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体育课程管理(收集5篇)

时间: 2024-09-10 栏目:办公范文

体育课程管理篇1

【关键词】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原则,依据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体育教育领域中的新兴学科。高质量的体育服务与管理人才短缺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课程问题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而课程设置则是课程研究中的重中之重,是高教改革的前沿。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本文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探讨高职层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政策要求。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在研究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创新能力是课程设置的重点。

2.科学的课程决策。深入了解,准确把握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立足市场的岗位需求和人才的能力需求,借鉴其他专业的成功经验,总结和反思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作为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决策的目标取向,建立由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学校组成的课程决策机构,对课程设置的决策、研究、设置等进行参与并提供理论指导。

3.综合的课程目标。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课程目标的综合性与该学科的综合性、知识机构的综合性、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应该是一致的。主要是通过课程目标来对综合性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要求。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目标是满足社会、技术、经济、教育以及个体等需求的中介。因此只有通过课程目标的综合才能满足上列各种需求。

4.灵活的课程机构。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是极有丰富的文化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市场开发能力。按照“模块教学”的要求,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模块,保持课程的灵活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从而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5.多元的课程功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化要求课程功能必须多元化,即要求学校尽可能多的设置不同类型的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供学生选择。所设置的课程要突出时代感,体现区域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扩大课程张力,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强化实训课程的开发,让学生真正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和特长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二、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1.满足社会需求。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首先是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从业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要求;其次是适应体育产业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特殊素质要求;再次是满足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对终身学习不断进步提出的要求;最后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从业人员创新创业素质的要求。

2.加强学科建设。为提高学科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准确把握本学科发展之前沿,把最有用、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课程设置中,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加强学科之间联系,消除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是对立局面。深化教学改革,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坚持按需施教,完善课程体系

3.完善人格取向。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调整,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在能力取向的基础上,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致力于人格完善为目标,不断提升知识、情意、人性在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以确保人的整体性持续发展。

4.突显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化主张每一个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在某一方面突出的发展,只要是适合个人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化就是要求作为高职教育改革核心的课程改革必须围绕“人”这条主线进行,在注重学生获得共性知识、能力和价值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结语

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力求面向体育产业的发展,贴近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前沿,体现先进的服务与管理理念。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原则和依据

是建立在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的,通过不断探索、修正才能促进该学科的发展。由于本专业开设时间较短,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践探索并进行丰富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唐树伶,吕昕.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2]戴淑芬.管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体育课程管理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149-03

旅游专业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它涵盖了管理、营销、心理、人文能各类知识,因此,许多院校在设置旅游管理课程的时候,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往往追求“多而全”,表面上课程体系十分丰富多样,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在众多的旅游院校中脱颖而出,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应社会所需求的旅游管理、海外领队、酒店服务以及相关行业管理与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该院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设计与规划。立足于旅游专业学生需要的素质,对教学的方式、设置的课程、实习的形式、学生的去向等方面进行细化,处处体现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要求以及目标。

1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有的职业素质

毕业之后的旅游专业学生从事的行业大多是一些海外领队、旅游管理、星级酒店服务以及相关行业的服务型岗位,这一系列岗位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服务于客户,其特点是多变性、实用性、综合性。为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旅游综合服务需要的一系列素质。

1.1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重点涵盖职业道德情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跟其他服务工作进行比较,旅游工作要求具备更加强烈的责任心。旅游专业工作者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是为了实现旅游者的要求而外延服务。而如此的职业素质需要服务于广大的对象,在实际的服务活动当中加以体现。然而,务必阻止以及反对违反职业道德情感与爱国主义情感的现象,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对民族的尊严与国家利益进行自觉维护。

