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收集5篇)

时间: 2024-09-02 栏目:办公范文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篇1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kg/hm2,增产15.22%,增收1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5]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7-28.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篇2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栽培大豆

大豆是我县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土地及栽培技术原因,近几年其种植面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使这一农作物能够在我县大力推广种植,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经验,对适合我县的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应分析研究,以方便广大农户对大豆这一经济作物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豆的栽培面积,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

一、品种选择

根据相关资料,吉林省适合选择的大豆品种主要有早熟、极早熟、中熟、中晚熟四个大豆品种熟期组。

1.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1)遵守品种使用安全原则。这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条件。选择品种时,一要选择通过审定的品种。不能盲目求新而选择未审定的品种,否则会存在较大生产隐患;二要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种。不能盲目追求高、求晚、越区种植,否则不能正常成熟。要保证常年安全成熟保证率在90%以上;三要注意病虫害预防。不要选择易感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品种,并注意品种搭配,不要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避免因病虫害发生而造成损失。(2)遵循因地制宜的选择原则。这是实现粮食高产的基础。选择的品种要符合当地的生产条件,要与当地的光、热、水、肥、土壤等生态环境所匹配,实现区域条件与品种特性的最佳配置,不能盲目引种。(3)遵照良种良法配套原则。这是创造粮食高产的重要途径。要掌握品种的特征和特性,采用不同的耕作栽培技术措施,挖掘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通过技术集成,创造粮食高产。要充分发挥耐密品种的增产优势,大力推广耐密品种。同时也要注意为机械化作业、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等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提供合适品种。

2.适合我县的推荐品种。主要考虑选择那些高蛋白和高油大豆品种,包括:黑农38、黑农41、绥农14、长农16、白农10等一系列品种。

二、种子处理及选地、整地

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对种子进行处理。

1.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5%,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7%,含水率不高于12%。

2.种子选择。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精选,去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精选后的种子要采用药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拌种或闷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大豆种衣剂包衣处理,以增强种子的生理机能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保苗率。

3.选地。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的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三年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

4.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秋翻整地,秋翻深度一般要在20~25厘米,要求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不留地头和荒格子。

三、适时施肥

大豆施肥技术,对大豆增产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

1.大豆需肥规律。大豆一生分为三个时期,种子萌发到开始开花之前称为生育前期,开花始期至开花终期称为生育晚期,开花终期至成熟称为生育后期。

2.基肥、种肥的施用技术。大豆施肥,一般要求公顷施氮肥30~75公斤,磷肥75~100公斤,钾肥100~150公斤。氮肥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

3.适合我县的施肥标准。我县每公顷可施磷酸二铵130~180公斤,硝酸铵80~100公斤,硫酸钾40~70公斤做底肥。

4.大豆追肥的施用技术。大豆是否需要追施氮肥,取决于前期的施肥情况及大豆长势,当然也与大豆品种的耐肥水能力有关。如果基肥、种肥均未施而土壤肥力又较低,植株生长细弱、矮小时,可在初花期追施少量氮肥,一般每公顷施尿素60~75公斤或硝酸铵75~100公斤,追肥时应当与大豆植株保持在距离10厘米左右,追肥后应立即趟地覆土。土壤缺磷时,在追肥中还应补施磷肥,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不要追施氮肥,可以追施氮肥、钾肥,以促进早熟、抗倒伏。

四、合理播种

1.种植方式。播种实行清种的方式,如果实行间种,最好采用大比例间种,采取4:1或者6:2的做法。

2.种植密度。本着肥地应当适宜稀疏,薄地适宜密植的特点,分枝多的晚熟品种适宜密植的原则,因地力和品种的不同来确定合理密植。实践经验证明,在我县公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8―22万株。

3.播种时期。在我县大部分地区,当土壤在5~10厘米耕层时温度达到6~9时,在一些先种容易失墒的地块,应及时抢墒播种。在我县后种墒情好的地块,播种最佳时期可以选择在4月25日~5月10日,如果温度上升较高的年份可以考虑提前5天的时间进行播种。

4.播种方法。在我县可以采用垄上双行,等距精量、半精量的播种方法,把种子播在湿土上,并进行及时的覆土、镇压等措施,以利于提墒保墒,确保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五、及时收获

