓好这项工作有效地控制这一质量控制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大力宣传技术监督法律法规,提高技术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人们通常认为技术监督人员是物资检测、质量、计量、标准化管理人员,不包括验收人员。实际上石油企业验收人员也是技术监督人员,他们是物资到货后第一位进行质量、数量监督检查的技术监督人员。所以技术监督队伍应包括验收人员、检测人员、质量、计量、标准化管理人员。提高技术监督队伍的整体水平,应着眼于这些人员的素质。(2)按标准、按程序严格进行质量、数量的验收。物资到货后,应由保管人员、验收人员、业务人员共同到现场按照订货合同和产品标准对物资进行数量、外观质量、标识、包装、三证等几方面验收。一般情况下应在三日内出具验收合格单。(3)坚持物资报检制度。对重点物资进行内在品质的检测,仓储部门在物资到货后,对

于具有检测手段的重点物资应实行报检制度。对建筑材料、石油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化学助剂、石油专用管材、阀门等重要物资应由质检部门进行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的检测。检测率达到100%。对于无检测手段的重点物资应由抽检部门负责抽样送检,对已取得IS09001体系认证的产品可以免检。(4)加强质量检测部门的建设,完善检测手段。石油企业应注意对检测部门的资金投入,完善其检测手段。增加检测项目,扩大检测品种,从而增强检测质量的力度,加强仓储部门的质量管理,把住物资出库质量关。

3.及时进行质量回访解决用户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物资供应部门可通过质量回访了解掌握所供物资在使用中的质量情况,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信息和提出的意见,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物资进行分析和处理,做好服务工作,先保证生产急需,然后依法向供货厂商索赔。应注意的是质量回访的对象不仅是生产单位供应管理部门的技术部门,还应包括直接使用的生产一线单位。

4.加强对不合格物资的处理力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和数量短少问题应依据标准规定向对方索赔。如:2009年,我油田机械厂购买一批特殊钢材,用易切削不锈钢棒料来加工产品。经下料、锻造、热处理、铣、车等粗加工后在第六道工序精加工时发现有裂纹,该批产品不合格,确定为报废品。我方与供货商共同对报废品质量认定为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供货商家对原材料进行了更换并对加工费进行垒额赔偿,从而维护了本企业的利益。

三、加强质量成本的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必须面对现实,面对市场,以质量为根本,迎接新形式的挑战和市场竞争。如果企业单纯强调生产高速度,产品高数量,缺乏对其投入产出经济性的综合评价,必然造成经济效益下降的负效应,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企业要提高效益,必须进行成本控制,加强物资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是物资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控制质量成本应坚持以下原则:

1.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如: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中选择材料时,要做到技术上切实可行,即工作责任的要求,同时经济上要合理,即成本责任的要求;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最低。最后,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3.材料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1)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2)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3)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等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篇2

关键词:物资管理;节能减耗;利润;管理制度;信息化

物资管理工作在石油企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本的竞争主导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物资管理是决定胜负的筹码,是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约占很大一部分,可以说物资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

1物资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资的计划、采购、运输、使用等进行计划、组织和管理,它能合理的解决物资供需之间的各种矛盾,物资管理能很好的衔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企业经营的战斗力直接依靠着物资管理的后盾支持。从油田建设企业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物资是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其次,搞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的油田建设的企业物资管理还不够成熟。主要有以下问题:一、实施中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严重,企业管理者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如果生产延期,物资部门要负全权责任。二、物资管理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南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物资人才缺乏,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一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又懂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2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策略分析

2.1石油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策略。本着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及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优化有效性的高低与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物资管理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石油石化企业应关注提高物流环节相关人员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石油石化企业地面工程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I)强化石油企业施工现场的基础管理工作(2)加强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领入管理、消耗管理以及存放管理工作,做到有专人对工作负责(3)加强物资的结算管理,现场材料管理员应按确定的周期对物资进行结算。

石油企业求同地面工程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诸多部门和诸多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才能不断的加强物资管理的有效性。值得强调的是,不同的是有石油石化企业,甚至是不同的施工现场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石油石化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确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模式,从而实物资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

2.2构建信息化的物资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业界通常把信息化建设称作为“一把手工程”,是因为对信息化建设只有“一把手”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了,对信息化建设有明确要求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人力、资金才能很好落实。企业需要一名掌握公司业务、熟悉经营管理、尽职信息化建设的副职来担任信息主管。要求我国的相关科研部门加快信息化技术软件的研发,并对已有的信息化软件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改造。总之,企业要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分阶段实施,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改进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

