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收集3篇)

时间: 2024-06-19 栏目:办公范文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篇1

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已成为制约和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在一定程度上使水资源的质量比其数量更加重要。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l益突出,受污染河长比例由1980年的21%增加到一999年的38%,其中受污染较重的淮河、海河、滦河、松花江、辽河和黄河流域忍002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51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1亿t,生活污水排放量194亿t。工业废水排放量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12亿t,占工业排放总量的!4.巧%,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806万t,其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6万t,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6.17%。这些污水都不同程度地直接造成广大农区的水体污染。

2、耕地污染

我国各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污染问题,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利用效率低,残留严重。2003年我国单位面积耕地化肥施用水平为357k妙耐,是美国的4倍,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设置的225k咖,限制,受到农药污染。目前我闰受下业“一下废”和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的耕地面积达587万hl矿;据2(Xx〕年对30万h耐基本农田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其中有3.16万h而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12.11%‘另据国家环保总局对23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2以洲〕年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川410万hmZ,直接经济损失达212亿元,弓!用污水灌溉过程中,大量污水达不到灌溉水质标准,也会对耕地造成严重污染。

3、水土流失

我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2年.我国有4200万m,耕地存在水蚀问题,667万卜而存在风蚀危害,二者合计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5%以[,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较为集中在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1949年以来,我国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祯失总计达267万hm,,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L,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层土壤流失量为30亿一150亿t.平均每年至少50亿t.占世界的1/3以上。

4、农产品污染

农药、化肥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农产品的污染,并直接危害人畜健康据农业部对6个省26个基地县抽样调查.粮食中农药检出率为60.18%,残留超标率达1.12%。一些大城市郊区蔬菜农药检出率超过50%以卜。每年我国都发生大量农药中毒事件,据26个省市几年不完全统计,共报告247340例农药中毒,致死24612人,年均死亡率为9月5飞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控制农药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方面有很大差距。这不仅影响我国农业自身的质量和健康,而且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品种和数量,有许多产品就是由于农药残留超标而被外商拒绝进门。

二旧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农村地区丧失资源开发的机会

“碧水蓝天,空气清新”已经成为人们对昔日农村的怀念。而当今的中国农村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污染和破坏〕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人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村的环境却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居住环境脏、乱、差,饮用水体水质恶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据新华网报道,我国的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农村现在有3.6亿的人门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同时废、污水的排放,农药、化肥、塑料等的滥用乱弃,造成严重的空气、水体、土壤污染;对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重了自然灾害。森林乱砍滥伐、草场乱挖和过度放牧、荒地滥垦、矿藏私用开乱采等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山体滑坡。于是,土地荒漠化、沙尘暴、泥石流、酸雨、洪涝等灾害频频肆虐)可以说,如今的中国农村生态环境已经到了让人望而却步的程度。卜天赐予了农村秀丽的自然景色,农民本可以得天独厚地引资招商、开发利用,发展旅游观光、餐饮娱乐,提供农产品和服务,增加收人〔。但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断送了这条上好的发展之路。

2、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人均耕地、水等资源数量严重不足,且质量下降;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污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由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未能资源化利用,导致部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部分农产品污染加剧,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威胁着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草地退化、沙化、碱化、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平衡失调造成农业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化化建设和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也要求农业生产无论从环境控制、生产资料供应、生产过程控制,还是最终产品质量要求,都要求环境的无害化和生态的合理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3、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障碍

环境恶化对农产品生产数量、品种、质量的影响必将波及农产品的加「-和销售环节,使受污染的农产品丧失加工价值和销售。此外,就农产品市场的更大范围的扩展而言,农产品的出口意义日益凸显,而当今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越筑越高,各国对进口产品竞相制定越来越复杂而又严格的环保标准,其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环境标准是最高的。特别是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害物质含量标准的规定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由此使我国生产的受污染的或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在出口贸易中连连受挫,丢失了大片市场,农民和相关企业遭受不少的经济损失这当然也影响到了我国整个对贸易的发展。

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投人计划和绿色产品开发计划,建立以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产业,推动绿色产品的开发与绿色市场的形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途径。

三、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1、农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笔者认为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我国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目_我国农村人n的文化素质水平低、旧有习俗、低质量生活惯性等,也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2、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者相联系密切,相互制约。经济效益的获取是生态环境效益共同参与的结果,经济效益的积累和增长对生态环境既提供发展动力,也带来压力。而生态环境效益是经济效益增长的物质保证,又是制约经济效益能否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经济效益往往见效快,而且效果明显;环境效益则具有滞后性、累积性。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容易被人们重视,当某种设备或技。

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废物甚至产品都有很可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损害,因此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一些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置国家法律与他人的利益于不顾,肆意破坏和污染环境;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利益和当前的利益,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项月和企业大开方便之门,大行地方保护主义;有的环保单位只顾收罚款而不管实际效果,企业交了罚款之后照常生产、照旧排污。

3、环境法律意识淡薄,人治色彩浓厚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篇2

环境与经济发展从来就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我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也逐渐为经济管理层和环保工作者广泛接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大量投入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又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本文针对陕西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提出了几点不成熟意见。

【关键词】

经济环境持续发展对策

[Abstract]environ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isalwaysrestricteachother,promoteeachother,therelationofjointdevelopment,inChina,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environmentandeconomypointofviewalsograduallyfortheeconomicmanage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workeriswidelyaccepted,butinreallifeisnottheeconomicaldevelopmentand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thetwoorganiccombination:astateandlocalalargenumberofinvestmentcontrolandprotecttheecologicalenvironment;ontheotherhand,theprocessofeconomicdevelopmentbroughtnewenvironmentalproblems,thisarticleinviewofShaanxieconomicandenvironmental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putforwardsomeimmatureopinions.