大豆在生产期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收获时间要适时,过早容易产生瘪粒而影响大豆的品质,过晚容易出现减产现象,因此适时和及时收获是大豆稳产高产的主要措施。大豆的收获期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当大豆茎叶开始变黄、苗秆和豆荚已干,并呈黑褐色时便可收获。一般最好在早晨有露水时收割,割倒后要轻放,尽量避免籽粒散失。大豆收获后,食心虫仍在豆荚里蛀食豆粒,只有在脱粒后才能使食心虫与豆荚中的豆粒分离开,使豆粒不再继续受害。因此割倒的大豆应及时运回脱粒,去杂晒干后入仓贮藏。

1.收获时期。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人工收获大豆时应当在其黄熟期豆叶全部脱落后的5―7天时间内进行。

2.由于大豆成熟后豆荚容易开列,因此收获时间要在午前进行,收获时要做到低留茬,采用放小铺子的做法,尽量做到不漏枝,不留“马耳朵”。

3.如果茎和籽粒含水分比较多,则可以采用在收割后放在田地间5―7天再运回场院的做法,如果收割时的大豆水分较少,则可以在收割后立即运回场院,等待大豆晒干后再进行脱粒。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篇3

一、大豆大面积高产栽培模式生产概况

据资料统计,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大豆种植面积50万公顷,单产2550kg/公顷(2005年)。大豆单产由1950年前的750kg/公顷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2700kg/公顷以上。经营体制改革前,栽培方式主要是:采取平翻、平作、条播、后起垄的栽培方式,经营粗放,单产水平低,在1500kg/公顷以内(83年,1464kg;84年,1462kg;85年,1263kg);1985~1999年前主要栽培方式:平翻深松打破犁底层,推广应用三垄栽培技术,单产达到了2250kg/公顷(97年,2392kg;98年,2448kg;99年,2265kg);进入21世纪,普遍应用了深松、精量点播、原垄卡、大垄密、深窄密、大垄行间覆膜等新技术,使大豆平均单产上升到现在的2700kg/公顷以上(06年2827kg;07年2608kg;08年2758kg)。近三年,在农业部大豆高产创建和科技入户活动中,八五二农场采用“一膜两密”栽培,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4258.5kg/公顷(2008年),是目前高纬度地区最高产量。

二、大豆大面积高产栽培模式综合组装配套技术

1.大豆耕作制度

根据前茬确定“以松为主,松、翻、旋、耙、卡相配套”的耕作方式。耕作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前茬为麦茬或经济作物茬口时,一般采取伏秋浅翻深松,并实施秋整地、秋起垄、秋施肥的“三秋”整地模式。此种耕作方式达到了秋雨春用、春旱秋防之目的,为一次保全苗创造了良好的苗床。②、前茬为玉米茬有深松基础时,一般采取撞冻茬、打茬扶垄,机械双条原垄卡种大豆,配合苗期垄沟深松的耕作方法,或采取旋耕及耙茬达播后播种。茬口处理一般在秋冬季准备到位。③、需要窄行平播密植的,采取伏秋深松整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库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达到播种状态后,来年春天基本不动土即可播种。

