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择师
著名华裔声乐教育家赵梅伯先生在《歌唱的艺术艺术》一书中,针对声乐初学者的择师问题曾做过这样精辟的阐述:“如何去择师是一个重要问题,千万个天才学生,往往因为择师的不当而贻误终身,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歌唱与学乐器不同;一个学习乐器的学生若学得不当中途调换老师,肌肉还可以重新适应,但是声带是两片娇嫩的肌肉,一旦受伤便很难医救得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可见择师在我们初学者学习声乐过程中是一个何等重要的环节。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声乐初学者对如何择师一脸茫然,加上现今社会培训机构众多,教师资质也参差不齐,有的干脆就是一知半解,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一通神聊。但大多初学者因为没有意识到是老师方面的问题,致使很多条件很好的学习者错过了声乐学习的最佳时机,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也经常会碰到很多出现问题转过来的学生个案,虽经过长时间的修正,可有的孩子已经贻误了最佳的调整机会,在升学或者成为一名真正歌者的路上,丧失了与他人竞争的优势。
应该指出,一名真正的声乐教师首先应当是一名歌手,再有他一定是要经过正规音乐学府训练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胜任声乐教学。可以说一个好的老师能使学生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事半功倍,因为人的声音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它不同于其他音乐门类那么直观。所以说选择正确的老师是何等的重要,就比如和一个乐器老师去学习声乐,岂不是驴唇不对马嘴?著名意大利女高音苔芭尔迪直言不讳地说:“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对一个好老师。”
其实作为一个初学者,首先应当对自己的声音、质感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你是高音、中音还是低音,再找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给你一些建议做参考,再确定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领着你走进这条艺术大道。可以说一位初学者是否成功,老师占据着重要地位。正如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指出的“声乐水平能否提高,关键是教师的水平”,此可谓一语道破择师在歌者成长过程中是何等的重要了。
二、循序渐进
对于声乐初学者,往往都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学习心理,很多学生恨不得一夜成名,殊不知,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的连续性在初学者学习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对声乐学习的连续性问题是这样概括的:“所谓连续性是前一阶段的练习是后一阶段练习的必要准备;而后一阶段的练习,则是前一阶段练习的巩固和发展。”人的声音的发出是人体器官的活动,确切地说是由呼吸肌肉和声带肌体及共鸣腔体的综合运用,初学者首先应当对自己中声区的训练加以重视。根据自己声音的种类、音域进行规范化的自然音的训练,从而打下可靠的基础,待中声区得到正确方法的巩固后再逐渐向两头伸展。
初学者要具体的、有规律的、有系统地长期反复练习,在学习中充分掌握中声区的发声方法,结合各母音的练习和带字发音练习来得到科学发声方法下的声音。不能过早地开发扩展音量、音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加以训练,应避免使劲大声唱歌,过分勉强唱高音或低音,待到中声区练得扎实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其他训练。急于求成不但解决不了你的声音问题,还会使你的声带拉伤或完成演唱作品时产生心理畏惧,最后导致失败。
著名声乐大师吉诺・贝基在华讲学时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论问题大小,你最好每天只改一点点,不要企图一天能改掉,否则你就不知道怎么唱歌了。”其实这里面就告诉我们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周而复始和不断的训练中,才能得到正确的声音,一口气吃一个胖子是永远不可能的事。
三、初学者的呼吸问题
呼吸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是所有老师都一直强调的问题,但往往是初学者最不重视的一个致命问题。声乐从业者发出美妙的声音正是人体运用气息慢慢震动声带,按照乐曲要求的音高而发出的声音,可以说谈声乐学习或者谈唱歌必然会谈到呼吸。
很多大师级的教授对声乐学习中呼吸的重要性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说明。巴葛亚洛蒂说:“懂得呼吸和发声的人,就懂得了唱歌。”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声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可见声乐学习中呼吸的重要性。
可以说很多初学者演唱时都存在一定的呼吸问题,尤其是一些通俗歌手更为多见。有的歌手可以说就是凭着先天条件在哪里拼命,没几年,歌没唱好就不得不转业了。这是由于歌唱呼吸的训练往往容易被初学者所忽视,有人甚至觉得用不着专门训练也可以唱好歌,而且这种训练因为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在短时间内不易见到显著的成效等原因,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人的发声是由声带受到肺部发出来的气流的冲击而发声的,但歌唱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有着很大的不同。歌唱呼吸一般均采用胸腹式呼吸来完成歌唱发声的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又会经常遇到有的学生对呼吸的运用不正确,从而导致问题迭出的事件。
著名华裔声乐大师赵梅伯教授谈到初学者对应呼吸训练,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错误的呼吸方法给予了总结,胸部呼吸会使声音失去美的音色,音质乏而无力,音量空虚而不能致远,腹部呼吸会使音色黯然低沉且很容易使声音做不自然的震动失去声音的准确性。错误的呼吸还会产生声门受震、声带用力、喉头紧张、上颚紧张、舌尖硬化、嘴唇僵硬等一系列不良现象,这些都应是初学者应值得注意的。
四、声音与生活习惯及健康的问题
可以说错误的发声方法对歌者的发声是致命的,但良好的健康状况更是保证声音完美的重要保障。对于初学者不正确的发声方法,以及生理上的病患,饮食卫生、生活习惯对声音的影响也应该是声乐初学者必须知晓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常见的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等对学习声乐者来说影响很大,因为这些疾病会直接导致他们声音嘶哑、短暂性失声,所以,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经期对声音的影响,虽然女性经期发声是否对声音有影响目前尚无医学界定,但实践中一定数量的女性声乐学习者,在经期后咽壁和咽喉会有一定的充血,在一些国家,歌剧女演员在经期可以请假。所以还是建议女性在经期应合理用声。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会对我们的声音产生不良的影响。吸烟与饮酒都会使声音嘶哑,刺激性食物会导致咽喉及声带充血,尤其是在用声刚结束就喝冷饮或冰镇啤酒等会导致瞬间失声的发生。
关键词:发声练习;声乐;课堂教学
