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村集体管理制度(收集5篇)

时间: 2024-09-18 栏目:办公范文

村集体管理制度篇1

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在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依法履行其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职能,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集体林资产的清查

集体林资产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区划界定的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地资源。包括林木以及依附森林生存的经济动物和经济植物,如人参、中草药材、林蛙等;还包括灌木林、灌丛林、荒山、荒坡等宜林地及被开荒耕种的林业用地。做好集体林资产清查工作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今后林资产管理的基础。因此,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期,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应积极参与并组织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彻底清查所拥有的集体林资产,对林地面积、林木株数、森林蓄积量、林副产品数量、宜林地面积、开荒地面积等都应清查登记,分类汇总,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及村委会分别归档管理,为进一步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加强集体林资产管理提供详实的资料。

2.做好承包合同管理

做好承包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指导林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县、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构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的管理机关,要对承包合同的签订进行指导。要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共同负责这项工作,集体林资产承包合同要符合《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吉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承包经营的标底、承包期限、承包林地用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合同的变更与终止等合同条款要进行审定,对不符合要求或不完善的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完善。

林地承包合同签订后,县、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构要根据需要做好承包合同的鉴证工作。合同鉴证是合同鉴证机关依法审查、鉴定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并证明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管理制度。所以林改合同签订后,乡(镇)农经站要对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完整性、条款的公正性等内容进行审核,对当事人的合法资格和履约能力进行甄别,对完整无误,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包合同履行鉴证手续;对违法、虚假的承包合同要予以否定;对不完整或有缺陷的承包合同要提出修改意见。

抓好承包合同的档案管理是长期的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形成的承包合同、文本资料和影音资料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有些要保管50~7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加强管理、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及时整理,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归集存档;并建立严格的保管、借阅、移交等档案管理岗位制度,确保档案完整、不丢失、不损坏;确保林地承包资料完整连续,有案可查。

3.依法监督管理

林改主要是明确集体林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因此乡(镇)农经站要充分发挥依法监督管理职能,防止借林改之机违反规定侵吞集体林资产现象的发生。对确权过程中,所依据的证明资料要严格审核,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尤其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突击变卖的集体林资产更要认真审核复查,对借改革之机侵吞集体林资产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监督保证集体林资产不流失;对集体林资产承包过程中是否如数收缴林地使用费和林木承包费,是否按要求纳入帐内核算,是否按要求公布账目接受群众监督等进行依法监督管理;对当事人双方履行承包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无故变更或解除合同、违反合同约定改变林地用途开荒种地等行为要及时纠正,保证合同正常履行。

村集体管理制度篇2

1.集体经济的含义

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

2.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

化时期,在自然乡村的范围内,由农户自愿联合,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等)投入集体所有。集体利用整合的资源优势进行统一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化时期,实行政社合一,强调一大二公,搞一平二调。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虽然强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化管理,但却脱离了当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的性质和规律,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基础是的一大二公体制。该体制下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农产品和各种经营收入由生产队统一支配,农民个人和农户没有生产和经营自,对农产品没有支配权。生产队每年上交给大队一定数额的公积金和公益金。与之相适应,公社、大队、小队逐级设立了附属于行政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也应运而生。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农村社会制度高度集体化、公有化的象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

3.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及其财务管理模式

1978年12月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提出了“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必须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利”。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普遍展开。其实质是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与基层的管理体制。这种经营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其所得产品在交纳国家税收和集体提留之后的剩余归自己支配。这一改革从根本上废除了一大二公的制度,抛弃了大锅饭,平均主义体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这一基本的生产资料交给了农民去管理和经营。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广大农民得到了自主、自由和实惠,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是集体经济中的一部分,并非分田单干和私有化。与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已经由过去的那种集中经营变化为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组成的两个经营层次。家庭经营在集体经营双层经营中属于分散经营层次。但仍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与此同时,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作的社会基础发生根本的变化。该体系所服务的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为人民公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服务开始转向服务于以农户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组织。

二、双层经营体制下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也由此而产生,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村财务制度执行不严,集体资金管理类混乱、物资管理手续不全,财务帐目混乱,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及时,以及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等。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之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以自主经营取得收益来维持基层政权稳定,履行农村社会管理和经济经营管与理的双层职能。从而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上述特点也反映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及其制度与执行层面的复杂性。