1.2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

旅游工作者大都是跟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于一些外来客人,由于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个体之间本身的文化程度不对称性,这就增加了工作的困难性与复杂性。在游玩过程中,密切关注游客情绪,能及时传递旅游者对接待社的建议以及要求,并且实时解决一些潜在的投诉,针对境外导游的一些损害游客利益的行为(带客人进店、过于推销自费、缩减旅游项目等)应当坚决干涉与制止。并且,在一些发达地区,领队还得注意游客动向,严防滞留偷渡。此外,在团队过程中,还有可能会遇到偷盗、抢劫能意外事件。对于旅游过程当中会出现的一系列复杂情况,领队需要具备充分的心理准备与较好的心理素质。为此,对旅游工作者心理素质的培养非常关键。

旅游服务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X力劳动,而且需要付出沉重的体力劳动,其跟其他行业的周末节假日休息、8小时工作制等存在显著的不同之处。在旅游旺季,经常轮番套,一个团队刚送走,直接在机场或码头接另一个团。在工作中,导游和领队既要带领团队观光游览,又要落实车辆食宿;既要执行好接待计划,还要灵活处理各类问题。为此,只有具备良好的体力,才可以更加有效服务于旅游者。

1.3大量的旅游文化知识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当中需要累积大量的旅游文化知识。其中涵盖旅游美学知识、建筑园林知识、旅游法规知识、文学常识、旅游文化知识、中外民俗与文化知识、民间工艺知识、心理学知识、历史知识、生活常识等。除此之外,旅游工作者需要熟悉我国的一系列文化常识以及国际知识,尤其对部分重点客源的区域与国家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进行熟悉。与此同时,学习一系列基本的旅游常识,像是急救常识、货币常识、通信常识、海关常识、保险常识、卫生常识、交通常识等。

基于人们不断提升生活条件的影响下,审美情趣也发生改变,高品质和个性化的旅游会逐步变成主导。人们并非仅仅游山玩水,而是逐渐把握自然界的文化之美与内涵之美,从而获得层次更高的精神体会与感悟。为此,旅游工作者要想真正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观念,而且还需要提升文化素养和美学常识。

1.4较高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可以确保个人可以有效完成自身工作的基础因素。旅游专业的学生借助课外实践以及课程体系的学习,逐步能掌握该行业所需要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由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可能会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一些国际商务活动,去从事旅游营销、旅游经营、旅游管理、领队服务、导游服务、酒店服务等一些工作。相比较于其他的专业,存在非常广泛的就业前景。为此,需要具备更多的业务素质。例如:在旅游服务规范上,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国内的旅游法规和政策,以及有关商务活动的一些国家惯例、法律、政策等,明确旅游职业需要具备的道德规范;在外语上,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能够熟悉领队英语,开展平时的旅游接待,可以跟外宾开展一些沟通,以及可以对来往的文件信函进行处理;在领队与导游上,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与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楚旅行社以及导游服务基本管理的知识,具备比较高的公共关系能力与旅游组织能力,懂得搞好安全保障工作、代办委托工作、讲解服务工作等,并且有导游服务所要求的表达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一些素质。

2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2.1公共基础课对职业素质培养的体现

德育课以及“两课”教育公共基础课,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属于国内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以及国内职业教育的落脚点与着眼点。为此,职业教育应当坚决实施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智体美,以德为先。

在职业学校中,开设德育课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主要方式,是要求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阵地。

体育公共基础课,体育课程不只是被人们曲解为进行单一的身体锻炼,仅仅满足增强体质,而是更倾向于训练情感、增强意志、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训练。体育是个体生命健康的基本途径,是提高人们各方面素质、发展生产的基础。作为一名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

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英语课本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工具书或翻译软件,能读懂有关外文资料,在平常活动中,能与外宾进行简单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自己的语言水平打下基础。作为一名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涉外性比较强,必须要会使用日常英语。

2.2主干课程对职业素质培养的体现

对于专业入门课程的旅游学概论而言,其跟旅游学导论融为一体,内容涵盖旅游的发展与形成,旅游的特点和性质,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者间的关系及其概念,以及旅游产生的影响与拓展旅游市场等。对旅游组织市场营销的重复性知识进行删减,增设出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等知识。该课程重点为学生讲解社会经济的发展跟旅游活动间的联系性,对旅游活动的表现形式和分类方法、发展旅游业对接待区域产生的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各个要素间的联系,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阐述。能够整合为四个教学模块,即:旅游分析与旅游发展的基础知识、旅游供给、旅游需求、评价影响。其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热爱旅游业余认知旅游业。

