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各项绿化政策的大力实施。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在积极推进绿化进
回乡创业将成为“阳光工程”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城乡工程绿化分析苗木产业发展方向业将成为光源发展主方向产业整合将成为发展趋势节能环保成为陶瓷产业主题和发展方向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世纪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通信产业报》(网):未来,哪些领域会成为电池解决方案发展方向?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发展方向嫁接大规格观赏苗木让废树开金花简论生态植被建设与苗木生产发展方向辽宁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产业转型升级代表国家发展方向包装产业的发展方向――“绿色主义”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的探讨论创业孵化基地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论芦溪县毛竹产业升级对策及发展方向中国高校产业的发展方向论芦溪县毛竹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分析郊区产业新城是发展方向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科技盆栽观赏树将成为苗木产业发展方向盆栽观赏树将成为苗木产业发展方向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盆栽观赏树将成为苗木产业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各项绿化政策的大力实施。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在积极推进绿化进程,城市的绿化状况在逐年好转、进步、发展。看着大街小巷、公园里、小区里的各种常绿树与落叶树,在春去秋来、冬来夏往间变幻的身姿,不少城市居民为之心动,产生了在居室内也增添一抹绿色,看叶色转换、花开花落、果实挂枝头的愿望。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苗木产业可谓是掀起了发展的大潮,虽几番潮起潮落,却因为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仍占据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在汹涌的绿化苗木生产大军中,有人将目光投向了庞大的家庭种植消费群体,大力发展盆栽观赏树,把树种进了屋。这既满足了城市人们渴求绿色、希望改善室内环境的强烈愿望,叉在苗木产业发展中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盆栽观赏树是指那些能够种在花盆里、经过矮化处理的灌木或小乔木。它不同于艺术性极强的造型盆景,只需枝叶繁茂、花朵满枝、果实累累,便可满足大众的需求。
盆栽桂花是一个非常好的适宜家庭种植的常绿树种,不仅可观花。还可闻香,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比较普遍,如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四川、广西、湖北等地。常见的盆栽桂花品种有日香桂、大叶佛顶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龙桂、柳叶桂等。一些大的苗木企业常年经营盆栽桂花,如四川仲华九龙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日香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盆栽桂花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可谓红红火火,不仅在南方一些省市普及,山东、河南等省盆栽桂花的种植量也在增多。例如山东青州、河南鄢陵等地。
盆栽果树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花卉苗木展会上。在2008年和2010年的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在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山东青州展区,盆裁果树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尤其是在花博会青州展区,盆栽海棠硕果累累,盆栽苹果个大色艳,还有果实黄灿灿的盆栽梨,都令人惊叹。其实这样的盆栽果树都已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技含量,称其为果树盆景更为恰当,但其美妙却勾起了人们对此类植物的极大向往。如果能在家里种上几盆果树,即使结不了“出色”的果实。能有几个可看可食的小果,也足以令人回味。
近几年,盆栽槭树正在兴起。许多槭树小巧玲珑、精美雅致。非常适合用于盆栽,如羽毛槭叶小色艳,鸡爪槭树姿婆娑叶色多变,红枫的叶和枝常年呈紫红色等。宁波北呛佳禾园艺有限公司几年来一直在经营盆栽槭树,50多个品种在浙江省销售情况较好,主要是个人购买,每盆20~150元的价格让普通家庭都能接受。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盆栽槭树种植容易,病虫害很少,叶色表现和室外差不多。
以上这些只是可以进行盆栽的极小一部分树种,还有大量的树种资源可用于发展盆栽。
