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的基本要素
(一)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要达到的预定结果。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目标定位是:
1.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有效地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审计检查。
2.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和所造成的各种进行报告,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的评价意见。
3.发现并审计对象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的迹象或绩效不佳的领域,提出审计建议,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二)审计范围
1.财政性资金(或称公共资金)支出。其主要有:
(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行政单位涉及各级政府部门、人大、政协、以及由国家财政提供工作经费的党派机关和部分团体;事业单位包括文化、科研卫生、社会福利及其它社会公共事业部门。
(2)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由财政性资金(财政拨款或财政融资)投资的各种建设项目。有些项目并不全部是由国有资金投入的,但只要是属于政府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进行绩效审计。
(3)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安排的或有关部门、单位依法自行组织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性资金。比如行政事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农业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
(4)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
2.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和金融机构。
(三)审计职能
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职能。绩效审计除了一般审计所具有的监督职能、服务职能外,还特别强调评价职能即在监督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资金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也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比如,被审计单位所选用的执行方式是否体现了经济性?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与所使用的资源相匹配?结果是否与政策目标保持一致?对社会的影响如何?等等。
(四)审计程序
政府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阶段,绩效审计也不例外。绩效审计准备阶段的关键工作是建立具体、明确的审计目标和绩效标准,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基本情况,比如相关法规、协议、工作目标或项目目标、内控制度,单位或项目的产出情况包括产品或服务、社会影响等。
(五)审计报告
绩效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集中体现审计结果、反映审计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书面文件。报告的写作应当行文简练,突出重点,体现实质。与财务审计报告不同的是,绩效审计报告是对外报告,报告接收人是有关政府部门,报告人是审计机关而不是审计组。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相关的背景资料。说明该审计事项为什么值得审计注意,介绍审计实施的基本情况和被审计项目或单位的基本情况,并说明在评价绩效时有哪些特别的考虑,比如被审计单位受到了什么影响和限制等。
2.绩效标准和结论。评价绩效的标准和结论以及支持结论的依据,必须一一列出,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差的方面。对于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指出根本原因。
3.审计建议。审计建议针对的是重要领域,要客观、合理、具有可行性。
美国和加拿大的绩效审计报告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其报告的最后通常增加一项内容,即被审计单位对报告的反馈意见,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审计结果、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意见,计划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审计机关对于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看法和对报告的修改说明。这样的报告更具说服力,所提供的信息也更加全面、完整,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绩效审计的技术
(一)信息收集技术信息收集就是审计取证。绩效审计沿用了一部分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比如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盘点法、抽样法等,但也有自身独特的方法。
1.实地观察。对整个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布局情况加以观察,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看其工作功能的发挥,并获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对存货、设备状况进行实地观察,注意发现是否有多余积压、废弃等浪费现象;对于项目、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可以了解项目的运作过程。
2.面谈。向有关人员分别提问并获得回答,采用口头询问同时做文字记录的方式。被询问者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高级主管、一般管理人员、当事人,也可以是有关外部人员包括某方面的专家等。
3.座谈会。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多元式的面谈。在召开座谈会之前,可以事先将有关调查表提交给被审计单位,以便他们有时间适当做些准备,并选择相关的人员参与座谈。
4.调查问卷。当涉及的人员或单位很多、以致无法进行必要询问时,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关键的环节是设计一整套合理的表格,要求所有采用问答方式,这些应该非常明确,切忌模棱两可或带有某种诱导性。对于受益面比较广的资金支出,特别是具体到某一类公众个体的资金,比较适合这种方法,比如扶贫资金、三峡移民资金等。
5.审阅法。审查阅读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有关的文件资料包括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二)信息评价技术
1.比较分析法。比较就是将实际情况与一定的参照物或基准进行对比,基准可以是计划、预算、标准、设计、、同行业等。
2.因素分析法。对事实进行分析找出成困。比如某单位的办公费用明显超支,那么,是因为人员增加还是工作量增加?是因为浪费还是预算不合理?
