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庭医生;服务路径;分类依据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9(a)-0151-02
老龄化、慢病海啸及不断增长的医疗负担促使我国医疗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家庭医生服务应运而生。家庭医生是以全科医生为责任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技术依托、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的健康管理为工作内容、建立契约关系为服务形式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该种模式发展迅速,并且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该项目针对于家庭医生服务路径的分类依据进行具体的研究,于2011年4月―2013年3月间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深圳市福田区现有的201名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深圳市福田区现有的201名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201例家庭医生中,男医生112名,女医生89名,年龄在29~40岁之间,平均年龄(34.2±1.4)岁。参与家庭服务的时间1~4年不等,平均时间为(2.1±0.1)年。
1.2方法
对201个家庭医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医生的年龄、专业技术背景、现有技术职称、从事社区工作年限以及签约对象的构成比,不同类签约对象的服务需求比。发放调查问卷201份,回收201份,回收率为100%。依照调查的结果,从供方与需方两个角度来探析家庭医生的服务路径[1]。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家庭医生从事全科执业时间、职称等及签约对象性别、年龄构成等数据均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Z检验。
2结果
由表1可知,参与该次调查的201名家庭医生中,从事全科执业时间1~2年者明显多于3~4年者;初、中级职称明显多于高级者,内科医生明显多于儿科医生及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由表2可知,签约居民中中老年人、两病病人、孕产妇、健康及亚健康人群、儿童所占比例与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中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分类依据分析
对201个家庭医生的调查问卷以及福田区家庭医生服务两年来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两年内201个家庭医生团队共签约76646户,签约人数达225324人,其中老年人占6.61%、两病病人占7.36%,儿童占6.8%,健康及亚健康人群占48.14%,孕产妇占1.76%。提供家庭医生服务364528人次。其中老年人占21.9%,两病病人占18.86%,儿童占16.22%,孕产妇占4.09%,健康及亚健康人群占38.15%。结果显示签约对象的构成比中,两病病人、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超过半数,而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比中,两病病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需求明显超过健康及亚健康人群。因此,需要根据签约对象的这个特点,采取针对重点人群的家庭服务流程及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2]。
3.2家庭医生资质分析
针对于对家庭医生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医生的平均年龄(34.2±1.4)岁,专业技术背景内科医生占44.27%,儿科医生占21.39%,其他34.34%,从事社区医生工作平均(2.1±0.1)年,由于家庭医生服务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两病病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规范及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技能。①家庭医生在上岗前应该接受规范的培训,要具备全科医生的理念及技能,以免发生其他的安全问题[3]。②建立家庭医生双向转诊平台,为家庭医生服务提供有效的转诊途径[4]。③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指南、规范、路径等,引导规范并督促家庭医生服务工作。
3.3家庭医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从该次调查分析来看,当前福田区家庭医生服务存在着家庭医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和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显示,中级职称家庭医生在家庭医生中所占有的比例最高,低、中级家庭医生人数明显多于高级医生(P
3.4家庭医生服务路径
针对当前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现状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当前家庭医生服务应当以有需求的重点人群家庭开展约定式服务,为中老年人、儿童、两病病人提供约定式服务,为此类人员提供随访、预约及健康干预服务,并积极引导此类人员的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中,加强对重点人员的卫生服务工作。葛敏《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路径、服务模式和制度架构的探讨:以长宁为例》一文中提出在急停医生制度的实践路径中,应当立足于人群依从性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按照时间路径和程度路径,按照”按需服务、分类服务”的原则,以“四医联动”对象、慢性病家庭为签约服务重点,依次向老年人群、有需求人群家庭扩展,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7]。王陵等在《特区家庭服务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中提出,深圳特区家庭医生服务应以考虑居民年就诊次数、类型等对老年、妇女、儿童及其他人群开展相应的生命周期健康干预[8]。张玮的《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文章中更是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路径分析的极为透彻,该次对家庭医生服务路径的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9]。进而通过对其他学者的文献研究,并且结合该次研究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良好的研究效果。
综上,根据重点人群分类,并且采取有效的临床服务措施,能够实现良好的服务效果,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睿,王夏玲.家庭医生式服务助力社区卫生发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213-214.
[2]张新建,胡睿,王天鹅,等.时代呼唤家庭医生式服务应运而生[J].中国社区医师,2011,3(21):490-491.
