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病案教学法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6-21 栏目:办公范文

病案教学法论文篇1

1前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症状的复杂性,疾病的难治性等特点。学生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中需结合神经系统主要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联系临床实际,逐步提高临床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如何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临床教学中需解决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caseteachingmethods)是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下,教师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提高分析、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我科自2009年开始把案例教学法用于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临床实习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2研究过程

2.1教学对象。自2009年以来在我院实习的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神经病学》。每组实习时间21天。

2.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①选择典型案例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神经病学专科性强,学生常感到内容复杂,难记,难懂,难于掌握。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针对性,典型性的原则,选择神经系统各疾病相关的典型案例,按照实纲要求,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并提供所需的参考书,指导学生床边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根据案例的描述明确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做好发言笔记。②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可看促进学生自觉的去查阅资料,博览群书,同时可促进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学生通过发表意见,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鼓励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进行理论讲授。并可以随时诱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提出质疑。通过课堂讨论这种方式,师生之间建立起合作、开放、真诚、平等的密切关系。③讲评案例。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进行小结,指出本次讨论中运用的理论知识、难点和重点,指明正确的分析方法及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使学生对某一疾病的诊治形成统一的认识。教师针对性的讲解,可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④课后复习。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提出讨论的优缺点,进行补充讲解和释疑,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进行反思,总结在案例阅读、材料准备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2]。

2.3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每组实习结束后,采用闭卷出科考试的形式进行理论考核,考核范围与授课所涉及的病例基本一致,试题偏重于检测学生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作为出科成绩的一部分。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收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这种新的临床实习模式教学气氛活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提高了自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体会

3.1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信息由教师传向学生,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信息。案例教学是以自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案例及问题交给学生,在分析案例和讨论环节中,让其独立学习,独立分析,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个人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在案例讨论中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而且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患者发病、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是学生学习诊断思路的重要途径。同时,案例教学法的考核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3.2案例教学法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既要选择好的教学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既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科学地评判和引导。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民主式教学,它能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可自由辩论,有利于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融洽了师生关系。

4结束语

神经病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学不能只着眼于知识的积累,还必须注重能力的开发。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分析、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培养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处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实习效果的一项有益尝试,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局限于教学书,查阅资料不够广泛,暴露出自学能力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法,不会去主动学习;少数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实习教学中,还要不断对案例教学法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杜鹃,陈玲,徐爱荣.在案例教学法中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3):61-63,71

病案教学法论文篇2

【关键词】针灸治疗学病案讨论课教学方法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18-02

对于五年制高职针灸推拿专业来说,针灸治疗学病案讨论课至关重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病案讨论课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一般在第四学年开设。病案讨论不仅是对学生以前所学习理论知识的回顾与总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为学生临床实习以及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病案讨论课难以选择病案和组织教学,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因此多安排一些病案讨论对教师本人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促进提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保证病案讨论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编病案,必须一具备二结合

要想上好病案讨论课,首先是要选择好病案,一个好的病案不仅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加强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编病案时,不宜随机抽取,要精心选择,做到一具备二结合,所谓一具备就是必须具备分析讨论价值,二结合就是结合学生群体认知能力和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结构。

具备分析讨论价值:针灸病案讨论课的案例一般不适宜直接用教材中现成的案例,因为这些案例的治疗方法、处方配穴齐全,不具备分析讨论价值,案例最好来源于门诊或住院病例,但不能随随便便地拿来就用,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必要时加以编辑,一定要具备分析讨论价值,要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同时具备典型性、真实性、实用性。还要考虑针灸治疗的实际疗效,尽管从理论上讲针灸能治疗很多病,但说实话对于某些病来说疗效并不好,要从临床实际出发,便于学生今后应用,例如可以选择偏头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等。

结合学生群体认知能力:本校五年制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生源是初中生,认知能力方面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等与大学生都存在明显差距,虽然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已经有较大提高,但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差距,不能照搬大学的教学案例,而是要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选编病案,案例要有吸引力,分析难度不宜过浅或过深,适中为好,这样才能适合大多数人讨论。

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结构:针灸治疗学课程一般在第四学年开设,学生通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和针灸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病案分析能力,但是由于课程开设和学习时间有限,尚未能完全达到一个临床医生应有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病案讨论课的目的也正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思考和讨论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了解本班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评估学生的诊断治疗水平,对案例进行适度的修改,防止因为内容过于生疏而影响讨论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注重三适应一保证

大家知道,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在病案讨论课堂中,这些因素虽然有它们各自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生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使各个因素之间形成最佳的组合。我们强调通过做好三个适应来实现一个保证,即教师主导适应学生主体,教学内容适应学生需求,教学手段适应教学内容,从而保证真正的教学效果。

教师主导适应学生主体: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双方配合共同参与的过程,病案讨论课不是看电影,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病案,而不顾学生是否能够听得见,不关心学生是否能跟得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更要主动地适应学生主体,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的、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诱导学生开拓思路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讨论。