3实践课程对职业素质培养的体现

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职业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其实践性特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取得职业资格以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积极尝试构建与理论教学并行而又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取职业从业能力,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而是与理论教学并行而又相互联系的一种教学活动,具有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堂实训,是指学生在学校模拟实操室,通过教师的示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做结合,手脑并用,获得感性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技能为目的有效教学形式。

计算机、饭店情景英语实训周,餐饮客房中级资格证考工和导游证考工。高职教学的一个特点是“双证”制,学生不仅具备学历文凭,还具备职业资格证书,只有如此,才容易就业。

(2)课外实训,是指学生课外真实环境中,通过各个岗位负责人以及带队教的指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真实教学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三年学制,而国家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要有顶岗实习的要求,在课程安排上,把学生在校的前两年作为“宽基础”阶段,一年级主要侧重于文化基础课,公选类和公关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二年级侧重于专业技能课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然后在三年一期安排一个学期的专业实习,根据学生就业需要自主选择“活模块”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岗位从业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习。

目前,该院旅游系学生课外实训主要前往与该院签订实习或就业基地的景点、饭店、旅行社进行实习。这属于具备最高实习效率的实习练习,在三年当中应当组织大规模的两次实习活动。一是专业认识周,让学生提前了解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场所与环境有个感性的认识。二是在学习中的最后一年或半年所安排的毕业实习,为综合实习。在饭店的实习能够让学生有效统一实际与理论,对饭店的运作规范、服务指标、运作内容等进行了解。

在旅行社实习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等知识,从而累积实际工作经验,最终实现带团能力的提升。

4课外活动丰富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旅游高职院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应变成高职院校的一种特色化课程,能够借助下面的两种方式实现。

(1)基于教研组的领导进行活动,确保其有着显著的专业特点,以及具备相应的目的性。酒店教研室可开展酒店技能大赛,导游教研室可开展模拟导游大赛,让学生提高自我能力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指明了学生将来的努力方向,从而奠定了以后就业和创业的基础。通过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固基础。

(2)在团委领导下开展活动。团委能够集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多姿多彩和多样化形式的活动:组织校园七彩艺术团,调动了学生创作文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实现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丰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而言之,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要求慢慢累积与扎实努力,需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这样才可以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素质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燕燕.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7.

[2]罗永琴.我国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体育课程管理篇3

大学体育普修课程选修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明确:大学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课程目标以体育文化与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品德素养多元整体发展。从而表明了大学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取向。然而,课程目标多元整体发展战略的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设完善的课程校本管理体系,实施大学体育普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校本管理操作,因此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课题以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当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整体目标,实施体育普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校本管理操作。操作方法如下:

1.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非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目的和任务《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大学体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系统地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1.1、教学基本要求

1.1.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体育选修课程打下基础。

1.1.3、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锻炼。

1.1.4、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普修课程

《大学体育》普修课课说明:一、根据上面1的精神教学基本要求:

2.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体育选修课程打下基础。

2.2、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锻炼。

2.3、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我校教改精神和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实际,根据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编写的《大学体育》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要求。遵循“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大学体育“以人为本”“健康体育”“终身体育”三大基本理念;在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前瞻性;教学模式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培养个性、满足个体运动负荷、兴趣之,做到“汗、会、乐”。大纲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现体育文明、智商、情商培养。大纲与考试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须执行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大学体育任课教师认真领悟大纲精神、要求,规范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我校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大学两年的体育课程学习,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终身锻炼身体的行为动机,以此养成锻炼的习惯,并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诸多锻炼身体的方法,以此获得1―2种锻炼身体的能力去终身