3.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比较庞大的审计事项,同样也需要机软件的辅助。统计抽样的方法有如系统抽样、分层抽样、货币单位抽样、随机抽样等。随机抽样有时会被误以为随意抽样,其实后者并不是统计抽样方法。在传统财务审计实务中比较经常使用的就是随意抽样,要么是主观选取数额较大的,要么是任意选取。而随机抽样是有严格的,可以使用随机数表,但最好是借助于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关键词:澳门审计报告特点启示
一、澳门审计署审计报告概述
澳门特别行政区审计署于1999年12月20日成立,是一个由审计长领导,享有财政自治权,并对行政长官负责的独立机构。澳门审计署现有工作人员80人,其主要职责是审计澳门特区的总账目,并对公共行政领域的部门及机构,以及大部分经费由财政支付的实体等审计对象进行各项审计工作。审计署通过发挥其职能,促使“审计对象”提高透明度,提升效率和效益,为澳门特区居民的整体利益而服务。澳门审计署一直秉持专业、独立、尽责、客观的理念开展各项审计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对公共审计的了解,令澳门特别行政区逐渐建立起一个接受和重视审计的文化。
澳门审计署的审计工作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账目审计,即对每财政年度政府的总账目及各自治部门的管理账目进行审计监督;二是专项审计,即由政府账目审计延伸出来具有特定性的专项审计工作,对其预算管理、内部管理、管理模式及财政活动之效益进行审查;三是衡工量值式审计,即对审计对象在履行职务时所达到的效率、效益及节省程度三方面进行审查、分析,评论经济效益的优劣。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在报送行政长官后会在审计署网站上进行公布,公众可以自由下载。澳门审计署近两年来共审计报告12份,其中政府账目审计报告2份,占比16.7%;专项审计报告和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各5份,各占比41.65%。专项审计和衡工量值式审计已成为澳门审计署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审计报告中,澳门审计署注意运用抽样审计、资料分析、数据对比、图文结合等方法来描述审计内容。
二、澳门审计署审计报告的特点
(一)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强
一是审计报告的谋篇布局考虑不同的阅读对象。仔细研读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可以发现,每份报告的布局都可划分为“简要版”和“详尽版”。“简要版”言简意赅,往往只用两到三页就将审计的整体情况、建议以及被审计对象的回应呈现出来,便于迅速了解情况,宏观把握全局;“详尽版”则资料丰富、内容详实,综合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等手段对审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便于推敲分析,弄清整个审计过程的来龙去脉。具体而言,“账目式审计”报告中的“审计长报告书”部分;“专项审计”报告和“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中的摘要部分就属于各自报告的“简要版”,其在整个审计报告中所占的篇幅大概只有10%左右,其余部分则为“详尽版”。“简要版”部分如下表所示:
二是“模块式分解”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效果。人民银行的审计报告一般都是按照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原因分析、审计建议的顺序来布置,可以称之为流线型报告模式。相比之下,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则是采用模块式的分解,即将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成更细小的工作单元来报告。每个工作单元又包括基本情况、审计发现、改进建议和被审计单位的回应等部分,并制作了详细的索引目录,既能让读者迅速的找到目录中标注的篇章,又方便读者就其关心的问题集中阅读,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效果。比如:在《澳门基金会对社团的资助发放》中,就将基金会的工作分为“申请资助时所申报的收入及开支预算与最终执行结果之差异、资助款项发放后的跟进和监督、对受资助者提交活动报告义务的监督及对违反者的处分”等模块。
(二)审计报告的互动性强
一是注重审计双方的交流互动。研读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会有一种读武侠小说的酣畅淋漓之感。审计双方你来我往,相互过招,且都有理有据,刀光剑影之间,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正所谓“灯不挑不亮,理不辩不明”。具体来看,澳门审计署在审计报告的整体框架中增加了审计对象的回应以及就审计对象回应的补充两部分内容,并在报告后附上了审计对象回应的原件。审计对象回应部分不仅包含审计对象对结论的认同及整改情况,同时也包含审计对象对某些结论存有的质疑,而就审计对象回应的补充部分又会就这些疑问给出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如果存有较多异议,审计报告还会在附件中列出更为详细的回应内容。比如:在《持续进修发展计划》中,澳门审计署在审计报告附件中专门就审计对象回应部分中的76处疑问进行了逐一解释。
二是注意交流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如果说互动交流是达成共识的基础,那么交流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方法则是达成共识的关键。在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的每一部分工作都作出详尽的描述,综合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示意图等手段,力求在报告中严谨、准确的呈现实际情况。其中就包括被审计单位为完成该项工作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审计部门在对该部分工作开展审计时采取了哪些方法等,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可予改进之处,更是不惜篇幅,力求描述准确、以理服人。在交流过程中不急不躁,摆事实,讲道理,让被审计单位自己去判断审计发现的问题是不是有理有据,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以规章、制度“压”人。
(三)审计报告的逻辑性强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逻辑的两个方面。问题认识的怎么样,解决的怎么样,是判断逻辑性强弱的根本标准。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在认识问题层面,其审计分析层层深入;在解决问题层面,其审计建议切实可行。