1.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特征

1.1村级财务管理设置特点,改革开放前,由于集体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之相对应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设置相对比较简单。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推行,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但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设置并没有实现较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设置不健全、不规范。总账与明细帐,总账与日记账不分。甚至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村集体连正式的账簿都没有,随意用一个个本本充当账簿。由于会计科目与账簿设置上出现诸多漏洞,致使一些集体经济业务无法反映和控制以及集体资产流失。尤其是一些涉及到修路、移民以及占用耕地而补偿的款项因为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而无法清晰地反映。

1.2财会人员设置特征。随着集体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每一村级经济组织中设置会计与出纳人员。村级会计等财务人员负有对本村一切经济经营活动和所有的收支业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与核算职能,并对本村的经济经营活动拥有一定程度的监督权。换句话说,会计等财务管理人员在村级这一特殊的管理体制中具有相当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是就目前总体状况来看,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些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村财务人员对现行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不了解,在做账方式上长期采用单式记账法,只简单地记录现金收支业务,而对其他会计核算内容不记录,从而不能全面反映和监督集体资产的全貌,有的甚至继续沿用传统的单式记账法和收付实现制的做账法进行账务处理。在调查中竟然发现个别村不记账形成包包账和空账等。

1.3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特征。货币资金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货币资金主要指农村集体经济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形式的货币资金。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业务量少,业务范围相对狭窄,故主要以现金、银行存款的形式而存在。因为货币资金流动性很强,因此。每一个村组织包括村民小组都设有会计人员负责管理具体的账务,出纳人员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及其日记账业务。但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缺乏力度,以及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离出现了职责不分,收支不分,会计出纳人员于一身等现象。由于财务人员本身素质相对不高以及个人反映与监督作用发挥不利,致使农村货币资金管理方面漏洞百出,不规范运作方面经常发生,如多头开户,多人插手管账,村干部随意坐支,钱账不分,出纳人员常年无掌控现金。而一些村书记、主任甚至是一些村民小组长随意操纵现金收支。长期存在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长期不到账、不记账、不对账和不结账现象。

2.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

2.1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制度,财务收支预算制度是一个组织进行财务管理与核算的重要制度和原则。农村集体经济财务支出应做到量入为出。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集基层行政与经济管理于一身的特殊的双层职能的组织,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收支预决算制度,以做到收入有源、支出有度,坚持量入为出。村级财务预算收入一般包括:集体资源包租收入、财政转移支付收入、集体资产投资、变现收入等等。而预算支出一般包括:村干部的薪金报酬、五保户特殊困难户的供养和扶助。村级行政费用以及村级债务等。根据农村村务公开制度及原则要求,村级财务应于年度结束时及时公布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和决算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审查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等等。但是村级两委一些主要干部特别是村主任或村支书责任心不强,对各种支出审批不严,而民主理财、收支预决算制度以及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预算决算具体实施时寅吃卯粮现象是时有发生。村级财产不仅无法实现基本的保值增值,反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甚至有些村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而是想方设法,贪污、挪用集体资金、挥霍公款等。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经常导致村级财政入不敷出等。

2.2村级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信息公开是现代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而信息不对称也往往增加了经济运行的成本。作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存在与之相对应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集体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作为对农村集体经济及财政资金运行始末进行反映的信息披露,必须做到及时、有效。而且必须坚持内容的真实性,即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及中立性。但是就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而言,财务信息披露是一种非商品化信息,而且披露过程需要成本,也增加了村级组织披露的惰性。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财务运作机制与管理缺乏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财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虽然有些地区响应国家所提出的村务公开等,但大部分往往流于形式,如公开力度不够,内容不具体,比较空洞,避实就虚。对一些重大项目及核心内容往往避而不谈,大谈空、大、虚的东西。而且相当部分的村公开披露一次应付一下就不再见下文信息公开栏就冷淡下来。在调查中一些村竟然连着十几年没有公开过村级财务信息。

