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公司先后获全国依法生产先进煤矿、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中国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国公益明星企业、行业先进品牌企业、陕西省十大科技成果奖、先进企业、“三秦慈善奖”、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03年进入全国煤炭工业100强。
以思维创新为核心,锲而不舍,与时俱进。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深化企业劳动、人事改革,在企业内部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取消员工的身份界限,员工竞争上岗,为每位职工提供平等的上岗机会,初步实现了国有资产的有序退出,改变了企业性质,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公司提出“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建设了下沟矿300万吨洗煤厂、咸阳型煤厂,对原煤进行深加工,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筹建2X135WM煤矸石电厂,该项目工程总投资12亿元,建设周期为两年,建成投产后,年可发电17亿度,增加产值4.76亿元。在西安、咸阳投资5000万元,参与房地产开发,与德圣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开发的西安水岸清城商住楼已经开盘销售,咸阳人民西路的“彬煤大厦”商住楼即将开工建设,公司经营层次从产品经营上升到资产经营。在开工建设蒋家河煤矿的同时,公司还在去年9月参加了全国首次探矿权拍卖活动,以10.4亿元的竞价争取到了雅店矿区的探矿权,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争得了可贵的后续资源。到“十一五”末,企业年产值将达到40到50亿元。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产能,确保安全。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如何将传统产业与科研成果有机结合起来,使其迸发出更大的效益和能量,是现代煤炭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下沟矿于1992年8月开工建设,1997年10月建成投产,由于建设期间受技术、资金等因素影响,设计生产能力仅45万吨/年。针对矿井采掘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规模较小、生产功效低等情况,公司在广泛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对下沟矿进行升级改造,2000年3月与煤科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合作,投资3319万元,使煤炭产量由45万吨提高到了90万吨,吨煤直接成本降低到15.43元,比技改前减少16.31元,块煤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直接工效由原来的5.72吨/工提高到35.74吨/工,全员工效由原来的3.5吨/工提高到5.82吨/工,投资效益十分显著,相当于投资3000万元,在一年时间里又新建成了一个45万吨的矿井。
2002年1到4月份,又投资925万元和煤科总院上海运输研究所进行合作,迅速完成了下沟矿提升系统的改造工程,改箕斗提升为30°大倾角皮带运输提升,矿井年产量又从90万吨提高到150万吨。该项目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投资3.54亿元,完成了下沟矿300万吨综合机械化技改项目,新装备了一个倾向长度185米、走向长度2000米的4401大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建设了一座300万顿洗煤厂,安装了综合监测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瓦斯抽放系统,使下沟矿成为陕西省地方煤矿中第一个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生产矿井。2005年,下沟矿原煤产量达到300万吨,生产人员效率达到43.3吨/工,资源回收率达到85%,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3人。在改造过程中,公司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陕西彬县模式”,“30°大倾角提升系统改造技术”、“三下采煤技术”、“顶煤弱化技术”等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以机制创新为基础,深化改革,规范运作。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的机制创新:一是进行了机构改革。将机关科室由原来的11个合并精简为“五部两处两公司”,精简科室管理人员20多人。二是将永安运输公司、下沟矿药卷厂推向市场,企业收取一定的承包费后,只对其进行监督,让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组建了生活服务公司,对职工食堂、服务组、澡堂、治安队进行综合管理,将生活服务公司从企业中逐步剥离,推向社会,走向市场,打破以往主辅不清、靠煤吃煤的传统做法。通过机制创新使企业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以文化创新作先导,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从特殊的角度来看,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同等重要。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始终把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环境作为大事来抓。一是近年来美化绿化矿区46000多平方米,植树6900棵,植草14980平方米,修建花园30多个,建成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景观广场,生活区亭台长廊,职工住宅楼实行公寓化管理,企业被授予省市级文明单位,矿井被命名为花园式矿井。二是近年来全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三是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向城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希望工程、环境保护、抗灾救难、文卫体育事业等捐款400多万元。
加大设施投入,加强品牌建设。
公司在实施下沟矿300万吨采掘机械化技改项目时,配套建设了一座300万吨洗煤厂,该项目被列入2002年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第八批国债项目)计划。工程占地面积31.4亩,总投资为6289.75万元,以美国赛吉满中国有限公司为主,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邯郸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合作建设,2003年7月1日开工,2004年5月竣工投产。洗煤厂设计科学、设备一流、建设标准高、工艺先进,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设计规模为600t/h,年精煤处理能力可达到300万吨以上。经过分选,煤炭产品可由原来的4个品种增加到7个,灰分、水分都小于10%,硫分小于0.5%,发热量为28-32MJ/KG,超过出口煤标准。“泾河下沟煤”被评为“中国质量过硬服务放心信誉品牌”、“全国质量服务信誉双保障产品”、“陕西能源矿产行业十大品牌”等。
