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收集5篇)

时间: 2024-09-01 栏目:办公范文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科技文献资源;信息保障;体系架构;协同服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1-0041-03

1科技文献共享服务体系架构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是继NSTL、CALIS、CSDL、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部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成功运作之后搭建的全国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共享服务平台,其体系架构应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System,NIS)包括3部分:一是国家层次上的创新体系,即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国家创新系统(NIS),它包括基础研究系统、民用科技系统和国防科技系统;二是作为全球创新体系的一部分(GIS);三是区域创新体系(RIS)。RIS还可细分为跨省、市域体系和省、市域体系,省、市域体系包括跨市、县域系统和市、县域系统。[2]这3个构成部分相互融合,完整统一,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参照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体系架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保障与共享服务体系由以下3部分构成:一是部级的科技文献信息系统,包括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国家图书馆系统、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大学图书馆系统、国家专利文献系统、国家标准系统、国防科技情报系统等7大系统。这7大系统之间应互联互通。二是作为全球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共享服务网络中的国家节点,即国家科技文献服务平台是全球科技文献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建立和保持与外部的合作交流与联系。三是区域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跨省、市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和省、市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省、市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又包括跨市、县域系统和市、县域系统。区域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与部级的科技文献信息系统之间要形成“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区域内子系统之间要形成“互补、互通”的合作机制,克服过去因管理体制原因造成的科技文献资源“纵向不通、横向不连”的弊端,将分布在地方各级却由于分属不同部门而被人为地封闭起来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重新整合起来,借助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使宝贵的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延伸到区域自主创新的各个层面,面向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园区、厂矿企业、乡镇农村的自主创新活动开展服务。

2科技文献资源跨系统、跨地域协调共享机制的构建

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多元自主创新主体主导的国家创新价值链,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从过去的以系统、部门为主,向开放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其信息需求呈现出从系统内需求向跨系统需求转变、从单一内容形式需求向综合需求变革、从固定式信息需求向动态化信息需求发展、从浅层次信息需求向知识需求深化等特点。[3]以自主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的推进,必须突破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按部门、系统分别推进科技创新活动所形成的部门壁垒、地区壁垒,通过制度选择、制度安排、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打破部门、系统、地域的界限,重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跨地域、跨系统的协同服务机制,为产学研一体化打通信息通路。

跨系统协同服务机制是指在不同的信息服务系统之间,运用技术手段,通过互动(Interac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等方式,协调进行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过程。[4]根据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共享服务体系的宏观体系架构,推动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应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区域层面,透过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组织机构重构、资源重构、技术重构、业务重构和投入重构,形成跨系统(部门、行业)、跨地域的社会化、专业化的信息协同服务运行机制。

2.1国家层面的宏观协调与管理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国家在启动、发展、管理、协调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的职能和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配置多头管理的现状下,促进科技信息资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同作战,尤其需要国家的有效参与、管理、规划与协调,组建国家层次的全国性、跨行业、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是当务之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提出组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部际委员会”“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5],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加强国家层面的宏观管理,改革现有科技资源分散投入的体制,逐步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有机联系、科学高效、协调有序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开放式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2.2行业层面的协同服务重构

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以促进各行业协同发展为前提,在整体协议框架下构建全国性行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综合服务平台,将原本分散、独立运行的7大系统信息资源系统进行网络联结,借助资源整合技术和系统互操作技术集成第三方面资源与服务,通过资源共用形式(资源层面)、系统集成形式(技术层面)和机构合作形式(组织机构层面)3种形式的重构,能有效实现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为全国行业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协同服务重构起到了示范作用。

2.3区域层面的协同服务机制

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而国家创新体系的根基,在于培育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6]区域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的重要载体,应尽量将基层图书馆纳入共享体系,建立多层次的横向协调合作渠道。我国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现已逐步形成了省(市)域系统内跨地域共享服务、省(市)域内跨系统共享服务和跨省(市)的合作共享服务等多种模式。