Keywords:Longtangvillage;mountaintraditionaldwellings;artistic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6-91(6)
我国山地传统民居具有建设历史悠久、保存价值高等优势,受特殊的山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民居艺术特征。有“山城”之称的重庆市,由于山地地形的影响,许多传统民居的艺术特征比较明显,其中,中山镇龙塘村的古民居古庄园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对其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进行保护和开发。但是目前对于这些民居艺术特征的研究相对不足,主要是侧重于开发保护的研究,而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才是保护开发的基础,因此对其研究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对龙塘村概况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划定其民居的平面和剖面类型,分析构架、墙体、小木作等建筑特色,提出审美情趣,以促进龙塘村民居保护与开发的发展,从而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新思路。
1中山镇龙塘村的区位特点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集大山区、大库区、大农村、大城市和民族地区多位一体,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已经加大对重庆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重庆作为西部战略高地,必将掀起更高的开发热潮。在这股开发热潮中,重庆村镇必将会加速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利用也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1]。其中,中山镇龙塘村传统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并制定出保护开发的措施。
中山古镇是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它坐落在云贵高原末端,人称江津的老山界。这个天赐的蓝宝石镶嵌在贵州、四川、重庆的交界处,风光秀丽,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中山建制史》记载,原来的中山本是一个地形名称,就是现在的龙塘村、岩口村,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因为是由原老场、龙洞场、马桑垭3个场镇合并而成,所以又称三合场[2]。
龙塘村位于中山镇东部,东面与蔡家镇接壤,西连四合村,北挨鱼?G村,南临常乐村。村所在地紧邻中山镇镇政府,距离江津城区57公里,距离重庆市中区97公里。龙塘村辖区面积13.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40亩,林地面积3200亩。村域范围内山高坡陡属中丘地带,整个村域地形东高西低。龙塘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无霜期长。龙塘村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玉皇观古寺庙、白鹤林、龙塘庄园、清溪县城遗址最为出名,为龙塘村生态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
2龙塘村民居的类型划分
2.1龙塘村民居的平面类型
重庆传统民居有两种基本布局模式,一是依水而居,这种设计方便于百姓出行与用水,故而,水路交通是不可或缺的交通以及物流方式;二是多建在坪坝及农田附近,这种选择不仅交通便利,耕作方便,而且山水环抱的天然屏障成为防范侵害的有利自然条件。总体来说,重庆山地传统民居是逐山水而居、择台地而建的选址模式。
由于重庆山地多平地少,因此不相邻的单栋式建筑成为大多数百姓的选择,这些民居一般选择院坝建造,用地较为开阔的区域,会结合院落布置。龙塘村传统民居的平面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字型、三合院及四合院,如表1所示。
2.2剖面形态
龙塘村山地地形复杂,地坝平坦区域较少,可直接建造的地基不多,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为争取适应地形,以营建更多的居住空间,龙塘村历代已积累了丰富的山地地形建造经验,可将具体的龙塘村民居分为三类:干栏式、台院式、天井式,见表2。
3龙塘村民居的建筑特色
巴蜀植被茂密,物产丰富,盛产松、楠、柏等树木,是民间修建房屋的主要结构用材,木构民居建筑精简经济实用,分布广泛。龙塘村出现木构建筑历史由来已久,木构技术十分完备,民间各地建筑工匠都有丰富的修筑技术经验积累,且有创新提升,如穿斗与抬梁构架技术。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常以木材做隔墙,防护墙、门窗栏杆以及大多数的细部构件也使用木材。
3.1构架(图1)
3.1.1穿斗式
穿斗式的结构方式在南方各地区流传很广,有着很强的适应性,龙塘村民居当中亦普遍采用穿斗结构中的满柱落地方式,落地柱与柱间距的数量决定了民居的进深距离。而龙塘村民居落地的柱间约1.4米,如此一来,经过自身体系调整而塑造新架构来适应龙塘村复杂的地形。穿斗式中以150-300mm圆木作为主落地柱子,九成以上为满柱落地,一般来说,5檩落地柱足以满足普通民居的建筑要求,公共建筑或者大户大人家用7檩到9檩。
3.1.2穿斗抬梁结合式