3.选修课程操作步骤:第一次课:课堂常规引导课及选修班报名

课的任务:

3.1、知识传授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和我校的体育教学基本情况,明确学习目的,搞好选修班选项。

3.2、能力培养目标:教育学生掌握1至2项终生体育项目,提高中国全民身体素质。

3.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宣布XXX年课堂常规

选修班报名时间90分钟

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是中国国家教育局、国家体育局1990年联合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纪律性,培养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3.4选修班教学模式课内和课外结合模式。思路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每学期选一运动项目,每周业余时间增两个课时辅导,使学生在该项目上加深知识深度、知识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运作方法是:开学第一周,自愿选修一个运动项目。可不选,不选编在普修班。根据选报项目重新分班。第二周按选修和普修班进行教与学。

3.5选修班和普修班之区别

3.5.1、教学内容不同:专选班的教学内容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知识,如篮球专选班的教学内容是篮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的技、战术、裁判法等,普修班则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教学。

3.5.2、教学时间不同:选修班每周除了国家规定的正常教学的两个课时外,在业余时间再增加两个课时,普修班按国家的教学大纲周两个课时。

3.5.3、考核内容不同:选修班的考核内容是与该项目的知识,普修班则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4、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须达到的要求:

体育课成绩必合格,取得必修学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评定合格。体育课成绩为每学期一个学分,要修四个学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每学年一次,共四次测试。测试的项目包括生理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两个方面,生理指标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的(接上页)是50米跑、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握力。

4.1选修班报名注意事项

选修班报名坚持自愿原则,任何人不得逼迫学生选报项目。

4.1.1、专选班的报名工作由各班班长负责,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填写报名表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学校体育部。

4.1.2、任课教师必须向学生详细讲解开设专选班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教学运作方法,使学生了解其目的、意义和作用。

4.1.3、学生在选报项目有何疑问,有权向体育部咨询,体育部教师须及时给予解答。

4.14、完成选修班的报名工作由各班班长负责,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

5、结论: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理论与实践之研究,从体育课程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全过程的民主管理,处处实行人性化管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发现教师与学生的资源优势和闪光点,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了以下成绩,开课须对学生有:A课程说明B教学大纲C考试大纲D考试方案E教学日历F教学进度G教案H听课笔记I考勤本J记分册K师生民主评定成绩,控制偏差,使评定呈正态分布,教师学期工作总结。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但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进一步努力之!

参考文献

[1]刘黎明:新时期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实践与思考,体育学刊,2005.5

体育课程管理篇4

一、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状况回顾

1.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的研究

自200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关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产生,国内学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和社会主动选择的自然结果。第二,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和标志。第三,吸取以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第四,国际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潮流的推动。第五,早期国内学者关于三级课程管理的研究。第六,新课程要求新管理,包括有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的实施两方面要求课程管理体制的革新。

2.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课程管理体制的适当与否,直接制约课程设计以及课程的组织与运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制约课程管理体制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课程管理体制总体分析而言,研究认为,外部因素有政治(课程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相适应)、经济(主要包括教育资金投入的多少制约课程管理权限下放的力度;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向相符合)和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普遍的内在约束力),内部因素主要有教育目标(课程管理权力的分配要以教育目标为先导)、教育者素质(校长和教师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制约课程管理体制实施的水平和质量)及教育的阶段性(教育的阶段性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

另一方面主要对课程管理体制的框架具体分析而言,针对地方课程管理的制约因素,有学者研究指出主要有地方文化、政策制度、区域资源和社会参与。针对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学者主要概括分析了四方面的因素: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非层面,内化于管理主体的观念和行为)、政治结构(影响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以及各部门间的职权划分)、管理理论(不同的管理理论在课程管理的借鉴,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和学校组织(学校组织机构影响学校管理水平和效果,学校文化影响学校课程管理的过程)。