一是审计分析层层深入。在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大部分篇幅都用于审计发现的分析。虽然很少引用依据,但分析却全面深入,层层递进,如庖丁解牛,逻辑性极强。比如在《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费用估算》的专项审计报告中,审计署发现建设办没有建立一个以控制建设费用为目的的估算并对估算进行检视和更新,针对该审计发现,报告首先对审计发现进行了描述,其次分别从项目管理决策和公共资源分配两个角度分析该发现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中在分析该审计发现时,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原文如下“建设办因应设计费用的判给而建立了最初估算后,继续以这个粗略的估算,作为建设费用控制指标……再者,即使建设办已掌握更多较为具体的资讯时……,但仍没有因应各项因素的变动,主动计算更切合实际的工程费用,对有关估算金额做出整体更新。”在这种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分析下,最终得出“建设办在适时检视、调整和更新项目估算的工作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监控整个项目在建设费用方面的变化”的结论。
二是审计建议切实可行。审计具有确认与咨询功能。只有当提出的审计建议切实可行时,审计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如果审计建议只是空中楼阁,无法实施,那也就失去了审计原本的价值。在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每条审计发现通常会对应一条甚至多条审计建议,每条建议只说明一个方面,虽然内容不多,但都比较具体,切实可行。如在《澳门基金会对社团的资助发放》的审计报告中,其中一条审计发现是“基金会在收到社团提交的活动报告后所编制的跟进表中未对其中资助款项收入所出现的异常状况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跟进研究,评估出现有关差异之合理性”,针对这条审计发现给出的两条建议分别为“基金会应关注受资助者在活动期间所得到的收入是否与基金会做出审批时的依据有所不同,并对异常的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和“基金会应尽快落实对受资助方执行账目进行调查和审计的监察机制,并且订定执行上的原则和细则,例如审计对象的纳入准则和对受资助者账目审计的深度及广度范围和审查标准。在订立准则后应与受资助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其清晰了解并做出相应的配合,解决基金会和受资助者在账目审查事宜上的分歧和障碍,落实执行有关的审查机制”。
三、对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报告的启示
澳门审计署在审计方面取得的成绩与他们所采取的“提供审计增值服务”的姿态密不可分。在阅读澳门审计署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审计人员是在与被审计单位一起思考如何更好的改进工作,提供审计增值服务,而不仅仅是查错纠弊。相比之下,我们的报告似乎缺少了一些亲和力,更像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发现问题”。对于人民银行而言,开展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应该是帮助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持续提高完成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查错揪弊。具体而言,我们应把提供增值服务的姿态体现到审计报告中去:
1、定位更友善。在我们的审计报告中,要牢记内审部门所扮演“提供增值服务”的角色,要把这种理念融化在报告的字里行间,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友善的态度,更反映了我们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2、沟通更充分。内审人员应多层次、多角度的与被审计人员交流,表现出同被审计单位互动互助的过程,被审计单位的解释也应反应到报告中去。
3、语气更缓和。审计报告在描述问题时,应尽量使用缓和的语气,并且充分考虑到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困难,以及为解决该问题已经做出的努力。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润物无声,踏雪无痕”。
4、建议更具体。前面已经提到,澳门审计署的每一条审计建议都确保具体可行,而且具有针对性,每条审计建议都切实考虑到了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困难,不仅是提出了问题,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如何改进。我们内审部门也应注意这一点,在审计报告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画好审计报告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7.6
关键词:合同索赔,职责,原则,谈判,审批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合同索赔是指在合同框架下,自认为权利遭到损害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承担损害责任的要求。其特征是:①主张赔偿;②事后提出;③依法解决的过程。
1.索赔的依据
提出索赔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文本及附件、补充协议、施工现场的各类签认记录,经认可的施工进度计划书,工程图纸及技术规范等;②双方往来的信件及各种会议,会谈纪要;③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施工进度记录、施工现场的有关文件(施工记录备忘录施工月报施工日志等)及工程照片;④气象资料、工程检查验收报告和各种技术鉴定报告、工程中送停电、送停水、道路开通和封闭的记录和证明;⑤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政策性文件。
2.相关方职责
施工企业对索赔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索赔报告,且一事一议、费用与进度分开。
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如实、合理、正确地计算索赔的时间和费用。
业主项目部各专业合同承办人负责其本人经办合同的索赔的范围审核,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合同索赔的谈判,索赔范围及相关专业内容的确定及审核,索赔资料的保管及归档。
