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和管理技术的进步,对康复科治疗过程的规范化实施,新技术学习、应用和推广,学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目前康复专业治疗人员匮乏,治疗技术的不规范,缺乏可行的治疗管理标准,很多先进医学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后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传统方式已经难以应对大量数据的保存、交流和研究,难以满足当今医院规范化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医疗信息系统如HIS、LIS、PACS、EMR等发展迅速,以满足医院目前数字化医院发展的基本需要。作为康复医学发展目前信息系统还较为缺乏,因此建立一套与医院同步发展的康复数字化平台解决应用信息系统规范康复治疗流程、改善医疗质量、完善治疗记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设计技术路线
康复管理数字化平台基于C/S架构开发,在VisualStudio2010集成开发环境下使用的开发语言为C#/.NET,充分体现了模块化与组件式开发的基本思想。客户端使用了基于WPF技术的Prism框架,并通过其中的MEF模型进行了依赖注入处理,使得客户端的各个模块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加载。客户端运行平台采用Windows7Professional。服务端通过WCF技术进行服务部署。数据库访问层使用了EnittyFramework框架,通过代码先行的方式,能整体降低系统的代码量并提高数据访问层对不同数据库的兼容能力。服务器软件运行平台为客户端运行平台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8R2和WindwosServer2008Enterprise。
2.1系统总流程图
如图1所示。刍议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文/沈万松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和管理技术的进步,对康复科治疗过程的规范化实施,满足医院目前数字化医院发展的基本需要,建立一套与医院同步发展的康复数字化平台解决应用信息系统规范康复治疗流程、改善医疗质量、完善治疗记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2康复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设计
2.3C/S构架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飞快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C/S(Client/Server)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对在医院行业成功开发一套康复管理系统是非常关键的。目前,许多医疗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S形式的两层结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由于应用程序的处理任务分解和分布,有多个CPU并行处理分工完成,所以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2)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数据安全性较高。(3)C/S结构的软件是建立在医院信息系统专用局域网(LAN)基础上的,C/S结构在医院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且医疗数据对外属于保密,采用C/S结构更为安全。
技术
.NET技术就是指由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XMLWebservices的平台。.NET平台是有Microsoft推出的全新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可以用来构建和运行新一代MicrosoftWindows和Web应用程序。它建立在开放体系结构基础上,集Microsoft在软件领域的主要技术成就于一身。.NETFramework是一个开发和运行环境,它使得不同的编程语言(如和C#等)和运行库能够无缝地协同工作,简化开发和部署各种网络集成应用程序或独立应用程序。
2.5SQL2008R2数据库
SQLServer2008R2关系型数据库,因为本系统的整体部署平台为WINDOWS平台,使用的整个开发语言框架也是来自微软的.NET框架,使用的多种技术皆出自微软,所以选用SQLServer2008是顺理成章的一个选择。SQLServer2008R2与SQLServer2005相比较,在性能、稳定性、易用性方便都有相当大的提升,并提供了集成服务、分析服务、报表服务及与OFFICE2007完美结合等新特点。
3功能模块设计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功能模块主要由配置管理、健康卡、信息登记、电子病历、康复医嘱、康复评定、报表统计、排班、专家知识库、接口组成。
3.1配置管理
使用对象为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后台管理,包括数据库配置,服务器地址配置,系统用户及用户组的管理与维护,不同用户组及不同用户的权限管理。
3.2健康卡
使用对象可为登记护士,也可以医生本人,健康卡中主要是存储了病人标识,通过刷卡来实现病人信息的快速检索。
3.3信息登记
使用对象可为登记护士,也可为医生本人,主要负责新到病人的信息登记,以及病人信息的归档管理。此处可以通过HIS接口与特定的HIS系统进行数据直接获取。
3.4电子病历
使用对象为医生或者治疗师,可以在此处针对某个病人进行主诉是、病史及其它病历相关信息的录入与管理,另外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对治疗情况进行可以建立病历模板,可以对既往所有病历进行归档管理。
3.5康复医嘱
使用对象为医生及治疗师,医生通过医嘱模块,可以针对某个病人,根据其病情,进行下医嘱的操作。治疗师根据医生对某病人所下医嘱,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并将治疗过程进行记录。
3.6康复评定
使用对象为医生及治疗师,评定操作可以发生在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在每一次评定时,可以通过该模块选择相应的量表,进行评定,评定完成后生成评定报告,进行归档管理。
3.7报表统计
使用对象为科室主任或其它管理层或者所有的医生以及治疗师,根据需求制定统计报表格式,进行数据筛选与抽取,生成特定的报表,以辅助医生进行科研工作或者管理层进行业务管理。
3.8接口
本模块为系统的一个后台模块,主要负责与医院HIS信息系统进行接口进行数据互通,以从HIS系统直接导入病人或者病历,以及与电子病历系统导入医嘱等。
3.9排班模块
使用对象为康复科助理(或类似角色),排班的对象主要针对治疗师,可以将各个病人按时间段分配至不同的治疗师,最后形成以天或者以周为单位的排班表格,通过外接显示大屏展示给治疗师及病人。
3.10专家知识库
专家知识库是一个包含了康复医学相关知识、技术的数据库。专家知识库里面囊括了康复专家们的学术知识,对相关康复技术指导,对相关病种治疗的指导意见以及对康复知识的一些帮助说明等等内容,是康复数字化平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康复界的医师都可以通过它学习、掌握相关的康复技术。专家知识库对医院开展康复科目具有极大的指导、学习、帮助等作用,包括康复知识录入、知识归档、知识检索查阅等三大部分。