2.3.1省(市)域系统内跨地域共享服务模式主要是整合省(市)科技系统的资源以及信息基础设施,通过会员制和建设分布式服务站点等方式面向全省(市)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例如:湖南科技文献资源网以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拥有的电子资源和各类文献资源为依托,携手湖南省14个市(州)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通过竞争情报的方法和手段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科技信息定制服务。[7]企业或个人每年按不同标准交纳会费,即可享受相应级别的科技信息服务。此种模式具有主管机构和思想统一,经费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等共享因素易于协调等优势,为不少省(市)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选用。但其不足亦显而易见,如共享范围有限、资源利用率和知识扩散受到制约等。

2.3.2省(市)域内跨系统共享服务是当前区域性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实践的主流方向。代表项目有:一是2006年正式开通的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它集成了科技、教育、文化3大系统10家主要单位可供共享的文献资源和特色资源,为用户提供资源导航、信息检索、原文请求、全文下载、信息资源等应用服务。二是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它是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武汉大学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等单位共同组建,集科技文献、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外专利、科技成果、科技报告等资源于一体,采取发展会员、建设基层服务站的模式面向全社会开通原文请求、文献传递,信息导航等服务。

跨系统共享由于涉及单位较多,各参建单位的资源情况各异,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共享的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共享收益分配不均、成员之间的诚信度不高、参与机构的有限理性等问题,往往导致共享失败。[8]除了市场需求驱动、参与单位自愿等内动力因素外,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规划导向、资源投入等在跨系统共享建设中的作用更为关键。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被列为湖北省“十一五”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大项目,湖北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武汉市科技局及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单位共同组成的“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切实、深入地推进平台建设。该科技文献平台依托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共建单位成立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在理事会领导下进行管理,成立了资源建设组、技术开发组、服务推广组和日常联络组,形成了平台参建单位间沟通、协调和合作的良好机制,并形成了包括理事会章程、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资源共建共享补贴办法、文献传递服务补贴办法、平台共建运行补贴办法、用户管理办法等的平台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了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有力地促进了平台的共建。[9]

2.3.3跨省(市)合作共享服务模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浪潮对科技文献共享服务的必然要求。荷兰著名经济学家J•丁伯根(J.Tinbergen)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消除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0]2009年5月17日开通的“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系统(lib.省略/)”堪称科技文献资源跨省(市)合作共享服务的典范。长三角科技文献共享系统依托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长三角三省一市现有的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通过综合集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跨库检索下载、原文传递、特色数据库检索、馆藏目录数据库检索、服务咨询等全方位、跨区域的文献服务。[11]长三角地区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区域联动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得以顺利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市场需求拉动固然是重要因素,长三角地方政府之间形成的合作战略共识、合作制度建设、合作长效机制等因素的推动作用尤其关键。2003年,江、浙、沪三地签定《关于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建立了由两省一市主管领导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两省一市科技行政部门联合组建了联席会议办公室(2008年安徽省应邀参加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在联席会议制度下两省一市完善磋商机制,建立多边的直接协商对话机制,构建有效的合作制度框架和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秩序,完善科技合作的配套制度,在技术规范、管理制度、服务补贴办法、资源共享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了合作长效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各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架构体系建设和协调共享机制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各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中,旧有的管理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利益依然是阻碍科技文献资源跨系统、跨地区共享的主要因素。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解决该问题的主要路径在于制度创新。期待通过制定国家的《科技资源共享法》以及修订完善《科技进步法》,以法律基础上的制度为本,从根本上长久地解决问题,从而促使科技文献资源“互联、互动、互补、互通、互利、互信”合作共享机制的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1]于兆波.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与政府职责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3―15.

[2]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2008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70―77.

[3]胡吉明.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构建(2)――基于创新价值链的信息服务转型[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10―13,35.

