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艺术新媒体技术
1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及定义
新媒体自从产生以来就一直是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新媒体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从媒体统治的时代来划分什么是新媒体什么是传统媒体,也可以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上来区分,因为新媒体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无论如何都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新媒体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式媒体形态。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也随之产生不断变化,并且在人类社会里产生广泛及深刻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也随着改变,一部分艺术家也越来越多地依靠新媒体对自己的艺术进行阐述和表达。这种新媒体艺术借助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试图从传统媒体中脱离出来,寻求一种全新的表述方式,从简单的叙事变为叙情,从单一的感官感受变成综合性的体验,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新媒体艺术,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2新媒体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20世纪末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而新媒体艺术则是利用新技术赋予艺术家新的手段,艺术形式不再是单纯的平面画面或者是立体作品,而是各式各样新式的表现形式,并且大多具有交互体验。这种体验给受众一种全新的感受,不再是单方面的接受艺术家传达的信息,而是可以参与到其中,能够更深刻的体验,这种追求即时效果和互动感受也是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的新的表现特点,作为一种结合了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给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也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更广阔的视角。作为不停探索人类新想法、不停突破现有界限、走在大众思维前端的艺术家,将电脑科技等新媒体技术与现有表现手段结合在一起,实现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
谈到新媒体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就需要先了解新媒体所具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成本低,制作流程比较简单。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制作相比传统媒体更加低成本高效率。传统媒体的信息制作环节十分复杂,先由记者进行前期采集编辑,然后由媒体公司进行后善总结,再通过各种渠道发送出去。新媒体却节省了其中很多环节,信息大多借助网络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不像传统媒体需要依靠纸质的大量印刷或电视广告的大量播放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对于一般受众来说,接收信息的成本也大大降低,相比传统媒体人们更倾向于免费的新渠道。
二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信息传达比传统媒体顺畅。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的传播可以依靠自由发达的网络和受众随身携带的客户端来实现,相比依赖纸张的平面媒体、依赖电视的电视媒体、依赖收音机的广播媒体,新媒体可以将各种媒体的优势集为一身,打破媒体自身的界限,将各种技术手段联系在一起,使信息传播的双方都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交流。随着互联网及云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信息爆炸的现象,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也不同于以往,更加简洁明快迅速的接收方式更合乎当下快速的生活节奏。
三是受众体验更良好,相比传统媒体具有交流互动的优势。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扮演输出的角色,具有交流的局限性,无法很好地和受众交流互动,即使有也不能实时互动,不具有时效性,而新媒体技术不只是单方面的输出,还有双方互相交流的互动,具有良好的时效性、活跃度、新鲜感。
结合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艺术家在利用新媒体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相比以往艺术行为的更多的新形式。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身人性的探索也越来越多,从大工业社会量产的精神需求逐渐转变为强调个体突出个性的精神需求,在这一前提下,能够进行交互的艺术应运而生。人类不再是生硬地单方面接收,而是富有个人情感的交流互动,每个受众个体的不同都会对信息传达的这个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造成不同的后果。相比过去,人们更乐意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人的感受,展现不同的样态。
一方面,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客观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主观层面上受众也更乐于接触新媒体。
艺术家在进行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时候可以借助其信息传播的优势,综合各种渠道,在更多的媒体媒介上进行艺术表达,这种新兴的艺术创作形式给人们日新月异的感受。
3对新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时代也不断的推进,当下社会的主要发展特征之一就是新媒体的崛起。媒体艺术的运用更加广泛更加专业,新媒体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影响,从事艺术行业应当更加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以应对不断快速变化的社会,积极主动对现有的生活进行提升和改变,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新媒体为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科学技术、观念思想、行为方式,也为艺术带来了一些弊端,某些艺术的创作逐渐被大众同化,逐渐变成快餐、简单、无脑,可供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少。因为对个性的逐渐倡导,人们对自己的喜恶也愈发明确,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个人口味。如果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可能在接收的过程中会因为个人的差异选择更多的垃圾信息,从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无法收获有益的资源。
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艺术本质的偏离,从利用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感进行思考变为单纯为表现客观事物的技术样态,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思想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爆炸、各种想法纷至沓来的时代,对与错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机器也会越来越像人类,在虚拟世界中存在的人与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人可能愈发分离不清。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准或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又是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4结语