2.3健全物资管理制度。石油物资管理制度因其规范的对象是买方市场环境下的采办行为,因而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目前中石油各企业都有备自的物资管理部门,不同的部门在制度建设上却有着共同的问题:制度多、头绪多、结构乱、制度的“有效率”低;制度制订时有些随意,且从提出到制定、再到执行的一系列环节中,细节不规范,总体不系统。项目部报送的物资采购计划必须保证;佳确性和;佳时性,对材料的要求、对技术的要求、对环境的要求和对安全健康的要求要标注在计划里面。

健全物资管理制度,首先应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制度管理工作。要成立或指定一个部门履行制度管理职能,负责制度体系结构的设计。制度不能简单堆砌,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力求做到有章可循、结构层次扁平化。然后,按照设计的制度体系结构组织制定、修订。最后,要对制度进行日常维护。制度应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管理应该是动态的,制度必须随着这些变化而及时调整修改。

2.4加强节能减耗的物资管理工作。搞好物资管理对于促进企业不断增加产品产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资金周转,节约物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等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从以下几点抓起:1、不断完善资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是衡量材料节约后浪费的一个重要标志。2、加强现场物料领用管理,降低物料损耗率。对地表分散的物料存放点实行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材料丢失的漏洞。3、进行物资供应分析与考核,提高应变服务管理能力。

3结论与展望

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管理方式的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很重要。企业进行生产的基础就是物资,只有做好这方面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良好运行和发展。管理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模式,不断对运行模式进行创新,使科研物资管理能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同时,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逐步提高其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科研物质管理,并在管理中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与管理风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物资管理的重视和认识的深入,特别是随着物资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必定会在社会舞台上发挥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篇3

[关键词]重型柴油车;实际排放;特性;影响因素;实测研究;

中图分类号:U4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002-01

一、前言

研究不同的数据可以大约明确汽车尾气上的排放量,但是对重型柴油机排放现状了解少。可以通过对最后的测试方法测量排放的多少,环境研究与技术是最常见的方法,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根据道路上的车辆的具体情况,根据试验测试模型设备,确定车载排放测试仪,加强柴油车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汽车排放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个良好的汽车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包括苯和多环芳烃(PAHs)和其他有毒成分和金属是最重要的。

二、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包括非分散红外测量,CO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量,THC的紫外分析测量方法,电化学测量NO和NO2等。车辆速度的测量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汽车安全带,就是在几秒钟内,测量和记录车辆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然后计算车辆的速度。利用加热的气体的容器,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在道路测量前,标准空气污染物为零。汽车排放的实时变化,实验系统收集的汽车油耗,空气燃料比,其他数据在污染物中的实际应用。[1]测试车辆交通运输,道路上的车辆状态的测量汽车行驶状态时的实际排放量,在这些实验中加强道路试验系统测试。

三、结果

测量参数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研究表明,根据重型柴油卡车的实验数据,包括速度,加速度,燃料经济,废气流量,CO,THC和NO浓度等排放因子来权重参数的设置。汽车排放测试系统的原始数据表明,在重型柴油车实际行驶的工程中,测量并且绘制速度和加速度的时间曲线,确定相应的经济性燃油,以不同的时间以及相应的变化作为条件。根据CO和THC的变化显示实时发射系统,控制车辆确保0车辆的工作条件,即考虑速度,加速性能和燃油的经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在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情况下,车辆状态显示工况下的排放特性的分布不同。[2]通过系统的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在实验中测得的7个汽车的道路上车辆的最大速度的,选择平均速度,判断加速度动态范围,特别是在最重要的区间。确定速度和加速度点的分布,进行汽车在汽车在街道上行驶的排放测试。绘制城市道路工况下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布图。在城市里,在被测车辆的主要街道上,由于马路相对比较宽,在进城的路上,由于被测车辆快速,无交叉问题,但是会受到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干扰,车辆怠速61%,由于该车辆的速度大,减速点分布在±015m・S上。测量结果表明,要加强无障碍的道路或公路的管理,道路越好,效率越高,速度更快而且更加稳定。[3]由于混合道路非机动车及机动车相互干扰,混合驱动车辆的运行效率是最低的。通过微分分布在不同的道路上运行的车辆的情况表明,排放量也不同(表1)。