4应用目标和发展优势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系统是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它着眼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康复学科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康复治疗复杂的信息存储和通讯处理而设计的。它是综合运用先进的康复临床医学治疗方法、计算机信息智能处理功能、高速的互联网络技术和先进的智能卡存储标识技术,以病人健康为中心,实现了康复治疗、治疗跟踪和结果评估。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治疗过程,病人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病情不断变化,就需要一套能实时、全面记录病人数字平台系统,为康复医务人员提供及时了解病人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康复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为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为核心服务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规范、完整的康复治疗信息管理系统,以获得康复治疗操作和信息记录管理的规范化,促进新技术的运用,服务于临床、教学和科研,促进康复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根据康复医学科发展需求,为康复医学科发展建立一个相对规范的治疗和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康复医学科的治疗提供可参照性、指导性和溯源性。在康复数字化平台上建立专家知识库和新技术交流平台,为医疗机构间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提供平台,提高新技术传播效率,为新技术的传播节约大量培训所需的人力物力,快速提升康复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实现远程康复医疗创造条件。在康复数字化平台上建立一套个人健康信息管理平台,解决康复病人因流动造成的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梯级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的现状,保证康复治疗的延续性、溯源性。为不同的康复医疗机构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交流平台,保证康复病人治疗的溯源性和延续性。解决康复诊疗信息孤岛问题,加快中医康复领域的数字化进程,更有效的与医保体系接轨,推进康复医学的发展,使纷繁复杂的中医辩证施治变得高效、快捷和方便。通过使用康复数字化平台,将会给医院临床康复带来以下发展优势:图2:系统业务流程图①建立以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标准的临床康复路径,规范康复治疗,确保康复治疗的完整性。②通过数字化平台应用各种整理评估量表,为评估操作过程提供及时在线帮助,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医务人员对评估结果进行实时对比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平台。③通过应用康复数字化平台,为医师、治疗师、康复护理人员建立实时在线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病人治疗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④为康复医学科提供新技术学习和在线治疗技术帮助功能,为治疗实施提供全程指导,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⑤建立卡载式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方式,详细记录和跟踪患者治疗情况,方便病人双向转诊,节约患者治疗时间和费用;实现康复医疗机构间治疗技术沟通和交流,确保治疗方案的溯源性和延续性;病人通过健康卡卡号查询相关病症的在线健康指导信息,提高康复治疗有效率。
5结语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作为医疗信息化软件平台,给医师们提供了许多病例数据模板,在线数据查询,并且可以根据平时的诊断自己建立符合个性化的需求的康复数据模板,为康复医师及科室护士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这样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分析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同时也是有利于提升医护业务水平,收治更多的患者,从而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疗水平。
作者:沈万松单位: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马玉春,汪文彬,李应勇.基于TCP客户机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测试软件的设计[J].软件.2014(04)
[2]潘翠环,于瑞,李胜活,陈艳.康复治疗专业教师专业化培养及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探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11)
[关键词]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中断原因;应对措施;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12(c)-0148-04
Investigationofthereasonsfortheinterruptionofpostpartum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therapyandtheunderstandingdegreeofrelatedknowledgeabouttherecoveryofthepelvicfloorandthecountermeasures
JIANGWei-min
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theThirdHospitalofNanchangCityinJiangxiProvince,Nanchang3300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easonsfortheinterruptionoffemale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therapyandandtheunderstandingdegreeofrelatedknowledgeabouttherecoveryofthepelvicfloortoputforwardeffectivemeasuresinordertoreducethefemale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treatmentinterruptionrate,toimprovethehealthofwomen.Methods134casesofselfinterruptionpelvicfloormusclestimulationcombinedwithpelvicfloormuscleexercisefromJune