业主项目部各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合同索赔范围及技术等专业相关内容的确定及审核;
业主费控工程师负责所有项目合同变更中的费用、付款条款等相关内容及索赔的费用核算及审查。
业主财务管理岗位负责项目所有合同索赔中费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审核。
监理公司对承包商提出的索赔以独立的身份判断,并提出处理意见。
3.索赔原则
按照我国住建部、财政部下达的整理条款,规定按以下原则进行索赔:
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遇到索赔事件时,工程师必须以完全独立的身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审查索赔要求的正当性,以合同为依据来公平处理合同双方的利益纠纷。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合同文件能互相解释、互为说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其组成和解释顺序如下:①本合同协议书;②中标通知书;③投标书及其附件;④本合同专用条款;⑤本合同整理条款;⑥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⑦图纸;⑧工程量清单;⑨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必须注意资料的积累。积累一切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做到处理索赔时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索赔发生后,必须依据合同的准则及时地对索赔进行处理,尽量将单项索赔在执行过程中陆续加以解决。
加强索赔的前瞻性。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对可能引起的索赔进行预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4.索赔的发起
根据发起人的不同,索赔可分为施工企业发起、合同相对人发起(包括第三方建议、政府部门或上级部门要求)的两大类。
施工企业拟进行合同索赔的,应在法律法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合同相对人,书面通知应阐明具体的索赔的要求和依据,书面通知须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才能发出。
合同相对人提出索赔的,接到合同相对人书面通知后,施工企业应会同合同承办部门/人员形成初步意见,及时上报项目经理和控制部。合同对答复期限有约定的,应在答复期限内进行答复。
5.索赔的计算
工期索赔的计算方法:①网络分析法通过分析延误前后的施工网络计划,比较两种计算结果,计算出工程应顺延的工期;②比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增加或减少的单项工程量(工程造价)与合同总量(合同总造价)的比值,推断出增加或减少的工期;③其他方法工程现场施工中,可以根据索赔事件的实际增加天数确定索赔工期;通过发包方与承包方协议确定索赔工期。
索赔费用计算方法:①总费用法又成为总成本法,通过计算出某项工程的总费用,减去单项工程的合同费用,剩余费用为索赔费用;②分项法按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逐项进行工程费用索赔。可分为:人工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材料费、保险费、设备费等索赔费用。
6.合同索赔的谈判
合同承办人员负责组织合同索赔谈判,应整理有利于变更或索赔的证明材料,谈判过程应形成书面的谈判会议纪要。
与合同相对人谈判前,合同承办人员事先将合同履行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整理,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根据合同约定与合同实际履行情况,对合同相对人的索赔要求进行分析,报请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同意相对人变更或索赔申请或去除申请中的不合理部分。
合同索赔谈判应根据索赔内容分别邀请各施工、技术、采购、费控、合同及财务等相关处室管理人员参加。与合同相对人进行谈判时,可以邀请第三方参加。
7.索赔支持文件
发生费用索赔时,需要的支持文件包括索赔意向通知书、索赔报告、附件,附件主要有合同相关条款、设计文件、检查验收及质检报告、有关的政策法规等。
索赔报告中需附有详细的费用计算书、索赔的正当理由和充足的证据。①索赔的基本事实和依据(附有同期记录和相关资料);②索赔款额和工期的计算依据、计算方式和计算成果;③附件。
8.合同索赔审批
发生索赔事件时,施工企业负责及时向业主项目部提出索赔意向通知书、索赔报告及相关资料。处理索赔的过程,实质上是依合同规定的法律程序解决合同双方争议的过程。
监理单位负责审核工程索赔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核实现场实际工程量的变化,对费用清单内容进行核算,提出审核意见并确认。①依据监理工程师档案中的有关资料、调查资料(包括经核查的承包人同期记录),核对施工企业所提出的基本事实索赔依据,并公正的分清各方责任。②审核计算方式和计算结果。③初步确定索赔款额或延长工期。
业主项目部负责全面审核索赔申请内容,对合同范围、技术、费用等各方面进行初步审核,收集资料,提出审核意见。
业主项目部合同承办人员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审核合同变更或索赔范围;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工程师负责审核工程索赔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是否已执行完,发生反索赔费用时,提出索赔意向通知书;费控工程师负责审核费用索赔的计价依据。
业主合同工程师负责对比合同的相关条款和约定,判断合同索赔范围,对索赔事件发生的反索赔费用,组织收集相关资料,提出索赔报告;业主控制部负责人负责审核,业主项目经理负责最终审定变更或索赔及相关费用。
第一条为了规范单位的财务会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单位的财务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市公路管理局的一切经济活动。
第三条建立健全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完善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依法组织收入,节约开支;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法纳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单位的一切财务会计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符合本制度的要求;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税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会计核算
