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高校;考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64-02
高校考古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热门学科。但目前考古学专业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改革高校考古教学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任。本文认为高校考古教学改革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理论和方法三位一体的改革体系。
一、用“求是”的理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考古专业的首要目标就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制度。21世纪中国高等院校培养考古人才的标准是懂得文物考古法规、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有娴熟的田野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然而,当代考古学人才的培养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一方面高校内部考古学科的资源仍相对匮乏。“考古学本身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但其研究理念和方法技术却具有文理交叉的性质,在对古代遗存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多种仪器设备,也需要具有多种知识背景的人员”[1]。如果高校过于看重招生数量和规模,依据招生盗颗渲醚Э谱试础⑷范ㄊψ时嘀疲或者简单地将考古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进行资源配置,就会严重地限制考古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考古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甚合理,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多学科融合层面相对薄弱。此外,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层面上,面临着本科非考古专业的人数较多、生源基础差的问题。很多考古专业本科生放弃了本专业的学习深造机会,改行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大量的非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却带着对考古学的误解步入考古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这些学生的考古学专业基础相对较差,在硕士阶段首先面临的就是考古学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的补课问题,更高层次研究能力的培养无疑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博士研究生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与研究课题相结合的田野工作难以开展,因而导致依托田野发掘和第一手资料开展的博士学位学术成果数量不多。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要实事求是,立足于人才培养现状深化改革。总的说来有两个原则:一是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成为向社会培养输出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二是必须尊重自身的发展规律。考古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全面发展。总之,在考古学的人才培养方面要实事求是,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该怎样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学科内容都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
二、根据运动理论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要依托于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培养什么样的考古学人才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学科建设也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用运动的原理改革学科建设才是正确的方向。
首先,用运动的观点构建史前史。史前史占据人类历史的很大一部分,不能忽视,特别是人类、农业和文明三大起源问题。将这些考古学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到学科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从世界历史体系角度来审视中国古史,弥补了文献古史的不足和局限。
其次,用运动的原理建设考古学学科体系。“考古学的研究打破了中原中心论的错误与偏执,将中原之外的灿烂文化揭示出来。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学科体系构建时需要重点关注,比如商时期的四川盆地出现了不低于中原文明的三星堆文明,北方草原也有极富游牧文化特色的青铜文明。通过与文献的对比,有助于学生摒除中原文化优于其他地区文化的错误史观,对于学生树立以考古学学科新知识体系为基础的正确历史观有重要作用”[2]。
再次,用运动的原理丰富历史学学科资料。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史料比例,将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将历史文化的背景与考古资料对照分析,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如,礼制在中国古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政治、思想和民俗上都有诸多表现,文献记载相当普遍,而其物化表现形式也在考古资料中大量存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应将这些内容突出。
第四,地方史的研究往往是地方院校历史专业的重要内容。我院考古专业根据考古新发现及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红山文化等特色考古学文化内容,使学科建设随着考古发现不断推进。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识,并有助于学生地方文化情结和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
总之,考古教学很多领域都有扩展的空间,考古学的学科建设要与时俱进,教学改革也应永远处于运动中。
三、根据实践理论更新教学理念
考古实践既是培养考古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考古教学改革一定要遵循实践的原则。
首先,考古学是文理交叉学科,实践环节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考古学专业应该加大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实践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目前,学界以及教育界己经认识考古实践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比如,开创了田野学校这一培养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课堂讲授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其次,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各项事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研究生阶段的田野实践应被纳入考古学科研究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以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达到高校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之培养目标。
再次,考古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其发展既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受到历史、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田野调查虽然也受以上因素制约,但仍然不可或缺。同时,田野实践在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对考古学人才的要求:即着重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田野实践的开展和推行对我国高等院校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落实科研、理论、实验交叉融合的保障。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在注重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训练的同时,应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学术创新能力”[3]。在教学改革中,除了要强调进行考古学的基础训练,即要求研究生熟练掌握国内外考古领域的基本理念、调查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同时更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学术创新的能力。
四、用发展的观点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的遗迹和遗物,考古专业的学生需要熟悉各时期遗迹、遗物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因此教学中直观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而传统的考古教学一般是课堂灌输,缺少考古调查、发掘和遗物等直观、动态化演示,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审视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大量r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讨兴趣,因为考古学本身就是直观的、动态的,学生学习方法也在不断在调整变化中,所以考古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变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考古学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法的高效、规范、声像结合,大大优化了考古学教学,并被学生所接受。在考古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将微观事物宏观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又可以节省时间,来进行其他的课堂教学,如组织和本节课相关的课堂讨论、学生主题发言、读书报告会等辅教学活动”[4]。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采用多媒体技术外,还要综合分析各个门类考古的学科特点,用“发展”的理论调整教学方法。因为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它和历史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各个门类相关的考古学信息,培养专业性强、学识精深的各门类考古学人才。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而调整。
总之,高校考古教学改革要立足于时代需要,实事求是,要不断完善学科建设,遵循考古学的实践性原则,不断改革创新,更新教学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高校考古教学改革,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也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国河.关于考古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7―138.