2010toApril2016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Theunderstandingdegreeofrelatedknowledgeabouttherecoveryofthepelvicfloorrehabilitationwasunderstoodthroughthequestionnairesurvey,andthecorrespondinghealtheducationwasgiven.ResultsThemainreasonfortheinterruptionofthe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was"knowledgeof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wascompletelynotunderstood",anditaccountedfor82.1%,"timecouldnotbearranged"accountedfor36.4%,secondly,"shy"and"shorttermwasdifficulttoachievethedesired""highercost"accountedfor27.5%,16.3%,12.0%respectively.Afterthehealtheducation,theunderstandingdegreeofrelatedknowledgeabouttherecoveryofthepelvicfloorrehabilitationtrainingofpregnantwomenwasmoreandmorein-depth,andcomparedbeforethehealtheducation,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Female;Pelvicfloormusclerehabilitation;Interruption;Countermeasures;Investigation;Research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pelvicfloordysfunction,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可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和产后女性障碍等,约1/3的成年女性存在FPFD,其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5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作为江西省FPFD防治项目参与单位,我院于2010年6月引进了法国PHENIX盆底康复治疗仪,开展FPFD防治工作。本研究通过调查该类患者中断治疗的原因,针对个体制订盆底功能治疗训练的修正方案和个性化方案,旨在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女性生活质量。
1ο笥敕椒
1.1调查对象
选取2010年6月~2016年4月南昌市第三医院妇产科的134例自行中断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2~65岁,平均(36.2±3.4)岁。
1.2方法
采用电话联系的方法了解134患者产后盆底肌康复中断的原因。当有女性患者自行中断治疗时,专职研究人员即电话联系中断治疗的女性患者,询问造成治疗中断的主要原因,并将结果进行记录。最后将全部134名女性患者治疗中断的主要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制成统计表。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34例患者关于产后盆底肌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①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包括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意义、正确的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的次数、康复治疗的疗程、康复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康复治疗的目的、康复治疗的作用。②康复知识了解的需求情况,包括科学进行盆底肌康复相关知识、盆底肌松弛相关知识、产后尿失禁相关知识、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相关知识、提高性生活质量相关知识。
根据治疗中断的原因以及盆底肌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课,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更多的女性了解FPFD的知识、相关的预防及治疗内容,为女性积极接受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做好理论指导。
于孕妇第1次到我院听课前进行问卷调查,自行填写内容,统一收回。上课结束后,再次发放同一调查表,填写完毕后收回,回收率为100%。比较教育前后的康复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盆底肌康复中断原因调查
导致盆底肌康复中断的主要原因是“对盆底肌康复知识完全不了解”,占82.1%;“时间无法安排”,占36.4%,其次分别为“羞于表达”“短期难以达到预期”“费用较高”(表1)。
2.2健康教育前后产妇对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
健康教育课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的各项相关知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与课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健康教育前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需求情况的比较
健康教育课后,希望了解盆底康复训练各项相关知识的孕妇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与课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导致盆底肌康复训练中断的主要的几个原因是对盆底肌康复知识完全不了解、时间无法安排、羞于表达、短期难以达到预期和费用较高。
通过讨论发现,约80%的女性患者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医院应对措施来继续坚持治疗,因此,我院工作人员积极制定应对措施,以降低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中断率,为提高女性健康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FPFD具有不危及生命和隐蔽性的特点,因此选择就诊和治疗的女性相对较少。人们对FPFD的认识缺陷是影响筛查、治疗的主要原因[1],如何让治疗中断患者认识到FPFD的危害,更有效地提高其保健意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医院应加大健康宣教的力度,采用个体化方案结合产后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予每个产后产妇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尽可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针对个体病情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便更有效地达到产后盆底康复的目的,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3.1健康宣教