2.主要生产栽培技术模式

模式化栽培是大豆增产的主要途径之一。按照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前茬,因地制宜配套不同的栽培模式,实行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艺农机有机结合。(所谓的良田:就是经过土地治理后,达到沟渠配套、排水通畅、轮作合理、培肥地力、长残效农药控制及农田林网化等标准的农田。)岗平白浆土地,配套实施以矮杆品种、深松施肥、气吸播种、窄行密植、群体匀质为主要技术要点的“深窄密”栽培模式;低平地,配套实施以主茎结荚、大垄宽台、垄底深松、分层施肥、垄上机播为主要技术要点的“大垄密”模式;岗坡土地,配套实施以主茎结荚、大垄宽台、精量点播、合理密植、苗带除草、行间覆膜为主要技术要点的机械化大垄行间覆膜模式;前茬玉米地,配套实施玉米冬收、撞冻茬或打茬扶垄、机械双条卡种、垄沟深松为主要技术要点的玉米冬收原垄卡种大豆模式。由于坚持了模式化栽培,充分发挥了技术增产的潜力,与常规的三垄栽培方式对比,“深窄密”技术增产率达18%以上;“大垄密”技术增产率达20%以上;行间覆膜技术增产率高达25%以上。“原垄卡”技术节本增效10%。深窄密,窄行密植栽培方式的一种模式。具备三垄栽培的深松特点,选择矮杆半矮杆品种,缩小了行距,增加了株数。深:深松35~45cm;窄:行距一般30~35cm;密:公顷保苗45万株左右。大垄密,窄行密植栽培方式的一种模式。是在结合了三垄栽培和深窄密特点基础上,将60~70cm的垄改为130cm的大垄,实行两垄变一垄,垄上四行或六行的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的新模式。这一改进继承了三垄栽培的优点,强化了抗涝和抗旱性能,增强了抗涝、抗旱能力,又具有深窄密的平作密植、植株分布均匀、提高光效的特点,因而,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更稳。是目前大豆生产的主要模式。

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即在130cm宽的大垄上利用机械将地膜铺于大豆两行之间,种子播于膜边2-3cm处。同时,肥料分层施在种侧膜下或膜边,施肥、覆膜、播种机械作业一次完成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该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保水增温性能,适合春旱年份和低温年份应用,具有很好的抗旱增温作用。玉米冬收原垄卡大豆,就是将玉米的收获期人为延后,入冬地面冻实后,再利用玉米收获机直收玉米,翌年原垄卡种大豆的模式。采用此方法可以减少玉米烘干成本、人工收获玉米的成本,减少大豆机械松、翻、耙等整地作业成本,还可以借玉米残肥,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生产的节能降耗减排,实现绿色环保农业生产。此模式具有向节能、节本要效益,向降耗要生态环境、要蓝天碧水之功效。使我们做到不仅是粮食的生产者,也是环境的保护者。

在推行“两密一膜一卡”模式基础上,我们还根据天气的变化和设备的更新,融合进“三五”适期早播法和精密匀播技术。使其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了产量潜力。大豆“三五”适期早播技术:即当耕层5cm5d稳定通过5℃时开始播种。近十年来,随着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影响,该地区气候变化较大,早春回暖早,春播期旱情越来越重,年降水量向偏少发展,影响大豆出苗。应用此项技术提早播种,改变过去的五一后才播种为4月20日左右开始播种,有效利用了返浆水。既抵御了春季的干旱,也能预防春播期出现多雨涝灾,确保四苗;充分利用和挖掘了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充分利用了当地五月份的光热资源。大豆精密匀播技术:随着播种设备的更新,为更好满足大豆植株均匀度创造了条件。如零速投种器粒距的变异系数为19%,比标准要求的≤40降低一半以上。确保了匀度的提高,植株分布更加合理,增产幅度在15%以上。

三、需要完善的主要技术

随着各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在以往配套技术基础上,在大豆栽培上,将重点扩大推广大豆“大、早、匀”栽培技术组合模式。大:就是秋起平头大垄,其标准为,高、宽、平、齐、匀、直、施、墒。高就是垄台高度镇压后应达12~15cm;宽是指垄台面宽大于等于70~90cm,垄沟宽110~130cm,呈梯形;平是垄台面平整,土碎无坷拉,无秸秆;齐是起垄起到头起到边,地头整齐;匀是垄距均匀一致;直是垄向直,百米误差不超过5cm;施是进行秋施肥、秋施药;墒是适时镇压,确保土壤墒情好。早:就是采用三五适期早播法和行间覆膜法。做到早播种,早覆膜,达到充分利用返浆水目的,从而实现保水提温,一次播种保全苗。充分挖掘光热资源和高产品种两个潜力。匀:就是合理的密度,最佳的匀度,向植株群体空间要潜能,向植株个体要潜力。用好先进设备,提高植株田间分布的均匀度。在干旱地区,将重点推广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和实施膜下滴灌等灌溉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篇4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品种选择;栽培方式;配套技术

