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笔者家乡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山清水秀,素有“理学名邦”和“东南邹鲁”的美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笔者尝试基于延平地方特色文化,引导学生当小导游、撰写创意广告、串编文艺作品和开展小课题研究。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传承延平文化,培养爱延情怀,提高语文素养。
一、青山绿水间的快乐小导游
位于延平市区的九峰山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理学名山。自唐朝以来,山上就建有寺院、书院、草堂等,引无数文人墨客竞相在此寻幽访古。为什么叫九峰山?九峰山的海拔多少?理学名山的由来……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网查一查九峰山的资料。假日里,学生登一登九峰山,数一数山上有几座亭阁,看一看有哪些植物,问一问山的传说,听一听长辈讲山的故事。然后引导写导游词,对植物感兴趣的小朋友重点介绍山中的物种,留意建筑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讲解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凉亭,有的学生则重点介绍理学文化长廊、古塔、动物园,有的甚至连每一级台阶都如数家珍。九峰山美丽的景致、典雅的文化陶冶了学生的心灵,同时扩大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实现语文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孩子们流连于母亲河闽江,滔滔不绝地罗列绿水的自豪;驻足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溪源峡谷,津津有味地介绍布列其间的景点风光;攀登在闽赣古道三千八百坎,绘声绘色地讲述杨八妹的壮举……青山绿水间蹦跳着一个个快乐实践语文的小导游。
二、地方特产中的创意小广告
根据地方特色,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为延平特产设计创意小广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忙碌开来,一则则家乡特产的创意小广告精彩纷呈。推广花百合的同学们写道“百合万千,延平领先。”“百合之美,延平之最。”“百合真妙,可赏可食可入药。”“清香纯雅,百年好合。”……“春笋丝,嫩菇丝,吃了笋燕常常思。”这是对延平最有特色佳肴笋燕的广告。在班级里开展创意小广告评比、广告达人评选、创意小广告校园网站晒一晒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主题手抄报、制作广告宣传卡、创作主题贴画,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到社区开展家乡特产文艺宣传活动。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在小广告的设计中、在地方特产的回味中、在语文的实践中得到感染、熏陶和培养。
三、民俗文化下的精彩小舞台
南平南词是流行于延平的一种曲艺形式,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凭借南平南词开展活动,体验民俗文化内涵,提升语文素养。一是研读戏文,从戏文中学习语言:南平南词大多以昆曲戏文为主,柔美优雅、婉转动听;后来,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俗称“八韵南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剧目展开戏文研读,可以是《白蛇传》,可以是《牡丹对药》,也可以是《借衣劝友》,习得“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的表达方式。二是自编自导,从表演中实践表达:孝德育人是学校教育特色,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孝德实践活动改编成南词戏文搬上表演舞台;课文中的有趣章节,校园优美的环境,快乐的学习生活情境等都是南词戏文编撰的好素材。三是调查访问,从研究中传承民俗:组织学生上因特网阅读搜集,到艺术馆调查访问,采访南词民间艺人,了解南词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价值,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红色历史里的神秘小课题
笔者设计“红色延平里的秘密”研究总课题,鼓励学生或小组或个人申请子课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短短两个星期时间,就收集到了十几个颇有趣味的小课题研究方案。孩子们或考察九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提出子课题“纪念碑里的故事”;或访问干休所的老红军,发现新的研究课题“老红军嘴里的秘密”;或参观“新四军留守处旧址”纪念碑,采访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梅山街道文宣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展“新四军的红色行动”主题研究活动;或观看《闽江地下航线》录相,准备研究子课题“闽江地下的交通员”……
从确定题目开始,到拟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到兴致勃勃地通过进图书馆、上因特网、观看视频、采访人物等多种渠道发现和收集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遴选材料,到着手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孩子们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学习的状态下,他们必须用心去思考,去处理信息,去组织文章。这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个收获远远比让学生知道家乡革命历史更具有价值。
总之,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地方文化资源,让孩子在青山绿水间、在地方特产中、在民俗文化下、在红色历史里,感受家乡风景之美、特产之丰、民俗之乐和乡情之深,同时兴致勃勃地学习和运用语文,那么,学生必将信心十足地读其欲读之书,想其欲想之事,为其欲为之举。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一、城市色彩概述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场所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识的色彩总合。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文化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硬质广场地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凡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招示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这仅是对城市色彩概念性的分析,真正的城市色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光的原理、材料的表现机理、环境色彩、建筑位置都有关系。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和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基准色,以及城市广告和各种公共车辆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依据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笔者主要从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和自然色的协调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分析
