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案:疑云重重
人们都在问:黄光裕到底出了什么事?
黄光裕案有许多让人费解之处,如果黄光裕真的仅仅是因为“*ST金泰股价案”,那么,调查黄光裕的不该是北京公安局,而是中国证监会稽查大队。只有证监会稽查大队的调查有了结果后,北京公安局才会介入。
所以,很可能,“*ST金泰股价案”只是黄光裕案诸多案件中,可以很方便地拿到桌面上的比较成熟的案件。
也许,下面这条新闻更能让人信服:
2008年11月25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关部门对黄光裕的调查,可能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洗钱;非法募集资金;偷税漏税。
此前,有报道说,黄光裕被查,与被“”的商务部前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案直接相关,随着郭京毅案调查的深入,除原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之外,因受贿被查的商务部官员又增加了多位。正是商务部官员供认收受过黄光裕的贿赂,才导致了公安机关对黄光裕的调查。
从郭京毅被“”,到黄光裕被调查,其间相隔了3个月。在这3个月中,思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张玉栋等先后落网。张玉栋的办公地点就在黄光裕旗下的鹏润大厦,国美集团所在地。
张玉栋曾经不同程度地介入过国美并购永乐案、以及国美对迪信通的收购意向。
2006年10月27日,商务部召开国美、永乐合并案听证会,对该并购案进行反垄断审查。
国美永乐合并案的审查依据,是2006年9月8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目前已经披露的事实证明,多年来,郭京毅、邓湛、刘伟,以及作为官员与企业中介的张玉栋,一直利用这一审批制度中的自主解释空间进行权力寻租。
鹏润地产一位内部人士说,“国美电器”整体上市时,黄光裕将持有的35%非上市国美电器股权注入上市公司,不符合有关规定,后来顺利得到批准,可能涉及到行贿。此外,当年国美能否以红筹股的身份在香港上市,完全取决于商务部,国美曾想方设法对商务部相关人士“公关”。
2004年6月,中国鹏润(0493)以股份和可换股票据支付,出资83亿港元向GomeHodingsLimited收购OceanTown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国美电器”最终成功实现借壳在港上市。“中国鹏润”正式更名为“国美电器”。
而按照当时商务部规定,组建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外方股份比例必须在65%以下。故此,黄光裕只能自己持有35%“国美电器”股权,不能将其注入上市公司。
但2006年3月末,黄光裕接受专访时透露,国美电器将母公司一直未上市的35%资产注入香港上市公司的申请,已获商务部批准。
有消息说,黄光裕可能还涉及动用资金炒作期货或衍生品,在资金来源和进出内地与境外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关于房地产13亿元问题贷款之事。尽管此事已经过去10年之久,已经成为一种“原罪”。而且在2年之前,还再次调查过,黄氏兄弟涉险过关。但中国至今并没有对企业家的“原罪”赦免的法律出台,新账老账一起算,谁说不可能?
还有,很可能黄光裕已嗅到了危险的逼近,而秘密地非法向境外大规模转移资金。在《胡润2008富翁套现榜》上,黄光裕套现规模位居第一。前后从上市公司套现了135亿巨额资金,这件事不能不引起国家检察机关的高度警觉。
警方怀疑黄氏两兄弟至少有13亿元的问题贷款,在鹏润和新恒基之间不断流动,最终流向了境外。
这一次,他们又在两公司之间玩弄资本,做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
从“鹏润“到“新恒基”,黄光裕熟练地以自己为交易对象,玩弄着“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他通过注资、收购、疯狂地拉高股价、再砸盘套现的资本游戏,从这场资本市场中血腥暴发。
“*ST金泰”给黄氏家族
带来了多少黑金
官方的正式消息称,黄光裕涉嫌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600385)股价进行操纵。
这还真的是个事儿。是个足以让黄光裕、黄俊钦倾家荡产,外加牢狱之灾的事儿。因为非法操纵股票价格,不仅触犯中国的《证券法》,还触犯中国的《刑法》。
说到“*ST金泰”,这被誉为“2007年中国股市第一妖股”的,加上了*号的ST股,是中国股市一个恶炒垃圾股的标本,是可以进入教课书的。
请你回头看看2007年“*ST金泰”的技术图形,在2007年中国股市1700多只股票中,你能找到第二个这样的技术图形吗?不要说“复制”、“克隆”,就是相似、相近的技术图形,你能找到第二个吗?