四、分析与探讨

例如,使用严格的排放标准,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砷,苯,镍会有致癌的作用,柴油机的排放将会成为毒药。发射组件和发动机模型中的影响因素有:这些有毒成分的采样和分析非常困难。因此要对柴油车在城市行驶工况条件下挥发性有机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量,研究不同性质的内容(燃油硫和芳香烃)和车型的排放进行了研究为了控制重型柴油车的排放,需要对重型柴油车实际排放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实测研究。[4]通过速度、加速度的问题,受到加速度的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例如在不同的时间、速度,加速度内油耗量不同,加速车辆通过城市交通的显示的速度、加速度和油耗的关系。记录被测车辆在路口等待交通灯红灯绿灯,通过城市交通在油耗消费上判断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进行这些步骤的同时,制定消费曲线。[4]当交通灯由红灯变成绿灯时,是汽车发动机怠速运行的时候,需要在很短的时间进入气缸,其输出功率大,重型柴油车排放量大,在0至6时,发动机油耗从待机状态转换到正常行驶情况时燃料的消耗量增加3倍,在这一时期测得的车辆提高燃油的经济性是主要的工作,在车辆启动克服阻力后,燃油经济性将继续增加,如果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最高,只有车辆的阻力下降,才能使油耗降低的速度逐渐缓提高。当车辆重新启动时,控制车辆的速度满足燃油的经济性,瞬态y量最大加速度,在这段时间的燃料消耗继续下降,减少的速度加快,但耗油量增加到最大。[5]如果速度为17公里/小时,车辆的瞬时加速度为零。要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在运输的整个过程中加强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当车辆的加速度变化时,相同的车辆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就会出现不同的耗油量。试验结果表明,较高速的车,车辆加速度变化频繁,对燃油经济性和排放不利(表2、图3)。[6]

五、结束语

硫和芳烃没有太大的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最大的是多环芳烃,但毒性系数比较小,醛的相关程度排放呈现较大的波动,可能与机械设备的操作条件有关。工作环境、燃料、油和排放控制系统,但是有关这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余的柴油车辆在国家的增长速度,采用先进的柴油机技术,提高柴油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部.HJ437-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2016.

[2]罗晶.尿素―SCR系统优化及催化器的研发探讨[D].镇江:江苏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系,2015.

[3]肖丽萍.基于OBD系统的特性分析[J].北京汽车,2016,(5).

[4]涂先库,黄永青,訾琨.在用柴油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6(10):61-64.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篇4

关键字:油田施工管理有效性

一、引言

油田建设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周期长,尽管在实施前己经对建设完成时间和计划都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论证,但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施工进度、质量等得不到保障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油田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油气田开发和地面工程建设项目从规划立项、组织实施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协调与控制,在核定的投资范围内实现项目工期、质量、功能等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所谓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取得成功,对项目的所有活动实施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为进一步规范油气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工期、质量、投资的有效控制,研究油田施工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油田施工的组织管理

(1)实行模拟法人制

油田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模拟法人责任制。油田公司总经理作为项目模拟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凡油田公司投资建设的项目,都要按照本规定建立健全包括决策审批责任制、项目经理责任制、设计施工责任制、监督监理责任制和后评估责任制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项目模拟法人责任制的落实和项目目标的实现。油田公司总经理委派分管副总经理主管工程项目建设,聘任和授权项目经理组织实施项目目标管理,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项目经理作好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协调、服务工作。

基建工程部工程管理科油气田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每周一之前收集、整理、汇总各项目组地面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组织机关相关部门每周一召开地面工程建设协调会,会上集中协调解决地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记录形成“地面工程建设协调会议纪要”,下发相关部门和单位,督促存在问题或需要协调的单位进行整改和处理。

(2)油田施工的物流管理

依据施工企业发展战略和改革规划,适时引入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管理定位并发展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优化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入手,把施工企业现有的物资管理体系,按照物流管理的原则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并建立符合物流管理要求的业务流程、组织构架、物资采购、加工整理、联合配送等系统,由单纯的采购、供应业务,全方位转化为面向工程项目部、面向施工现场的综合服务功能上来。运用物流通道,提倡合理配送,减少物资流转的中间环节,降低施工现场材料储备,保证物资的使用效能。

