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收集3篇)

时间: 2024-11-22 栏目:办公范文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师;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82-03

临床药学(ClinicalPharmacy)是由现代药剂学、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等新理论、新技术发展而成的;是药师联系临床,探讨药物应用规律,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以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为基础理论,以医药结合为宗旨,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以个体化的患者为中心,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为目的,涉及内容广泛,要求层次较高,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嘲。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过程中,积极参与疾病分析、诊断、治疗,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可见,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参与全程化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1.1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院药学的飞速发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将日益受到公众的重视。同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共同构筑和谐社会,也是药师应尽的一份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的医疗机构药师管理暂行规定中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这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的临床药学专业还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国药学教育无论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很有限,并且从根本上忽略了药学服务、药学实践以及药物在临床中对人体的作用。因此,各级医院药学部门都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大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迅速完成向生物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转变和由物向人的工作重点转变,以充分发挥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1.2是医院发展的需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已经成为医院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药学工作是以患者为中心,参与临床给药方案、提供药物信息和实验室等工作,其核心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目的是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临床药师在临床通过参加医生交班、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把药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提供药物信息、用药经验,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用药中的问题,以致降低ADR及患者死亡率,从而缩短用药疗程和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风险及纠纷隐患,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同时,开展临床药学,医院药剂科可以摆脱单纯的辅助科室局面,药师走上前台,直接面向于患者,服务于临床,从单一供给型转向科技服务型,从而实现传统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模式的转变。随着医疗模式的转换和医疗竞争的加剧,药学人员和医护人员一起携手打造良好的医疗氛围,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药学服务,同时也为广大药师的服务范围拓宽了道路。可见,临床药师的出现是医院药学发展的结果,临床药学的开展给药学事业,特别是医院药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途径。

1.3是临床医生的需要临床药学的核心是医药结合,临床药师则是实现医药结合的纽带,同时也是医药结合的必然产物。随着当前与药物相关问题日益增多,医生对了解药物性质、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的需求就越发迫切,医生需要有临床药学专业人员给予支持,协同提出适宜的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疗效、增进药物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费用。临床药师日常与医师一起参加交接班,一起查房,了解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第一手临床信息,发现特殊患者,给予重点关注,并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制订最佳的给药方案。同时与临床建立良好的通讯联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随时提供临床所需服务,加强药师、医师、护士和患者的联系。临床药师定期在临床进行专题讲座,为医生提供药物疗效、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促进医生药物知识更新。

可见,临床药师与医师、护士之间通过专业性的沟通,可以有效、快速地解决临床用药问题。临床药师的介入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架起医药之间的桥梁,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咨询,当好用药参谋,以促进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有效性。

1.4是患者的需要

1.4.1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用药指导和全程化药学服务尤为重要。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为目的的药学学科。临床药师深入到临床一线,不仅能了解住院患者对药物的需求及满意程度,而且还能了解患者出院带药的情况。通过耐心向患者普及基本的药物治疗知识,尤其是对一些毒副作用较大的及某些特殊药物,尽量使患者掌握用药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嘱患者多使用长效制剂及缓释或控释制剂,避免患者漏服药物,从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增进药师与患者之间的信任。特别是老年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需要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准确遵从服药方法,容易将用法混淆,耽误药物的治疗效果。通过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药物知识,可以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帮助他们树立使用药物治疗的信心,在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交流。同时设立药师咨询门诊,由临床药学部主管药师承担,面向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用药咨询。药师可根据患者的提问有针对性地讲行详细指导,从而使患者得到在医生那里难以得到的药物知识。由此方便了患者,协助了医生,普及了药学知识,使患者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服药方法,同时也提高了用药和医疗水平,从而对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依从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4.2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临床药师通过积极参与患者的给药方案,从而解决了潜在的和实际存在的与药物有关的问题,使医师开药更具有针对性,患者用药也日趋安全合理有效,从而提高了治疗水平,缩短治疗疗程、降低住院时间,使患者的治疗费用趋向最佳的同时也提高了科室床位的周转率,同时降低医疗费用。用药咨询可以解除患者的身心负担,通过药师临床关怀以及明确药物治疗的效果后,患者可以提高战胜病魔的信心,在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费用。针对临床普遍存在过度治疗的现象,可通过开展处方点评制度,从总体上对医疗费用的增长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1.5是临床药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医院药学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药品供给型模式挣脱出来,逐步成功地向

技术功能多元化过渡,现已进入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阶段。这就要求药师走上前台,向患者提供直接服务,影响医生的用药习惯,端正医师的处方行为,同时密切了医――药――护三者的联系,也提高了临床药学人员在临床中的地位。药师深入临床,可以用科学方法对临床用药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并对全院用药情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以便为临床提出更合理、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临床药师体现了自身的工作价值,丰富了临床药学的内涵外延,拓宽了药师服务范围,提高了现代医疗的整体水平,增加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临床药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使药学技术服务水平和临床药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药学服务工作才能日趋成熟和完善。