因为落地柱间距离较小,因此穿斗式结构对较大的空间需求无法满足。穿斗式结构在架构上做出了调整,塑造了复合式的结构体系,以此为广大居民提供较为宽敞的空间体验。穿斗式结构体系的基本架构延留下来,在稍大的民居中,明间两排木结构采用固定的抬梁式结构,通过减少落地柱从而达增大空间的目的。龙塘庄园的内堂门厅即为此结构。
3.2墙体(图2)
3.2.1石棚墙体
由于龙塘村气候不像北方寒冷,故而石墙体较少出现。通常,大型民居的外墙由黄沙条石砌筑而成。有些大户人家亦采用封火山墙,用石、土、砖为基本材料、或兼有混作,主要功能是作为防火隔离体建在屋两侧。这实质是一种复合材料墙,不仅经济实用,且防潮保温隔热效果与实砌墙相比不遑多让。封火山墙外表坚固且美观,其围墙、前后墙等一般用空斗砖砌筑,这种砖薄而方,尺寸约为200x140x25mm,建筑手法是用砖砌成盒状。中空或填以碎石泥土,多半不承重,或承少量荷载。墙厚一砖至一砖半,砌法有马槽斗、盒盒斗、高矮斗等多种[4]。
3.2.2竹编夹泥墙
竹编夹泥墙是龙塘村民居的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材料易取、加工便利,加之透气性好,十分适合巴蜀湿热的气候。其穿斗式结构建筑技巧体现在柱、枋之间,上下卡住编好的竹子壁体,即是用手工编织竹篾成网状,多层,再用混有稻秆、谷壳等混合物的泥涂抹上去起保护作用,有时加上木材成为墙体的承重骨架,用泥浆糊上,令其起到网状的拉结作用,这样可以获得稳固围护结构的效果。因竹材较为柔韧,承载力不高,不用作承重部位的材料,并且竹编夹泥墙质量轻,所以易被侵腐,故而通常采用砖、木板、石等耐水材料以防雨水溅湿。竹编夹泥墙大多作为墙身,与其他建材配合使用。
3.2.3夯土墙
夯土墙一般用当地生石灰与?c土混搅后,伴以谷壳、稻秆等混合填充物,然后砌筑在竹筋上,即形成墙体。重庆地区多雨,土墙一般用石砌墙基,由于土墙较重,开较大的窗洞并不方便,一些民居配合其他建材,在民居底部采土筑墙,较高的位置则换成自重较轻的材质,如夹泥墙等,并可与穿斗构架相互组合,减轻承重,便于开洞口。
3.2.4木板墙
木板墙同竹编夹泥墙技术手法类似,其穿斗式结构建筑技巧为在的柱、枋之间,上下卡住的编好的木板壁体,最后加一层桐油。此墙体常用于铺面装饰中,其结构简单实用,而且外观效果端庄、大方。
3.3小木作(图3)
3.3.1门
龙塘村民居的门造型方面稍显单一,均为木门,但形式多样,如花格门、木板门、珊子门等。
3.3.2窗
龙塘村民居的窗式结构一般是木窗内镶上木条以成窗扇状,木条造型颇为考究,形式多样。
3.3.3装饰
撑拱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位于出挑结构下方,与支柱、挑枋成犄角之势。落挂同样是木作的主要装饰部位,处于大梁与支柱的交接点,并在结构支撑上提供助力。木雕是最为灵活多样的装饰手段,在门、窗、柱上皆能看到,样式丰富,题材广泛,让龙塘村民居在细节上更添美感。巴蜀地区拥有无数民间传说、名人轶事,以至于遗存至今的雕花艺术文化中内涵丰富,内容题材多样。另外,雕花木窗图案繁多,一般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根据不同的题材风格在传统雕花木窗的多少程度,大致可以有以下排序:人物故事图案、锦地纹图案、山水风景图案、祥瑞动物图案、花鸟植物图案、博古杂宝图案。这些图案通过艺术组合,塑造了完美和谐的雕花木窗图案。
4龙塘村传统民居的审美情趣
龙塘村历来看重对资源的保护,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了充分巧妙地利用,对乡土建筑材料也物尽其用。龙塘村民居形态巧妙而不做作,简约而不简单,民居建筑经过民间艺匠的创造,无论单体与组团,均沿袭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尺度制约,于是尺度约定了人们的审美共识,渐次亦成习惯或标准[5]。龙塘村传统民居的审美情趣讲究顺乎自然,纵使改造自然也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4.1亲善自然,珍惜环境
龙塘村民居充分利用了巴蜀地区的自然资源,根据建民居建筑规定的局部要求,在建筑不同部位用以不同的选材。一般情况下,可直接获取的天然材料,经济环保、美观实用。因此传统民居建筑常常是混合多种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性能,表现出和谐自然的美感。举例来说,在民居底部多使用石材,砌墙基、铺地、筑台或做柱础,石材坚固结实,不仅抗压性能良好,而且防腐防潮,确保民居有稳定的地基且避免潮气侵蚀;屋面材料多用木材加以竹草等塑造构架,并覆以造价较低的小青瓦。龙塘村民居主体一般选择利于加工坚韧轻巧的材料,同时这些材料又具有良好的透气与保温的性能,如主体结构部分采用木材,围护结构,如门、窗、墙等,使用竹木、泥土等。
龙塘村民居乐山乐水,清澈的河流、湛蓝的天空、茂盛的树林,建筑则融入这种自然环境。龙塘村民居建筑很少有牵强附会之作,可以说是“有意境的存在”,不管是民居的色彩、形象、光影、质感等等,几乎都与功能、材料和结构紧密结合。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建筑之美是由周围自然环境衬托产生的,而不是建筑理论指导下的理性设计,它是一种主观意识上的虚幻之美,本身并不美,这种观点也许只对了一半。的确,中国儒、道、释三家文化历来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不唯道家独尊。天人合一之理渗透进百姓血液,依附自然生存通过儒家文化集中表现出来,龙塘村民居便是典型,他们把自己建造的建筑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讲究和谐、亲善,以此加强建筑的自然属性,并以彻底融入而自喜。
4.2有机随机,无法有法