发声练习是把构成歌曲最单纯的母音或音节,融入音阶、琶音似地乐句或简单的旋律,在适当的音域内作半音上行和下行移动反复歌唱训练,它是用于训练声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进行系统规范的发声练习是声乐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们学习如何唱好歌曲作品的先决条件,只有进行良好的发声练习才能达到呼吸、发声、共鸣协调配合,经过长期的训练形成具有优美“音乐性”的声音。
一、发声练习的教学目标
作为声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声练习教学目标为:1.通过发声练习“打开”喉咙,做好歌唱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歌唱状态的同时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2.针对课堂上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在发声练习过程中,将重要的知识点或技巧难点拿出来,通过适当的发声练习的方法反复加强训练,为后面的课程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3.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嗓音条件、音色音域、发声习惯通过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以达到最优秀的发声效果,为歌曲演唱训练做好准备。
二、发声练习的作用
学生在声乐课堂上,需要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长期不断地进行发声练习,才能够逐步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这是唱好声乐作品的先决条件,因此发声练习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通过发声练习的训练鉴别学生的声部,从而对学生的声音特性有明确的了解,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2.通过发声练习能正确“打开”喉咙,做好歌唱的准备状态,这是学生声乐技巧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通过发声练习正确的打开喉咙才能让气息和声音畅通流动,达到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形成协调的器官运动;3.通过发声练习使抽象化的发声原理转化为实际的方法技巧,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巩固歌唱的状态;4.通过发声练习可以协调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的运动变化为演唱歌曲打好基础。
三、发声练习在课堂中的教学要点
(一)气息训练----气息是唱歌发生的动力和基础,课堂上通过慢吸急呼、急吸慢呼、慢吸慢呼、急吸急呼、“狗喘气”,惊讶也抽泣等练习,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气息控制方法,达到歌唱的气息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
(二)“哼鸣”及母音的基本练习----通过M音的哼鸣,a,i,o,u,e及ma,me,mi,mo,mu的母音的练习,有意识的控制气息、全方位调整发音器官,使得声音圆润流畅、统一、明亮且集中的效果。
(三)顿音、连音的分别练习和结合练习----顿音是“点”,连音是“线”,顿音练习时要注意一字一音的灵活性和连贯性,要求唱得清晰,短促,灵活,富有弹性,集中感强;连音要唱的连贯、通畅。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进行结合练习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
(四)保持共鸣位置的练习----在练习中寻找哼鸣的共鸣焦点,所有的音都向这个哼鸣的共鸣焦点位置靠拢,达到歌唱的要求位置并保持住,使声音上下统一。
(五)声音灵活性的练习和结合字声练习――通过声音灵活性训练,达到更积极的身体、喉咙、气息的配合,从而适应歌曲演唱中曲调、节奏的快速、流动及多变性。结合词意有感情地去唱,实现向歌唱歌曲作品的过渡。
四、发声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改革思索
(一)课堂教学中发声练习时间要因人而异,不能够做一刀切式教学规划。每个学生的嗓子承受能力和基本功掌握情况各不相同,不同年级的学生会有更大的差异,在课堂训练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合理控制练习时间,向学生灌输坚持每天练习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保护嗓子的知识(如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过度作高音练习;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造成声带疲劳或者受损),避免练习伤害。
(二)将课堂上的发声练习分为两大部分。传统教学主要将发声练习放在歌曲演唱练习之前,起到开嗓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在课程的最后5--10分钟将发声练习再次引入到课堂,因为学生在最初的发声练习中建立其良好的气息及发生框架后,进入到了歌曲的演唱训练,在唱歌的过程中由于歌曲的节奏、歌词、感情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会使得原来的框架有所松散,当然在歌唱过程中教师会不断的引导学生保持住这个框架,但是如果在课程的收尾过程中再次强调发声练习中的诸多要点,可以起到总结性作用。在训练内容上前半程的发声练习可以多用慢的、短的母音或乐句进行训练,后半程的可以针对所练习的歌曲进行某些语句的强调式发声练习,这样会使得学生对于其注意事项更加印象深刻,在教学中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应控制好每节课练习的内容,引入“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感到有新鲜感,使他们能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并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待练习持之以恒。
五、结语
发声训练是声乐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积极探索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重视发声练习,并把正确的体会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歌唱中去,形成演唱艺术表现的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卢新予.编著声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喻宜萱.声乐教学漫谈――歌唱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02)
关键词:声乐教学艺术初中音乐课堂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60-01