3.关于课程管理体制的模式研究

课程管理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课程管理的体制和政策。课程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行政管理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两大类。课程行政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混合型。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国家本位课程(又称中央集权制)、地方本位课程(又称地方分权制)和学校本位课程。或者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均权型。更多的研究者将其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模式。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将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有机融合在一起,要有教育部从总体上的指导性要求,地方和学校又有各自的权限;既有全国必须实施的国家课程,又有地方和学校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的地方和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复制导向、考试导向、目标导向和发展导向的课程管理模式。

4.基于实施过程中课程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探索

国内学者指出我国课程管理实践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健全中央课程管理机构,加强对课程计划和分科标准的审议;(2)研究地方课程管理权力的限度,对这种权力施以必要监督和制约;(3)进一步健全课程管理规范,提高操作性;(4)促进课程管理手段的多样化;(5)课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6)重视课程文化的创新;(7)课程管理总体上仍然是一种高度统一的格局,学校的自主性不高,拓展学校课程管理的领域;(8)考试制度对课程管理的制约。

5.关于完善课程管理体制的策略研究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有学者也颇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措施。从微观层面,以围绕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利与责任为中心,采取建立更合理的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变革课程与教学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重视地方课程管理的桥梁作用,增强三级管理之间的沟通、促进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等措施。也有学者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内容出发,应着力从课程决策系统、课程开发系统、课程实施管理系统、课程政策评估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并着重提出要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合理的学校课程管理体制。从宏观层面,有学者指出要完善课程管理体制,需要相配套的课程政策、实施新体制的新环境和需要第一责任人意识。

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英国三级课程管理的架构,意在吸取外国课程管理的经验。

二、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1.学界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

(1)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和细化

自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诸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范围扩展到该领域,涌现了一批质量高、富有创新意义的专著和文章。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基础,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即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及如何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再分配;从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到中央-地方-学校分级管理的课程体制,这一过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等等。钟启泉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一书中,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教育传统的三级课程管理框架,明确三级权利主体额权利分配,课程管理模式的重建提出了些建设性设想,为我国课程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十几年来没有发现有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为题的专著出版,但相关的研究专著中,大多学者做出的研究工作不容小觑。在这些专著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探讨,这对之后本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宏观研究,更强调深入微观实际,对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探讨。

(2)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首先,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仍存在我国原有的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并做出客观性分析:课程管理过于注重行政手段,课程管理多为单向输出。其次,有学者指出,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下放限度是有限的,对此,需建立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权力合理分配的科学运作机制。再次,不仅着力研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机构及其权力分配,还有学者对课程管理机构在课程管理中必须遵循的管理规范和章程,提出:在学校层面建立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第四,针对课程管理过程中课程管理主体课程权力与课程能力不匹配的事实,不仅要促进地方和学校的课程管理,而且要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培养。

2.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时间短,理论基础薄弱

我国关于课程管理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我国于2001年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之后,但相对于国外课程管理的研究和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来说还是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普通教育课程管理理论体系和构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管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其次,课程管理理论的视野还过于狭窄,鲜有学者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引进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知识。这也是造成目前课程管理研究创新性不足的根本原因。

(2)研究方法单一,事实论据肤浅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方法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诸如推理演绎的成分较多,实证方法运用较少。运用文献研究相当广泛,采用实地调查匮乏。课程管理体制的运行、完善及创新都要和课程具体状况,尤其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紧密结合,收集一手数据的调研,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推广力。其次,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欠缺,学者对课程管理的研究大多借用课程论和教育管理理论,鲜有对其加以合理改造,并与课程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指导理论出现。

三、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的启示

近15年来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加强基础理论探索

加强课程管理的理论探索有助于探寻渊源、理清思路、找出问题、迸发创新。不仅对课程管理体制的内涵、框架、影响因素、模式、实施策略等进行研究,而且要深入探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等基础理论,保证研究的正确方向。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推进、实践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切实构建课程管理的指导和考核,督促、指导和辅助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构建、有效运行和完善。

2.正确处理课程管理中的几对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关系。在深化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三者都是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服务的。具体来说,在政府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支持下,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秩序性保证,更多的发挥教研部门的微观指导。其次,处理好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关系。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体制中具有不同的职能和权限,要更多的发挥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自主性。

