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要求各地要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内容纳入地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计划,逐级落实防治目标和任务。《批复》中明确了气象部门负责有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及相关防灾减灾预案等项目实施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为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履行气象部门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的职责,现将《批复》转发给你们,请各市气象局、省局有关直属单位按照下列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浙江省山丘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因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问题十分突出。近几年,小流域山洪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已占全省整个洪水、台风灾害伤亡人数的80%以上。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将防御山洪灾害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筑好防御山洪灾害的第一道防线。要积极加强与国土、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履行部门职责,了解服务需求,提供防治建议,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布局,加强监测。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尤其要重点加强对山洪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因地制宜,科学论证,根据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需要,合理布局气象灾害地面监测网。同时,加强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以及闪电定位网对暴雨、山洪等气象及相关灾害的监测,加强通信保障,确保监测信息传输及时无误。
三、努力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加雨、山洪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开展暴雨、山洪的中、短期预报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我省各地山洪发生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山洪灾害的气象诱发因素等,建立起综合的山洪地质气象灾害预报模型。同时要大力完善气象灾害信息产品制作系统和气象灾害信息产品系统,着力扩大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与有关部门以及网络、通信等运行企业的合作,综合运用气象警报器、广播、电视、报刊、电话、手机短信、传真、互联网、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传送气象预警信息,当前要重点发挥手机短信、电话、计算机网络作用,进一步完善紧急异常气象短信平台,充实完善农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强化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灾害预警信息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气象部门要不断完善关于山洪灾害的预案体系,明确部门职责,梳理应急流程,充分发挥预案体系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各地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中的要求,加强实战演练,确保气象部门在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反应迅速、处置有效。
五、各单位在山洪灾害防治中所取得的经验或提出建议,请及时反馈。
附件: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
附件:
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国函〔**〕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气象局:
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气象局、建设部和环保总局《关于批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请示》(水汛〔**〕31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到2023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建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山洪灾害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规划》的实施,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要注重整合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源和设施,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已有资源的效益。
要以近期规划项目为重点,以人员能及时转移、减少伤亡为目标,抓紧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进行试点,实施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预案编制等见效快的非工程措施和必要的工程措施。要加强宣传和管理,加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构建群测群防体系。要结合易地扶贫,引导和帮助危险区居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好搬迁避让。
三、省级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将《规划》内容纳入地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计划,逐级落实防治目标和任务。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加大对山洪灾害防治的投入,按照以地方自筹为主、中央投资为辅的原则,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后实施。
关键词:施秉县城区防洪减灾措施
1城区自然特征
1.1地理位置施秉城区位于施秉县中部,舞阳河及其支流杉木河、小河的交汇处,地势开阔平坦,海拨524~525m,河面高程520~521m,东西宽60km,南北长62km。s304公路横贯镇区,距施秉县火车站17km。