将声乐教学巧妙地运用到音乐教学课堂之中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往的音乐教学都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照搬到课堂教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音乐教学的观点,注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实践,创设一个更加能够活跃学生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巧妙融入声乐教学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学习与发展的过渡期,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最终做到音乐教学部及能够活跃起教学氛围,还能够做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尤其是在学习有关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亲身体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有关音乐的小活动,这样也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将音乐分为四个部分,然后让每一排的学生进行合唱,这样还能够是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做一些示范,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清楚其中的几个音节该怎么唱出来,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有积极地进行音乐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休止符”这一音乐符号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做一个示范,让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作用,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示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要做到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全面化,不能只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书本知识,更多地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将声乐部分的心上放到这上面,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来欣赏原唱之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能偶音乐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优化声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要是声乐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这样能够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是在这基础上对更多是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最终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管制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对一些音乐符号或是唱法的不理解,这时候教师就要联系声乐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楚其中一些音乐符号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一些音乐符号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其中存在的差别,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联系。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教师就要管制学生学习的特点,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明白教学所产生的一些有用的信息,不仅如此,教师要更加清楚学生在学习相关音乐知识的是要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声乐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多个器官进行学习,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优化声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做到促进每位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在课堂生活实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来对学生的声乐学校进行检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唱歌的编排,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3注重教学反思,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声乐教学更好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就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样在反思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唱歌教学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部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与表达,丰富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用最自然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调查,看他们对创新教学方式的看法,这样就会使教学更加贴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一些调查问卷,来收集学生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在其他优秀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去听一些优秀教师讲课,这样能积累一些经验,当然,也要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声乐部分的掌握情况,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平时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当然是在不打扰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这样会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有利于教师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声乐教学更好地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能力。
4结语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将声乐学习更好地融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之中,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现代教学不断发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国教学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有宝华.课程、教学与哲学――美国几种教育哲学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比较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