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诗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诗友们百忙中莅临,本次活动由省图与燕赵青春诗社联合举办,活动名称为“长歌燕赵情,诗话中国梦——燕赵青春诗社诗歌作品展”,事先已在河北青年报、石家庄日报报道,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领导也表示要在节后给予报道。本次诗歌作品展共有48名青年诗人创作的120多首诗歌作品参展,参展作品以“赞美青春、歌咏春天、热爱燕赵大地、积极建设河北、努力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目的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积极健康的诗歌文化。参展诗人均是燕赵青春诗社诗友,年龄以70、80、90后为主。
本次活动,时间囊括五一长假、青年节,有助于大力弘扬诗歌文化,让广大读者与诗歌爱好者可以更直观面对燕赵青春诗社。
――题记
几页土墙,把一个古老而又漫长的故事铆在溪边,在潜移默化中融入青春的梦里。
还是那杆长长的竹蒿,还是那条未曾改变的河。
被风雨描绘的老艄公,在岁月的雕琢下,撑着那把未老的竹篙,划着那条摇晃的舟子,从青春的对岸悠悠地驶来。
当你年轻的时候,既是一个能干的艄公,又是一个出色的歌手。青春给了你色彩,也给了你生活的支点,它以季节的冷峻点燃了一片枫叶,让你在绿色的海洋里找到了生活的位置。那些风轻水暖的日子,河岸来来往往的少女,总爱默默地转过身来,用那双双如水的眸子遥遥地注视你江中的身影。那时风便动情地吹,那鸟便动情地唱,可少女们却在鸟鸣与天空中没有语言。她们静静地倾听,就像幽谷中那捧清泉,洒进了她们的心房,眨着扑闪的睫毛,挑开生活的乐章。她们的背篓装进了你嘹亮的歌声和一片朦朦胧胧的期待。就在那一个朝阳刚扯开漫天彩霞的早晨,你所爱的姑娘在岸边留下一片粉红的花瓣和一纸未完的信笺。对你说:“你的长篙撑起了大河,扬起了浪花,你的青春融入我的青春,还有,你的长篙和歌喉深深地嵌入我的心坎,化作激昂的图腾。”
你却微微一笑,仍旧划着你的船。竹船篷架成青春的船帆,在烟雨中寻找生活的线索,缄默在水中漂泊的舟子,在反刍夕日的失落的日子里执著前进。你驾着青春的信念与执著,找寻生活的巅峰,寂寞中你默默地前进,默默地创造一个清净的世界,你相信青春的季节不会改变,更不会因此而褪色,就像一个春天要找回失却的灵魂,找回青春的定位。你嘹亮的歌喉唱出青春的希望,手中的船橹摇响了青春的风铃。
一晃经年,青春已在潮起潮落中静静地游弋,湮没在你付出努力的过程里。你成为了熟练的老艄公,你的桨声在打捞生命的阳光和血染的黎明。旱烟点燃了青春的黄昏,袅袅轻烟拂过海面,暮色四起,古老的渔歌频频吹来……那把岁月的长篙却依旧铿锵执著。
岁月的犁铧,翻出一片美丽的期待,播下了青春的种子和扩展的心愿,那份永驻的信念与执著,不因岁月走远而消逝,却在青春变化的档案中完好保存,就像那根撑了几十年的长篙……
[后记]
长篙鲜活了风干的记忆,舐舔沉睡的歌喉.站在青春的渡口,跟随着艄公打捞生命的果实――春华秋实。
静静地看着年轻的候鸟越过海面,透过海面的涟漪,看穿一个属于青春的新世界。
静静地体会淘气的海风怎么把衣襟吹成猎猎的酒旗,来昭示青春的宣言。
舟子仍在漂泊,长篙仍在摇曳,或许,岁月可以磨灭记忆,但却让青春的心灵分解的更彻底……
当从一沓湿漉漉的日历里拧出一个灰蒙蒙的雨季,那就是一个永不言败的青春季节。
【关键词】电影《青春之歌》;林道静形象;现实意义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代表作,在上世纪50年代出版,在出版同年,就搬上了大荧幕,受到了热烈的追捧,这部影片最为成功的地方就是成功塑造了“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勇气和力量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林道静的形象特点分析
林道静善良、纯洁,但是却倔强、乖僻、执拗,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服装主要以冷色调为主,给人营造出了质朴、纯洁的感觉。同时,林道静也非常钟爱白色的围巾,这更加强化了她的纯洁、质朴气质。她富有正义感,反对封建,从一个个人奋斗者成为了坚强的战士,在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如果没有她的亲身经历,如果不是面对民族危亡,如果不是经历过学生运动,林道静也许会选择其他的道路,林道静的奋斗历程处处扣人心弦,在当时的知识青年中有着极强的代表性,在目前也有着良好的教育意义。她的人生经历了几个历程:
