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技术专业是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立的一个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园艺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聋人大学生。鉴于聋人大学生与正常园艺专业大学生的差异,也为了让聋人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园艺职业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园林树木、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方向的栽培与管理,以及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保鲜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本专业从教师队伍、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聋人大学生的教师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针对特殊群体的特别教师。为了出色的开展聋生教育,专业教师必须首先了解聋人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生理特点、掌握聋人大学生的沟通方式,获得聋人大学生的认同;其次必须掌握熟练的手语,并深入详细地研究专业词汇的手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聋人大学生。对于聋人大学生来说,尽量多设置一些专业实践课来加强对聋人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聋人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园艺作物栽培、养护、管理等基本训练。针对聋生的特殊性,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主要以多媒体为主,配合相应的图片及动态效果图。教师边讲边使用熟练的手语,注重讲练结合,加强与聋人大学生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聋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加深聋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国内外对于花卉和切花生产实践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基于聋人设计专业学生的花卉生产创新教学还没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院,在聋人的教育和研究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此基础上聋人大学生对花卉和切花生产实践的研究对今后的教学以及其成果都有重要的意义。聋人大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园艺技术专业知识,借助学校提供的完善设备,应用设施栽培技术来满足不同品种一、二年生花卉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进行花卉的繁育、栽培管理、上盆、采收和保鲜等设计与试验,以期生产出高质量的花卉和切花。
2聋人大学生对一、二年生花卉的生产实践探索
一、二年生花卉是园林花卉中重要的种类,其种类多样、花色鲜艳、馥郁馨香,深受大众的喜爱。一、二年生花卉具有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栽培管理容易而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庭院等地绿化、美化及香化。花卉生产包括花卉品种繁育、栽植、播种期的确定、育苗方式、(育苗基质、播种过程及方法、浇水、施肥)、花期调控(利用温度、光照、土壤等条件来延迟开花或提早开花)、采收、保鲜等一系列环节,每一环节所采取的措施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花卉产品的质量。为了满足不同品种切花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设施栽培技术被贯穿使用于花卉发育的各个阶段来保证其产品的质量。一、二年生花卉多采用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法,聋人大学生通过对不同一、二年生花卉生态习性的研究,确定其繁殖、栽培与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土的配制:培养土的总体要求: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能好,酸碱度适宜。根据要求,本大棚培养土配制按黄土:营养土:沙子=2:2:1进行。(2)整地作畦:翻地约30cm,细碎土块,去除杂质,作畦,要求苗床平、直、细、净。(3)播种时期:一年生花卉春季播种(南京地区在3月下旬大棚内播种),二年生花卉秋季播种(南京地区在9月下旬大棚内播种)。(4)穴盘育苗:每穴1-2粒种子,保证发芽率,播种后覆盖一层肥沃的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用细孔洒水壶浇水,浇透苗床。(5)移栽:待花卉长出2-3片真叶时,带土块移栽到营养钵。移栽前苗床浇透水,起苗时用小铁铲铲起,注意保护根系,叶片和茎。(6)定植:既可以定植于苗床,株行距20cm*20cm;也可以上盆,上盆时先填土至花盆总体积的1/3左右,将花苗立于花盆中央,保持根系完全伸展,浇透水,置阴凉处缓苗。(7)摘心:根据不同花卉的要求,进行摘心处理。花卉“摘心”就是摘去植株主枝顶端的生长部位(生长点),使侧枝快快速生长,产生“丛生”的效果,达到最佳观赏效果。(8)栽培管理:在栽培过程中要进行灌水、追肥、中耕除草和降温越夏、防寒越冬。(9)病虫害防治:了解切花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掌握各种防治方法,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保证花卉的质量。聋人大学生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与管理进行生产实践,生产出高质量的花卉(图1),并用自己种植的花卉设计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小花坛。