[4]胡昌平,张敏,张李义.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构建(3)――知识创新中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组织[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14―17.

[5]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46―249.

[6]洪群联,杨威.辜胜阻:创新型国家需要健全的区域创新体系[N].中华工商时报,2008-01-29(007).

[7]湖南科技文献资源网简介[EB/OL].[2010-05-06].hnsti.省略/about.asp.

[8]屈宝强,彭洁,赵伟.基于合作博弈的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21―25.

[9]湖北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EB/OL].[2010-05-30].nstic.省略/download.jsp?filename=resource.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2

研究课题组、泛华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著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定价:38元

《系统思维提升城市价值――揭秘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

近年来,泛华集团顺应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深入研究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创造性提出“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将城市的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规划、投融资规划系统集成,运用创新金融工具,打造城市造血机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推动中国城市科学发展。

该模式于2009年5月列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级课题,2011年通过验收并出版发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亲自为本书作序,对泛华集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该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关注,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城市模式的创新,使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作者:李中元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59元

《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

《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中部崛起》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中部崛起”为主题,抓住当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地结合国家和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六省处于中国的地理中部,是中国的心脏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中央推进“中部崛起”是在中国整体发展布局中走出了关键之棋。

蓝皮书认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国家工业化的跃升期,城镇化的加速期,节能环保的攻坚期,新技术革命的成长期,也是中部地区实现赶超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蓝皮书总报告指出,促进中部崛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区域经济政策协调动作,深化体制改革,既要保增长速度,更要注重结构改善。总报告同时提出七大措施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三)促进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五)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六)优化投资环境;(七)促进科技创新。

作者:汪伟全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36元

《区域经济圈内地方利益冲突与协调》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3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对我国政府决策政策水平,尤其是科技政策决策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软科学研究活动已与国家决策活动紧密联合在一起,成为政府决策链中的一个先行环节和宏观管理调控手段。但还是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制约着其发展。例如中央、地方政策决策协调的背后,必然需要和存在以决策服务为宗旨的软科学研究机构间的互动、协同。软科学研究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是提升软科学研究能力和决策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软科学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成为我国软科学机构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国外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现状及实例

发达国家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一般称为“思想库”、“智库”或“头脑工厂”,主要职能是向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对策建议和可供选择的科学决策方案[1]。大多数国外著名智库自建立起就长期奉行资源共享战略,并已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体制和运行机制,尤其以美、英、日、德等西方国家为典型。

1.1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机制

发达国家的思想库大都非常重视对软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最突出的是美国的思想库,一般都具备人才储备、人才交流、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研究人才通过多样性、多元化举措,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团队。美国思想库非常重视研究人员的构成,注重学科互补和人才的内外结合。例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高度国际化的智库,其重要优势之一就是研究团队的国际化,学会的研究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员工构成的多样性、国际化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创造性和全球性,为研究提供了全球性视野和广度。

其次,研究人员通过“旋转门”机制,形成政府与研究机构的良好人员互动。例如美国兰德公司90%以上的研究课题来自美国政府,一般不承担私人企业委托任务,兰德设在首都华盛顿的办事处,主要工作是沟通和政府各部门间的联系,大量的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之间有着频繁的工作交往,事实上兰德已成为专门面向政府的咨询顾问机构。美国思想库的人员交流与政府之间是紧密的,美国人把这种思想库与政府机构的人员交流方式称为“旋转门”现象,通过“旋转门”作用[2],美国的学界和政界、思想和权力之间得到很通畅的交流,从而有效地保证思想库的决策影响力。类似的还有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充当政府决策中“影子”参谋机构。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高校载体为支撑,有效提升研究实力和人才优势。国外十分注意发挥高校对软科学人才培养的作用,思想库与大学之间通常有着密切的人员交流合作。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院专门开设了培养软科学专家的课程,为硕士生开的软、硬课程达86门之多。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以美国中西部、西海岸的大学为支撑,并聘请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委员会,委托国内80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完成课题。美国企业研究所除拥有自身专职研究人员外,还从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伯克利校区等学府聘请了大约250名教授为兼职研究人员。可以说,高校已发展成为政府或民间软科学研究机构的支撑和依托力量。