1严格选用优良品种

1.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遵循适地适种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选择熟期适合的品种,要在正常年份霜前5-7天成熟,保留100℃-150℃活动积温的安全系数,严禁越区种植;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就是通过科学的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应性广、抗病性强,能适合栽培条件种植的品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则。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着明显变化。既要满足数量、更要注重品质,因此要选择优质、高产高效的品种。

1.2主推品种

第一积温带:主栽黑农46。搭配东农42(高蛋白)、嫩丰17(高油);第二积温带:主栽合丰45(高油)、合丰50。搭配嫩丰16、东农47、垦丰16、绥农14、丰豆3;第三积温带:主栽丰收25(高油)、合丰47(高油)、垦农18(高油)。搭配黑农35(高蛋白)、合丰40(高油)、丰收24;第四积温带:主栽黑河38、北豆5(高油)、北疆9。搭配黑河43、黑河36、华疆4。

2栽培方式

以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总产、提升大豆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建立理想株型和高光效群体为手段,走“合理加密、提高群体匀度”的高产栽培技术路线。

2.1大豆“垄三”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

该技术是目前齐齐哈尔推广和应用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目前在生产中主要存在着深松浅或不深松、达不到分层施肥、播种质量低等技术不规范、到位率低的问题。推广该项技术要着力解决“技术跑粗走样”的问题,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技术到位率,实行规范化栽培,充分发挥出其增产潜力。

2.2大豆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这项技术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嫁接、创新而形成的一项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它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发展,它实现了匀株、高密的技术路线,可营造出合理的群体高产结构,是继“垄三”栽培后又一提高齐齐哈尔大豆单产的突破性技术措施。

2.3大豆重迎茬综合栽培技术模式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齐齐哈尔重迎茬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地区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清一色”大豆产区。这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伏秋耕翻深松、更新更换品种、及时防病包衣、推广高产播法、平衡增施叁肥、适当增加播量、病虫草综合防治、田间科学调控等技术为要点。

2.4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模式

这项技术是针对目前大豆种植区域逐年干旱与东北主产区低温冷凉而提出的大豆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技术。它的核心是在吸收、消化、利用垄上苗带覆膜、平作和垄作技术的基础上,以秆强品种为突破口与覆膜提墒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它包含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垄上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

3配套技术措施

3.1改革轮作制度

改连年重迎为合理轮作换正茬。大面积提高大豆单产,首要建立以大豆为中心的合理轮作制度。着力解决齐齐哈尔大豆田重迎茬现象严重,致使土壤养分消耗单一、病虫害严重而导致低产的问题。

3.2改革土壤耕作制度

改春整地为伏秋深松整。大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产潜力受到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制约,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伏秋深松精细整地,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地的理化性能,创造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抗旱防涝能力,为大豆根系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要着力解决齐齐哈尔大部分农村小四轮子整地中,多采用春季旋耕起垄,深松浅或者不深松,致使地越种越硬,耕层只有十几厘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突出问题。

3.3改革施肥制度

改经验施肥为测土配方分层测深施肥。大豆要想实现高产,要改经验施肥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改种肥同层为分层测深施肥;改全部根际施肥为根际施肥为主、叶面喷肥为辅、促控结合;改单施N、P、K肥为N、P、K、中微肥共施;改单纯施化肥为农肥、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轮施。真正解决广大农村盲目施肥问题。

3.4改革管理制度

改粗放的田间管理为田间精细管理。大豆实现高产,三分种、七分管。要改传统粗放的田间管理为两铲三趟、“两保三防”的精细田间管理。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及时做到两铲三趟。“两保”指保花、保荚,通过全面喷施叶面肥等微量元素肥料、及时灌水抗旱保花保荚。“三防”即防病、防虫、防倒伏,并保证这些措施的标准化、规范化。

3.5改革经营模式制度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篇5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使精播技术与深松耕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是以机械深松、深施化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机械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作为大豆主产区,该项技术已普遍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几年,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演生出不同的新的栽培形式:一是大豆“暗垄密”。该技术是在“垄三”栽培三项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平播技术开发研究的新的科技成果,在机械深松、配方施肥、精量点播、田间管理等作业环节上,应用适时、适量、适位投入农用资料。采用优良配套品种.适期早播、平作,合理密植,应用大豆专用肥和配套机械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栽培技术。二是大垄三行穴播,大垄三行(或二行1穴播也是在大豆“垄三”机械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采用130厘米或90厘米的大垄,垄上三行或二行穴播,比常规精量播种增产2O%~3O%。

