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医疗废物处理意见(整理2篇)

时间: 2024-12-23 栏目:办公范文

医疗废物处理意见范文篇1

[关键词]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焚烧资源化减量化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88-01

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大气污染程度的加重致使患病人群的比例不断攀升,但相应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多年来却没有质的跨越。显然,这中现状势必会导致大量的医疗废物消化、处置、回收不彻底,继而对大气、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故本文旨在通过技术层面来研究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可行性。

知己知彼,方能制胜。要探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技术,我们必须对医疗废物的来源、危害、形成机理、变化过程等有全面的了解。

医疗废物是指在对人或动物诊断、化验、处置、疾病预防等治疗或医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液态或者固态的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调理》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医疗废物不但含有大量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而且本身还极易腐败变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可以造成对水土、空气的污染,甚至可以导致人群传染病流行和暴发.因此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无论是从保护环境还是从疾病预防和控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医疗废物不仅对土壤、大气、水源等空间物质造成污染和空间污染,而且造成人们的生活环境畸形变质。

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意识不明确、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各个医院缺少对口收集的专用车辆是目前各个医院普遍存在的状况,如,县级医院和70%以上乡镇医院医疗废物大多数都由各单位自行焚烧处置,而少量乡镇医院和村级个体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未经任何处置程序即混人生活垃圾,甚至有些还直接流向社会,成为不法商贩牟利取材的源头。可见,我国医疗废物管控的现状是复杂的,也是缺少一套完整程序的。近年来,政府部门虽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和处置,但对专项处理的技术研究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一、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技术举措

传统的医疗废物处理技术是掩埋和焚烧,但这两种途径都有各自的短板。掩埋属最低级的医疗废物处理方式,其不但对土壤、地下水源造成空问污染,而且所掩埋物质需要一个漫长的分解或降解周期,这显然与当今的国情相违背。焚烧技术仍然是目前处理医疗废物的主要方式,在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焚烧处理技术应用普遍,不过焚烧物质对大气的污染是制约其发展的症结所在。本文结合尾气净化、等离子体技术和再生利用技术来进一步研究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技术途径。

1、高温焚烧处理中的尾气净化技术

高温焚烧处理技术仍是当今国内外公认的有效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分析起来有:焚烧物适用范围广、高温处理的废物彻底、减量化的效果明显,特别是尾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更是弥补了高温焚烧技术处理医疗废物的不足。

医疗废物在形态上都由塑料、玻璃、棉纺制品组成,故它们在燃烧分解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物、酸性气体污染物、二恶英类污染物等,这些细微颗粒或气体携带医疗废物中一些难以去除的病菌将直接进入人们的呼吸系统,长此以往变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目前,尾气净化技术中对烟尘颗粒的控制主要采用水膜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通过在排烟口加装滤网或布袋收口、电极吸附等装置,在医疗废物高温焚烧后气体直接连通该除尘系统,进一步过滤颗粒I生的物质。不过,袋式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极易附着在塘壁上,造成出灰口堵塞或漏气。

医疗废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而其中的氯氢化物很难用常规的方法去除。根据GB18485―2001标准的限值规定,去除酸性尾气的方法大致分湿法、于法喷雾干燥法几种。相比较之下,湿法酸性气体去除技术具备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去除效率高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反应后产生的污水又是另外一种污染源;干法去除技术是采用CaO来中和酸性气体,并通过未参与反应的吸收剂来使得中和后的物质结晶、净化的目的。综合来说,干法去除很好弥补了湿法的缺点,但其去除酸性气体的效率实在很低。二恶英类物质是高含氯医疗废物的必然产物,同时,经研究证明,其也是致癌的主要原因,故如何降低焚烧炉内二恶英类含量的技术措施十分重要。首先,在焚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炉内烟气在850℃时悬浮2s以上,并减少烟气在200℃~400℃范围的留存时间,然后通过物理萃取、化学降解或这催化、吸附等途径去除二恶英类物质的排放。根据GB18485―2001的规定,二恶英类物质排放标准不得大于1.mgTEQ/Nm2

2、子体技术

等离子体法近年来处理医疗废物的一项创新型技术,其利用离子体电弧窑中产生的万度高温瞬间杀死医疗废物中的微生物、摧毁残留的细胞毒性药物、药品和有毒的化学药剂,并使之无从辨认。从理论上讲,任何化合物在电弧窑中都可转化为玻璃体状的物质,经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可以直接填埋,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目前仅广州、深圳城市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置医疗废物。

当然,还有高温的灭菌法、电磁波灭菌法、化学消毒法等,不过就目前医用废物的品类组成、结构分析来讲,这几种方法都无法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故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3、再生利用技术

医疗废物的再生利用技术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被业界称为“静脉行业”。其主要是对初始的医疗废物进行归类整理,然后针对每一类别的废物采用物理、化学或其它方式进行彻底杀菌,并严格在全封闭状态下执行运输、分类、清晰、杀菌、储运、再加工等工序,最终使得每一件医疗废物变废为宝,重新被应用。

医疗废物的再生利用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这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我国医疗废物的处理在各个方面都处于落后阶段,而且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不匹配更是加剧了医疗废物对空间物质的破坏,因此,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流程,并写入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与保护,另外,卫生部门还需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要对口建立严格的考核处理方案,遵循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原则与标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废物处置原则是每一个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处置时必须遵循的,同时这些原则也是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所要达到的层面。