1.2注重软科学机构内外研究成果的共享机制

1)发表著作、研究报告和定期出版物。主要包括:发表思想库最新研究成果的专著、期刊;对于重大的、紧迫的政策性问题出具的报告;对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工作论文;对当前重要政策问题发表见解并引导公众舆论的快报;总结展示研究机构情况的年度报告等。兰德公司2008年一年的出版物、报告和文章共533篇,媒体采访报道4261次。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定期出版《智慧资产的创造》、《IT情报新天地》等十余种刊物。思想库通过以上做法扩大其知名度,达到相应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提高在政府决策部门的渗透力度。

2)现代化的媒体推广手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智库除了借助传统的印刷品宣传研究成果外,开始越来越多的通过现代电子媒体和新闻媒介来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政策主张。例如,兰德公司开始利用互联网免费向社会提供自己的研究成果。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与多个国家的媒体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09年接待来访记者达500多个。

3)专题会议演讲。美国思想库经常召开各式的讨论会、专题研讨会、纪念会、答谢会等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例如,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要的活动方式是举办专题研讨会、午棍会、晚餐会和特别工作会议等各种形式的讨论会,邀请专家、外国政府官员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通过这种方式,思想库可以及时了解到政府的政策走向,并将自己的政策理念传递给政府相关决策人员,而政府官员也可以及时从思想库汲取所需的研究成果。日本经济研究中心(JERC)内部也非常重视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一般讨论会、时事讲座、特别讲座、产业讲座等。

1.3注重软科学机构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兰德公司是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较早的智库,服务对象已遍及全球近30家科研院所,成为高度国际化的智库。例如近年来,兰德陆续开展了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包括“节能潜力分析的合作研究”、“中国工业的开发体制与技术创新”、“中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等研究项目。日本的软科学机构设有很多海外型机构。这类机构主要是由日本政府、大企业或财团在海外设置。主要任务是加快海外技术、经济等情报信息收集,并加以研究后,将研究的方案及时传递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自己的企业,为其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加快其海外市场竞争力的开发。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剧烈化,这类机构的数量正在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达数百个之多。

1.4注重资源共享的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欧盟一直是共建共享研究区域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典型。2000年以来,欧盟开始创建欧洲研究区。2007年欧盟成立欧洲科学研究理事会(ERC),该理事会是欧洲首个致力于前沿科研领域的泛欧基金组织。其宗旨是,通过资助(提供“欧洲科研理事会先进大奖”、“欧洲科研理事会启动奖”)吸引最优秀的创新科研人员,来推动欧洲的科研成果。其运作主要采取“调研人员主导”或者说“自下而上”的方式,并且对任何领域的研究开放。

1.5注重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法规和数据共享政策机制

伴随着各种资源共享方式的有益实践,发达国家已研究并制定了关于研究资源共用、管理、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通过各种政策法规的实施来保证信息共享。如美国的《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德国的《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法国的《信息社会法》等。美国政府在推动国内资源共享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以“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为核心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该项信息共享政策规定了各类数据共享管理的机制和用户获取开放数据的费用。“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使美国成为全世界的数据和信息中心。

2国内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现状

我国软科学机构不论在资源共享的理论、方法研究中,还是在软科学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实践方面较为薄弱,机构与人员间资源共享的观念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软科学资源共享内涵、特征及共享机制等理论方面研究

我国学者从理论角度丰富和完善了资源共享概念。如邹艳梅(2008)重点研究了软科学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问题,界定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并指出合作、协作关系是其主要纽带[3]。金春华等(2007)对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及特征予以阐述,指出目前研究软科学机构的资源共享多停留在技术层面、行为和激励层面,但实际上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是以环境与技术为基础、内容与结构为核心的系统工程。说明软科学资源共享是需要从环境、功能、结构及支撑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4]。