第六条各会计核算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立会计科目,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应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各会计核算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八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九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第十条各会计核算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帐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私设的会计帐簿登记、核算。
第十一条各会计核算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帐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第十二条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便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
第十三条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应当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十四条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帐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以及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财务会计报告及各种会计资料须经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同意,方可对外报送。
第十五条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第三章收入核算
第十六条收入的核算包括:公路规费收入、养护资金收入、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
第十七条公路规费收入要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收入由财政部门委托专业银行代收代缴;经费由财政部门按计划下拨。
第十八条非经营性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按《广东省非经营性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执行;经营性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按经营公路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管理。
第十九条各单位(部门)的收入,必须统一使用财政或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据或发票,资金统一上缴财务部门,严禁私自坐支、私设“小钱柜”。
第二十条财务部门要按要求编制收入报表(年报、月报),并根据收入资料提出分析意见。
第四章资金结算
第二十一条出纳职责:
(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条例》和银行结算制度,负责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二)严格控制现金使用范围,不得超过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不得坐支,不得以“白条”抵库,更不得任意挪用资金。
(三)签发支票、本票、汇票后经核准并盖印鉴章;妥善保管空白支票、本票、汇票等有关资金往来票证。
(四)及时、准确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现金的帐面余额要同实际库存现金相等,银行存款的发生额要与银行对帐单的数额相符,余额不符的要做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的帐面余额要与银行对帐单余额相符,对发生的未达帐,要及时进行追踪和处理。
(五)随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开具支票必须注明收款单位名称、日期、款项用途及最高限额,并与会计处理相符。
(六)严格执行单位各项开支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二条单位的银行存款应以单位名义开设帐户,不得公款私存;预付款项、应收款项应按有关合同或者协议进行结算或办理回收。
第二十三条财务部门应及时对应收帐款、预付帐款等往来款项进行清理核对,对于超过约定期限和法律规定有效期限的款项,应发函催收或者派专人催收。
第二十四条任何应付款项的结算支付,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审批。
第二十五条银行印鉴章必须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分开保管。
第二十六条超过限额的现金应当天送存银行,收到的支票、汇票等票据应该及时处理;对签发的票据应在建立的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第二十七条下属各单位因资金周转困难,需向市局借款,必须事先确定借款金额、时间、利率,并同市局签订借款合同,经局领导批准后方能借款。
第二十八条未经局领导班子同意,严禁下属单位私自向金融机构或有关单位借款、对外提供抵押、担保。已经领导批准同意借款、担保、抵押的下属单位,每年年终必须向市局如实提供本单位的借款、还款、抵押、担保等资料。
第五章税务核算
第二十九条各核算单位税务核算的职责是:
(一)照章纳税,办理本单位税务登记,异地代扣代缴税务登记及变更税务登记等事项。
(二)办理本单位有关税款的申报、缴纳、免税及退税等事项。
(三)办理接受税务检查、进行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等事项。
(四)编制有关的税务报表及相关分析报告。
第六章会计监督、内部稽核
第三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各核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三十一条各单位内部必须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审查制度。具体包括:对收入、成本支出、费用开支的检查;对资产、负债真实性、合法性的检查;对基金的计提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检查;对各财务部门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等。