3聋人大学生对一、二年生切花的生产技术实践探索
切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的具有观赏价值并带有一定长度茎枝的花朵,既有观花、观叶、观枝、观果的,也有赏其姿闻其香的。世界各国花卉商品生产的历史都不很长,比较早的有荷兰、比利时,大约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大多数国家的花卉业仅有五六十年的生产历史。节日期间切花消费量的增加,拉动了花卉生产和经营,在一定范围内提升了花卉市场的价格,从而增加经济效益。鲜切花一经离开母体,就断绝了水分与养分的供给,却仍要不断地消耗养分,从自然规律上讲,必然走向衰老与生命的枯竭茎直立,有刚毛。花为头状花序,单生于枝条顶端。花色有白、黄、粉红、玫红、深红、橙色等,十分艳丽。百日草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在20度左右。切花采收在盛开时切取,早采则花颈中空容易折断,且不耐插。切花后,浸水湿贮,并利用不同的花色进行插花设计(图2)。
4聋人大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生产技术的意义
通过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与管理以及鲜切花的采收、保鲜和插花设计的生产实践,不仅可以让聋人大学生掌握园艺职业技能,还可以使他们的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改善:
4.1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增加活力,张扬气氛,抑制冲动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整地、挖坑、培养土的配制、播种以及浇水施肥,在消耗体力的同时,还可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增加活力,张扬气氛,抑制冲动,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
4.2培养创作激情
花卉栽培与管理、鲜切花采收以及插花制作等园艺活动,是把具有自然美的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布置处理,使其成为艺术品,可以激发聋人大学生的创作激情。
4.3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
园艺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播种、移栽、定植、整形修剪、浇水施肥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聋人大学生在进行园艺活动时要求慎重小心且有持续性,因此长期进行园艺活动会培养学生具备忍耐力与注意力。
4.4增强责任感,树立自信心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技术现状
中图分类号:S6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123-01
中国花生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花生稳产、增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花生栽培技术可概括为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通过推广高产、优质的品种,应用垄作技术、麦套花生技术等,充分发掘花生增产潜力。笔者在本文中,从春播高产栽培技术、促早栽培技术等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一、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上世纪50年代后,在总结人民种植经验和单向技术研发基础上,研发出了7500kg/每公顷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有力推动了花生产量的提高,使花生单产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按照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建立栽培技术示范区,即把当深耕改为深浅轮耕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营造上松下实、深活松的高产土体。在种植中,存在盲目施肥,取而代之的为前茬增肥与当茬补肥,从而完善钾全用、磷加倍与氮减半的用养结合的平衡施肥制度。改革单垄种植为多棵壮和果多果饱群体结果,通过把促中控制后不管,改为前促中调后保的管理,建立一个稳定的长株高产长相,防止不良气候因素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在春播过程中,可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确定最佳播种时期提高,提高田间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实现当年的稳产、增产目标。研究认为,苗期高产项为“叶浓棵壮不过旺,五枝六叉花芽藏。主根深扎根群发,茎粗叶密早花放。”在苗期管理中,应积极防治早衰,通过诊断幼苗,充分发挥品种增产作用,用于指导花生种植。
二、花生促早栽培技术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尤其在花生播种地区,同时也是中国小麦主产区,粮油争地矛盾较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改革花生种植方式,积极发展麦垄套种和麦后夏直播,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粮油种植面积,确保粮油两种作物的稳产高产。
根据一年两熟种植制度,积极发展花生促早栽培技术。研究认为,因为小麦具有遮阳作用,麦垄套种花生缺点为主茎生长快,侧枝发育缓慢,叶色通常为黄色,表现为“高脚苗”长相。但是收割小麦之后,叶由黄变绿,会经历一个缓慢省政企,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花生的产量。