2007年李建平、葛新权等人出版了《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一书,提出“软科学的内在特点决定了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通过资源共享,可以集合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形成相应的专家体系,真正发展成为各级政府机构的智力支持系统”[2]。

2.2软科学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赵刚(2006)从软科学研究机构数、科研经费投入、研究人员构成、研究课题完成情况、对外合作交流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中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在1991-2004年间的发展现状问题,指出我国软科学机构在科技成果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主要存在三点问题,包括:不能共享(占总调查人数的20%),主要指存在技术、语言、方法等障碍;不愿共享(占总调查人数的45%),主要是受利益影响、所属特定区域影响、资源配置分散等原因;由于存在缺乏共享经济、政治,使共享不经济、不被允许(占总调查人数的35%)[5]。刘勇(2007)在《我国“十一五”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战略选择》一文中,认为我国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有:软科学研究投入不足,资源共享缺乏物质基础;政府和社会对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重视不够,资源共享缺乏社会氛围;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不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技术平台,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等几个方面[6]。

2.3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情况

目前初步形成共识:通过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可以使软科学资源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使软科学研究更好地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如金春华(2007)从资源共享平台的用户类型、平台的用户需求、平台的结构三方面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7]。刘宇(2006)提出建立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知识动态联盟的构想,介绍了知识动态联盟的概念,并对软科学研究资源的知识动态联盟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8]。李明珍(2010)通过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为先导,尝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软科学资源交流与共享的途径,从而有效推进国内软科学研究资源的共享[9]。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共享平台机制研究”与“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共享模式研究”。并建设了软科学成果共享的信息网站[10]。

2.4软科学机构在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方面实践总结

伴随着软科学在政策研究、服务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和地方开始通过举办软科学学术交流会议、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来促进软科学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

定期举办的国家软科学研究工作年度会议、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软科学国际研讨会等。2009年在重庆举办的“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此次会上提出了建设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文献库的建议,系统介绍了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的建设内容。2012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2011年度中国软科学奖成果报告会”,目的是宣传软科学奖的获奖成果及获奖者、宣传软科学成果的社会价值、宣传软科学发展基金会,并通过成果宣传手段来提高中国软科学奖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促进软科学事业发展。

此外,还有地方政府及地方高校不定期举办的各种软科学学术交流会和成果交流会议。如2009年10月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和陕西省软科学研究所举行的“全国地方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与发展联谊会”,宗旨是共同繁荣中国软科学研究事业,推动地方专业软科学机构间的合作、专项业务、人员培训等交流和资源与信息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目前该联谊会已发展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西、山东等省、市、自治区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共14家理事单位。

3对我国软科学机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发展的启示

国外软科学研究机构已经将自身建设和开放创新有效融合协同,如国外众多知名思想库的工作大都面向政府服务,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甚至其研究活动已成为政府决策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软科学机构通过海内外人才融合、与高校合作开展学术及人才交流活动、与其他海外软科学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研究组织等方式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来提升在本国和海外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对于国外软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限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在对软科学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缺少对现存软科学机构资源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科学分析、管理措施;软科学机构内部也尚缺乏真正行之有效的共享方法,所涉及的研究也是基于对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和初步建议,真正用于实践的资源共享平台还不多见。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软科学机构发展,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必要,这仍需我国软科学研究人员不断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孙顺庚,李光等.国外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成功经验浅析[J].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0(5):26-29.

[2]李建平,葛新权.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邹艳梅.地方软科学研究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构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7(18):137-138.

[4]金春华,葛新权等.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机制与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6-19.

[5]赵刚,蒋天文.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与措施[J].中国软科学,2006(8):22-30.

[6]刘勇,赵刚.我国“十一五”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战略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7(2):8-12.

