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指令性体检
以集体的形式向客户提供任务明确,具有个性化的服务,诸如中、高考学生体检,征兵体检等。收集内容以健康信息以主,同时筛查潜在或者已表现出的临床疾病为辅,实际工作中以填写制式表的形式,向客户提供个人的健康档案。调查表中此类体检受社会因素影响,变动不大。
1.2业务性体检
与指令性体检不同的是以个人的形式向客户提供任务明确,具有个性化的服务,诸如驾驶员体检,晋升、办证体检等,这一类服务对象较散。收集内容以健康信息为主,实际工作中也是以填写制式表的形式,向客户提供个人的健康档案,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此类体检比例较大,但同样受社会因素影响,每年有增亦有减。
1.3单位集体健康体检
健康信息收集内容较多,如个人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种族,身高,体重等;生活行为方式:饮食,运动,睡眠等;社会因素:职业,家庭,环境,经济等;心理因素:压力,性格等;个人医学史:过去病史,家族病史,婚育史等;当前体检状况:生命体征,检验,影像等;健康评估:健康隐患,健康干预等。收集内容视客户的意愿,种类繁多。以生命质量及健康评估的形式,向客户提供个人的健康档案。实际工作中因区域的限制及人员熟识度的多少,加上大部分单位自行保管职工健康档案等原因,使得收集的信息少之又少,导致其健康档案出现片面不完整的现象,此类体检视社会健康意识和医院品牌的影响力而定,也是当前体检单位努力开拓的市场。
1.4其他体检
诸如部分个人的健康体检,这部分客户体检目的明确,流动性大,无法建立固定的健康档案。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此类调查人员所占比例不容忽视。
2当前基层医院门诊科室的服务对象
2.1正常的医疗工作
诸如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和进行必要的影像、实验等检查,作出诊断和处置等。服务对象参差不同,疾病的演变繁多,充分体现了门诊医师的综合技术能力,对群众的满意程度以及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个人健康体检工作
一般性体检:诸如血脂检查,肝功检查,HIV检查,视力检查,置环后节育环检查,乳腺癌筛查等;疾病型检查:诸如血脂异常复查,视力异常复查等。此类服务对象工作形式单一、重复,大部分服务对象只要结果,或无异常者不需要进行健康干预。
2.3疾病性复检工作
部分慢性病纳入职工群众医疗保险的范畴,是国家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大程度上减轻了职工群众的经济负担,增加了职工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复检,对血压、血常规、血糖、尿常规、心电图、血脂、肾功等的检测,成为门诊医师工作的一部分。此类服务对象检查结果多样化,需要医疗技术全面,大多需要进行健康干预,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3拓展基层医院体检科室的工作范围
3.1将门诊个人健康体检工作纳入体检科室工作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医疗知识和医疗工作的认知相对匮乏的现象愈发突出。传统的以医生为主导的就医模式,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健康体检的个体,人们不知道医疗机构体检科室的职能,或者不愿意相信体检科室的技术力量,加上基层医院体检科室职责限制等因素,导致了一般性个人健康体检人员穿插到真正看病就医的行列中来,造成了看病就医的患者期待医生详尽诊疗,健康体检的个体期待尽早体检,门诊人头攒动、你怨我气的混乱局面。我院2003年体检科室在检查项目不全的情况下,仅开展了以内系为主的此类个人健康体检1936人次,占全院门诊总人次的1.69%,占内系门诊总人次(内系门诊27066人次)的5.45%;由此可知,此类体检不但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将这部分健康体检人员分流到体检科室,对减少门诊就诊流量,也变得合情合理。
3.2将门诊慢性病复检工作纳入体检科室工作
门诊慢性病复检工作是一项不如忽视的组成部分,全面的、娴熟的医疗技术有利于慢性病患者疾病的稳定或改善,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但因其对就诊的方式要求简单,门诊医师只是进行特定的检查申请,加上门诊医师不能全面了解慢性病人员的就诊档案,也将其逐步纳入健康体检工作范围;而针对其就诊的主题是健康干预,体检科室通过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动态监测疾病的进展,通过相关专业技术有效进行普通复检的干预是非常有利的。值得注意的是,健康干预的过程要注意医疗技术的不同以及医疗专业多元化的特点,做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合理转诊。基于以上原因,我院目前尚未开展此项工作,也是我院下一步体检工作探讨的内容之一。
3.3建立完善的医疗健康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医疗健康档案,为医院进行健康管理、医疗救助和优质快捷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促使医疗单位评价个体的健康状况及患病危险程度、发展趋势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体检者准确有效的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隐患,促进体检者自觉参与到健康管理中,有效的进行生活方式校正。医院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客户体检的后续健康管理,如健康咨询、宣传教育、随访和不良生活习性的干预,充分发挥体检科室的潜在作用和强劲生命力,建立和维系医院的强大客户群。我院目前健康档案的管理环节薄弱,这也是基层医院体检科室亟需解决的问题。
4优化医院门诊和体检科室人力资源
4.1合理配备体检科室人员
健康体检有着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征,建立固定的专业模式,在人员准入制度上严格执行执证上岗,在业务制度上明确岗位职责,做到用其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职能,从而减少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的现象;有针对性的在市场拓展、健康体检、健康管理三方面配备人力,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协调健康体检与专科专治的关系,最大化的减少门诊医疗人力资源的压力。
4.2确定服务对象需求,简化环节,提高质量,优化门诊工作流程
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服务内容的确定是权衡门诊和体检科室工作内容的方法之一[3],将进行健康体检的主体和看病就医的患者合理分流,简化了健康体检个体排队挂号的繁琐,减少患者无为的等待和往返,缩短患者就医时间,减轻患者因疾病痛苦造成的焦躁情绪,让病人就医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减少了门诊医师接诊人次,减少了门诊医师的工作量,将更多的时间还给了门诊医师,从而留出更多精力看病,较大程度的有利于门诊医师的专业发展,为缓解看病难,有效避免医患矛盾,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打造了良好的开端。
5结语
关键词: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
一、病历档案的概念