强化营销队伍建设,维护品牌形象。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集体学习能力与要素组合能力的有机化。从结构上看,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中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一种是企业的组织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存在于组织内部的集体学习能力;另一种是企业对资源要素的使用与协调能力,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强调的是技术等与其他能力的协调,以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员工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这是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基础;(2)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一个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绝窍、设施装备、技术规范组成,它既包括以研究开发为表现形式的隐性技术系统,也包括以核心技术和一般技术为表现形式的显性技术资源,是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关键;(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模式、激励机制、文化形成和组织学习等机制;(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更新和竞争优势的保持;(5)价值观。价值观指在企业内部占统治地位的规范、态度和行为,它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因素,体现在企业经营决策的管理实践中。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这些企业多属于半机械化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产品和技术多属于模仿性质,同时由于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严重缺乏,缺乏创新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信息,而且研究成果商业化能力较低,承担风险能力较小,技术创新的管理能力薄弱等因素,严重制约他们的技术创新性,使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严重阻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管理能力缺乏。由于成长型企业发展时间短,战略、人才和市场意识薄弱。在战略管理方面考虑不周,在多元化时往往忽视市场和资源约束,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盲目地把企业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他业务领域,分散了企业在主营业务领域的资源实力,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维持,使企业丧失原来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人才的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留住核心人才。成长性企业销售手段薄弱,市场上无序竞争严重,产品市场占有率低。(3)组织意识模糊。从企业的现状来看,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发展还不太成熟,组织体系因陋就简或残缺不全,部门的设计也比较随意。存在着过分集权的情况,各项决策都集中在经营者的手中,还是创业初期的自发形成的组织结构,并没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任务的变化、环境的变迁适时调整。(4)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与大企业相比,成长型企业多为领导集权领导,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将企业文化简单的等同与老板文化,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成长型企业缺少有效的宣传贯彻手段,企业文化和其他企业能力缺乏互动性。(5)执行力不足成长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执行的过程中企业的领导者一般采取强制性执行。企业的员工缺乏执行意识,处于被动的地位,企业的员工很难发挥积极性,致使企业虽然有好的想法,却不能有效的执行。
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1)掌握核心技术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我国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形成了竞争更加激烈的外部环境,它给我国的企业提出的最大挑战就是国际化的竞争。国内的一些企业在竞争上的成功,都是依靠新产品开发或成功的战略经营,增强核心竞争力解决了贸易壁垒的问题,技术壁垒仍然威胁着中国的企业。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自己关键的、核心的技术,从长远看,掌握不了市场主动权,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2)加强管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研究著述已经非常丰富,概括起来为:真正地实施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分权化、教育化、实实在在地提高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高层对企业活动进行决策管理,它要求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分析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找出企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内部的竞争实力和本身的弱点,提纲挈领地制定企业战略并实施管理。(3)管理创新是迎接挑战的关键。我国有些企业的管理体制相当落后,相当多的企业采取家族的管理体制,也始终处理不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相当多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的管理体制方面有重大漏洞。至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等现代管理手段,更是为企业所不识。
企业要重视专利和专利战优势的创造与市场运用,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有利于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真实、可靠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