川中丰富的木竹、秸秆、草类,随处可见的各质泥土、石材,皆为建筑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建造中尽量就地取材,节省经费。龙塘村传统民居反映出重庆地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物源特色,建筑的修筑技术则侧重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生产方式与发展状况以及手工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这就使得龙塘村居与自然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龙塘村民居充分发挥了川人的机智与谐理,创造了民居建筑筑台、跌落、错层、吊脚、悬挑、架空、等一整套巧妙的处理手法[6]。它们依山就势,何地支撑何地悬挑错落有致,干栏木楼民居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具体。在龙塘村民居的布局上,既依附河道,又顺应山势,可谓“平地则聚,台地则散”,看似没有章法,实则寓“因地制宜”、“顺其自然”之大法。
4.3多样统一,和而不同
川人乐观诙谐、勤劳勇敢、雍容大度,于尤城镇空间可见一斑,故同居一城一镇一村,不求形式上的统一划一。求个意神合,整体中有个性,个性中不甚偏颇的杂而有序[3]。龙塘村民居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民居聚落质感,一方面,他们的民居有着相同的建筑“符号”,例如形象、色彩乃至布局,体现着民居的“趋同感”;另一方面,龙塘村民居趋同绝不雷同,外貌类似中又有各种变化,这主要体现在龙塘村山地地形的复杂性,所以在此基础建筑的民居本身就有着大自然赋予的个性。另外,造型元素的搭配组合和建筑技艺的细节变化上,展示了龙塘村民居整体和谐下的个性发挥,辨识度颇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马尾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江希钿,林文龙,刘玉明,林孝强,陈杜满,刘国文
巨尾桉立木测树因子关系的研究吴强,Wuqiang
福建省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动态分析及对策措施李贞猷,Lizhenyou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二期建设工程总体构想刘步铨,Liubuchuan
连江县人工湿地松林分经济成熟龄的研究林业勘察设计兰名驹,Lanmingju
杉木人工林适宜密度表编制方法的研究张林生,Zhanglinsheng
马尾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张水生,Zhangshuisheng
思想政治工作后继乏人的思考黎水文,Lishuiwen
三明市木材运输管理办法初探王生华,方惠玲,黄金荣
福建省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胡明芳,Fumingfang
用聚类分析法探讨苏铁类植物之间的关系郑芳勤,Zhengfangqin
水果树林资产评估探析林鸿兴,蔡荣华,黄佳惠,林菁
建瓯市名木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林云青,Linyunqing
宁德市"一重山"森林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的探讨阮学瑞,Ruanxuerui
解决福建山区林菌矛盾的措施及对策彭彪,胡宗庆,许木正,柯永镇,杨英
浅谈粘贴法结构加固技术陈铁晗,Chentiehan
宁德市人民广场设计构思吕敏,Lumin
点滴流露楼市品牌多元荟萃武夷香榭刘斌,Liubin
应用化学药剂控制云南松毛虫危害的研究林光明,Linguangming
用VB语言编写"木材材积计算器"梁金镛,Liangjinyoug
福建虎伯寮部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初步构想林业勘察设计梁文慧,卓立新,陈福洋
柳杉种子园营建及管理技术陈怀秋,Chenhuaiqiu
诏安县九候山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沈坤发,Shenkunfa
三明市仙人谷城市森林公园开发利用探讨庞闽志,Pangminzhi
九阜山植物资源的现状、特点与保护陈振顼,Chenzhenxiang
关于阔叶林持续经营利用的设想许跃平,Xuyueping
短轮伐期优良菌用林树种选择王勇,Wanyoug
巨尾桉引种试验初探李秀全,庄志贤
木麻黄防护林持续经营刍议黄婷婷,Huangtingting
橄榄粗枝中间砧嫁接试验初报许泽煌,Xuzefuang
苦参碱水剂防治油茶毛虫药效试验张先动,Zhangxiandong
蕉城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成果分析林朝辉,Linchaohui
福建省林业公路路面的养护技术许敏锋,Xuminfeng
沿海沙地湿地松生长量调查林伟龙,Linweilong
森林采伐限额监控方法的研究李宝银,LIBao-yin
松溪县马尾松人工林产量预估模型的研究黄建松,HUANJian-song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陈克林,CHENGKe-lin
计数抽样检验技术在苗木验收中的应用初探方炜,FANGWei
马尾松优良家系材积生长性状研究郑天汉,张柏松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林宜辉,LINYi-hui
不同立地条件马尾松幼林生长比较分析黄春,HUANChun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黄清芳,HUANQing-fang
现代设计院生产经营初步分析林振华,LINZhen-hua
试论林木种苗与森林资源培育谢国阳,邱进清
浅谈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及运用罗增炎,滕华卿
龙海市红树林的保护与发展对策张柏松,ZHANGBai-song