第三十二条局财务科有责任对下属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了加强整个公路系统财务的宏观管理,各核算单位必须每月向局财务科报送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按照国家规定,会计报表必须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各核算单位出现的异常情况和问题,局财务科必要时可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专项审计。
第三十三条为了使各核算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各核算单位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接受舆论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各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执法,照章办事。对违反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经济活动,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该向单位负责人书面报告并请求处理,不得擅自处理。单位内审人员有权对单位财务人员执行公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三十五条各下属单位任用财务人员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报局财务科审查。
第七章报销审批程序
第三十六条单位的费用开支、固定资产的购置、对外投资、备用金的借支、经费的拨付、工程款及项目预付款拨付的报销(批)程序是:
一、经办部门(单位)准备所有的发票、借条,固定资产购置申请报告,对外投资的协议(合同),领导批准的文件,请求拨付经费、工程款及项目预付款的申请报告等相关资料。
二、经办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审核项目、事项的真实性,各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其中办公室负责核实车辆使用费、业务招待费的发票、单据),财务部门对项目资金的安排提出意见。
三、财务部门审核发票、单据的合法性,金额的准确性。
四、单位分管项目领导审批。
五、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批准。
六、会计做帐。
七、出纳付款。
所有费用开支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一、单位的一切开支都必须遵循上面的程序;
二、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
三、所有开支的证明性与规定性的文件要齐全;所报销的单据必须是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据或发票,由经办人、验收人或证明人注明用途并签名。
四、不符合要求的开支,财务部门有权予以拒付。
第三十七条市局费用一次性开支1,000元(含1,000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审批,但招待费、办公用品费用一次性开支1,000元(含1,000元)以下的由分管办公室的领导审批,超过1,000元的由主要领导批准。
职工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医药费、差旅费、通信费、教育培训费、抚恤金、慰问金等开支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职工因公出差、办事或住院借款,必须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用途,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方能借款。事后10天内,必须报帐,不得将公款长期留用,否则,财务部门当月即从该职工工资中予以扣回。借款的金额在3,000元(含3,000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审批;3,000元以上50,000元(含50,000)以下的由主要领导审批;50,000元以上的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局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下属单位借款。
第三十九条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对经其批准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负完全责任。
第八章票据管理
第四十条各核算单位票证的印(购)制、领用、开具、取得和保管,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发票的印(购)制、领用、开具、保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
第四十一条各核算单位的票证包括:公路规费发票、过桥(路)费发票、税务发票、财政专用收据及其他票证等。
第四十二条各核算单位要设置发票登记簿,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发票的保管和销毁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会计电算化
第四十三条为适应会计工作电算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各核算单位应当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并报当地财政部门批准。
第四十四条各核算单位会计电算化应按照《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
第十章会计档案管理
徐泰(1990—),男,汉族,山西省忻州市人,学士,会计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
2012年12月27日,深圳市审计局2012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财务收支审计公告,大运会究竟花费几何?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为举办大运会共投入资金139.96亿元,而大运会收入合计为12.17亿元。审计还发现大运会存在部分项目未按规定实行集中采购,自行采购程序不规范,个别物资使用率较低等五大问题。大运中心主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原设计铸管工艺因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实现,调整工艺后增加投资2000万元;部分钢铰支座通过设计复核后进行强化处理,增加返工、窝工费用544万元。对于出现的问题,审计机关已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有关部门已经介入并对涉事单位及责任人进行问责。