[3]顾轶.家庭医生取经欧美[J].中国医院院长,2011,10(13):152-153.
[4]张玲.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的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0,15(4):359-360.
[5]薛锦花.推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存在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25-126.
[6]李瑞杰,马其波.电子家庭医生:一种新型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模式[J].中国医院院长,2012,11(23):350-351.
[7]葛敏,江萍,芦炜,等.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路径、服务模式和制度架构的探讨:以长宁为例[J].中国卫生资源,2012,15(5):420-422.
[8]王陵,宋书仪,周小平,等.特区家庭医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241-1243.
自今年3月进入本院参加工作以来,在这不足一年的实践学习,感觉要想将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多请教带教老师,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体会要领。
外科手术病人相对较多,也就学到了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由于外科的节奏比较快工作比叫忙。琐碎。记得刚到外科时我还不适应,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在短时间内便比较熟悉了外科的工作。了解了各班的职责,,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楚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除熟悉了科室的业务知识外,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抺、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活动,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安全保护意识。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科室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护理人员三基训练,在近一年的工作中,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能力。
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要再次感谢院领导、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给予的教育、指导、批评和帮助,感谢同事们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回顾过去,有许多进步和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来,应当发扬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克服不足。在即将迎来的****年,我会继续发扬我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精神,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负责,绝对不要发生因为我的原因而使病人的病情恶化,我对自己的工作要做到绝对负责,这才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好护士应该做的最起码的工作。
年终护理工作总结2010-7-1310:55【大中小】【我要纠错】
2009年是“埋头苦干、创造飞跃的一年,医院利用一年的时间主抓学科建设及人员培训,护理部在医院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重视护理骨干的培养,优化了护理队伍,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了护理安全,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大了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使全院护理服务质量稳中有升,病人满意度不断高。现将护理部200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护理队伍
1、加强护理管理培训。医院于今年先后派两位总护士长到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学习,与此同时医院部分常委还对全院护士长及老护士长进行了培训。
2、优化整体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分四批次共选派58名护理骨干(包括10名护士长)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往天津医院、北京医院、总医院进修学习,这是近十年来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人数最多的一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6月、7月、8月与总医院专家共同完成的14例心脏手术及术后护理,病人均已康复出院。
4、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5.12护士节举办了以倡导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多项活动,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士礼仪表演,护理操作技术展示为主。护理人员各尽所长,既强化了护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
5、加强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实习生来院后集中组织岗前培训2次,主要从实习生制度、50项基础操作技能各科室建立健全的带教制度,每名实习生均有固定带教,有小教员针对科室专业定期授课,出科由护士长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科室对实习生层层把关,确保无医疗差错发生。
二、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1、护理部定期督促检查护理工作,重点加强了节前安全检查,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规范了毒麻药品的管理,做到了专柜专人管理,抢救车内药品做到了“四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量、定数,班班交接,有记录。抢救设备及时维修、保养、保证功能状态备用。
2、坚持护士长夜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坚持每月护士长联查一次,每两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对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针对性、实效性改进措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深入科室督促护士长每日工作安排。重点查新入、转入、手术前、手术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督促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4、组织了见习期护士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她们树立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岗位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履行好白医天使的神圣职责。更好的为医院建设贡献力量。
三、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于今年严格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分病区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在组织讲座时,还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四、加强了质量管理监控力度
1、护理部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时修订完善了各种护理文件质控标准,由一名护士长专门负责检查护理文书。
2、加强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洗涤、消毒存放、下收下送工作管理,保证了消毒物品的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
3、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了护士长及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新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通过每月质量检查和护士长夜查房,对护理人员消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重点加强了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菌技术、卫生学洗手、环境卫生学、消毒监测的管理
五、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
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1、护理部首先从业务素质抓起,坚持了每半年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每月由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及一项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培养护理人员有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
2、规范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让护理人员以端装、和蔼、亲切、大方的形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3、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让护理人员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单纯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六、围绕医院工作部署,积极协助
