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中医学培养方案(收集3篇)

时间: 2024-09-21 栏目:办公范文

中医学培养方案范文篇1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中南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PCDA结合参与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2018jy130);2018年度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网络PBL教学构建基础医学研究生转化医学理念”(2018JG24)

[作者简介]刘持(1984—),女,河南南陽人,博士,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肺内微环境稳态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秦晓群(1959—),男,湖南长沙人,博士,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哮喘、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33-0220-02[收稿日期]2023-03-20

自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后,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全面进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阶段[1]。教育部针对“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明确提出要切实贯彻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计划,加强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与传统的临床医学学科不同,基础医学主要是应用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个体的正常功能以及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新时期“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培育医学人才的基础,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促进现代和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3]。对于基础医学专业来讲,培养世界一流的基础医学人才,不仅仅要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还需要特别加强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但是,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现阶段普遍存在着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脱节、研究资源浪费和研究效率低下、基础医学科学问题滞后于临床需求、基础研究科研成果很难向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转化等问题。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基础医学教育的关键核心环节。

二、创新型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型人才是指专业基础牢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沟通合作精神、能够创新发现问题且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4]。但是,在创新型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创新型基础医学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首先学校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阶段。大多高校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了解不够清楚,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法老化,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知识结构配置、科学研究能力与社会需求无法匹配[5]。另外,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培养方式和管理理念,课程设置中忽略了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课程机构不合理,知识性理论课程较多而实践环节占比不高的现象,导致学生创新意识薄弱。除此之外,现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参与度比较薄弱,对于前沿性的学术讲座、学术沙龙不够重视,导致学术思维过于僵化,视野不开阔[6,7]。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双一流”建设是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双一流”战略背景下的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建设既面临着机遇,又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8]。在“双一流”建设背景的驱动下,基础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运行和改善有效的培养体制,这包括课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和建立新平台等多个方面。

(一)修订完善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案

一个完善且可行性强的、具有长远规划的培养方案在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在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同的基础医学院校应结合学院自身的发展需求,以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原则,结合“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和基础医学的自身专业特点,切实制定并完善基础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设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培养创新型基础医学研究生还需要组建科研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积极引进富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加入队伍之中。导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站在创新的最前沿积极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文字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自主创新的意识。另外,学院应设置导师评价体系,引导研究生导师队伍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三)优化设置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

基础医学是一类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科研实践环节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动性得以激发。因此,应有效增加科研实践环节的占有比例,并逐步开展与接触临床医学应用相关的课程,寻找源头创新,使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更好地联合互动,锻炼基础医学研究生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再回到实验室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还需要综合运用各类教学资源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搭建新平台,这是医学研究生向创新型人才培养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基础医学院所需要与优秀的科研医疗机构合作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特聘在本领域具有学术权威性的教授、专业人士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使学生尽可能了解本领域前沿的相关工作。研究生会定期参加课题组组织的、与相邻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会,汇报自己近期的科研工作,谈论研究生的课题开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气氛,达到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目的。除此之外,主动输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出国学习,发现国外基础医学发展的创新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医学培养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病案管理者;综合素质;培养

病案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医院医务工作者诊疗水平、服务质量,病案中记录的信息囊括了医务人员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全部细节内容,是整个诊疗过程中最原始、最详细、最客观且最具说服力的医学资料。随着医院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及医疗改革的深层推进,病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以及在医疗质量提高中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病案质量,管理人员对病案中的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提炼与总结,以服务于临床并反馈于临床。在此项工作中,病案管理人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病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则与该项工作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但因各种原因,导致现阶段病案管理人员缺乏,与其他临床科室人才培养相比,差距较大[1]。

1病案管理者综合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1社会发展迅速,病案管理者应与时俱进近年来,社会文明程度有了较大发展,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病案资料在保险赔付、伤残鉴定、司法取证、医疗纠纷的处理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病案资料对于医疗纠纷、司法取证、交通事故及保险等取证均具有重要价值,且在伤残鉴定等各种人身意外伤害的鉴定中也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法律信息,这就要求病案管理者需知法、懂法,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病案管理制度》、《病案借阅制度》《病案复印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2]。

1.2医院管理的需要一家医院的经营管理,无论是医疗护理质量的评估、医院经济收入的核算还是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考核,以及医务人员业务晋升等方面,均需从病案资料中提取相应有用信息。但这些有用信息如何提取,如何检索,如何为我所用,这都离不开病案管理人员高质量的管理工作。因此,病案管理人员需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更新知识结构,并通过各种途径外出学习兄弟医院、上级医院关于病案管理工作的先进措施及技术,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病案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化的病案管理技术做好病案管理工作。