(3)油田施工的安全管理

油田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的钻井、试油等井下作业和建筑安装、管道敷设、线路架设、道路修筑等地面工程,项目组须严格审查各施工单位的资质,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凡进入油田公司承担钻井、试油等井下作业和建筑安装等工程施工、监督监理工作的施工单位,必须通过油田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审查其资质,颁发油田公司市场准入证,方可进入油田公司建设市场,承担钻井、试油、地面施工、监督监理任务,规范井下作业队伍施工管理,确保油田安全、清洁生产;所有建设单位或项目组均不得录用无资质或资质不符合要求的施工企业承担油田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任务,凡一个施工单位能独立完成的建设工程,任何建设单位或项目组均不得将工程肢解,分包给多个施工单位承包。如果单位工程内确有特殊单项,一个施工单位又确无能力承担施工而需分项发包时,必须经工程项目管理部批准。油田对井下作业队伍实行限制队伍规模、限制施工区域、限制施工井的“三限”管理。严格控制作业队伍数量和动力数量,每支队伍只能配置1台动力。作业队伍只能在限定区域内进行作业施工,采油厂、油公司不得擅自录用本区域以外的井下作业队伍。

(4)油田施工的质量管理

承担油田公司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任务的施工单位,必须在油田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核准的范围内承担施工任务,认真履行合同,不得出让资质等级证书和法人营业执照,不准转包工程或向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分包工程,如有违犯本规定的,一经发现,立即清除出油田公司建设市场;承担油田公司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用于工程,不准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在工程结算时不准采取欺骗、伪造证据、或与发包方有关人员互相串通等不正当手段,抬高工程造价,从中渔利。有关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也必须对所承建工程的质量负终身责任;发包单位和负责工程发包的有关人员,不准以任何形式索取和收取回扣、佣金或其它好处,有关施工单位必须自觉维护油田公司建设市场秩序,不准为了承担任务向发包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提供回扣、佣金和其它好处。

施工的工程质量是指承建工程的使用价值,也是施工工程的适应性。故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其实际用途与社会生产的条件,考虑技术可能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的幅度内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施工企业应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最经济的施工,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材料验收与材料跟踪的目的,是保证使用在管道上的材料都是合格的。到达现场的每件材料,都必须经过承包商质检员、业主和第三方质检员联合检查。根据材料采购订单、发票、业主技术规格书,检查所到材料的质量、数量、标记、尺寸和外观状况是否满足要求。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三、结论

油田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只有这些方面都做做好,才能保障施工管理的有效性,本文试图探讨保障油田施工的有效管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强俊秀。论建筑施工企业转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年第1期。

[2]邴绍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油田作业施工管理水平。施工管理,2007年第3期。

[3]成立芹,刘建辉。物流管理在施工企业中应用。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期。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篇5

关键词:柴油机;代用燃料;植物油

中图分类号:TK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314-02

1单缸柴油机排放污染问题

单缸柴油机排放污染方面很严重,这些单缸柴油机被普遍用作手扶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和四轮车、农用排灌、小型船舶等小型车辆的动力装备。因为此产品的科学技术投入少,性能远远赶不上国外的水平,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遗留问题,行业发展太快,生产厂家增多,投资不集中,以及这些年很多民营企业用低装配廉价的销售手段参与进来,导致单缸柴油机的生产过剩,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出现很多投诉状况。不难看到,这样的事情持续发生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此呼吁,政府不仅要监管城市车辆的污染排放,还要加强对农用车及动力机械排放的限制。

2柴油机的代用燃料问题

内燃机基本消耗燃料就是石油,所以一些发达国家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找到代用燃料。

现在人们研究的主要是醇类燃料(甲醇和乙醇等)和各种植物油燃料(包括菜籽油和棉籽油等)作为代用燃料。醇有很高的辛烷值,所以挥发性强,且容易跟汽油溶解,用它来作汽油机燃料比较合适;植物油能和柴油以随意比例混合作用,被看作是最有可能成为的柴油机的代用燃料。

生物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它的产生过程是通过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动物脂肪等脂类物质,在低碳醇和催化剂反应后,把甘油脂甘油基提炼出来,构成含有可再生原料、易生物降解、含硫量少、没有芳香茎等优点的长链脂肪酸单酯类物质。它的燃烧性能不次于0号石油柴油,从排放性能上讲比石化柴油强,有利于保护环境,对发动机的保养也省时省力。生物柴油的产生令世界瞩目。现在又发明了超临界流体法,代替了生产生物柴油时用的酸、碱等催化剂,即省去了催化剂的使用。