夏季直播花生具有“一快、一高和三短”的特点,其中,一快指生长速度快,一高为分酸系数高,三短为播种到开花期时间段、有效花期短和饱果成熟期短。根据这一特点,需增加种植密度,防止倒伏,以提高饱果率。
三、花生的优质栽培技术
花生优质栽培技术以花生脂肪酸、蛋白和花生脂肪,以及生理特征、影响因素和形状规律和管理技术为基础,建立一个完善的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促进花生的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品质竞争力。
(一)高油花生栽培技术
加性效应和环境条件可影响花生脂肪含量。同时,品种对脂肪含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花生仁中的脂肪含量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积累阶段、快速积累阶段和稳定积累阶段。而花生油分积累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要想提高油分含量,则必须延长油分积累的时间和速率。
花生油分积累持续时间长,营养与生殖生长同步,受到外界条件影响较大,比如低温、干旱和光照不足等,均可影响花生产量与果针入土。而在花生油分快速积累阶段,油分代谢强度比较高,应确保水肥供应充足,保证上部营养体的健康成长,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有机物质的供应,提高油脂转化和代谢效率。
实验表明,花生苗期持续干旱20d,则花生粗脂肪含量比正常田间水分含量提升0.82%,但花针期干旱持续10d,则花生粗脂肪减少1.04%,干旱持续20d,减少2.34%,干旱持续30d,则减少上升至3.86%。这就表明,花针期干旱持续时间越长,则对花生品质的影响也就越明显。
(二)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栽培技术
油酸/亚油酸比值,即O/L,是一种影响花生与制品耐储藏性指标,如果比值>3,则为高比值品种。一般而言,花生品种不同,比值要求也不同,珍珠豆型花生的O/L比值为1.6以上,普通型花生比值>1.8时,对于花生制品的储藏有利。由于花生O/L由1对或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遗传,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对于不同组合、环境影响,麦套与春播花生O/L比值比夏直播花生比值高,而地膜覆盖花生高于裸地直播花生。采用轮作栽培,可提高花生O/L比值。
四、无公害花生栽培技术
在气候和花生生产不断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花生病虫害的趋势增加,尤其是在花生主产区,由于连作状况严重,病虫害几率升上,程度加深,成为制约花生生产的主因素之一。有效控制花生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花生品质,对提高中国花生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积极研发并推广抗病虫品种,应用和推广无公害或者绿色花生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提高花生品质的重要技术手段。
无公害花生栽培的有效措施即为通过选育与推广抗病品种,筛选并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并借助高效施肥技术,实现花生高产、低残留的预期目标。
五、花生免耕与机械化栽培技术
(一)板茬栽培技术
在花生主产区的河南、河北,套种与夏直播花生面积占总面积的80%。为了降低种植强度,夏直播面积持续增加。麦子收割完成后,可实施板茬栽培技术,确保全苗全壮。由于该技术适用于夏直播花生播种,可与优质花生种子相结合,实现花生稳产、高产的目标。该技术主要包括前茬作物收割、处理秸秆、耕地开沟、深度施肥。种子处理和田间管理等。但其特点为无需耕地,直接播种花生。
(二)花生免耕栽培技术
免耕栽培技术适用于套种花生,在小麦收获期前的15~20d,进行播种。小麦收割之后,追加施肥、应用除草剂,在花生生长期不中耕。该技术可减少用工,同时可增加土壤有机质,防止水土流失。
(三)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
机械化栽培技术,利用机械完成花生的种植,主要包括耕地、覆膜、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作业内容。其中,耕地与田间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但无法满足花生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
当前花生主产区的收获方式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且成为农忙时节农民最为繁重的农业劳动项目之一,也是制约花生生产的重要因素。
六、花生栽培技术展望
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异常严峻,必须建立现代栽培技术,保证新时期中国食品与植物油的充足供应。花生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为高产技术,由目前的亩产200kg~300kg提高到亩产500kg~600kg。
花生栽培的发展方向之一为精准投入。由于当前花生肥料投入不合理,用肥不平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加上受气候影响,花生栽培研究障碍较多。以此,在未来的发展上,农业投入的高效、精准使用,为花生栽培需要关注的问题。
简约集成栽培技术的广泛普及。长时间以来,花生栽培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均对生产者的劳作提出更高要求,这才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成果的转化不利,同时也影响栽培学科的发展。所以,简约集成技术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结语:
花生是中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促进花生高产稳产是未来花生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本文中,笔者从春播栽培技术、优质栽培技术和免耕与机械化栽培技术等方面做了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