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技术方案、管理办法和监控制度方面都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创新,研究可操作性强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从而保证一种健康、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医疗废物处理意见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2月24日~4月23日,吉林市中心医院在院腹膜透析患者55例,男29例,女26例,其中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2例,丙型肝炎患者1例。同期吉林地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233例,其中男122例,女111例。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9例,丙型肝炎患者3例,梅毒患者1例。

1.2方法

1.2.1本次调研采用面对面交流询问及实时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是否携带传染性疾病,腹膜透析液的使用数量及其处置方式,产生废弃一次性引流袋数量及其处置方式,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器使用数量,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的处置方法,有无被针刺伤的经历,患者对医疗废物处置的认知情况。

1.2.2查阅PUBMED文献库,对美国居家腹膜透析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数字提取。

2结果

2.1吉林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经调研,在院患者医疗废弃物正确处置率100%,均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患者透析结束后,专业腹透护士将每位患者的双联袋(腹膜透析包装袋、装满废弃腹透液的一次性引流袋、导管)带出病房,统一放置于医疗废物回收站。处置时,带好医用手套,将装满废弃腹透液的一次性引流袋剪开,每袋投入8片84消毒片,静置30min。消毒30min后,袋内液体倒入下水管路。将导管剪断,再将导管、消毒后的一次性引流袋、腹膜透析包装袋一起投入医疗废物回收桶。注射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产生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投入利器盒中,针管投入医疗废物回收桶中。

2.2吉林地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及认知率情况腹膜透析废液正确处置率4.3%;废弃一次性引流袋及注射器正确处置率4.7%;废弃一次性注射针头正确处置率5.1%。吉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认知率较低。其中,医疗废物对他人健康产生危险认知率16.3%;医疗废物对环境有影响认知率10.7%;处置医疗废物的重要性认知率47.2%。有57例患者及家属被针头刺伤。

2.3美国纽约州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及认知率情况美国居家腹膜透析医疗废物处置数据来自纽约州奥尔巴尼药学院的BailieGR等[1]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对59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如实问卷调查发现64%的患者使用容纳针头的废弃盒子。80%的患者直接丢弃腹膜透析袋于垃圾中。7%~17%的患者随机直接丢弃针头在垃圾中。37%的患者没有进行废物回收处理,而其余的患者主要由护士进行废物回收。腹膜感染的32例患者中20例患者直接处理感染后的腹膜透析袋,并没有采取与非感染时不同的处理方法。61%的患者认为处理腹膜透析产生的医疗废物是很重要的,16%的患者认为医疗废物对他人健康产生危险,10%认为医疗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吉林地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整体不规范。吉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认知率较低,尽管其与美国纽约州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理认知率相似,但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置情况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正确处理情况比较见表1,错误情况比较见表2,认知情况比较见表3。

3讨论

3.1在院腹膜透析医疗废物处置100%达标原因分析吉林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是全国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院内从透析过程的无菌化操作到透析后的消毒分类处理全部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由专业化培训的专业腹透护士严格操作,因此吉林市中心医院在院患者的医疗废物消毒、分类、放扎工作能够严格遵守国家规定。

3.2居家腹膜透析医疗废物处置不达标原因分析

3.2.1居家治疗管理缺失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3]都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指出了明确的方法、提出要求、划分了责任。许多居家治疗产生的医疗废物能够找到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这些条例主要是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监督机关的管理规定,并没有提出针对居家治疗患者的要求。患者不能系统了解规定,加上医护人员疏于监管和宣教,从而导致严峻情况。

3.2.2居家治疗的患者对处理医疗废物的意识极差,大部分患者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处理产生的废弃物。

3.2.3对医疗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意识薄弱患者没有意识到医疗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没有感受到区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必要性,这在根本上不利于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的开展。

3.2.4没有正确的终端回收部门因没有终端回收部门,所以大部分患者的废弃针头最终混入生活垃圾。与张鹤等[4]的研究相似。

通过本次调研显示,我国居家腹透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情况非常严峻,大部分患者不能按照出院前宣教的要求执行,在脱离监管的情况下不经处理擅自丢弃废弃物,这对周边环境及人群健康都有极大威胁。长此以往,居家治疗将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尤其是针刺伤带来的危害,因为在使用过的注射器中,乙型肝炎病毒能存活1周[5],所以无措施、无保护的锐器丢弃、贩卖医疗废弃物的行为必须严令禁止。如何开展腹膜透析居家治疗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将是环保部门和医疗机构迫在眉睫的任务。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提出具体建议如下:①提高患者对医疗废物分类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②设置居家医疗废物专用回收链及终端回收部门。③经济鼓励医疗废物回收。

参考文献

[1]BailieGR,KowalskySF,EiseleG,etal.DisposalofCAPDwasteinthecommunity.PeritDialInt,1991,11(1):72-75.

[2]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16.

[3]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

[4]张鹤,高峻,张俊蕾,等.糖尿病患者居家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调查及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0(06):54-55.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保健医学与研究(收集3篇)
  • 下一篇:银行实习工作证明(收集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