[7]金春华,葛新权.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24):21-23.

[8]刘宇.软科学的知识动态联盟研究-以北京的研究资源整合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5):102-106.

[9]李明珍,徐进.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机制探讨——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示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1(27):65-68.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4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2007年,宁连举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中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G-G、Extra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G-G、Extra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3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3]。2007年,罗卫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中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初期实践,按平台项目建设的战略架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流程构建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4]。2010年,陈昊炜在其论文《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构建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结构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模型,重点研究省级政务专网两大平台建设和安全技术[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2008年,熊先兰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中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进行探讨,分析其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主要特性,以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率[1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周宏仁博士每年都会在《网络与信息》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分析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用普遍联系和全面性方法论,将电子政务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关联,预测电子政务演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区域性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是世界性潮流,是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政府推行电子政务来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技能及工作效率,畅通和拓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极大程度地提高政府做出科学性远瞻性的决策,提升政府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能力。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以gov.cn命名)已超过10000个,93%以上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3%以上的地方政府(省、地、县)拥有门户网站[13]。网络技术把整个电脑、通信、软件、信息等资源融为一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中国光缆线铺设总长度达458万公里,“八纵八横格局覆盖全国31个省市、659个城市、2070个县(区)、6115万个行政村,还开通了国际多条陆地及海底光缆[14]。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正在形成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这些经济圈。区域性经济是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优化配置及组合,可以实现区域内资源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如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汇集其他8个城市的丰富资源,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具有极强的资源及成本优势。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经过努力可以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但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一强有力的后盾。从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如果想实现城市圈的各城市齐头并进、共同发展,首先必须要打破行政区划之间的屏蔽,探索并建立城市圈内政务协作机制,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畅通,拓宽各城市间的政务信息沟通渠道,高效实施城市圈内的政务管理。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城市圈的政府政务服务。

区域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意义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5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农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到年底以前,在全区建立1个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1个镇级服务点、39个村、社区基层点,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一)部门职能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镇级基层服务点职能:镇级基层服务点将负责存贮省、市、区级各部门提供的网络资源服务信息,并向基层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村、社区基层服务点职能:作为最基层的服务点,主要负责存贮上级中心点提供的各种信息,并向基层群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二)场地建设

按照年度(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按照年度(乡、镇)级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300平方米,主要用于办公设备、综合业务加工室。

按照年度(村、社区)级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100平方米,办公场所依托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站。

(三)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

镇级服务点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M以上;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10台;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1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服务点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大屏幕电视机、投影仪、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打印机、不间断电源、资源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等。

村、社区服务点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M以上;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5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服务点配备服务器、投影机的、电视机、高频播放机等。

(四)建设经费:

1.设施设备经费

区级支中心:需一次性建设费用68万元(详见附件),主要用于支中心房屋的修建,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镇级服务点:需一次性建设费用5万元(详见附件),主要用于服务点房屋的装修,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村、社区服务点:需一次性建设费用23.4万元(39个村、社区×6000元/村、社区)(详见附件),主要用于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2.场地建设费

区级支中心:所需500万,主要用于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综合业务加工室的修建。

3.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30万元,主要用于支中心、镇级服务点、村、社区基层服务点日常运转、维护,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4.专项经费

主要用于数字资源制作、购买、加工整合等工作。

5.服务车

所需经费25万元,主要用于下基层服务点检查指导工作。

四、具体标准

(一)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二)镇级服务点配套设施建设:

1.服务点机房: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5.服务点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6.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三)村、社区基层服务点配套设施建设:

1.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2.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3.服务点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四)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区级支中心: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2.镇级服务点: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5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3)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4)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5)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

区级支中心、镇级服务点、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费用由区财政一次性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二)人员保障。

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三)技术保障。

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四)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

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五)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

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汽修专业毕业生自荐信(收集2篇)
  • 下一篇:本年度个人总结(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