2.3干部与会计人员离任审计制度;相关职能人员离任审计制度是对相应职能人员在职期间的管理与经营的结果进行盘点,以做到账实相符,并且无违规操作等事项。因此该制度不仅是对上届人员的离职监督,也是上下交接并对下届进行明晰监督的需要。由于在传统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下,收支监督不透明,收支管理不到位、不规范,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村干部自行进行税费征收、自行开支、直接坐支等现象。更甚者一些村干部直接取代了会计和出纳的职能包办代管,挥霍公款现象较为严重,公款私存,挪用现金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村干部长期借用集体货币资金不还,实际占有集体财产不返还等。对于农村会计人员,目前大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是由村干部指定和任免,任免原则是根据亲疏远近。这些在一定程度违背了财务管理规范中的回避制度。每逢村两委换届,会计出纳也随之走马换将,造成村级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导致断头帐和节节账。一旦审计就会暴露出一些人营私舞弊的行为。所以经常换人而相关人不愿交账现象。另外,一些新任领导不愿接受前任出现的累累债务而不愿接账,而是另立会计出纳另做新账。节节账就随之产生。而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财务离任审计制度并没有产生,即使有些村实施了财务公开,包括新老交替的盘账现象,但大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作用。

2.4集体财产物资管理与价值评估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集体财产的价值管理体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农村集体财产特别是各种实物物资的管理和技术评估方式并没有改进,导致我国集体财产价值出现虚增和缩水现象,从而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侵占集体利益现象市场有之。如以集体所有或支配的土地、树木。果木,工厂。矿山等资源的价值确认数十年不加调整,这种做法也不完全符合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特别是一些资产价值已经变动很大,但对外进行发包,租赁时仍然按照原有价值评估体系下的价格出租,承包,尤其是一些村干部借此损公肥私,侵害集体利益,一些村承包出去多年的土地承包收入收不上来,所欠多年债务不予偿还,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和运行。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体制过渡期间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我国农村农业经营体制实现了逐步向市场经济运行体制过渡。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该体系所服务队的对象也发了一系列变化,但是财务管理体制的并没有实现同步的的过度,改革和变化。于是体制所能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与需求的标准发生了严重的脱节。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体制所不能弥补的空缺与漏洞,给一些法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2.农村社会生产力与政治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与广大农户经济都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农村物质生产力水平也明显提高。但与城市这种高效集中的管理经营模式相比,农村分散性的社会运作模式总体上仍是低效的。具体表现在工业经济的的总体生产效率仍远远低于城市经济。农村政治民主、文明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程度仍然与我国的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具体到财务管理模块,广大农村没有系统化和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广大农村干部和财会人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最终致使农村财务管理漏洞百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

3.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和审计渠道不畅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是一种资源分散型经济,而且农村财务管理规模相对较小和隐蔽,因此一些乡镇以及村级组织对财务管理问题不加以高度重视。加之农户个体以分散经营为主,集体资产产权主体和受益主体不明确。使得农户集体观念、民主管理观念淡薄。民主管理与监督和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因此群众监督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加之审计环节无力实施,故农村财务的监督和审计形同虚设。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出现的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映积极及时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规避和防止上述问题及新问题的出现和发生。从而使制度、运行监督等方面趋于完善。

1.完善农村经济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制度,尤其是对会计科目与账簿的设置必须个呢倨农村经济模式和发展的需要。做到科目健全,设置规范,总账与日记账、明细账根据具体经济业务的需要加以设置和记账等。做到不记错账,不漏记和做到账实、账证与账帐相符。财务信息内容做到内容真实、数字正确、条理清晰等。

2.建立财务人员互派和上级总体控制与监督制度

建立和健全会计反映与监督、核算与控制制度的同时,必须配备良好的财务人员核算制度。虽然村级集体经济日常业务量不是频繁发生,有其在新税制下,村级财务管理的的内容趋于简单化。但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兼经济正直双重管理,而且是一种拥有微观层面的直接管理的基层式管理,故如果完全取消村级财务即财务管理退出村级组织,在一定意义上违背了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一即会计主体的要求。既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兼具企与事业单位双重特点,如果撤出村级财务,就无法对村级经济业务行为进行具体的、及时地反映和核算。那么失去了一个直接密切相对应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村级财务管理体统是否会出现紊乱现象呢?结果可想而知。建立双层财务人员核算监督和控制制度更符合我国农村既分又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特点。具体做法在分的层面改变本村人担任本村会计,尤其是直接由村两委任命的会计人员产生制度而是采用互派制。由比较大的村民小组在镇级政府统一筹划和管理下实行财务人员互派制度,互派的财务人员必须经镇乡政府统一组织考核并对合格人员进行互派与轮派制度。在统的层面,由乡镇组织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时间能力强而且熟悉村级集体经济运行与业务管理的财务人员。一方面对个村集体经济财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审查与监督,另一方面,定期对各互派财务人员进行能够轮训等业务内容的培训,以适应新农村新形势尤其农村改革的需要。