教学内容适应学生需求:教学内容选择编排要合理,尽量与课程教材相一致,防止过偏、过难、过多、过杂。针灸病案讨论课要求根据教学计划确定讨论内容,教学时先讲解案例让学生对病案充分了解,然后进行讨论,得出诊断,症候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处方配穴,并对照处方解释方义,这些内容前后连贯,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讨论练习,才能获得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学手段适应教学内容:病案讨论教学手段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需要,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特别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例如病案展示可以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介绍方法,既可以请病人进课堂,也可以老师自己模仿病人,或者老师指导学生模仿病人,还可以运用各种现代化视听手段展示病人病情,但要注意也不能完全依赖高科技,某些情况下仍然要结合传统课堂讲述方法,主要是病症解释,让学生真正了解病情。

保证真正的教学效果:病案讨论课不能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要保证获得真正的教学效果。病案讨论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真正地认识病情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具体来说包括诊断、症候分析、治疗方法、处方等,这些内容要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之后自己说出来,而不是老师直接讲解,老师只能诱导启发,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真正认识病情,并能举一反三,今后能正确处理类似病人。

三、组织讨论,做到三避免二促进

病案讨论课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组织教学,上课过程中学生思维跳跃性较大,课堂秩序相对容易混乱,我们一般分以下四个步骤:介绍病案、分组讨论、班级辩论、老师评论。其中分组讨论和班级辩论主要是由学生发言,要做到三个避免,即避免分组太大,避免离题太远,避免气氛太过。通过讨论课达到二个促进,即促进班级群体思维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避免分组太大:病案讨论课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分组不能太大,人数不能太多,一般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这样每组二十人左右,利于讨论,当然分组也不能太小,人数太少容易思维拓展不开,不能形成讨论气氛。各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确保每个小组都能达到目标,小组长由学生推荐或采取轮流值日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避免离题太远:讨论课病案一般选择病情比较复杂的案例,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讨论时要动用以前多门学科知识,加之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容易顾此失彼,仅看到局部,不能全面综合,导致诊断不明,辨证分析不清,离题太远,教师要主动参与学生小组的讨论,多听取学生发言,当出现学生离题太远这种情况时教师要适当的及时引导。但教师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小组,而应该在各个小组之间流动。

避免气氛太过:讨论课学生往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是一种好现象,有助于激发调动所有人的思维积极性,开阔思路,但有时也有人容易情绪激动失控,甚至高声争吵,影响课堂秩序,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加以控制。学生分组前教师应该加以指导,尽量做到三搭配,即成绩好差搭配、能力强弱搭配、性格动静搭配,这样学生之间形成互补,有利于比较好地进行管理和提高讨论效果。

促进班级群体思维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分组讨论后,由小组推荐代表在班级公布讨论情况和讨论结果,小组代表人选尽可能每次不同,以便让多数人获得班级发言锻炼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群体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个人能力;此外还可以选择不同观点的学生在全班大范围内展开辩论,让这些学生得到充分的表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教师评论,注意三多一少

教师评论是病案讨论课的重要环节,老师要对讨论过程、讨论情况进行小结,给予恰当的评论,但要注意在对讨论结果进行评论时,不要把评论变成结论,可以给学生作出进一步的提示,留待学生更深入思考。评论过程中要做到三多一少,即多表扬、多肯定、多引导,少批评。

多表扬:重在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尤其是对那些积极思考、观点正确、勇敢发言的同学要多加表扬,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不断探索,对观点不正确者也应该适当加以表扬,以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

多肯定:主要是肯定学生提出的观点意见,包括正确观点和不成熟观点;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差距,鼓励能力相对较弱学生讲话,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只言片语,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多引导:主要是从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认识缺陷,被忽视的病症,加以分析,查找原因,对一些较为片面的观点或错误观点进行修正,指出欠缺之处和思维应该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病案。

少批评: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要少批评,对不参与发言的学生要少责怪,防止伤害学生自尊心,但对某些身在课堂而心在课外、甚至调皮起哄者一定要进行批评,当然在批评时要注意艺术性。

五、讨论报告,提倡一规范二特别

病案讨论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报告,以利于教师批阅后及时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写报告一些学生常常不太重视,甚至一抄了事,作为教师要强调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提倡一规范二特别,所谓一规范即报告格式要求规范,二特别,即治疗方案特别、个人体会特别。

格式要求规范:教师应该根据针灸治疗学的特点设计讨论报告式样,内容格式要求一致,一般包括班级、姓名、时间、地点、分组、讨论主题、讨论情况、个人体会、老师意见等项目,其中讨论情况包括诊断、症候分析、治疗方法、处方、方义等,这样既方便学生填写,也方便教师批阅。

治疗方案特别:针灸治疗方案包含治疗方法、处方配穴、方义等,由于针灸穴位比较多,选择余地较大,加之同一种病又可以选择多个穴位进行配伍,因此各人可以开出不同的处方,既然处方不同,方义也就不一样,教师要提倡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开出处方,不要人云亦云,一味地模仿别人。