闽江流域古田段森林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的措施及对策阮学瑞,LUANXue-rui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屿公园规划设计布局探讨王福兴,WANGFu-xing
论天然林保护工程罗婉贞,LUOWan-zhen
智利人工林集约经营考察报告福建省林业厅赴智利人工林集约经营培训班,GroupofReviewingtheIntensiveManagementofPlantationinChile
华南虎园建设规划庄晨辉,李闽丽,刘斌
福清市"青山挂白"生物与工程治理措施的探讨吴能棋,WUNeng-qi
沙县"天河"竹凉席品牌的创建及其效益分析林华,茅水旺,何绍斌,夏德全
沙县竹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思考高小凤,GAOXiao-feng
闽楠的生态特性及栽培技术吴兴盛,WUXing-sheng
毛竹混交林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研究王新疆,WANGXin-jiang
导向钻进铺设D300PVC管施工经验董志宇,DONGZhi-yuHtTp://
"福胜大厦"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的控制裂缝技术措施张潮伟,ZHANGChao-wei
福州市五一五四路改性沥青SMA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江星,JIANGXing
福建省重点林区伐区调查设计质量问题与对策张翠英,刘春华
茶园套种板栗效应研究刘钦,LIUQin
华安县肉桂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宋伯达,SONGBo-da
板栗良种引种试验初报张世彪,ZHANGShi-biao
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林业勘察设计陈顺和,CHENShun-he
想职工才能"代表"职工刘翼霆,LIUYi-ting
福建林区公路水毁的防治翁希铿,WENGXi-keng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造林试验初报林能庆,何卫东,郭晓斌,张森行,滕华卿
福建省防范松材线虫病面临的形势及加强木材运输检疫工作的措施陈开团,CHENKai-tuan
八角低产园综合改造技术张先动,ZHANGXian-dong
蕉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林朝晖,LINChao-hui
地径材积表编制方法的研究彭桂永,陈明久,卓宁化
湿地松针叶病害与土壤养分条件的关系研究林挺秀,LINTing-xiu
杉木林采伐迹地不炼山营造马尾松试验研究王巧珍,WANGQiao-zhen
ArcView平台下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业统计模块的开发李峥,LIZheng
福建亟待保护野生的台湾苏铁群落高兆蔚,GAOZhan-wei
再论叉叶类苏铁的进化地位郑芳勤,郑品光
采用VB开发森林公园经济概预算应用软件的探讨黄朝法,刘菊容
不同起源酸枣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差异张兴正,ZHANGXing-zheng
浅谈加入WTO对森工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郑新震,黄国强
中国野生动物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探讨刘伯锋,LIUBo-feng
浅析森林火灾经济问题黄光明,HUANGGuang-ming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构想杨忠兰,YANGZhong-lan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价值分析方正贺,FANGZheng-he
风景林评价及生态风景林建设的研究--以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两二水库风景林为例包战雄,潘辉,陈平留
南亚热带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方法的探讨陈信旺,CHENXin-wang
福建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刘友多,LIUYou-duo
构建学习型规划院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刘翼霆,LIUYi-ting
青云山风景区土壤调查初报林道清,LINDao-qing
苦竹人工栽培试验初探张世彪,ZHANGShi-biao
沙县苦竹生产现状与开发经营措施林业勘察设计林华,茅水旺,夏德全,林清
红竹引种与栽培技术陈向东,李彩云,陈卫东,谢芳,肖晖,李江才
加快三明竹业产业发展的思考夏德全,林华,陈家标,茅水旺
龙岩市林业公路路政管理浅谈陈德清,CHENDe-qing
南安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研究罗幼宁,LUOYou-ning
木材运输管理应用IC卡研究谢树锦,孙端
永漳公路五尖岭隧道进洞口段坍塌冒顶治理措施林明清,LINMing-qing
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初探张引娥,ZHANGYin-e
关于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张柏松,陈怀秋
厦门市森林资源现状与调整对策蒋家雄,JIANGJia-xiong
除草剂草甘膦在采伐迹地的应用试验初报苏贻攀,SUYi-pan
宁德市商品林业建设探讨林业勘察设计张志雄,章斌,张云