二、大豆“垄三”栽培的增产机理和主要技术措施

(一)土壤深松技术及增产机理

土壤深松。是指对土壤进行机械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准,一般以25~3O厘米为宜。根据深松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垄体深松、垄沟深松和全方位深松。垄体深松也称为垄底深松,有二种方法:一种是结合整地进行深松起垄;另一种是深松播种,使用“垄三”耕播机在垄体深松同时进行深施肥和精量播种,这种方法集三种技术一次作业完成。垄沟深松就是用深松铲对垄沟进行深松。根据时期的不同,可分为播后出苗前垄沟深松和苗期垄沟深松等。全方位土壤深松是指利用全方位深松机对整个耕层进行深松,可以做到土层不乱,加深耕作层.深松深度可达35厘米以上。深松的增产机理。首先是土壤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辨层结构,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根瘤的形成。其次是在播种的同时进行垄沟深松,可以起到放寒增温,疏松土壤,促进大豆早生快发的作用。据调查,在出茁至第一复叶展开期间.深松地块0—20厘米耕层的地温较未深松的高O.51℃.深松地块比未深松地块可提早成熟2—3天。第三是深松可以创造一个虚实并存在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防旱抗涝的能力。

(二)化肥深施技术及增产机理

化肥深施技术。化肥做种肥,施肥深度要在l0厘米以上.即化肥施在种下5厘米处为宜。化肥做底肥,施肥深度要达到l52O厘米.即施在种下lO~15厘米处为宜。目前生产上应朋的小型精量播种机都能做到种肥深肥。大型播种机不仅能做到深施肥.还可以做到种肥和底肥同时施人,即分层施肥.化肥深施的增产机理。化肥深施克服了种肥同位烧种、烧茁现象,同时可以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一般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0%一15%:另外可做到合理地增加化肥施用量。延长供肥时间,满足大豆生育期全过程的需要。

(三)精量播种技术及增产机理

精量播种技术。精量播种是实现大豆植株分布均匀、克服缺苗断空、合理密植、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机械精量播种能做到开沟、下籽、施肥、覆土、镇压连续作业,不但加快了播种进度,缩短了播期。同时还能保证播种质量。精量播种的增产机理。大豆实行精量播种一是能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做到植株分布均匀,解决了以往大豆生产上存在的稀厚不匀、缺苗断空的问题:二是改善了大豆植株生育环境,使群体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较好地协调了光、热、水、肥的矛盾;三是增加了单株营养面积,提高了单株产量。

三、主要配套技术措施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体系。不仅仅是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的简单组合。必须和其它栽培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增产潜力。根据各地的经验要抓好以下主要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并严格进行种子精选。在推广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过程中.要选用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推广品种,并做到合理搭配。由于实行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所以种子要必须经过精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8%,发芽率高于9O%,种子大小均匀.粒径6~8毫米。

(二)实行伏秋精细整地。“垄三”栽培技术对整地质量要求很高.要做到耕层土壤细碎、地平、提倡深松起垄,垄向要直,垄宽一致,努力做到伏秋精细整地,秋施农家肥,有条件的也可以秋施化肥,在上冻前7~10天深施化肥较好。在整地方法上要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体的松、耙、旋、翻相结合的整地方法。在土壤耕作上必须坚持以深松为主、联合整地的原则.既为大豆生产发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土壤耕层,又节约成本,避免浪费。其方法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保证播种质量。要做到适期播种.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4月25日5月10日.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1日~5月15日。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土壤肥力高的地块,繁茂性强.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植;反之宜密植。常规垄作,中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25万35万株,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28万4O万株:窄行密植,中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33万-38万株.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36万~46万株。楠量播种要根据保苗株数,计算好播量,然后在垄上进行双行精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机械垄上等距穴播.穴距一般在18—20厘米。每穴3株。播种深度以镇压后4—5厘米为宜,播种、镇压要连续作业。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中历史新课标(收集3篇)
  • 下一篇:小学毕业自我评价(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