在这个新媒体艺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里,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审美观念也提出新的需求,因此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不仅在客观上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也要在主观上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从统一、简单的平面角度变为多样、复杂的立体角度。在对新媒体艺术不断开发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这种与新技术相依相生的艺术形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研究新媒体艺术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现状;对策
感恩教育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和体悟人间恩情,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恩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能够处处感知人间恩情,时刻做到施恩和报恩。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育方式相对传统落后。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更多的理论教育和道德灌输,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思想触动和道德震撼。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接受了太多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很多理论已经不能再对他们起到更多的作用。理论说教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体悟,更不能让学生更好地交流;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也就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感恩教育重在体验和感悟,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恩情,才能学会感激和回报,才会在生活中学会施恩。2.感恩的对象过于狭隘。传统的感恩教育更多是对父母的感恩,对教师的感恩,这样的感恩能够让学生直接感知恩情的存在。但是,很多时候都是限制在这样的对象,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一直到高职大学,都是对他们进行的感恩教育对象都是父母和教师。其实,感恩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能够让学生从生活和工作中每个方面感受到恩情的存在,体会到人间处处是恩情。从生活点滴感受,从细节琐事做起,感激和回报身边的每个人。3.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性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提升工作,需要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教育引导,能够从身边的琐事感知。现在的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不能对做到连贯性和全面性。感恩教育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和碎片化,这样的教育不能对学生产生深入的影响,也就不能对真正改变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同时,零散的感恩教育很快就会被现代新媒体的各种负面思想和信息所消解,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非常差。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改进对策分析
1.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理念,坚持传统教育和线上教育融合。新时期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一定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接受方式,不断改进教育形式和手段,确保教育方式更能符合时展,更能够适应学生学习习惯。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固然有着其重要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是经历了实践的反复检验的。但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尤其是新媒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高职大学生,他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是新媒体,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新媒体,对他们思想和行为影响最大的也是新媒体。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传统教育和线上教育相结合,充分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构建新媒体感恩教育平台,借助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更加灵活丰富的感恩教育。现在高职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新媒体客户端,是各种基于即时通讯的移动应用APP,QQ、微信和微博是他们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更是相互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也是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平台。感恩教育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内容的推送,让学生借助新媒体获得更多的感恩教育。针对学生关注的各种新闻和热点话题,做好感恩方面的引申,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做到润物细无声。2.发挥新媒体的资源优势,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新媒体在高职大学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他们的影响全面而又深远。新媒体资源异常丰富,能够从中找到更多的现成材料,更能从中找到更具时代性的新鲜素材。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资源优势和传播优势,能够达到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效果。新媒体资源是基于网络应用的资源,感恩主题的资源非常丰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能够找到更多的新鲜内容,而不是传统的重复无数遍的内容,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更为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从这些现象和热点问题着手,做好资源的发掘,开展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更具有时效性。以新媒体为平台,还能让学生相互评价和推送,提高教育的效率,增强互动性,更有利于深化感恩教育。3.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优势,鼓励学生的报恩和施恩行为。新媒体环境下,师生交流更加方便,人与人联系也更为快捷,学生有了较强的感恩意识,能能从生活中处处感知人间恩情,也就会懂得报恩,学会施恩。报恩、施恩的方式很多中,形式也非常丰富,新媒体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途径。利用新媒体在重要的节日对有恩于自己的所有人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祝福,在平时生活中多联系、问候和提醒,表达自己的关心和体贴。
总之,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崇高的道德思想境界。感恩教育是一种唤醒人性的生命教育,更好地展现人性光辉的重要体现。
作者:王维燕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君.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立体化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