华阳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构思谢芳,XIEFang
浅谈阔叶林生态保护曾火荣,ZHNGHuo-rong
宁德市木材加工企业的经营现状与对策凌晨,LINGChen
原木检验问题的研讨黄国强,HUANGGuo-qiang
保护发展天然林资源初议刘碧云,LIUBi-yun
周代:“扶娄之国”已出现魔术表演
《拾遗记》记载了扶娄魔术师“吐云喷火”“口中生人”的故事。
中国是魔术发源地之一。那么,魔术最早始于何时?据十六国时期前秦王嘉所撰《拾遗记》里的说法,在上古周代已出现:“七年。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中,缀金玉毛羽为衣裳,吐云喷火,鼓腹则如雷霆之声。或化为犀、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变为虎、兕,口中生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扶娄这个地方的人擅长玩魔术,现代人常见的“口喷烟火”(吐云喷火)、“大变活人”(口中生人)等,都曾是扶娄国魔术师的绝活。
但《拾遗记》历来被归类为“笔记小说”,公元四世纪时,王嘉记录的公元前十世纪的事情显然不可能是史实,因此周成王七年的“魔术记载”或许不是真的。不过,从现代考古发现分析,王嘉所记并非无稽之谈,至少在汉代,这样的魔术表演已相当成熟。
在山东嘉祥刘村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上,便发现了“吐火”魔术表演。无独有偶,在河南登封启母阙出土的画像石上,也发现同一类型的魔术表演。所以说,《拾遗记》所记并非像现代魔幻小说作者那样“胡编乱造”,是有根据的。
秦汉:魔术被列为“百戏”之一
《西京杂记》中记载了黄公“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
依《拾遗记》所述来看,“扶娄之国”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的“魔术之乡”。这样的地方是否真的存在呢?据考证,扶娄之国相当于今天岭南惠州、东莞、深圳一带的“缚娄古国”。“缚娄”为春秋时期的称呼,汉代叫“傅罗”,魏晋称“博罗”,博罗一名至今尚存。
如果说《拾遗记》所记的魔术多少都有神话的色彩,那么秦汉以后,有关魔术的文字记载就靠谱多了。如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所作的《西京赋》里,便记述了汉安帝(公元94年-125年)时代的魔术表演节目。
当时,魔术表演已被列入“大型文艺演出”(百戏)的节目单。《西京赋》提到的“东海黄公”,便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大师,他能操作技巧要求极高的大型魔术,表演时施用“幻术”,“立兴云雾”;画地成河,现场立马“流渭通径”。
黄公表演的魔术尽管复杂,但当时魔术师已多能表演。汉朝刘歆在《西京杂记》中便提到这种魔术:“淮南王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嘘吸为寒暑,喷嗽为雨雾。”
考古中发现,汉代艺人还能表演恐怖的“穿心”魔术。在山东孝堂山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便绘有“穿心人”。
唐代:“元会”盛行大型魔术表演
《文献通考》记载“鱼龙曼延之戏连三日,抵暮方罢”。
古代曾有一个最叫座的大型节目“鱼龙曼延”,是皇家的保留节目,其中除了有许多魔术表演情节外,还有其他杂技表演。
“鱼龙曼延”也写作“鱼龙漫衍”,本为“鱼龙”和“曼延”两个节目,常连在一起演,因此得名。演出时,由人扮演大鱼和巨兽,实为魔术化的动物表演:巨兽起初变成一条巨大的比目鱼,后来化身为一条大黄龙……
唐代,“百戏”这种流行的综艺表演在宫廷中相当盛行。每年正月初一举行的“元会”(类似现在的春晚)上,常有“鱼龙曼延”这种大型的魔术表演。
唐代除了“吐火”“吞刀”这些老牌魔术外,“藏狭”等魔术开始流行。这种魔术的玩法在《文献通考・散乐百戏》中有记载:“藏狭,盖取物而怀之,使观者不能见也。”好多魔术都是把东西“变出来”,而藏狭则是将东西“变没了”。
由于魔术很神奇,有人将其视为“怪术”。如唐代志怪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怪术》中所记的“怪术”有不少都是魔术。经传,唐宪宗年间,江淮术士王琼能够把瓦片变成乌龟,到了第二天乌龟又变回了瓦片。
先秦:“遁术”已出现
《搜神记》记载左慈为避曹操暗杀“却入壁中,霍然不见”。
王琼表演的“画龟术”与现代魔术“大变活物”其实是一个原理,这种魔术在东汉末年一位叫左慈的人已经会玩了。左慈是中国古代一位超级魔术师,安徽庐江人,能做多种魔术表演。据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有一次,左慈应邀参加曹操的宴会,曹操想一试他的本事,笑着对宾客说:“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
左慈知道曹操是考他,于是表示弄条鱼很简单。他让人找来一个铜盘,注满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盘”。曹操存疑,说“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于是左慈又在盘中垂钓,不一会儿,又钓得一尾鲈鱼,在场的宾客都很是惊讶。
左慈还能变出酒、肉来,还能让酒杯变成飞鸟,这让曹操觉得他法术太厉害,觉得是威胁,便起了杀心。结果左慈“却入壁中,霍然不见”。左慈的逃生之法,就是现代魔术师也喜欢表演的“遁术”。
“遁术”也是中国的本土魔术,早在先秦时期已出现。据刘向《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条记载,古代著名丑女钟离春擅长“遁术”,书中称为“善隐”。有一次齐宣王对她说,他很喜欢隐身术,希望看看。话未说完,钟离春就不见了。
骞霄国曾给秦始皇献“裔”
《晋书》记载西域僧“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