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是做好盆底康复的前提因素[2]。将FPFD的相关知识制成宣传版面悬挂在妇、产科门诊处,使更多的女性了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知识、相关的预防及治疗内容。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下,印发宣传单页及手册,方便患者传阅,提高全民对FPFD的认知能力。开设公益性的女性盆底健康教育课堂,使大众能更有效的学习到关于盆底的相关知识,为女性积极接受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做好理论指导[3]。
3.2调整妇产科门诊康复治疗时间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专业康复师尽量为女性医师,并且提高她们的共情能力[4-7]。针对上班族女性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期完成诊疗周期而放弃康复治疗的问题,专业康复治疗师应开放周六、日治疗预约,采取不限定固定的康复次数或模式等方式,保证患者拥有充足的就诊时间。
3.3提升康复治疗师的专业素质
提升康复治疗师的专业素质在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至关重要。高素质的康复治疗师能将患者的病情及时准确地反映给患者及其家属,能更好地进行医患沟通,帮助患者答疑解惑,为饱受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正确指导,促使患者作出明确的判断,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对自身有利的治疗措施。在提升康复治疗师的专业素质方面,妇产科门诊应增设高年资医师承担盆底筛查、咨询、康复治疗的指导工作,详细询问病史,根据患者肌肉受损类型和程度决定康复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4制订个体化盆底功能治疗训练的修正方案
目前,个体化医疗在临床的应用主要有肿瘤、糖尿病和高血压管理[8-10],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在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也应借鉴。每位女性的盆底损伤情况不同,造成的功能障碍也有所不同,其心理方面、药物耐受方面、对病情的认知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制定诊疗计划时,康复师应充分了解病患,制定适合患者本人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在强化盆底肌肉收缩或舒张时,应区分不同纤维类型进行。为唤醒和增强盆底肌肉收缩或舒张,采用刺激频率、脉冲、强度等都应根据接受治疗的个体情况调整,不应生搬硬套,造成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以至于自行中断治疗。
3.5盆底肌锻炼法专业指导
专业的盆底肌锻炼法指导首先能使患者坚定信心,其次,它能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更关键在于它能带来更好的疗效,能够有效促进女性健康事业的进程。康复治疗室要指导开展专业的盆底肌锻炼法(Kegal运动),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力,尽早实行自我护理,减轻家庭负担。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治疗是运用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原理,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训练模块,直接测量盆底的肌电信号,以该肌电信号为指导,有效地帮助患者制定盆底肌肉放松和收缩的计划,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11-12],因此,坚持科学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3.6加大优惠幅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医疗行业的干预,加大σ搅剖乱档耐度搿5是国家财政投入占医院收入比重的不到8%[13-15],因此,医院应该积极寻求自身特有的方法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对于经济较为困难无法支付整个治疗过程的女性患者,医院应该本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态度适度减免部分医疗费用,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综上所述,虽然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中断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可以通过调整诊疗方案解决。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可行性很高,能极大地提高女性的骨盆健康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红,吴艳.产后盆底肌肉刺激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肉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2):145-146.
[2]王雪梅.健康宣教对女性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效果影响[J].吉林医学,2013,8(1):59.
[3]包军容,谢素娟.女性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21-22.
[4]邓晓云,张海燕,吴秀娜.162例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0,8(7):1778-1779.
[5]王晓阳,杨丽霞,覃爱开,等.66例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认知与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5A):35-36.
[6]王晓燕,彭晶共.情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8A):2032.
[7]张乃连,刘美丽,男护士与女护士共情能力对比分析[J].全科护理,2012,12(1):103.
[8]侯梅萍,曲惠卿,肖筑蓉.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个体化应用的健康促进模式[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9):17-19.
[9]栗印军,周晓龙,邢芸芸.抛开一线治疗的争论采取个体化的降压治疗――解读最新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3):27-29.
[10]钟华.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与避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2):107-108.
