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模式,强调按系统思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事务,以达到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率的目的。为了适应系统化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了戴明模型,即按照PDCA循环思想,通过识别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控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
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2.1系统策划
系统策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和编制系统文件6个步骤。第1步:企业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是做什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将企业的要目标、方针、策略和行动信号构成一个协调的体结构和总体行动方案第2步:企业信息化规划。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的优势、弱点、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水平所处的层次。开展企业信息化瓶颈分析,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找到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决策者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和瓶颈分析来确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第3步: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其内容包括确定信息化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确定方针、目标设定与分解、所需资源分析等。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确定系统适用范围,以指导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确定系统方针,以它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推进原则;设定系统目标,以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总的目标,明确各个阶段每个部门的目标,以保证企业总的信息化目标的实现。第4步: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的方法,对识别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分层归类,建立3层结构,分别为系统层、过程层和活动层。第5步:编制系统文件。根据建立的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文件也分为3层,其内容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的编制。系统文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并为员工学习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材。第6步:系统文件的评审。由企业系统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文件进行评审,然后正式。
2.2系统运行
在系统文件完成评审和后,系统运行的步骤,包括宣传、培训、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4个步骤。宣传、培训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部门领导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人员。其主要内容包括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理念、技术和方法。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以及信息系统规划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解决企业旧体制对信息化工作的阻碍。
2.3系统评价
该阶段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审核、过程测量和监控、信息化效益评价、应急准备和反应。通过对运行过程的评审和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清楚地知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需要改善之处。
2.4系统改进
根据系统评价的输出成果,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系统运行过程提出过程改进意见,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螺旋上升,业务流程越来越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3结束语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财务会计流程;流程再造;数据标准;实时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网络背景之中,信息科技不断的融入到单位的各个角落,其打破了单位的商业体系以及管控思想,确保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信息之中。在这个背景下单位领导人要了解信息,就必须积极的使用,掌握流程再造的一些措施和设备,积极的分析并且对其重组,设置一体化方法,设置实时掌控方法,进而确保信息精准真实。
一、财务会计流程概述
通过分析相关的概念我们得知,它有着两大特点。第一,它面对的是客户,涵盖组织之中的以及外在的客户。第二,其不会受到单位的职能机构以及其他的分机构的界限干扰。
单位在运作时期的具体活动步骤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单位在运作时期生成很多的业务步骤,此时出现了非常多的信息。财会流程得到了这类信息之后,经由多方面的处理,把信息供应给管控流程中。进而其通过会计流程供应的信息开展管控工作,对运作活动开展综合化的测评。其设计理念以及信息采集的功效和制作的精准性等,都会干扰到单位管控工作的品质。
二、当前财务会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各核算子系统缺乏连贯性。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属于手工账务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征就是财务工作者按照层层向上的顺序,完成各自的分工,这是最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随后,财务会计流程进入到了半手工账务系统阶段,在该阶段,逐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企业也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技术建立了许多独立的子系统,提高了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然而,该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分离的,这样就很难实现信、资源的共享。可以说,半手工账务系统只是对手工账务系统的模仿和招办,毫无实质性进步,没有弥补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各核算子系统缺乏连贯性的缺陷。
其次,传统财务会计流程仅仅关注到了企业一小部分的信息,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的会计流程很难采集到业务流程的整体数据,因此其只能对业务流程的部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这份数据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会计流程的作用也很难充分发挥才出来。
最后,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无法及时更新财务会计数据,更不能对其实现实时控制,原因在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只有先发生业务,再采集数据,也就是说,业务与财务会计核算并非同时进行,而是相互分离的。如此一来,就使得财务会计信息无法及时更新,具有滞后性,不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有时还会误导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三、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BPR)
它是单位的管控活动从过去的管控体系发展为目前的信息化管控工作的时候,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它具体的涵盖如下的一些内容:
(一)流程分析与诊断
当开展重组活动之前,要对过去的活动措施分析论断,以此来明确其区间和深度等。该项活动是对单位目前的步骤的一种分析和论述,分析它面对的一些不利现象,进而开展有序诊断。
(二)流程的再设计
它是建立在上述的步骤的前提之中的,要再次的设计并且完善目前的步骤,确保它更为合理。它并不是单纯的照搬手工方法,是把信息科技和优秀的管控思想等渗透到单位的流程设计之中,进而确保信息高度的汇总,其可以开展实时活动。
(三)流程重组的实施
这个时期是把设计好的流程运行的一个步骤。它是一个非常艰难而且繁琐的活动,其牵扯到组织调节等等的很多要素。重组的有效落实会使得业绩获取成就,假如落实不合理的话,就会给单位带来非常多的危险性内容。
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一)从宏观层面入手
从宏观方面来看,企业在优化财务会计流程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在优化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之前,必须对企业现有的,正在使用的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诊断,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展开具体的优化措施。对现有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分析、诊断是财务会计重组的前提和基础,该环节必不可少,这也是财务会计程序优化的必经之路。
其次,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这一步是建立在上一步的基础之上的,依据准确的分析、诊断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改进现有流程。如果现有流程完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就要重新进行设计,使其更为先进、更为实用。
(二)从微观层面入手
1、加强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统一的标准
新的财务会计流程应能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模块正确地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逐步实现了会计记录的电子化、无纸化和标准化。
企业应当建立简单而又实用的会计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流程的建立应当参考财务会计一体化的IT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财务业务的有机统一,建立有效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避免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复计算。此时,财务部门无需等到业务部门的业务行为彻底结束后才能采集数据,而是可以根据资源共享,直接对业务部门核对确认过的单据进行数据采集。财务部门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后,系统就会直接将这些加工过的信息转化为记账凭证。如果企业有需要,系统还能自动生成财务报表。
打破顺序化业务流程,实施事件驱动
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人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4、将控制机制嵌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实时控制策略
一方面,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控制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在初始设置时,财会人员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事件接受器接受事件信息,控制器根据数据库中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准则,自动对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格性进行判断,从而支持实时控制。
另一方面,将财会人员嵌入经营活动过程,使其发挥实时控制作用。当经济业务发生时,财会人员利用管理软件提供的信息判断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规,并对经济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以抵御经营风险。
5、应用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
构建财务一体化流程,需要借助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自动将业务单据转化为记账凭证,保证财务和业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事件接受器、凭证模板、生成器和实时凭证。
结语
综上,为了更好的实现财务会计流程设计,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在职业道德和经验方面也要进行不断的提高,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环境是随时都会发生改变的,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流程也要不断进行改变,适应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明来.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9.9.
[2]张有峰.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4.
[3]蔺玉,魏曦.会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流程重构[J].财会通讯,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