1、配合政治处成功组织了“八。一联欢会,与科室联合组织了新闻会、放射治疗新技术与规范化应用学术研讨会等重大活动,赢得了科室一致好评。
2、认真学习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相关文件,按照文件精神拟订护理人员编制,并配合医院全面展开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了护士长的述职答辩工作,为医院做好护理管理者的培训工作。
3、围绕“创满、“质量管理年的中心工作,护理部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并按各项评分标准加以落实。
内科护士工作总结?内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针对网友近期对“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的文秘范文搜索量增加医学教育网特整理了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的范文,内容如下:
时光如梭,转眼间在呼内的日子即将结束,在充满人性化的医院工作让我的大脑变的更加充实,让我开阔了视野,让我看到了以前我所感受不到的人间疾苦,让我真的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回想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虽然天天忙忙碌碌,但是它让我的生活变的充实而有意义,虽然日子充满了酸甜苦辣,但它却让我的脑海中像有一股自由水一样,源源不断的让知识和成长经验注入了我的大脑中的源泉,让我学到了我们在学校想学而无法学到的东西。
来呼吸内科,可以说是我的一个转折点,它让我感受到医院的温馨,教师和我们学生没有代沟,对待我们和朋友一样,有东西一起吃,有玩的一起玩,在玩和吃的同时还孜孜不倦、不厌其烦的教我们临床护理知识,让我离开家后再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每天早上8点交完班后,扎点滴是我们的必修课,也可以说是锻炼我们自己的胆量。病人们都很和蔼可亲,即便是我们一次大意没有将针扎进血管,病人也会笑着说“没事的,小姑娘,万事开头难,只要练的多了,就没事了。人生下来不是什么都会的,都是靠边学边做才会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不就是这样的吗,失败乃成功之母嘛。可我们知道,护士是人类的白衣天使,一点点的失误就可以误人的一生,所以我们时时的告诫自己,在工作上我们不能发生一丝丝的错误。我们身为护士,就注定要为病人负责,要为社会负责。那样我的心才会安稳。就因为这样,我们得到了老师的褒奖和病人的赞美。
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全区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关于印发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23〕4号)要求,结合宁夏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中国特色康复医学,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康复服务,减轻家庭社会疾病负担。
二、工作目标
坚持中西医结合,补齐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短板,将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作为主要路径,逐步建成纵向到底区、市、县、乡、村五级,横向覆盖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养老院(中心)等基础完备、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中医康复服务体系,构建住院康复、门诊康复、居家康复紧密结合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搭建精准、规范、科学的中医康复服务平台,促进预防、治疗、康复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中医康复医疗服务。
到2025年,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二级及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100%,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含军队医院)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中医药康复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范围得到拓展,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技术人员数量明显增长,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全区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康复医疗服务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中医药康复服务提供机构建设和管理。
1.加强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建设。依托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强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院等机构,布局建设6-9个中医康复中心,提供高水平中医康复服务,开展高水平中医康复人才培养和临床科研。力争通过改建、扩建等形式,依托中医、中西医结合和康复基础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或康复医院建设1所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力争达到三级以上康复医院水平。
2.加强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建设。按照《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加强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推动二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加强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合理配备科室人员、科学划分服务区域、规范服务流程、配置基本康复治疗设备等。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学)科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完善传统康复治疗设备等。康复医院应按照《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要求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提供中医药服务,有条件的康复医院应设置中医科。康复医疗中心应按照《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要求提供中医康复治疗服务。
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服务供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机构推广适宜中医康复服务技术,配置适宜基层的小型化、专业化中医康复设备,扩大康复教育、辅具指导、居家康复训练指导的覆盖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
(二)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
1.发挥中医特色,广泛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中医特色康复医院能够提供全面、专业化的中医康复服务,发挥中医康复特色优势,开展亚专科细化的康复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康复随访、康复教育、心理疏导等系统性服务。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康复技术,并和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具备常见疾病的康复诊疗能力,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点开展中医药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的疑难病症的康复诊疗工作,积极探索中医康复特色诊疗新技术。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以及残疾人康复中心应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康复服务,加强中医科、传统康复治疗室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扩大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康复服务范围,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推动中医康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在养老、护理机构和儿童福利院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
2.坚持中西结合,探索中医药康复服务新模式。积极开展康复领域的中西医协作,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医药技术方法、现代康复技术和康复设备的应用。鼓励开展中医康复单元的建设,整合多学科资源,提供便利的、综合性、一体化中医康复服务。要总结中医康复经验,推广应用成熟的中医康复方案,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探索中医药康复服务新模式。
3.加强质量管理,保障康复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中医康复中心要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康复服务分工协作机制。鼓励开展中医康复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规范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探索建立中医药康复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质量控制工作,保障中医药康复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4.完善信息服务,拓展中医药康复服务空间。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完善中医药康复服务信息,鼓励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中医康复服务空间,创新服务运营理念和流程,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开展中医康复结局评价和管理。