[Keywords]economicandenvironmental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陕西省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域辽阔,资源富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西北五省领头羊的陕西,其本地的发展也将对整个西部地区开发的促进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并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陕西地区处于我国西北部,具有西北地区特有的不利的自然生态特征: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以及草场退化严了重。根据西部大开发近几年年远景规划,近几年这段时间正是大规模资源开发和支柱产业壮大的初级阶段,这就意味着陕西省在这段时期将面临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因此,陕西地区必须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发展经济,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针对陕西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一、征收环境税

征收环境税尽管在实践中存在着社会和私人边际成本难以确定和征收成本的问题,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1、减免税。通过实施减免税鼓励使用节能设备和购买节能建筑,是一些发达国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美国决定在今后10年内对能源效率、替代燃料和可再生燃料等领域实施减免能源税政策,对新建建筑和各种节能型设备的减税额度分别为10%或20%。能效的高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房地产开发商和买方用户的成本支出,所以,在财政激励措施中还实施了“分级”机制。美国各州政府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地方节能产品税收减免政策。

2、征收生态税。国外绿色生态税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典型的绿色生态税有二氧化碳税、汽油税、垃圾税和资源税等。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国家实施了生态税政策。德国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外,其他能源都要收取生态税,间接产品也不例外,并开始对一次性饮料瓶征税。美国的生态税主要包括四类:对损害臭氧层的化学品征收的消费税、与汽车使用相关的税收、开采税和环境收入税。[1]

通过税收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普遍使用的方法。我国也可以从以下措施入手改革资源税制度。比如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一些尚未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的资源品纳入征税范围。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应包括自然资源中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和匮乏的可再生资源。资源课税体系的设计,应根据自然资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流程设计,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和财政功能。针对现行资源课税的计税依据所造成的资源积压和浪费,适当提高资源税的税额,特别是对于国家需要重点保护限制开采的能源资源,采取从量定额征收与从价定额征收相结合的办法不失为一项可行之举。

二、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

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是要注意对环境产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确定排污总量的方案,排污总量的控制是一项宏观性,全局性的工作,需要有一套完整、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当前应尽快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例》,使政府行为有法可依,具有法律上的指导性。相应的,确立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以保证总量控制指标的全面落实。同时要注意与排污收费、“三同时”等制度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其次,针对许可证分配不均现状,在坚持有偿分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上,还应从立法上做出更为细致的规定,明确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其对集体资源的责任心,不滥用许可证的分配权力,避免政府的“寻租”行为。对于行政部门的违法行为,赋予相对人行政复议与申诉的权利。再次,要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的法制化建设。

三、有效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除通过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之外,还应采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工具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大有可为的。首先,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课征环境保护税是保护环境的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会加重那些污染、破坏环境的企业或产品的税收负担,通过经济利益的调节来矫正纳税人的行为,促使其减轻或停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课征的税款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在其他有关税种的制度设计中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生产经营行为或产品采取税收优惠措施,可以引导和激励纳税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税收是政府用以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手段。

四、企业是治理的主体

在促进节约事业的投资上,对生产和制造节能设备和产品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企业所得税间接优惠。所得税政策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倾斜:一是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如可规定企业当年发生的用于节能设备、产品研发的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据实开支,并可按已发生费用的一定比例(如50%--100%)在所得税前增列,建立研发专项基金,用于以后企业节能设备、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二是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可以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取折旧;三是对购置生产节能产品的设备,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优惠政策。

五、科技手段

科技的源泉来自创新,改变陕西的传统产业结构,实施支持产业创新的政策,目标应在于创造一个有益于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实施积极创新的宏观环境方面,并侧重于促进企业间的科学技术知识创新活动,制定有利于传统企业运用新的科技知识,改变传统以耗费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同时加快科研机构、传统企业之间合作等方面的制度。合理的创新政策可以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外溢确定了进出某一领域的条件以及从事某种活动的范围和空间,并通过系统的激励与处罚规则,决定着技术外溢行为的结构和价值取向,从而能够保证技术外溢顺利到达传统产业。因此,政府要改变管理理念,为企业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创新、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建立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与规则,通过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来推动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外溢行为,通过确保传统产业顺利接受外溢技术进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浪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陕西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全面理解经济发展观。正确的经济发展除了包括关注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加外,还应包括环境问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二、全面理解先污染后治理的含义。世界各国目前已经发生的事实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规律,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这可以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描述,即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将会伴随一个环境污染,且随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步高速增长通常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三、健全相关体制,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和加强,改变片面政绩观的影响。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积淀在国民灵魂深处的官本位的文化影响较大,片面的政绩观就是官本位思想的直接体现。由于认识的偏差,社会上曾流行着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进而又将经济增长等同于GDP的政绩观,种观念也不利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

作者简介:

李志磊:(1978-),陕西汉阴人,西安欧亚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硕士,长期从事经济学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篇3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都是以粗放式发展道路为主:出口产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且某些进口资源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粗放式发展道路与循环经济产生了诸多矛盾,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下,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紧迫而有效的路径。本文在深刻剖析我国传统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的种种矛盾以及所面临的外贸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对进口方面来讲,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改革,2003(6)

[3]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年

[4]麦文伟.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新趋势及策略选择[J].中国检验检疫,2006,(7)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加强科技创新(收集5篇)
  • 下一篇:工厂下半年工作计划(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