欧洲多以菜籽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如德国汽车制造商大多使用从油菜籽中提炼的生物柴油,因此在德国生物柴油也被称为“油菜籽甲脂(RME)”。菜籽油生物柴油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保持良好排放性能的情况下减少NOx排放量,添加剂EGR对此有促进作用,氧化安定性比较好。因此,菜籽油生物柴油有广阔发展前途,其主要生产方法有化学法、酶法和超临界流体法。

根据我国石油少,但制醇原料、植物油作物比较多的情况,可以把植物油作为柴油的代用燃料,以备不时之需。从资源优化的角度,即原料产地农村比较适合采取此方法。可是植物油跟柴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太一样,存在雾化特性、混合、着火和燃烧特性的不同。虽然柴油与籽油物性参数不一样,但经过各种喷射压力和时间见证,喷雾穿梭的路程特性是一样的,基本没有区别,表明经过喷射压力的变化,两种燃料的喷雾锥角其实相差不大。所以,即使不改变柴油机的结构及喷射条件,这两种燃料的喷雾宏观性指标大体也是一致的。以上所述,在气缸内空气运动对喷雾结构的作用和喷雾对空气的涡流及由此引起的流场变化都是基本上一样的,燃料和空气混合是没有问题的,不用在进气系统上做大的改装。一样的喷油压力,柴油的雾滴平均直径要比菜籽油的还小,大概小7.5%。一样条件下,轻柴油的着火延迟期比纯菜籽油要短差不多1倍,跟气缸压力有关。假如让喷油压力上升多于10kg/cm2,那么在喷油及燃烧特性上两者大致一样。此外,菜籽油可预热,因温度升高时其粘性系数会迅速下降,利用喷油提前角的方法可以让其着火时间和柴油的一样。

菜籽油的低热值即使比柴油的小8%~10%左右,但其体积热值和柴油基本一致,所以其实柴油机功率和扭矩并没有减少,基本上不会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能。

从经济性能上看,即使燃用菜籽油比燃用柴油在柴油机中的油耗比多约10%,但菜籽油含氧量(9%以上)大大超出于柴油的含氧量(4%以下),使菜籽油的过量空气系数小,燃烧速度较高,充分利用热量,它的指示热效率比柴油还高。

因为菜籽油氧的含量高,碳的含量低,所以能完全燃烧,而且排放的碳烟等污染物要少于柴油的燃烧。加上菜籽油能很快燃烧,温度下降得快,致使氮氧化合物含量比较少,减少排放污染,对环境保护有着极大的意义。

另外菜籽油还具有如下特点,性能好,不会增加油泵、油嘴、柱塞偶件磨损。可与柴油作任何比例混合,并没有分层效应,如果菜籽油比例在20%以下,则柴油机结构和喷油提前角都不必改变,其整机动力性和经济性基本不变;此外其凝点低,即使在寒冷地区也不易冰冻。不足之处是菜籽油着火温度高(320~350℃),冬季冷车起动有一定的困难。

3结束语

在国内,基本上所有的单缸柴油机都是用在农业生产上的,所以该产品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及健康安全。虽然柴油机污染物排放不是空气污染最主要的原因,但处理不当同样对环境也会产生威胁,所以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生产厂家和使用者都要以身作则。植物油是可以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使用的,菜籽油属于可再生的能源,例如菜籽油的来源可以是买来的新鲜的未用的,更可以是用过的废油,甚至是地沟油,还能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创造一个绿色的世界。

虽然国家对于农业上使用能源及动力燃料有相关的制度法规,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最终会用之殆尽。所以,利用植物油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既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又能帮助有效地解决污染排放问题。

参考文献:

[1]何邦全,王建昕,阎小光.柴油机含氧燃料的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03,(1).

[2]张振乾,官春云.菜籽油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304-308.