1.反对既定生活
在男权社会下,任何女性的反抗都是徒劳的,林道静的家庭背景意味着她日后也会像传统女性一样成为权贵人家的附属产物,依附男性生活,她可以安心的成为全职太太,但是为了追求理想和自由,她放弃了。
2.追求自我价值
在封建的家庭中,林道静并未体验过幸福和温暖,在逃离了既定的生活之后,她开始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她喜欢阅读,尤其钟爱文艺作品,憧憬着生活的美妙和真谛。她开始走出以往的生活,开始真正的追求自己的人生。
3.接受暴风雨的洗礼
林道静的成长经历了身心上的双重苦难,在被捕之后,她言词拒绝了敌人的威逼利诱,承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考验,在渴望独立和自由之余,林道静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不得已选择了与余永泽结为夫妇。后来,她全心全意的投入集体斗争中,将自己的命运与大众命运紧密相连,投身与革命中,成长为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林道静的反抗意识成熟,也是其女权思想的成熟,是从个性的解放过渡到民族解放,从对贫苦人民的同情转变为对贫苦大众的付出,这是一个革命者的转变,更是林道静思想成熟的重要表现。
二、林道静形象的现实意义分析
在看过《青春之歌》之后,可以看出当时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他们有着坚贞的信念,林道静出身在大地主家庭,但是不甘心自己的命运,不断为自己的命运挣扎,但是却四处碰壁,虽然她知道自己选择的道路是艰辛的,但是却从未放弃,这种英勇的精神时至今日都是宝贵的财富。而新时代的年轻人面对着一次两次的打击就开始沉沦,这并不是我们的青春,我们的青春不应该是如此脆弱的,作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抓住青春的音符,挥写出绚烂的篇章。翻阅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太多的沧桑,但是却一直在顽强拼搏,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用自己的青春来回报祖国。
林道静由彷徨、犹豫、思想脆弱、境界狭小的个人反抗逐渐变得广阔、开朗、成熟而坚强起来。她放弃了“教授夫人”的舒适生活,唾弃达官贵人的荒淫,毅然选择了革命的光辉大道,并勇敢地走入了社会投身到民主革命运动之中,直到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都是党的培养引导与自己不断追求努力的结果。林的成长之路,展现了三十年代许多知识分子走过的道路。这条路映衬出一个伟大的真理――知识分子必须跟共产党走,必须自觉改造世界观才有出路。
电影《青春之歌》很成功,它以它青春的节奏行进着,看着它的时候只能紧跟它的节奏,像心跳的节奏一样,有时更快,快得让人窒息。看这部电影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你不可能停下来,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它催着你前进、前进!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奋进,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燃你,燃烧你。作品中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或许你可以从余永泽那里获得短暂的歇息,从卢嘉川紧张有序的脚步就会迫使你跟着他顺风疾走!那是一个跑步前进的时代,那是一个冲破一切的时代,那是一个青春放声高歌的时代。
三、结语
《青春之歌》描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革命史,利用林道静追逐梦想的道路塑造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奋斗史,林道静的奋斗史是艰难的,但是,她从来没有丝毫的放弃,时至今日,她的形象依然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极大的鼓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桂友.《青春之歌》:政治规训下的青春挣扎[J].名作欣赏.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