3.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与稽核

货币资金是村级集体经济中很重要的一笔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是村两委的日常管理活动以及村级集体活动所需经费的必要来源。因为货币资金流动性很强,被称为速冻资产,故最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侵占、挪用与贪污。故村级货币资金必须加强管理,做到严格职责分工明确,钱账分开,管钱的不能管账,管账的不能管钱。鉴于村级货币收支环节随意性较大,出现的一些村级干部以收代支,所收公款私带私存现象,必须做到收支分开,将货币资金尤其是现金支出业务与收入业务分开处理。建立稽核制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稽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货币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4.建立村级财务预算和决算制度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像纯粹的企业一样,不是一个单纯的经营与营利性单位。但他却是一个兼基层(村级)行政与经济管理双重管理的组织。因此,收入源的相对匮乏而支出面的宽大使得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由此可知,村级财务建立预算和决算制度的重要性,每年年初,开村民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并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财务预算方案。收支预算编制应做到呵护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的基础上,内容要做到详实、可靠、实用等。而且预算方案必须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在实施的过程中西部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有需要重大调整项目,必须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年终应根据本年实际收支情况编制决算方案并公布于众,接受群众审查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查。

参考文献:

[1]郑文凯.新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

[2]曾培清.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操作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问题[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4]曹明贵,盛正国等.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8.

[5]陈吉元等.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4.

[6]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生,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2006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

[8]周志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9]张根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M].广东:海天出版社,2004.

[10]董忠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村集体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引言

村级财务管理主要是对农村村集体所占有、支配以及管理的资产所发生的财务活动所进行的核算、计划以及监督管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环境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必须对新农村财务管理进行调整,以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状况,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这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村集体资产安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模式

1.独立财务管理的模式。独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由村集体自行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对村集体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也就是俗称的村财村管的模式,由村委会负责聘请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村集体的财务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助于村集体强化对村级债务、资产等财务活动的管理,但是由于村级财务人员独立性差,和容易受村委会领导影响,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资产、资金流失问题难以监督控制。

2.会计委派财务管理模式。会计委派模式与独立财务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村级财务人员由乡镇委派,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于保护村集体资产,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非常有效,能够避免随意开支、资金占用等问题,但是由于委派村级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界定困难,对村集体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差,在一些财务处理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掣肘。

3.村财镇管模式。村财镇管就是村集体的账务集中由乡镇进行统一的管理,乡镇通过设置经管站等机构对村级财务统一管理,这种模式有效的规范了村级财会行为,实现了村级财务的事前管理,强化了乡镇监督与村民监督职能,有利于确保村集体资金资产的安全,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冲突,而且使村级财务管理环节更加繁琐,管理不便的问题较多。

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农村“两委”班子人员少,财务管理工作基本由会计一人处理,因此对于村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差,没有结合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系统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2.财务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在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上,村民理财小组作用严重虚化,设置也成为摆设不能真正的发挥对于村级财务工作的监管作用,村级财务工作的民主参与程度不高。同时,村集体财务工作的透明化程度不高,财务公开力度不足,也造成了村民无法对村集体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

3.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在村集体的资产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再加上监督的无效,导致大量资产管理尤其是资产的处置方面存在着违规的问题,一些村集体资产不正常流失,不仅造成村集体的损失,同时也引发了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

三、农村财务管理对策探析

1.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基本保障,为了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必须要结合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建立涵盖有财务报销管理、物品购销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财产清查、财务会计岗位职责等在内的村级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同时为了确保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应该对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责任来界定,尤其是在审核批准方面,以免出现权力交织、越权操作的现象。

2.落实好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实施民主理财,可以确保在农村财务管理上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完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民主理财组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审核、监督检查。对于财务公开,其形式就是将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时期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指标张榜公布,以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在透明的状态下运行,为了强化对于农村财务的监管,财务公开内容应该包括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上级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收支及使用、集体经济重大支出和所得收益、村干部的报酬、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村集体基本建设项目的进展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通过落实好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确保农村财务管理的公开透明与规范合理。

3.强化村集体资产管理。村集体经济的资产主要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农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具体的管理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流动资产重点是确保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账款、内部往来等相关项目的核算管理,并严格落实好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度,确保流动资产管理的合法合规与真实准确。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设置固定资产管理账册,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对于需要转让、对外投资、出租或报废等形式处理的固定资产,应严格履行财务会计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四、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有序推进。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完善村级财务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活动,强化民主管理水平,落实财务公开制度,以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开展,不断的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玉生.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农业会计,2011(10):18-21.