病历档案是关于临床医学科学的档案资料,它完整地记录了病人历次的检查、治疗和转归的全过程,以及与疾病有关的所有问题。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给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记录,是病人就医期间身体和心理情况的真实反映,是医院临床、教学、研究工作的宝贵资料,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是临床医学的法定文件。但当前从病历档案的全过程管理和自身的管理相对于临床医学发展和要求,以及传统病历档案管理转变为现代病历档案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来衡量,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病历档案的组成
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历档案的内容包括门诊病历档案、住院病历档案、医疗事故档案、死亡档案等四个方面。一般的病历档案多含门诊病历档案和住院病历档案。
(一)门诊病历档案
医院门诊是病人的首诊,也是形成病历档案最多的地方。门诊病历档案包括患者的病历本、门诊化验单、X光检查报告单、B超报告、心电图报告等记录以及医生诊断的结论、各种治疗处方,同时包括门诊中西处方的存根。
(二)住院病历档案
严重患者由门诊转入住院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在此治疗过程中就形成了大量的病历档案,它包括门诊医生开出的住院证及其初诊的结论;住院部医生观察的各种记录、化验报告单、X光片、心电图、脑电图、B超、CT等检查记录材料及其诊断结论等;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观察、治疗护理所做各项记录;需做手术的患者产生的诸如术前会诊结论、手术方案、手术同意书、麻醉记录单、术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案等文字材料。
(三)医疗事故档案
在治疗中有时产生医疗事故和意外事故,必须有档案的记载,以便查考。医疗事故档案包括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治疗方案、医治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记录,以及事故发生后,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伤残等级评定证书,有些事故还含有法医进行尸体解剖形成的尸体勘验笔录。
(四)死亡档案
经过医院多方抢救无效而逝去的病人,必须建立死亡档案。死亡档案包括抢救病人的全部记录,以及写有死亡时间、地点等内容的通知单。
三、病历档案的特点
(一)服务对象单一
病历档案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病人和医务人员。
(二)病历档案提前形成
病人就诊之始,医院就要给病人办理立卷、登记、编号、建立姓名索引卡等手续。因为只有在医师诊治之前建立病历档案,医师所做的记录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报告文件才能按号归入该病人的病历档案。
(三)使用频繁
病历档案服务的对象决定了它的使用频率,每一份病历档案在该病人每次来院就诊时都要使用。特别是某些慢性病或难于根治的疾病患者的病历档案则随着就诊次数的增加而多次使用。
四、病历档案的作用
(一)为医疗管理提供信息资源
病历档案是医院最宝贵、最有特色的档案财富。它是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是患者的保健参考资料,是医务人员对疾病正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病历档案记载了每个患者的疾病情况、诊疗方法和效果,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发展史。因此,可以说病历档案是一个医院最宝贵的珍藏,也是最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财富。病历档案,特别是罕见病例档案具有重要的信息利用价值,对于类似病案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二)为医疗科研提供参考
病历档案对于医务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历档案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的重要资料。对于患者诊断的确立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都要参考病历档案。一个完整的病历档案可以指出通向正确诊断的途径,所以它是决定诊断的关键。通过对病历档案进行科学研究,就能提出各种有价值的资料,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研发新药品。
(三)为医疗保险双方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如何使保险公司及被保险人双方利益均得到保证,病历档案便成为一个重要依据,病历档案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所有需要的真实信息,医院病案室为保险公司提供被保险人的病历档案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五、病历档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病历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病历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编目、统计、保管和利用等一系列的处置,以便保管好病历档案,并充分利用它来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一)制度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使病历档案的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是做好病历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档案法规,病历档案必须集中统一管理。当前许多医院成立了病案室,集中统一管理和保管病历档案,监督、检查和指导病历档案工作。有些医院设立了“病历管理委员会”,加强对病历档案的领导,建立健全病历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病历档案工作有了可靠的w制保障。病历档案是由医疗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为了确保病历档案的完整、准确、精练和系统,必须在病历档案材料形成过程中把好质量关,这也是搞好病历档案的前提。要加强对病历档案书写质量的管理和签署审批管理,做到病历书写内容完整准确,文字简练明了,记录及时,手续齐全,书写整洁。同时,当一个病人诊疗结束并取得相应的结果后,应及时地将记录诊疗全过程及其结果的材料整理归档,把有使用价值的医疗文件材料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下来。
(二)规范化管理
加强病历档案的整理,大力开发病历档案信息资源,是做好病历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保管病历档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利用。但为了更好更及时、准确地提供利用,一是必须对病历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二是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检索工具体系充分揭示病历档案的内容;三是通过借阅、编研、计算机检索等多种方式,提供优质服务。只有具备齐全、完整并实现了规范化整理的档案,才能做到收集齐全、分类准确、整理科学、归档完整、利用方便,才能给信息的开发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