通过研究此次深圳大运会的审计公告,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关于我国举办的国际运动会财务收支该如何进行审计评价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大型运动会财务收支审计的常态化提供一些经验。
一、针对大型运动会的审计存在其独有的特点:
1.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大型运动会的举办往往要设置组委会,其人员编制非常庞大,再加上众多志愿者的参与,整个参与人员可想而知。赛区组委会从成立到撤销往往持续数年,所以资金使用的跨度长,辐射面广。
2.资金项目多,结构较复杂。赛区组委会的资金来源大致可分为:组委会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借款、赞助款、门票收入、参赛费收入、资产处置收入等等。资金支出结构大致可分为:食宿费、交通费、裁判员酬金、资产购置费、场地租赁、运营费等等,上述每个收入支出项目又可分为若干小项。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理清工作思路,尽快熟悉赛事组织程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承办部门多,调查取证难。赛区组委会及各竞赛委会工作人员,往往是从市各行各业临时抽调,比如:游泳由水利局承办,田径由教委承办,网球由交通局承办。这种现状,给审计的调查取证等工作造成了诸多困难。
二、大型运动会审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运行与保障支出情况。主要用于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竞赛组织、赛事服务、赛会志愿者、赛事保障等方面。
2.场馆建设支出情况。主要包括政府投资新建、改(扩)建及临时搭建场馆,企业投资新建场馆,企业现有场馆等。
3.配套项目支出情况。包括与赛事直接相关的配套设施、专项设备、场馆室外工程、场馆周边灯光与绿化工程等项目。
4.运动会收入情况。主要有市场开发收入、门票销售收入、参赛费等其他收入、捐助物资折价收入。
5.重要事项组织及开支情况。重点关注开闭幕式情况、火炬传递情况、志愿者情况、惠民交通补贴情况、资产处置情况。
三、大型运动会审计应该层层推进,分段实施:
1.从测试赛审计入手,熟悉赛事环节和规程。所谓测试赛就是为了确保正式比赛的顺利实施,在赛前对所承办的各项比赛进行模拟测试所进行的比赛。可以说,测试赛审计对所有参与审计的人员来说也是一次热身赛,通过对测试赛的审计,使审计人员尽快熟悉了赛事的环节和规程,为确立后续审计重点、提高效率奠定了基础。
2.盯紧市场开发资产,监督规范运作程序。由于市场开发工作头绪多,情况比较复杂,应该采取分层次、抓重点的工作方法,一是对签订的赞助合同逐项进行梳理,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逐笔核对。二是对合同未注明金额的实物赞助物资进行询价。三是对取得的实物赞助物资领用、结存情况进行审核及实地盘点。
3.突出赛区审计重点,关注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关注的重点,一是向各代表团收取的费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违规收费问题。二是专项经费是否按用途使用,有无挤占挪用现象。三是各项赛事支出是否超出预算标准,并对超支、结余情况进行分析。
4.精心实施决算审计,圆满完成审计任务。决算审计是对赛区组委会全部资金收支情况的全面审计,在完成了上述三个阶段审计后,赛区组委的各项资金的收支工作也基本接近尾声。
四、运动会的审计工作要注重实效,创新结合:
基于运动会审计的特殊性,我们应该打破常规审计的思维定式,在审计项目中赋予一些新的尝试。
1.文字叙述与表格列示相结合。审计报告是结果的集中表现,为更好体现大型运动会的特点,在审计报告的表达形式上,我们应打破常规,使用大量的表格代替文字进行反映,表格的使用既能丰富报告的内容增加信息量,又可以弥补文字叙述冗长的不足。这样不仅为财政部门与赛区组委会资产交接提供依据,也为市民了解办赛资金使用情况提供一份“明白账”。
2.内部审计与外部调查相结合。目前大型运动会的审计模式基本是采用内部跟踪审计的方式,将审计嵌入组委会构成组委会的一个内设部门,采用事前介入、全程跟踪的审计方法,并向组委会报告审计情况。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随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缺点是缺乏独立性,审计报告直接对组委会报告,对外缺乏公正性和权威性。我们可以采取内部审计与外部调查相结合的审计模式,赛区组委会组建时在内部设立财务审计部,负责组委会的日常审计工作,随着筹备资金的逐渐增多,赛事的日趋临近,内部审计在人力、精力及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上会力不从心。这时外部审计力量及时介入,弥补内部审计上述方面的不足。审计报告直接上报政府加大整改的力度,审计结果对外公布提高权威性、透明性和公正性。
3.全程跟踪与重点监督相结合。跟踪审计就是围绕竞技项目跟踪审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发挥跟踪审计的预防功能,提高审计处理的时效性;二是积极发挥跟踪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督促其完善手续,规范支出。重点监督主要针对市场开发和财务管理两个环节,一是抓好市场开发工作的监督审计,规范机构的有关商务活动,促进认真执行有关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市场开发及后续维权工件公正公开、廉洁高效;二是抓好财务管理环节的监督审计,严格控制预算总规模,科学合理使用资金,严禁大手大脚花钱。切实加强对各类专项经费的管理,按规定专款专用,防止超范围、超标准列支。
4.适时披露与督促整改相结合。一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实行通报整改。二是建立信息反映机制。三是建立审计报告落实机制,始终把审计报告所反映问题的全面落实整改,作为促进审计保障服务运动会的最终目标,因此,建立报告落实机制,是巩固审计成果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着力点。
十以来,中央力行节俭之风已经形成氛围。虽然中国的体育比赛总量不够,但我们不需要大量的综合性运动会,而是要借鉴国外经验,多开展和举办单项锦标赛。总之,减少综合赛会、节俭办赛将是中国未来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深圳大运会审计结果—罗旭.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