1.6是药品迅速发展的需要

1.6.1药品的迅速发展,使临床药学的发展成为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药不断开发,特别是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品牌的多样化,加上多种药物合并应用情况较多,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也较复杂,药品使用说明书的一些药用术语,临床医师和患者也难以理解,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遇到不良反应应如何处理,以及中西药合用的情况越来越多等等问题,使医生对于名目繁多的药品的选择难度越来越大,也不可避免地给合理用药带来困难。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临床药师及时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发挥药学专长,参与药物治疗,与医护人员合作,负责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制定有效而安全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1.6.2为临床提供新药信息,防止新药滥用现象

随着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全面掌握新药的相关知识,迫切需要临床药师的帮助。临床药师不仅应及时介绍新药信息,还应注意收集新药在临床上的疗效、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药理无关作用联合用药等情况,并进行整理、分析、反馈,做好新药的再评价工作。同时新药滥用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灾难性问题,为促进新药的合理应用,临床药师应担负起向患者介绍科学、合理用药知识,避免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以提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本院临床药学服务目前可及的工作内容

2.1制定手册和电子资料库

为了使本院临床各科室应用药物获得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院制定了《常用药物基本原则及分线用药参考》,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一般用药原则和各种常见疾病的分线原则,并对静脉滴注药物的一般浓度和滴注速度及存储或使用时应避光的药物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以方便临床医师及药师查询,且已成为临床医生的口袋书。同时将全院用药的药品说明书、以及每种药物曾经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和总结,初步建立起临床药学电子资料库。供医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与药学有关的信息。

2.2监察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随着药物种类、品种、剂型的不断增多,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等频繁发生,ADR主要是用药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或无效用药而产生的。本院临床药师具有丰富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经验,一方面配合医生查房,由药师与医师共同商定患者的用药方案,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另一方面通过对ADR信息的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及时总结、反馈给临床或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可能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可以对相关药物进行再评价。

2.3设立门诊用药咨询窗口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循证医学模式;儿科实践教学;临床实习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81-02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医学教育的缺陷日渐明显,以往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传授知识的灌注式教学方式、经验式的教学方式、以技能培训为目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以往的儿科临床教学,学生从校园走进医院,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病房,教学形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对临床实习学生们来说,除了跟着带教的老师查房、写病历、记病程记录、看操作,就是听老师小讲课,整天忙忙碌碌,收获却不佳。同学们所掌握的儿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常常脱节,实际操作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欠缺。当问及临床个体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相关问题时,就不会归纳总结,常常答不出来;当面临临床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不能够将所学到的医学知识横向联系。遇到儿科病人病史采集困难、患儿不配合体格检查、与家长沟通时又缺乏技巧,导致写不好病历、不知道怎样进行诊断和治疗、医嘱也不会开。如何培养实习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临床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儿科临床教学工作者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国内已经开展了“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病案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临床教学,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英国流行病学家、内科医师ArchieCochrane提出循证医学的理念。1992年加拿大DavidSackett教授正式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概念:EBM是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医学,其核心是任何医疗措施的实施都应建立在最好的医学科学信息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必须慎重、准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善地结合起来,制定出系统而全面的病人治疗措施。循证医学作为目前国际医学领域兴起的新型临床医学模式,为我国传统临床医学及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启示。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循证医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儿科临床工作者接受,并应用于临床工作,指导儿科临床实践,也使儿科临床医学工作模式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使儿科医师能及时获得准确、可靠、前沿的医学信息,提高了儿科疾病的诊疗水平,使儿科医师能更好、更全面地为病人服务。

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针对提高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儿科实习学生主动学习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实习学生为主体,以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例及其症状鉴别诊断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分为不同的专题,如:小儿惊厥、腹痛待查、新生儿呼吸障碍、血尿待查、发热原因待查等。通过不同典型的疑难病例,用疑难病例讨论的形式,结合病案导入式教学及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在病例讨论前一周,把要讨论的病案资料打印后发给实习同学。学生为主导,分小组进行讨论前的准备工作,运用EBM医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网络平台查阅国内外有价值的文献,收集与病案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关的资料,并学习对资料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儿科理论知识横向联系,分析总结出与病例相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及其相关依据。