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总体的建筑颜色,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对一个城市的色彩确定一个色调,重要的是突出城市的自然美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并且通过色彩去识别城市和城市区域功能。
1、自然美的原则。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其“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岩石的自然色。桂林城市建设中,是以桂林山水为主体,作为大背景色,建筑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和色彩,既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尊重,又使其融入山水之中。
2、与自然环境和谐原则。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统一或协调。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二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的协调。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比如,四川九寨沟和福建武夷山,作为旅游城市,其色彩鲜亮,给游客留下鲜活印象,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良好效果。或是冬天白雪皑皑的哈尔滨,城市暗红色调,亦比较容易找到平衡。或是青岛、威海等海滨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红色是人工色,鲜亮对远航轮船能起航行标志作用,其余全是自然色,将自然色巧妙的借用,实现人工色与自然色的和谐统一。
3、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城市色彩一旦有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市历史文化。因此,历史文化名城或古城,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城市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如果城市原有风貌已被破坏,起码在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周边的建筑,其色调必须与古建筑相一致。西安市在对城墙内建筑改造过程中,就是采用唐代长安城青砖、红柱的主色调,去复兴大唐风采,不仅是对现存古迹保护和现代建筑改造,更是对这座历史名城文脉的延续。
4、城市功能区分原则。如同医院工作人员的服装颜色区分不同工作岗位一样,城市色彩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城市的整体功能;二是指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所区别。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城市,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有损于城市形象。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城市行政中心,一般都比较凝重一些,色彩应偏于冷色;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泼一些,商业气息浓一些,色彩可大胆选用暖色;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可以是比较柔和的复合色系;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则,比如用适当色彩手段将居民小区与商业街区区分开。
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的要点问题分析
1、城市色彩不宜商业化。目前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一大根源,是城市色彩的商业化运用。突出表现在城市广告色彩运用上。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彩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无规则的置放到城市建筑屋顶、立面或街道广场上,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上花花绿绿的广告,将整个城市的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造成严重的色彩污染,给人以喧嚣和紧张之感。
2、城市色彩不宜过分个性化。色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许多新建筑为了突出自我,使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的眼球。一些单位或企业,不考虑城市色彩的协调性,以自我为重心、重点,选择最时髦的装饰材料,或最鲜亮颜色装饰建筑外表。有的房地产企业,为了显示自己,给所建高层公寓楼涂上红绿黄蓝紫数种色彩,争相斗艳的屹立于城市之中,由于建筑本身体量就大,它所造成的色彩污染后果就更严重。
3、城市色彩不宜赶时髦。多数情况下,追赶建筑色彩时髦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对城市色彩研究和规划,城市负责人、建筑师及建筑业主,并非出于商业目的,仅仅是为追赶新潮,而把城市色彩搞得一塌糊涂。建筑有其时代性,但盲目追赶仿效建筑时髦倾向本身,就是违反建筑美学及文化本性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外表清一色的白瓷面砖风靡全国,可以说是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悲哀。不管功能造型环境,一律白面砖,只能给人以贫血的感觉。关键不在白色本身,而是这种亮度高、反光强的白面砖,从不给人以悦目的感觉。它既难与城市的其他色彩相协调,又不是人们所普遍喜爱的色彩。因此,只有当每个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基础,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才能真正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
四、结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城市规划控制,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既陌生又难以令人喜欢的新城市。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和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城市建设的投机、浮躁和短期行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来。无论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异越来越少,面貌越来越雷同,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既然重新建设是不现实的,那么怎样去改变目前的现状,给城市建设披上一件和谐的外衣,这就是要积极开展城市色彩设计。本文以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