“*ST金泰”创下了2007年中国股市43个涨停板的“涨幅王”的最高纪录,这43个涨停板成就了“*ST金泰”为2007年“中国第一妖股”的霸主地位。
43个涨停板给“*ST金泰”所带来的,是从3.26元上蹿到了26.58元,涨幅达715%刷新了A股涨幅之最的新记录。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2007年年初,买入了10万元的“*ST金泰”,到2007年8月,你的10万元就会变成75万元!可如果你不幸地未能在26.58元卖出,你的10万元到2008年11月,不但会被打回原形,还会缩水到了7.5万元。
知道了吧,什么叫“黄粱一梦”。知道了吧,恶庄是如何玩弄小股民们于股掌之上的。
问题是,“*ST金泰”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儿。
如果它真的经过重组,从亏损股变成一只绩优股,寒鸦变凤凰,值二三十元的股价,那么,人家也无话可说。可它不是,重组前它是一个随时都可能退市的、病危的带星号的垃圾股,2006年每股收益为巨亏:-0.66元,并已连续两年亏损。重组后,它还是一只严重亏损的劣质股。
“*ST金泰”的一飞冲天,引来了市场各方的质疑,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有媒体揭露了“*ST金泰”“拟注入的沈阳世贸广场项目是非法建设,严重违规,已被要求停工并移交市政府查处。”
至此,“*ST金泰”如气球般爆炸。从2007年8月31日开始,“*ST金泰”的恶庄们集体大举出逃,连续7个跌停,9月13日,上交所要求公司无限期停牌,直到向广大股民交代清楚其重大不确定性事项为止。
现在,我们该说说黄光裕、黄俊钦了。
黄俊钦系新恒基集团创始人,于2001年12月着手收购“*ST金泰”,通过其掌控的北京新恒基投资公司和新恒基房地产公司,在“*ST金泰”分别持股10%和1.92%。
暴大涨之后便是暴跌。黄氏兄弟上演胜利大逃亡,有人为黄俊钦算了一笔账,“*ST金泰”仅增发的这70亿股,黄俊钦持有80%即56亿股来计算,黄俊钦个人财富一下子便达到了1488亿元,直逼亚洲首富李嘉诚的1734亿元。
“国美电器”会倒下吗
人们似乎都在问:如果,黄光裕倒下,那么,“国美电器”会倒下吗?
此问并非没有道理,三鹿的倒下不是推倒了中国乳业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吗?顾雏军的倒下不是让“科龙电器”一败涂地吗?而胡志标的倒下,不是也使“爱多电器”变成了一地鸡毛吗?
应当说,不至于。
这是因为黄光裕的问题涉及面有限,基本上在个人犯罪的范围之内。而“国美电器”是一家经营得很好的公司。要导致一家企业的破产,问题会出在资金链的是否安全,而我们“国美电器”的身上,至少眼下还感觉不到这种危险的逼近。
就在2008年11月24日下午,“国美电器”了一份让人放心的2008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净利润增长112%,经营利润18.7亿元。
在永恒号上。
“报告,在太阳系外环发现不明舰队向地球方向驶来。”
“是瓦格舰队吗?”莫里特问。
“不是,这。。这是泰坦舰队。”侦查员吃惊地回答道。
“哦?开启超空间,目的地太阳系外环,我倒要看看泰坦文明现在来这想干嘛?”莫里特命令道。
“但我们不是去支援圣光号吗?”
“泰坦比瓦格文明更恐怖,所以要想清楚泰坦舰队来这干嘛?”莫里特将军解释道。说着,永恒号就进入了超空间。
这时,在所罗门方面。联盟军舰队正在抵抗着瓦格舰队。
“将主炮对准敌旗舰,重力光束发射,反舰导弹全部发射…”一连串的命令在圣光号的指挥舰桥响起。圣光号正在集中火力向敌人旗舰开火。因为据情报显示,指挥旗舰的是瓦格著名战将克洛斯。他是以耍诈而出名的经常偷袭联盟的补给线。所以,这次联盟军一定要把他逮到。海格拉舰队运用亚空间核的能量,发射小型激光弹向敌人的护盾舰发起进攻。希拉图舰队也不甘示弱,使用反舰激光技术重创了敌人了母舰。敌人顿时被打乱了阵脚。拼命地使用武器和雄蜂战机反击。
与此同时,在联邦军总部谈判桌上,希拉图的和平使者已和联邦军首脑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同盟协议,互不侵犯协议等30多条协议,这30条是关于高科技技术,武器和医疗方面的。并开始成立远征舰队。
这时候,永恒号已到达了太阳系外环。泰坦舰队一看到永恒号就开始用炮火袭击它。永恒号快速地升起了护盾,并开始还击。
“所有轰炸机中队全部起飞,截击机掩护。”莫里特命令道。命令刚一下达,所有的轰炸机和截击机就全部升空了。轰炸机不断的袭扰着泰坦舰主炮系统,让它没空去瞄准永恒号。截击机则不断攻击敌舰的防空设施。泰坦舰改变了阵型,开始向永恒号后面迂回包抄。
“发射所有反舰导弹,并输送能量给母舰后方护盾。”莫里特紧急命令道。这时,大家发现反舰导弹好像对敌舰没有伤害。
“这。。这怎么可能?”莫里特惊讶的说。原来,泰坦舰的护盾是热能护盾和瓦格的普通能量护盾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