村集体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前言

近来来,双辽市在规范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处置和使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损失、浪费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对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以多年的工作经验,下面就规范加强双辽市农村“三资”管理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突出抓村级财务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在坚持“四权”(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投资收益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村级组织全部财务收支纳入委托范围,把村会计业务委托乡(镇)农经站,办理财务档案移交手续,村上只设一名报帐员。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核算、强化监督。

2、建立台账,做好资产登记

按照有关制度的要求,在乡(镇)经管站的指导监督下,各村根据资产资源盘点核实处理后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台账,详细登记每一项资产、资源的数据、价值和当前管理使用情况,各种台账一式三份,村级存档一份,县、乡经管站各存档一份。乡(镇)经管站对各村的合同进行严格审核,对于一些不规范的合同或无效合同进行疏理,口头合同要求村级与承包经营方重新签订正式文本合同。

3、对农村“三资”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我们要求对已经列入村级“三资”台账的各类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将当年集体资产变更情况报县经管站,并同时对台账作调整。各类资产实行对外承包、租赁、拍卖时,必须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经营者,并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同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村级集体资产报废、毁损时,必须及时填报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呈批表,报乡(镇)经管站审批并备案。对每年的村级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事项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进行村务公开,凡民主理财小组不同意的一律不作报账处理。

4、“三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4.1领导重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

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确,但部分村“两委”主要干部不把村会计委托工作当作一回事,思想上懈怠松动,“三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自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没有多少集体资产,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再加上农村“三资”管理涉及面广、项目多、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部分村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开拓创新精神不够,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4.2会计人员素质低,财务基础工作不健全

目前由村民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会计人员,一般年龄较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会电脑操作等业务不精,不了解村里情况,容易被村架空。造成乱提现金,白条抵库,甚至收入不及时上交入账,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这样只注重了民意,而忽略了其从业资格的审查。有些人当了几年的会计,连起码的借贷原理都不懂,同一经济业务,发生前后会计处理不连贯,科目处理不一致,总账和明细账不一致。有的财务人员丧失原则,对集体资金采取未批先支,迫使审批人员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开支无法拒绝支付,出现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扶持资金、土地补偿款等挤占、挪用、甚至贪污等现象发生。

4.3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农村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村民的共同财富。有的村不建资产台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资产账内、账外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造成大量集体资产无法收回,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当前,农村集体对土地、鱼塘、果园、厂房等资产的发包出租程序、手续欠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或虽有规定但执行不严,导致使用人对集体资产掠夺式、破坏式经营,致使集体资产严重侵蚀。

4.4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

财务公开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两委会的一项义务。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但是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影响了财务公开的质量。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主要是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理财水平有限。在实际理财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和监督作用,其监督作用只是走过程流于形式,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5、建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5.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分层培训

各级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摆正关系,克服“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思想。“三资”管理看起来是业务工作,实质上是政治工作、稳定工作。加强多种形式宣传,要先后召开“三资”管理的动员会、推进会、业务培训会。采取广播电视、编发简报、举办专栏、刷写标语等方式对“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宣传,基本上做到每村有宣传专栏,集中(院)户有宣传标语的要求。

5.2清理核查,摸清家底,健全台账

按照自查登记、财务审计、账实核对、填写表格四个步骤,以原有村级“双代管”账目为依据,与村级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账进行核对,做到账账、账实、账证相符。按照审核认定、资产评估、据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对盘盈,报废等资产依法依规处理。

5.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具体有:资产资源清查界定、登记台账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集体资产发包或产权变更的资质评估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农村“三资”年度审计检查制度,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财务预结算管理、开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档案管理等一整套规范制度。

村集体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监督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与村民的切身利益可谓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该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内部稳定,此外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也十分重大。近几年,很多农村财务由于管理不善,出现了较多棘手的问题。虽然在有关部门的监督催促下,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明显改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多。因此,如何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了关乎农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一、简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中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性欠缺

国家有关部门结合农村经济组织的一些实际情况,曾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制度,这也是为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工作。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却仍然存在种种制度不严格执行、工作规范性欠缺等情况。