汉魏时期,除了左慈,吴国也有一个叫徐光的魔术师“常行幻化之术”。
徐光擅长“种瓜植树”,能够边下种子,边长苗,边结果。
公元前十世纪前后,不少西域魔术师曾来到中原,时称“化人”。据《列子・周穆王》记载:“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秦始皇元年,西域骞霄国曾给秦始皇献了一位叫“裔”的画工。据《太平广记・幻术》引《王子年拾遗记》,裔其实就是位魔术大师,裔口含丹青,喷到地上即成画。
有的西域僧人则凭魔术令同道服从。据《晋书・艺术列传》记载,当时西域名僧鸠摩罗什能“吞针”:他在一个钵里放满了针,当着全寺僧众的面,“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就凭这一招让众僧心服口服。
古人也热衷于魔术“揭秘”
《太平广记》记载侯元“术既不神”,遂被斩。
魏晋时期,魔术中的“还原术”也已成熟,如“断舌复联”“剪绢还原”“焚纸复原”等。崔鸿左《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载,有一个西域人能“吞刀嚼火”。他表演“断舌”时,当着观众面将舌头用刀割断,鲜血淋漓,然后将半截舌头放在一个容器中,传给观众验看。之后,断舌重新含到嘴里后,便很快接上了。
然而,再精彩的魔术也是假的。与今人一样,古人也热衷于破解魔术。比如西域魔术师最拿手的“吐火”便让中原人给破解了。《搜神记》揭秘:“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k取以炊,则火也。”
出了繁华美丽的海口城区,我们走进市环城公路,一路向南前行十里八里,便进入世界火山地质公园区域。蜿蜒曲折的乡间水泥路一直伸向火山深处,越野车高速地行驶在平坦的乡间公路上,车内飘着柔和的轻音乐,我们的心情非常舒畅。我打开车窗向外望去,公路两旁另有一番美丽景色,火山岩石下的生态植物依然生长茂盛,呈现出勃勃生机。你看公路两边,森林密布:野生的荔枝树、龙眼树、黄皮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木菠萝树挂满果实,散发出阵阵清香。路边花红草绿,蜿蜒井径古道,却不见村落的踪迹,问及同行的友人,才得知村庄大都建在郁郁葱葱的小盆地中,果真有“不到村口不见村”的神秘。我们一直行驶在丛林中,时隐时现的就看见一个高大正方形石墙体的建筑物,楼顶墙面上书写着三个红色大字“福兴楼”,在金色阳光的映照下分外耀眼,远远就能看见它。经过约六十分钟的行驶,我们来到美社村。美社村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荣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地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规划区,位于马鞍岭火山口南麓,交通便捷,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是颇具特色的火山村寨。全村有172户,830多人,全村有几十个果园农庄和果园庭院,村里遍植热带水果和珍贵林木,尤以国宝花梨木最负盛名,是闻名遐迩的花梨村。最赋传奇色彩的要数那百年的福兴楼了,这高楼是美社村的标志性建筑,说起它还有一段故事呢。
“福兴楼”是一幢全是用火山岩石砌垒而成的五层楼房,民间坊里把福兴楼叫“龙楼”,现在人大都叫它“炮楼”。“福兴楼”始建于1916年间,距今近百年历史了,相传由时任两广矿物督办龙济光所建。矿物督办龙济光看这里是块风水宝地,抓来数百名民工在这村里修建炮楼,一共修建了两座,南北各一座。南面那座因村民盖房早在六十年代拆除。北面这座建在村口当中,且远眺至滔滔南海,近可观村中各户之动静,而这被村民一直保留下来。如今,它孤立地耸立在村口,像一个无限忠诚的士兵,不论风吹雨打日夜守卫在火山深处村民身旁。火山岩石外表不好看、不平滑,每块石头长满深孔,像麻子,更像蜂窝煤块,但非常坚固,犹如千锤百炼钢铁石。智慧的村民把不规则的火山石经匠工巧手的磨打砌放,再涂上石灰浆的粘合,筑起这栋气势非凡、坚固耐用的楼房。我在友人的带领下,一鼓作气登上顶层阳台,顿时胸中豁然开朗,顶层的空气似乎更新鲜,我大口呼吸,心肺里更加敞亮,更加精神焕发。向下眺望,方看清美社村的全貌,群山环抱,绿树掩映,小小盆地中,古村状似游鱼,南低北高,东伏西翘,四面有门,三街五巷九胡同,俨然一座天然小城池。
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孕育了万物生灵,造化了人间神奇。来到火山脚下的美社村,犹如来到了绿色的海洋,各种树木自在生长,枝繁叶茂,各种异草奇花自由竞放,艳丽诱人。来到此地,请别客气,你可以尽情呼吸空气中富含高密度负氧离子,感受醉人的生态环抱情怀。富硒的火山土壤里孕育的荔枝、龙眼、菠萝蜜、黄皮、石榴等热带水果,味香果甜。种植的大米、甘蔗、黑豆、花生、芝麻等优质农产品,天然生态。传统方法制作的上百种菜肴、小吃,更是生态的健康美食,令人大快朵颐。千年的火山文化,还有那老石屋、古石井、古石门、石敢当、石磨、石臼、石庙、乌鸦墙等石器,古韵悠然,展示着美社村的历史沧桑和火山人的智慧。美社村人继承中华民族勤劳传统,他们日月劳作不息,年年刀耕火种,美社村逐步成为远近闻名富裕的农村了。那时,美社村是琼北交通要道,往北可通老城到岛西,往东可通海口府城到岛东,交通四通八达,草青土肥水美,物华畜旺人美,成了方圆百里较为重要的集市重镇。炮楼为五层结构,高18.6米,每层都有口望孔和枪炮眼。它采用火山居民的砌筑方式,用传统的垒石工艺,把一块块上千斤、上百斤的石块敲打磨砺,然后依地势巧妙地垒砌起来;底层为一间门岗,门口设有铁门,旁边仍保留“碉堡重地,非请勿进”的字样,顶层是一个阳台,上面写有“福兴楼”三个大字,左右还有一副对联:福星照环球万流似镜,兴杯造世界四海从风。从底层迈向二层,楼梯采用石条铺设,这些石条与外墙相连,浑然一体,使得古堡的基础设施显得更加牢固,通往三四层用的是木楼梯,楼板采用条石连接,这等设计和材料的使用,使得整个古堡坚不可摧,修建近一百年的古堡仍坚固如初,外墙上清晰地留下昔日激战的弹痕。