[11]陈少青,刘颖琳,陈岱佳,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752-4753.
[12]朱兰.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基础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5,34(5):4-5.
[13]陈月秀,刘彩金,陈小红.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效果评价[J].交通医学,2011,25(5):280-285.
为深入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开展中医医院或康复医院的康复服务和研究能力建设,加强中医康复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丰富中医康复临床服务技术和方法,加强中医康复服务流程优化和质量管理,推进中医康复医疗服务信息化及规范化建设。根据《海南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17年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琼财社[2016]2155号)和《海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7年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琼财社[2017]31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原有康复科建设基础上,通过改造或扩建的方式,整合资源,建设中医康复单元,以中风病为重点病种,并拓展其他疾病的综合康复治疗。配置一批中医康复设备,提高中医康复技术水平,建设一支康复人才队伍,加强中医康复服务流程优化和质量管理,建设中医康复数据库,提高我院中医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项目承担单位和内容
(一)项目承担单位。
三亚市中医院。
(二)项目内容。
1.建设中医康复单元:三亚市中医院康复科成立于2011年,有独立的门诊和病房,病房面积1600平米,床位46张,功能用房面积紧张,康复治疗大厅150平米,其他功能用房不足50平米,病房空间拥挤,远没有达到《康复科建设标准》要求,门诊面积40平米,所有开诊内容都集中在一个房间,没有单独的康复咨询室。通过呼吁医院改建、扩建等方式,促进中医康复场所规范改造、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和流程改进,整合多学科资源,集中设置相关中医康复技术和人员形成中医康复单元,以中风病为重点病种,并拓展脊髓损伤、项痹、腰腿痛、儿童脑瘫、中风病亚病种、骨折术后、心脏病、肿瘤等疾病的综合康复治疗。提供便利的综合性、一体化中医康复服务。坚持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的特点,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以改善和促进患者功能障碍恢复为开展工作的归宿点,重点着手于长期优化康复治疗和防治方案、拓展康复使用范围的临床研究。在建设过程中,以建立康复科重点病种辩证论治规范、临床疗效评价、医疗质量控制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扩展康复科疾病谱,开展康复新技术,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和能力。
2.配置中医康复设备:康复科目前部分陈旧、老化的医疗设备,我们将按照《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和《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备齐全的中医康复设备,为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康复服务。目前康复治疗的开展主要是以一对一的这种粗放的形式开展,现代科技下诞生的高端康复医疗设备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确实起到很大作用,但在我们科室并没有得到体现。为了紧跟时展步伐,逐渐缩小我们与省内、国内大型康复机构的差距,在“填平补齐”中医康复设备的同时,也需要购进部分现代康复设备。
3.提高中医康复技术水平: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实现专科可持续发展,力争建立多病种一体化治疗中心。完善康复护理队伍建设,开展中医特色的康复护理服务。完善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康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以改善和促进人的功能,维护和提升人的健康状态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医康复技术优势,走“中西医结合康复之路”,开展康复医疗、康复护理、康复咨询等领域的康复服务。实现基于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有效结合的分层级、分阶段康复,促使中医康复技术与服务向社区与基层的覆盖与辐射,形成完整的康复医学网络。
4.开展人才规范化培训:通过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形成一支梯队合理的康复团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培养专业的康复人才,促进业务水平的提升。积极承担系统的中西医康复专业人员培训任务,培训三亚市辖区内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构建中医康复人才队伍,向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输送人才,能够达到辖区内全覆盖,并促进中医康复技术与服务的推广应用与成果转化。
5.建设中医康复数据库:争取5年内将我院康复科建设成为“设施设备先进、技术服务一流、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中心。该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服务于本市60万人口并向外辐射周边县市,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康复基地。建立优化康复治疗、中药防治中风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建立和完善康复亚专业-周围神经损伤、骨折术后等康复的康复治疗方案,完善信息来源,建立康复治疗辩证论治规律,建立康复疗效评价标准和康复质量控制标准,建立康复防治本专科重点疾病的资料库,确定疗效确切、经济实惠的方案,以便推广应用。
三、项目组织实施和资金安排
(一)组织实施。
省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生计生委负责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三亚市中医院按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合理制定采购品目、规格和数量,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招标采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