在疑难病例讨论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分析总结的报告做成多媒体文件。病例讨论时,由各小组学生为主导,进行知识的分享,教师引导进行重点、难点的讨论。从而提高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拓展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同学们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儿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网络平台等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通过对所查阅国内外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出与问题有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资料,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真正做到授之于渔。同时能不断拓展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要求,改革儿科临床教学的方法,采取典型疑难病例讨论的形式,提倡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仅仅单纯掌握现有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更进一步加强了实习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实习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使学生将儿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而且让同学们将所学到的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将基础学院学到的计算机课程、文献检索课程的相关知识与儿科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一教学方法的改进,随着网络技术的产业化和普及化,医学生将能够运用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获取大量的文献信息和医学资料,使医学生能在以后的医学工作中掌握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以获取更有价值的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医学观,使医学生们学到保持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能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学习并不断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实现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终身学习的良好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能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型临床医生。

在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学习相关医学资料,不断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促进儿科临床教学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进一步转变,使儿科临床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这种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探索,我们能逐步提出更完善的运用EBM理念指导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的方案,并推广应用于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我们儿科临床教学的质量。

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医学教育需要,引入循证医学模式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教育新观念是必然的趋势。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采用,对促进医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建勇,齐素萍,李慧,等.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改革儿科临床工作[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9):1138-1139.

[2]张莉,于莹,吴红梅,等.七年制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5(9):856-857.

[3]万朝敏.对循证医学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9):591-592.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篇3

1临床药师的基本工作方法

1.1学习医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

作为一名专职临床药师,要转变工作模式必须熟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理论,掌握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各项检查及生化检验指标的意义,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工作中,笔者通过跟随医师查房、翻阅病例以及和医生交流等,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翻阅相关医学书籍熟悉专科疾病的病理过程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针对具体患者,利用查房、翻阅病历以及和医师、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疾病状况和用药情况,对用药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以从药动学角度发现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

1.2强化药学技能,深入临床运用药动学知识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

由于专业和工作性质的局限性,临床医生对药物的适应证和使用方法比较熟悉,而对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不甚了解。在治疗用药过程中,可能因设计的给药方案不符合药动学特点,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而这恰好是临床药师的专长,因此要成为称职的临床药师,在掌握专业选向范围内药品的相关知识及其理论研究进展的前提下,还应着重学习药动学知识,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从药动学角度留意临床医生治疗用药是否存在不合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从而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

1.3对重.汽患者和重点药品的使用进行药动学监护

肝脏和肾脏是药物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患有肝、肾疾病的患者给药后会出现药动学参数显著改变,直接影响到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所以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用药被我院临床药师列为了重点监护对象。孕妇用药会影响到胎儿的安全和健康,因此也被例为重点监护对象。一些药动学特点比较特殊的药物如: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不良作用强的药物,非线性药动学特性的药物,药动学个体差异大的药物,须长期服用但又易发生蓄积中毒的药物都被列为了监护重点。

2我院临床药师利用药动学知识干预临床治疗用药典型病例分析

2.1给药间隔不合理

某患者因患肺炎人住我院呼吸内科,临床表现为:发热3d,为驰张热。咳嗽伴有喘息,咯较多黄脓痰,呼吸急促。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巧x109·L一’,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提示片状不透明阴影,呈大叶病变。予以头抱西丁29,hid抗感染并同时止咳、化痰治疗,治疗3d效果不明显,但痰培养+药敏提示致病菌对头抱西丁敏感。临床医生准备更换抗菌药。临床药师分析头抱西丁半衰期比较短,中、重度感染患者头抱西丁可每4h用19或每6一sh用29,一日总量6一89。该患者感染较重,且肝肾功能正常,药师和临床医师沟通,建议将头抱西丁一日剂量改为29,中d。临床医师采纳了药师的意见。3d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2周后治愈出院。

2.2合并用药不当引起相互作用

某患者因患结核性胸膜炎人住我院呼吸内科病区,患者因合并真菌感染,抗结核治疗前应用氟康哇,后加用利福平等抗结核药。利福平为肝酶诱导剂可使氟康哇的血药浓度降低,并可导致治疗失败或感染复发[’〕,同时该患者存在肝肾功能损害。临床药师建议将氟康哇改为醋酸卡泊芬净,醋酸卡泊芬净不仅受肝酶诱导剂利福平影响相对较小,而且该药作用于哺乳动物中不存在的真菌细胞壁的基本成分p(1,3)一D一葡聚糖,不良反应较小,医师接受了临床药师的意见。

2.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为临床医生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某老年患者因继发性癫痛入院,服用苯妥英钠片常规剂量治疗一周后,癫痛症状未得到根本控制,脑地形图检查结果见癫痛样放电。临床药师建议监测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临床医师采纳了药师的意见。监测结果显示:该患者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为4.86此·耐一’,低于参考值10一20此·d一’,医师考虑将苯妥英钠片加量。但该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心房纤颤服用华法林片和地高辛片治疗,两者受肝药酶影响较大,且治疗窗又窄,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前两者的代谢。故为了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药师建议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和患者的INR值,酌情加量。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意见,2周后患者病情基本控制。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美国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收集3篇)
  • 下一篇:运营部职能岗位职责(收集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