凝视这方方正正的炮楼,让我们回想到火山地区的民众勤劳智慧、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是海南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为了占领海口,1939年夏天,日本侵略军调集大量空军、陆军联合行动,在海口长流、施荣、福兴到府城沿线进行扫荡,福兴楼成了重要的攻击目标。为了抗击日寇,美社村百姓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男女老少齐参战,环村高筑固墙,并把周边的树木砍倒,日夜站岗值班,日寇不敢贸然进犯,只有少部分鬼子进犯,英勇的村民依靠鸟枪铅弹进行了有效的抵抗,鬼子兵只好用飞机、火炮轮番轰炸古堡后就狼狈逃走了。1948年,面对反动派惨无人道的杀戮,琼崖纵队的战士爬上古堡最高层,吹响军号,高呼口号,号召当地百姓参加革命,打倒反动派。美社村民积极响应,参加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为海南岛的解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古炮楼已经成为美社村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和基地了。双手触摸那斑驳锈蚀的石墙,那些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人或事,似乎都凝结在任凭雨打风吹的满眼用火山岩石砌垒的建筑之中。
在友人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迈开脚步进村。铺天盖地的石头骤然闯入眼眸,脚下乱石铺垫,纵横交错,多达四百截,少有三百年,人来畜往间,每块石头都被岁月磨砺得锃明瓦亮。至于石器石物,更是随处可见,称得上“家家有石,人人用石,比比皆石”。据村中老人讲,当初除了大门设置有一定规矩,各家各户可按喜好修建房舍,如此无拘无束,才有了如今神韵各异、互不雷同的几十座石头农家四合小院。我们推开一扇石门,是王大妈家的杨桃院,院内种有四株杨桃,树上挂满熟透、金黄色的杨桃。老人自幼嫁入美社村,现已80多岁了,在这里已住了七十多年了,四世同堂,大儿子在海口工作,小儿子在家开拖拉机搞运输,全家人住在一起幸福生活。“老二在三亚买了大房子,叫我们去住。在这里习惯了,哪也不走了。这房子住着冬暖夏凉,那儿的房子都没有这里住得好。”王大妈说的话饱含幸福,再看她的面容,居然有着身居“世外桃源”的清澈,我心里蓦然生起羡慕与祝福。
有云:“石育人生福,人琢石生辉”。美社村170多户,830多口人,火山岩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多土少,石多水更少,许多人都靠采石、雕石、卖石为生。男女老少就地取材,采石卷窖,雕石为器,世代如此。用“窝蜂”火山石雕刻出来的牛、马、虎、羊等动物别具一格,栩栩如生,神形兼备,开始销往国内市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雕石艺人层出不穷,雕石技艺传遍琼州大地,巧夺天工的石雕艺术品走向神州大地,奔向世界,成为雕石市场紧销商品,建材市场的抢手货,经济效益巨大。村长向我们介绍说:从1998年开始,我们村就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群众参与、社会支持”为主题,开始搞文明生态村建设了。村中能人陈耀晶创办“荔湾酒乡”酒店,解决当地300多村民就业;之后他又投资建设海口火山公园(现为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他捐款捐物,带领村民开始整治村容村貌,修路盖房,栽木种花。到2000年后,美社村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村委会干部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发展庭院经济,大搞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农村文化活动。建农家果园二十几个,农家旅馆十几个;发动村民种花梨木630多棵(集体种310棵,私人种320多棵),是远近闻名的花梨木之村。还种植槟榔树240多棵,荔枝树、龙眼树、黄皮树、杨桃树等热带水果一大批,是海口市闻名的热带水果生态示范地,扩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组织村中雕石的能工巧匠,挖掘雕石工艺,传承民间匠工艺术,扩大生产规模,走市场营销之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争创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动村民捐款捐物,投工投劳,修建村中文化室、文化广场、体育广场等三千五百平方米,组建了一支十多人的民俗器乐队伍——八音队,组建了一支六十多人的农民秧歌队,组建了一支二十多名小伙子参加的农民篮球队、排球队,每到节假日,村里都会搞起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现在的美社村是村貌美了,道路宽了,村民富裕了,人健康长寿了,先后被评为“海南省文明生态村示范点”、“海南省十大文化名村”、“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村”等荣誉标号。从市有关部门传来消息,现已有几家国内外的旅游文化发展公司与市里洽谈合作,整体开发火山岩地质公园区域,借火山地质特殊的自然地貌、生态资源、人文历史以及中国雷琼世界火山岩石地质公园的牌子,联合搞大型综合旅游项目,助推琼北旅游事业的发展,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增光添彩,在不久的将来,方圆百里的火山岩地区的十几个村庄将面貌一新,成为火山岩石上的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或文明生态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