1.2地形地貌与地质施秉县城区位于东西走向的施秉断陷盆地中部一级阶地上,海拔高程524~525m。贫地东西长10km,南北宽0.2~1.6km,北部地形陡峻,南部坡缓,东、西面各有诸葛洞峡谷及观音岩峡谷。盆地地热平缓,河面高程520~521m,坡降小,大量冲积砂(砾)石层、粉砂土、粉砂质粘土堆积于河床中形成河漫滩、高漫滩。干流舞阳河由西往东呈“s”型从盆地中蜿蜓穿过。支流杉木河、小河分别在平宁桥左岩下游约450m、施秉大桥右岩下游约500m处汇入干流。
1.3河流水系施秉县境内河流众多,河道长度10km以上的河流有34条,均属长江流域乌江、舞阳河、清水江三大水系。主要流经县城的河流有干流舞阳河及支流杉木河、小河。县境内的河流水流湍急、坡降大、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为水电建设和农田灌溉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4气象施秉县属于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纬度较低,海拨较高,具有明显的高原性季风气候。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无霜期较长,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属于丰收型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7.6℃,多年平均气温16.4℃,多年平均降水量1018.2mm,无霜期298天。
2洪、涝特征和灾害分析
2.1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2.1.1暴雨特性分析舞阳河洪水属山区型洪水,由流域内暴雨产生。而影响暴雨天气主要是受冷风低槽及两高切变线影响,舞阳河流域位于背风坡谷槽地带,处于南部公山和北部梵净山两大暴雨中心之间的暴雨低值区,是贵州省四大暴雨低值区之一。
2.1.2洪水特征分析舞阳河及其支流杉木河、小河均属山区河流,两岸多为岩壁,河谷狭窄、深切,河床坡度陡,汇流时间短,每遇暴雨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水位暴涨暴落现象很明显。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一般发生在5~7月占82%;而发生时间最多的是每年的5~6月占66.6%,其它月份虽也有洪水发生,但机率较小。汛期各月洪水发生机率分析结果见下表:
洪水持续时间一般在2~3天左右,洪峰滞时约1.5小时,洪水组成多以干流洪水为主占70%,干支流同时涨水占20~30%,虽然干支流同时涨水的机率不算太大,但一旦遇上将造成灾害性洪水,如“95.6”、“96.6.1”、“96.7.2”洪水。
洪水传播时间根据多年大洪水资料分析,从干流上游的旧州水文站~皂角屯站约7~8小时,两岔河水库至观音岩电站为5~7小时,观音岩电站至施秉县城约0.7~0.8小时,洪水抢险时间只有5~7小时,抢险时间较短。
2.2主要控制站不同频率洪水推求根据施秉县《防洪手册》,干流舞阳河控制站为施秉大桥,现施秉水位站断面,由于杉木河和小河两条较大支流汇入,使得干流防洪段的洪峰流量沿程是变化的,为此,根据支流在防洪河段分布情况把河段内的洪峰流量分为三段计算,即上游无支流段、中游为只有杉木河加入段和下游有杉木河、小河共同加入段。根据所选水情控制站,选用中游段后只有杉木河加入段,采用皂角屯站设计洪峰流量按面积比计算到中游河段,同时考虑观音岩水库削峰蓄洪的影响。
3洪(涝)水对施秉城区的影响
3.1施秉城区防洪除涝现状、标准及规划我县虽然主城区内防洪堤已基本建成,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堤内低洼地带受堤外洪水倒灌的威胁,同时,堤内小范围的积水受堤外高水位洪水的影响不能正常向河道排泄,造成堤内局部受淹而发生外洪内涝。因此规划在城区沿河低洼的西站、东站及北站三处建排水泵站、解决积雨内涝问题。
3.2洪、涝水对施秉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程度施秉县城区目前虽处在全省暴雨低值区,但由于该城区三面环水、地势开阔且较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自清顺治十年(1653年)以来的347年中,就发生较大洪灾19次,其洪灾损失逐年增加。充分说明洪涝灾害损失严重制约施秉县城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加大投入进行科学防洪和依法防洪,把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施秉县城经济稳步发展。
4防洪减灾措施
4.1防洪治涝工程措施
4.1.1堤防工程施秉县自1995年以来先后在舞阳河和小河上修建了五期防洪堤,共8300m,这些河堤加防浪墙后均达50年一遇防洪标准。在95、96以及2002三年的洪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保护城区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及居民,保护人口约4.5万人,保护面积4.8km2。
4.1.2水库工程两岔河水库位于旧州镇上游约5km,集水面积256km2,库容6320万立方米,主河道长37km,比降6.4‰,具有年调节性能。由于该水库集水面积较小,只占施秉城区集水面积的20%,对区间占80%集水面积的洪水起不到调节作用,因此两岔河水库对施秉城区的防洪作用不明显。
观音岩水库位于施秉城区上游9km处,坝高82.1m,总库容1.2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941km2,占施秉城区大桥以上集水面积的74%,占皂角屯以上集水面积的55%,为年调节水库,对洪水具有蓄洪、削峰、错峰等能力,其调洪能力达7000万m3,对施秉城区及下游的防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2洪水运行调度
4.2.1防洪限制水位观音岩电站主汛期5~7月,限制水位为596.00m,后汛期8~9月,限制水位为598.00m。
4.2.2水库调洪削峰作用观音岩电站防洪水位596.00~599.00m,具有较大的调洪削峰错峰能力,水库可将20年一遇洪水削减23%,降为10年一遇,将50年一遇洪峰流量削减25%,降为20年一遇,错峰时间为4小时。对施秉县城的防洪起着重要的作用。
4.2.3洪水调度方案由于上游两岔河水库对施秉县的防洪作用不明显,故洪水调度只考虑观音岩电站,其洪水运行方式严格按《近期舞阳河防洪调度方案》执行;水位超过防洪限制水位596.00m,即全开一孔闸门,以后视水库水位上涨情况而定。当前一时段水位上涨.1~0.2m开一孔闸门,0.2~0.4m开2孔闸门,一次开启闸门不应多于3孔。当水位超过598.00m,溢洪道闸门全开情况下,若前时段水位涨幅超过0.6m,加开底孔泄洪。
4.3加快和完善非工程措施
4.3.1建立雨情自动化测报点,为能准确及时地了解雨情,建议在舞阳河、小河、杉木河上各建立一个雨量站,并了解上游周边雨量及旧州、黄平雨量,掌握雨情发展动态。
4.3.2尽快建立和完善县城乃至舞阳河流域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4.3.3尽快重新建立水文水情控制站,监视舞阳河和小河上的水情。
4.3.4保护上游森林植被及种植水土保持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降低防洪标准。
4.3.5解决落实防洪基金,办理洪灾保险。
4.4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城区防洪预案
4.4.1明确了洪区的划分和相应职责。
4.4.2落实了防汛抢险队伍及防汛物资。
4.4.3划定了堤防工程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防洪水位线。
4.4.4加强了汛情监测、洪水预报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