3.广泛开展田野研究,获取详实可靠的研究数据

体育课程管理篇5

关键词:地方课程;管理;管理主体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标志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正式确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落实,三级课程管理已经变成一种课程实际。其中地方课程管理承担着落实国家课程、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无论是理论的完善还是实践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对地方课程管理加强研究。地方课程管理包括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方式,本文着重阐述地方课程管理应然的主体。

一、地方课程管理的含义

简而言之,地方课程管理就是对地方课程的管理,理解地方课程的含义是理解地方课程管理的关键所在。地方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只要在地方实施、由地方来管理或参与管理的课程就是地方课程,即由地方加以管理、参与管理的课程,包括它自己开发出来和实施的课程均可被称为地方课程。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地方课程特指那些由各个地方自己开发、设计、实施和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的课程。前一种观点更强调地方在课程建设中依据国家要求而实施的管理职能,而后一种观点则更强调地方在课程建设中的开发功能。

地方课程管理是一个管理概念,即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全面管理。其含义是:其一,地方课程管理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环节。其二,国家赋予地方更多的权力,提升了地方的地位。其三,地方课程管理廓清了课程管理的范围,既包括对国家课程实施的管理以及对学校课程开发的指导,也包括对地方课程开发的规划和组织开发。

通过以上对地方课程管理含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地方课程管理的对象,即在地方实施、由地方来管理或参与管理的课程和地方开发并实施的课程,也就是广义的地方课程。明晰了地方课程管理的对象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是谁来管理地方课程,参与地方课程的管理主体应该有哪些人组成?

二、地方课程管理主体辨析:“地方”指的是哪一级地方行政单位

在《指南》中,地方课程管理主体是“省及省以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明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任务和职责,并未在地方课程管理中提到“省以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只在学校课程管理部分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因此,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以省为主”,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协调、统筹和组织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决策权、调整权主要集中在省一级。另一种观点是“地方不等于省”,地方课程管理中的“地方”是指除国家以外的教育行政部门,它可以是省一级,也可以是地(市)级和县(市、区)级。如果把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职责完全放在省一级,就有可能漠视各个地方自身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课程从原来的国家大一统变成新的省级的大一统,并没有达到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目的。

毋庸置疑无论省级还是地(市)级和县(市、区)级都负有地方课程管理的权责,关键问题是它们的权力分配和职责范围。因此,有必要明确地方课程管理中各级管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认为,地方课程管理应该以省级为主,视地和县的能力条件和发展情况适当分权。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资源和权利的分配和重组,利益再分配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革的成败。我们主张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要的管理主体有以下原因:第一,我国以前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进行三级课程管理是一个分权的过程。如果课程管理分权直接达到市县一级,则可能过犹不及,导致“一放就乱”的老问题。第二,在长期的集权管理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市县一级主要职责是忠实执行国家指令,自主管理的余地较少,相应的管理的能力和经验有所欠缺,所以市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应该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逐步增强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分享更多的管理权力。第三,省一级比市县一级的教育资源更加充足。在我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更有能力整合更多资源提高课程管理的水平,比如高校中的专家学者、教育研究人员还有更多的物质条件。故而,一些专家学者也主张以省为主,比如,刘旭东指出地方课程的管理主体主要是指省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它在地方课程的管理、实施、开发中担负着重要职责。

三、地方管理主体设想:哪些人应该参加课程管理

从地方课程管理的职责出发去考察,哪些人更能承担这些职责,他们就应该以某种方式参与到课程管理中去。当前,地方课程管理的最大挑战是能力与职权的匹配。哪些主体具备与上述职责匹配的能力,就应该成为管理的主体之一。本文认为,他们应该是有关教育行政人员、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和实践者、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以及教育督导和教育立法人员。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劳务人事工作计划(整理2篇)
  • 下一篇:学期末自我评价(收集9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