〔2〕彭长林.历史专业考古学教学改革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5,(01):164.
关键词:师生互动;古船复原;中国造船史;古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42-02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中国造船史》是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公共选修课程,作为联系古船航海技术与中国传统船文化其中涉及历史、美学、人文、考古等知识的传统文化学科,该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古船复原技术为理论线条,以师生互动古船复原为实践已经成为我校特色课程《中国造船史》教学的主流。在社会对创造性、探索性人才需求不断加大的前提下,在《中国造船史》课程的改革中引入古船复原技术,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对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方法、过程及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重构,以课程内容为主体,以既开拓又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为目标,以复原为纽带,形成理论知识学习,古老造船技术探索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复原古船,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探索性思维,以满足社会对探索性人才的需求。
一、《中国造船史》课程的基本内涵
《中国造船史》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造船工业发展史以及我国在世界造船业中所占的地位具有很大的作用。该课程在强化历史和文化教育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专业、投身造船事业的热情,起到了积极学习的促进作用。课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本课程是工科课程中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课程。属于工程学科中的专业技术史学范畴,是工程学与史学、考古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以培养既开拓又严谨的工作作风人才为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2.本课程阐释了中国源远流长的舟船文化,论述造船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它能激发学生对祖国造船事业的热爱,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忱。本课程师资依托我校造船史研究中心,配备了最合理的教学队伍,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以科研促进教学,让学生在最前沿的古船研究氛围下学习。
3.本课程以充分的资料,从船舶结构、材料等不同角度,以现有的考古发掘为现实依据,做到有理有据分析古船文化。对学生历史和人文知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师生互动复原古船构建中国古船体系
以古船复原技术为线条,引导学生理解古船文化内涵,我们构建了一种适合广大理工科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以课本内容为主体,以具有代表性的古船复原过程案例为导向,以培养既开拓又严谨的工作作风为目标的传统古文化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模式中把复原案例所需的理论知识、施工技术、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及应达到的能力等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图1为中国古船体系构建。具体构建过程如下:
1.教学中对出土古船进行复原之前,首先讲述中国古船的基本船型(沙船、福船、广船)。充分了解中国古船的结构特点、使用年代、使用地域、造船材料,在了解这些古船的基本特征下,根据出土的古船结构、地点,大致推断出船的年代及所属船型。层次鲜明,这样既方便学生对古船基本知识的记忆,又为后面古船复原知识的寻找提供了便利。
2.古文献和同时代文物是古船的复原蓝本。我们在教学中系统梳理考古发掘、古文献或绘画记载与描绘,在后续的古船技术继承的课程指引下,使学生充分了解古船复原前所需的知识储备。例如:在《释名》一书中对“舰”的型制作了如下介绍:“上下重板曰舰,四方施板以御矢石,其内如牢槛也。”这是我国历史典籍中最早的关于舰的型制的描述,寥寥数语,描述了舰的最突出的特征[2]。
3.教学中精心挑选古船模型复原实例,最后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三国赤壁水战的斗舰”和“海鹘船”。斗舰是东汉时出现的新的战舰,如图2所示。海鹘船发明于唐朝,船的外形模仿善于穿风掠浪的海鸟[3],如图3所示。古船模型复原实例使学生在温习古船知识的同时,理解古船复原原则及技术路线,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相统一。这样有利于古船知识的学习和探讨,有利于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论证的习惯。
根据学生的情况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课程分布时间,以保证大多数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具备一定古船复原知识储备,使优秀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条件来完成古船模式的复原。
三、师生互动复原古船,培养既开拓又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让学生学习古船知识和了解已经复原名船与名舰的基础上,通过前述课程的探索得到古船复原规律和技术路线,指导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复原实践。让学生亲自剖析古文献、了解现有发掘文物资料、学习木船建造相关知识,发挥想象力,师生互动完成古船模型复原,逐步培养既开拓又严谨的工作作风。“南海一号”宋代海船,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尽管目前还不能见到实船外貌,给复原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但依然可以从古文献、目前挖掘发现和理论分析中找到复原依据。在对古船复原实践中,让学生从发掘文物考证报告中推测古船年代,继而找出同时代古船设计模型和古文献记录,通过对船舶设备、造船材料、全船主体色调、家具等的分析和选取,师生互动完成“南海一号”古船模型复原。图4为“南海一号”复原效果图。
《中国造船史》课程根据所授课程特点,在教学中融入古船复原实践活动,师生互动增加理工科学生对中国古船辉煌历史的了解、目前现有对古船考古发现的认识、木船建造知识和经验的继承、船舶工程知识在复原工作应用的理解,刺激学生探索古船复原方法和技术路线,使课程教授中充满积极思考的气氛。最后通过师生互动完成古船模型复原,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应用能力强的工科院校学生,最终达到培养既开拓又严谨的工作作风的目的,满足社会对探索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邓光,等.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