1.3病案管理人员自身发展需求以往的病案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对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编号、装订及归档,随着病案在各方面重要性的不断被重视,病案管理者的工作也逐渐转变为对病案内容的深层加工,重要信息的提炼,并向医院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医疗护理及医院管理质量的监控等更深层次的作用[3]。病案管理涉及到基础医学、医学统计学、法律法规、档案管理及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因此,病案管理者应同时具备上述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方能够胜任疾病编码、各种数据统计查询以及汇总分析,向临床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提供相应的有用信息的工作。再者,病案管理是一门非常细致严谨的专业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因为病案管理工作每天重复着繁琐的同样的工作,比较单调,易产生“心理厌倦”,这就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对于病案管理者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1.4信息时代对病案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管理也已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病案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大量病案资料的分类、归档、相关信息的提取录入与查询等工作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统计学、疾病分类学、医院管理学、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多学科,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及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各学科、各方面知识更新频率明显提高,要在这样的形势下使病案管理者能够适应其发展,必须加强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4]。

2病案管理者综合素质培养的措施

2.1组建病案管理学术机构以往的医院管理工作中,病案管理并未作为一个专业进行管理和运行,但随着社会及医学的发展,病案作为一种客观、详实的医疗档案,储存了最真实、最可靠的医学信息,在医疗科研、教学及社会各领域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病案管理学术机构的组建,有利于病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病案编研、学术水平的提高及相应人才的培养[5]。

2.2规定病案管理者执业资格病案管理工作在以往并无相应“专业资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对病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应能力培训、素质提高,笔者认为设置“资格考核”之类的考评办法势在必行。建议由中国医院协会执行相应管理职能,并由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应的“资格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本项工作[6]。笔者认为,该办法对于促进从业人员自我提高及病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

2.3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由于病案管理工作涉及专业较多,知识面较广,而具备诸多专业知识能力的病案管理人员相对较少[7],故应对在职病案管理人员定期、分期、分批的进行相关专业、能力的培训,使之能够掌握病案管理工作所需其他各个专业的相关知识及能力。同时应进行定期继续教育,使之能够不断充实自我,提高工作能力。形式可多种多样,集中授课、外出进修、定期考核、科内院内定期业务交流与学习等对于从业人员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均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4加强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方法目前国内不乏病案管理工作突出的医院,作为现阶段的病案管理工作,必须与国际、国内大医院接轨,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病案管理及相关学术交流,借鉴、学习国内外病案管理的先进方法与技术,不断完善、提高本院病案管理工作水平[8]。而在国内外相关交流与合作中,可开阔病案管理人员的视野,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之工作能力及管理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

3小结

病案管理工作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医院管理日常工作。而一家医院的病案详细记录了其医疗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的发展史,是医疗工作中最为详实、最为客观的第一手资料,能够为临床、科研、医学教育、司法取证及社会各界提供相应信息,对于医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提高病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即成为当今社会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亚萍.病案质量监控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08,9(6):17.

[2]谢锦玲.病案管理专业继续教育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1,12(7):59.

[3]杨大锁,马振华,潘淮宁,等.对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45-67.

[4]刘虹.病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病案,2012,13(3):57-58.

[5]张掖市.病案管理教育及病案管理人才的培养[J].中国病案,2008,9(10):39-40.

[6]包品红.病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刍议[J].临床和检验医学杂志,2009,8(7):149,152.

[7]朱立群.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新时期需要[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3):50-51.

中医学培养方案范文篇3

(一)方案修订的首要原则

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的首要原则,便是制定鲜明的学校特色以及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纵观临床医学专业办的比较成功的地方院校,如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都有鲜明的教学特色与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以上原则的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这就对地方院校的教师队伍与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教学理念,还要树立起健康科学的人才观念,创新教育体制改革。在对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进行修订时,要始终贯彻创新教育的思维理念,努力构建起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方案修订的核心原则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日后都有可能成为一名崇高的医学工作者,而对一名医学工作者而言,拥有良好的医德远比拥有娴熟的技术更重要,因此,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的核心原则,便是对临床医学人才医德的建设。医德的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基础,以医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神作为建设的根本内容,培养学生建立起作为医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另外,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在原有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与工作态度,尤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实习之前,一定要重点加强其心理素质建设,以免在实习过程中,因不适应工作环境而耽误自身前程。

(三)方案修订的基础原则

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的基础原则,便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型社会人才,同时,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根本。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行全面、完善、科学、系统的课程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课程改革新体制;第二,改善原有的老旧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教学核心的创新教学模式;第三,改变原有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另外,地方院校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还要充分体现人才的应用性,改变闭门造车的办学模式,积极与企业合作,发展校企联合的应用型办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避免出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轨现象。

(四)方案修订的目标原则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是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的目标原则,而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途径。所谓的教学计划,指的是学校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制定的前期基础性文件,对学校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指导性意义。因此,地方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原则,并结合学校自身客观情况进行制定,在此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立足现代教育,放眼国际趋势。2.努力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3.突出学校办学优势。4.提高教学学术地位。

二、结论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心得体会(收集6篇)
  • 下一篇:自检自查报告(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