1、村级财务收支无计划、资金管理不规范,在财务活动中随心所欲支配村财

第一、村级财务预算在许多村还是盲区,即使有也是粗略估计下一年财务收支,没有根据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切实可行的集体财务收支计划。一些村的村支书、村主任直接插手现金收支,集体资金被随意挪用、借出,应收款项增多导致资金大量沉淀,资产资源被无偿占用,集体利益受损。第二、村级班子任期短,急功近利,采取短期行为突出政绩,超越村集体经济实力,盲目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向民间借取“高利贷”,留下一大堆债务。第三、村财违规违纪开支多。一是开支手续不规范;二是白条报支依然存在;三是建设项目管理乱;四是以各种名义外出考察,公款旅游,用公款请客送礼仍然突出;五是村计划生育费未完成的任务数在村集体列支。

2、资产、资源发包、出租拍卖管理不规范

一是程序不规范。一些村主干搞暗箱操作,不进行招标;有的不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少数人说的算。二是手续不规范。书面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三是付款收费不规范。部分工程项目付款以凭证方式入账;部分项目成为工程承包商逃税的“黑洞”,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

3、村集体报账不及时

一是部分村主干、报账员、监督小组长外出做事,票据审核不及时;二是部分村经济总量小,开支少,不按季度报账。三是不规范的票据被退回去后,不满意不报账。

(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监督,人们都希望把农村财务置于阳光之下,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村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这两种制度都与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透明度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很多财务公开工作在现实生活中都流于形式,对一些重大项目的支出不公开,财务公开的内容避重就轻问题十分严重。

1、民主理财组织不健全

一是部分村党风廉政监督小组有名无实,村财开支仍由村主干说了算。二是部分村党风廉政监督小组人员业务素质低,怕得罪人,不能发挥真正的监管作用。三是有些村主干有意回避民主监督,以各种理由阻挠监督小组开展工作,致使民主监督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

2、村集体财务公开不规范

一是部分村只有在村务公开栏张贴统一的公开资料,只公开财务收支,不公开集体“土地”“水面”“滩涂”等发包情况、集体固定资产拍卖、集体基建项目、集体借款等其他村务事项;二是公开时间不及时,有的村半年公开一次,有的村一年公开一次,个别村平时不公开,上级检查才公开。

3、很多乡镇存在监督不善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事后监督的现象

有些乡镇极少对村级的财务定期开展审计工作,对村干部缺乏监督,造成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

(三)村集体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

一是部分村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村集体财务人员也跟着换届;二是部分村报账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业务生疏;三是有的报账员怕丢饭碗,没有履行好会计的监督职能,惟命是从,听之任之。

二、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对农村财会基础工作进行规范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和规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章立制,加强对村级干部的监督和制约。一是拟定乡镇“村集体会计中心”的主要工作细则和制度。主要包括:制定村集体报账日期。制定乡镇会计的工作职责。制定村报账员的工作职责。制定村集体预留现金额度。制定票据管理制度。制定村账公开制度。制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村报账员管理制度。二是拟定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村民主任审批权限制度。制定村干部误工补贴年终奖金制度。制定在建工程管理制度,制定村集体借款管理制度。制定土地补偿费管理制度。制定困难户补助管理制度。制定村干部出差报销制度。制定固定资产、资源与投资管理制度等。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和稳定开展,使得村级的财务逐渐的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约束机制

完善农村财务的内部监督体系,首先应当强化农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能。强化农村民主理财的职能首先应当赋予其一些相应的权限,以保证其能够顺利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此外,明确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能,并且定期的召开以理财为主题的会议,也能够使得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得到完善。在外部的监督管理方面,乡镇的经济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村级财务专项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的研究解决对策,尽早的将问题解决。为了加强村级的财务管理工作,村镇中的审计室还应当加强村级财务收支、村级建设投资、村级基建投资和村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与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

(三)加强培训稳定队伍

一是针对村主干,部分财务人员对村级财务管理情况不熟悉的实际问题,逢换届对新一届村主干、报账员和村务监管小组长进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培训。在培训中既讲解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工作要点,又宣传贯彻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村主干和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对村级财务人员择优聘用,聘用和解聘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保持村级财会队伍的相对稳定。

三、结束语

上文通过试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对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只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进行农村财务管理的完善工作,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工作规范化和监督体系完备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定能够开启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百香果的栽培方法(整理2篇)
  • 下一篇:师范生自荐信(收集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