(三)加强中医药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中医康复高素质人才培养。支持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中医康复学专业,培养中医康复专业高级人才。加强中医康复重点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带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中医康复专业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队伍、基层实用型人才建设等。强化中医康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医教融合育人,培养中医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急需的高素质中医药康复技能人才。
2.加强中医康复基层人才培训。在开展社区、乡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康复服务人员培训中,增加中医康复课程,突出中医康复技术内容,提升日常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能力。
3.加强中医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教育创新改革发展,促进中医康复和现代康复医学交叉融合,加大中医康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以中医康复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基础理论,吸收现代康复医学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熟练运用传统中药、针灸、推拿、养生和现代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心理治疗、健康宣教等综合诊疗手段和方法的康复人才队伍。
(四)提升中医药康复传承创新能力。
1.加强中医康复技术收集整理。结合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项目,采用文献整理、数据挖掘等方法收集整理古今中医康复文献、学术研究、传统技术等。
2.开展中医康复方案和新技术推广应用。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伤等慢性病和伤残,梳理优化相关中医康复方案并推广应用。支持中医康复器具研发,加强康复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使用。
3.建设中医康复数据库。在自治区中医药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全区中医康复数据库,为进一步完善全区中医康复服务体系、优化中医康复诊疗技术方案、进行康复医疗决策和医保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四、重点项目
(一)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一是依托三级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4-6所、二级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2-3所中医康复中心,统一建设标准,经申报筛选、考核评估,最终确定。使其成为区域中医药康复医疗中心、人才培养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提供综合性、较高水平的康复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承担康复培训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服务机构进行指导。二是依托中医、中西医结合和康复基础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院等,争取建设1所中医康复医院或中医特色康复医院,达到三级以上康复医院建设标准,配置一批中医康复设备。三是遴选15-20所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中医科、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学)科、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推广应用中医康复技术,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中医药康复人才培养项目。
一是将中医康复(医学)科列为自治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范围,在全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4-6个中医康复重点专科,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二是在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京宁中医药合作人才培养项目中增加中医药康复人才比重,培养一批中医康复人才。开展基层医疗和康复服务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突出中医康复技术培训内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人员中医康复技能和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等契机,联合有关部门,结合养老、助残等工作,开展康复宣传培训、义诊咨询活动,推动中医康复技术和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三)建设自治区中医康复指导中心。
深化自治区中医康复示范中心建设,在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成立自治区中医康复指导中心,针对康复服务重点人群,开展中医康复临床服务技术和方法研究,加强中医康复服务流程优化和质量管理,大力推进中医康复医疗服务信息化及规范化建设,形成有利于中医药传承、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中医康复创新体系,促进宁夏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
五、组织实施
(一)启动阶段(2023年4月-2023年5月)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体育局、医疗保障局、残联,宁夏军区保障局联合印发《宁夏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动员部署全区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3年6月-2025年12月)
根据《宁夏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各地区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研究提出各项工作任务的分年度目标,推进实施当地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三)总结评估
1.年度总结(每年度11-12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按年度对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总结评估(2025年10-12月):按照工作要求和目标,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交流工作经验,发现和推广典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结合本地实际,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年度工作计划,并做好沟通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医疗机构(含军队医院)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进展。医保部门要按照国家要求,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康复项目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体育部门要大力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运动,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各级残联要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研究制定针对伤残的中医康复技术和方案;支持指导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探索残疾康复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新模式,充分利用并优化现有康复资源,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宁夏军区保障局负责统筹军队医院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解放军第九四二医院、武警宁夏总队医院按照实施方案做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要充分发挥宁夏康复医学会、宁夏中医药学会、宁夏残疾人康复协会等专业学术团体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为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三)完善投入机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育、医保、残联、武警宁夏总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有利于中医康复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合理安排对中医康复服务提供机构的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中医康复医疗服务,拓展中医康复服务领域,推动康复与功能状态检测、养老、护理、体育、健康保险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