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传统的会计教育会计教育案例教学法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会计教育侧重于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会计人员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早在1990年9月美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简称AECC)在其第1号公告《会计教育目标》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是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传统的会计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必须调整会计教育的方法。从教多年,我认为当前较好的就是案例教学法。
那么什么是案例教学法呢?案例教学法就是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边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感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择会计案例
选择会计案例时,应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针对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好的案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就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真实性:教师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当然也可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收集案例。但是会计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的经济业务,不能瞎编臆造,否则适得其反。
2、典型性:企业的经济业务有很大的重复性和复杂性,不同的行业其经济业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参考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案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综合性:会计案例选择时,不能过于简单,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意识地选择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案例,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呈现会计案例
如何呈现案例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达到较好的效果呢?
1、多媒体演示:首先,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案例的呈现。它的优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有突出代表性的会计案例,组织学生观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
2、原始单据呈现:其次,教师可从企业或者是学校的财务部门复印各种各样的原始单据,然后组织成一个案例,让学生在这些真实的原始单据中分析经济业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经济业务的存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
1、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训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训。另一个是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这样做一方面能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不易疲劳,以新颖的视觉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会计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①呈现案例,个人分析。教师呈现了会计案例后,应与同学们一起阅读会计案例,通过阅读,找到会计案例的问题所在,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组织同学们独立思考,以培养学生的静思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
②小组讨论,完成案例任务。利用会计模拟实训室提供的“真实”环境,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讨论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讨论,相互协助完成会计案例任务。
③小组陈述,全班交流。案例任务完成后,再由各组派一名同学陈述,内容主要是该组完成案例的情况以及在解题过程中的理解和反思,各组陈述完后,其他组的成员可与其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去伪存真,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评价量规进行组间评价和组内评价。
全班交流是案例教学法的高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识共享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④归纳总结,消化提升。会计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使用课件对案例进行评析和系统的总结。教师的评析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各组学生陈述案例的优、缺点。同时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和评价,真正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将会计案例用于具体的实践业务
首先,各组学生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中利用提供的凭证、帐簿、报表等实训工具,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按自己的思路,进行实践操作,从而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且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其次,再把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训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
四、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在教学中,应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从单纯的注重“教”向突出“导”转化,即引导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其次,案例教学法虽然能把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但案例教学不能完全代替理论教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案例导入理论,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适时控制,使讨论有序按规定轨道发展和进行。
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中摸索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对传统会计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实施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计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会被广泛应用,并能取得很大进展。
参考文献:
[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应淑仪,吴涛,国外会计本科教育的启发和思考,2005.9
案例教学法(case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学中采用的,在近一个世纪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培养出了无数个高级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学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近年来也被我国MBA教学广泛采用。而在管理会计学科则运用较少,尤其在本(专)科教学中的应用更少。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符合管理会计学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一、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必须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以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一)选取适宜的案例
案例的实质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涉及各行各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适应性。所选案例应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教师自己也能够把握。3.启发性。教学案例设计的问题应该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4.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具有对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涵盖性,以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5.案例应具有历史的经典性和鲜明的时代性。6.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展深入讨论。
(二)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准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案例一旦选中,教师就要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并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管理会计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型案例,它用来描述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何时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另一种案例是决策型案例,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企业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评价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教师应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应对。为了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三)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讨论可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在这一程序,教师的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若学生之间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加以修正。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进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的评价结论。学生一方面应珍视难得的发言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我国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是非常需要锻炼的。(四)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五)案例报告的撰写
教师要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重点是评价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思考、总结;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写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可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案例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过是对前面已学课程的“炒冷饭”,不需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也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吗?布置两道题,让他们自己准备、讨论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学。基于这些错误认识,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学工作量时就曾发生案例教学工作量被“打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将对案例收集、整理、编写计入科研工作量;可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促使新的实用案例不断推向课堂,案例不断推陈出新。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利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为案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课堂讲授应当是诱导启发式的,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管理会计模拟试验、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撰写小论文等。这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案例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对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社会上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包含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若教师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展开教学,那么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掌握以及对专业技能的应用,都很有可能出现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状况。对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来说,这一教学模式的引入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学生对于会计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但若实际教学过程的开展无法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就很有可能难以达到预期。为了避免上述状况出现,基于信息技术环境对案例教学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在后续内容中进行详细论述。
一、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于课本上固定的理论内容来说,实际案例的综合性更强,在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积极调动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其次,案例教学能促进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结合现状来看,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都毕业于相关的师范院校,自身实践经验较少,而会计行业则是随着市场体制的变化不断变革的,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教师自然能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做到查漏补缺、更新自身知识体系。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案例教学的影响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度相对较低,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大量的知识灌输,实际的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保证。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之下,教师将变更为课堂上的辅助者,引导学生对相关会计案例进行分析,学生自身能力将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原本会计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需要通过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等方式来展开,这样的方式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同时也难以保证效果。通过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将能通过各类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环境,实际的教学效果必然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
(一)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首先,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应提前通过网络的形式深入了解会计案例,并对这一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针对课前准备过程建立专门的网络平台,辅助教师通过这一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好地从学生处得到反馈。其次,对学生来说,会计专业学生应能在课程开始之前对教材中的理论内容进行阅读,并针对阅读过程中无法理解的部分查阅资料或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以此来确保后续案例分析过程能高效地展开。
(二)会计案例讨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针对会计案例的讨论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一环节中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形式与学生展开讨论,在相关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学生将能更好地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进而更深入地参与到案例分析过程之中,确保案例教学的展开能达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将传统课堂模式去除之后,学生之间也能更好地对不同意见或看法进行辩论,时长上不受限制,班级内将能形成一种积极探讨的氛围,学生对于会计教学的兴趣必然会有所提升。
(三)会计案例剖析
结合上文中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对会计案例进行深入讨论之后,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对会计案例做进一步的剖析。在这一过程中,会计教师应能灵活应用正面剖析、反面剖析、完整剖析、缺陷剖析等方法来完成对案例的讲解。以缺陷剖析为例,教师可以先将案例中的一部分已知条件去掉,引导学生在这种状况下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辅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实际的会计问题是十分复杂多变的。对于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对会计案例中包含的各种信息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的展示,辅助学生以可视化的形式完成会计案例剖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