[3]陈洪龙.沼气-柴油双燃料单缸柴油机的改装与使用[J].南方农机,2006(02).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篇6

关键词:催化裂化;稳定;初步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原料采用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炼制过程)所得的重质馏分油;或重质馏分油中混入少量渣油,经溶剂脱沥青后的脱沥青渣油;或全部用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厂从重质油生产汽油的主要过程之一。

催化裂化稳定工段实质上是一个在催化裂化流程中从C5及以上的混合烃中分离出C3、C4和汽油的过程。稳定塔底有再沸器供热,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物中各组成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将脱乙烷汽油中的C4以下轻组分从塔顶蒸出,得到以C3、C4为主的液化气。稳定工段是催化裂化的后部过程,却是催化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段的分离效果将直接影响产品汽油和液化气的出厂质量[1]。

本设计规模为年加工100万吨重油的大型炼油厂稳定工段,占地面积约1000㎡,厂房为L型,分四个车间,吸收车间、解吸及再吸收车间和稳定车间,还有辅助设施,有控制室、配电室及生活区间。在主要生产车间里有4个精馏塔、2个中间罐。

1.1原料规格

1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稳定工段的初步设计产品规格见如下表1-1[2]。

表1-1原料规格

1.2产品特点

(1)汽油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2)液化气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1工艺原理

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几乎都是由若干组分组成的混合物,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均相物质。生产中为了满足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的需求,时常需要将这些混合物分离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计的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物中各组成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稳定塔实质上是一个从C5及以上的汽油中分离出C3、C4的精馏塔。稳定塔底有再沸器供热,将脱乙烷汽油中的C4以下轻组分从塔顶蒸出,得到以C3、C4为主的液化气。

2.2工业路线的选择

国内外吸收稳定吸收稳定系统存在两种流程。一种是单塔流程,吸收和解析在同一塔内进行;另一种是双塔流程,吸收和解析在不同塔内进行。60年代及以前多采用单塔流程。70年代及其以后则大多数为双塔流程,不仅新建装置采用双塔流程,而且已有单塔流程纷纷改造为双塔流程。而且,70年代后,双塔流程已经成为吸收稳定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双塔流程之所以占主要地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由于吸收和解吸分别在两座塔内进行,彼此干扰小,易于控制,本设计采用双塔流程。

2.4工艺参数

1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稳定工段的工艺参数如下表[4]。

表2-1工艺参数一览表

2.5物料衡算

2.5.1物料衡算的意义与作用

物料衡算是通过每一道工序的物料变化情况进行平衡计算,从而得到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各股物料的量。通过物料平衡,在已知产品生产任务情况下算出所需原材料、生成的副产物及废物等的生成量;或者在已知原材料投放情况下算出产品、副产物及废物量。此外,通过物料衡算,不仅可算出原材料消耗定额,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能量平衡,算出动能消耗定额,算出生产过程所需热量或冷量,同时为设备选型和计算提供依据。物料衡算是化工计算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进行化工计算的基础。在化学工程中,为了导出某一过程的基本方程式和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或改造工艺流程和设备,了解和控制生产操作过程,核算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等都要进行物料衡算。在工厂设计中,物料衡算是在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确定后即开始的一项化工计算工作。由此,设计工作从定性分析转入定量计算。

物料衡算的结果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和车间运输量,对工厂技术经济指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此,工艺设计人员对此必须十分重视,并应熟练地掌握物料衡算的步骤和方法。

2.5.2物料衡算的方法与步骤

物料衡算是在给定某些物料量的值情况下求解另一些物料的值。众所周知,化工工艺流程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物料衡算中,有的计算过程十分简单,而有的十分复杂。为了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物料衡算,且为了避免误差,一般采用下列步骤:

(1)收集计算数据

原料、辅料、中间产物及产品的规格;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物流量;

有关消耗定额;

有关转化率、选择性、单程收率;

有关物理化学常数的相对密度、视比重、相平衡常数。

(2)画物料流程图

画图的目的是为了物料衡算时分析问题,便于展开计算以及为建立平衡方程式作好准备。

(3)确定衡算范围

在物料衡算中,为便于计算,常常采用划定衡算范围的方法。衡算范围一经划定,便可假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凡是通过边界体系的物料属于输入项;凡是穿越边界离开体系的物料属于输出项。

(4)选定计算基准

作为计算基准是数量在流程中是已知的。

(5)列出输入—输出物料平衡表。

2.5.3物料衡算以及物料衡算表

年加工量:100万吨;年开工时间:8000h

表2-2催化裂化产品分布情况(质量分数%)

    【实用范文】栏目
  • 上一篇: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6篇)
  • 下一篇:课程资源的功能(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