个人体会特别:病案讨论中,由于各人的认知水平不同,体会也就有区别,教师要提倡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做表面文章,体会要具体,有特别之处,可以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点谈谈体会,体会不在于多,而在于实实在在,教师通过看学生的体会,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而言,针灸治疗学病案讨论课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任课老师、学生、学校整体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其中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尤为关键,因此作为学校要关心老师成长,提高办学条件,让专业课老师多接触病人,增强临床实践经验,为上好病案讨论课提供保证。而作为老师更要重视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特别要提高针灸治疗水平,上课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而是要从针灸临床实际出发,立足全方位,着眼多环节,科学进行教学管理,不但思考教师如何组织病案讨论,更要关心学生怎样进行讨论,一切为了学生考虑,才能真正达到病案讨论课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38

[2]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258

[3]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124、148

病案教学法论文篇3

【关键词】中医;医学生,病案教学法,临床思维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080—01

在中医临床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临床工作,成为合格的医生。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训,是教学中的难点。将病案教学法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现将几点认识总结如下。

1借助病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病案教学法起源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经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推广和完善,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在医学教学课堂中,病案教学法的应用,是围绕一个常见病的典型病例,由教师指导启发,学生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并提出治疗意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病案教学,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临床,对于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在临床上是否用得上存有很大的疑问。因此选择病案式教学,通过病案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病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所讲授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病案,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从疾病的临床特征到诊断治疗,使得基础知识转化为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

2契合大纲。选择并编制病案

在病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精选并设计、编制病案,使得病案教学能够成为理论教学的良好补充。首先,在病案的选择上,要经典、准确、简单,一个病案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可。

其次,针对所讲授的疾病的关键知识点选择病例,针对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对病例进行编辑,尤其是对典型症状、关键时点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突出描述,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再次,根据学生水平、教学层次要求,应用名医医案,提出问题—启发—讨论—总结,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医学课程的教学课程中,不仅要教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方案,还要对学生的诊疗能力进行培养。病案教学就能够很好地对理论教学进行补充,充分利用病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

3病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病案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应用关键知识点,分析典型病例,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与理论知识教授的方式不同,病案式教学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开创思维为主要目的。理论知识教授由于授课内容较多,所以以课堂讲授为主,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通过教师提出病例,学生进行讨论等多种方式,避免理论课中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通过引用病案,角色扮演,增加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现在患者难以配合,在示教课过程中,学生缺乏临床实践的锻炼,也难以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如何达到示教课的教学目的也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示教课中,通过引用病案,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目的,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引用的病例要经过精选,主要是以患者的就诊情形为主要模拟景象,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能力培养的要求。

综上所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是目前医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临床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对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进行合理运用的认识活动。中医学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恰当的运用病案,运用病案导入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实现认识的飞跃,实现角色的转换,尽快由学生进入医生角色中。

参考文献

病案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中医

【中图分类号】R76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81-1

病案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教师的推崇,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提高。笔者在中医耳鼻喉科的教学中运用病案教学有一定体会。总结如下。

1病案教学法的意义

中医耳鼻喉科学是中医专业四年级的一门临床专科,经历几年的学习,学生对传统的“注入式”学习已较乏味,引入病案使课本概念化、条理化的临床症状更为丰富,讲解时学生易记忆,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能提高学生兴趣。随着病案教学的深入,分析病案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针对病案的处方用药能综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逐渐培养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病案学生也可了解医家的用药特点,能拓宽思路。同时病案教学也弥补了见习课时的不足,架起了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的桥梁,为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2病案的选用

(1)选择症状描述较全面具体的病案作为导入式病案,使学生体会临证的情境,或提出主要症状或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选择体现辨证施治特点的病案作为具体分析讲解的病案,使学生能够很好理解掌握。随着病案教学的深入,可选择较复杂的病案分析探讨。

(3)选择有特色的病案,包括一些名家病案。有的虽脱离了课本,但有一定的特色,体现一种思路,可作为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的病案。

3病案教学法在中医耳鼻喉科的具体应用

(1)导入法及例举法

教学中首先采用临床病案的导入引出本次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也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本内容。诊断治疗时注意事项的讲解也可采用这种方法。简言之类似举实例提出问题。如讲解脓耳时举例,患儿某,流涕、咳嗽2天,伴发热,现出现耳痛。我们应考虑的疾病是什么,还会出现的症状,其发病原因?以此引入脓耳的概念,病因病机,小儿发病较多见的原因。讲解外治清洁法、滴耳法时举例说明保持中耳引流通畅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外治法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探讨分析法

本法是病案教学的主要方法,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①共同分析法教师呈现病案,由学生一起分析出辨证、用药,教师板书学生的辨证及用药,在教师指导下共同讨论评议学生的辨证用药及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用于某一疾病讲解后的辨证分析。如准备有各种不同的病例,并有较充分的时间,可代替枯燥的辨证施治讲解。

②分组讨论法教师布置病案,学生分组分析讨论,由23名学生板书写出诊断、辨证、处方用药。并请其他同学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或用药,教师总结点评后展示“答案”,最后分析其与学生的不同点、医家的辨证用药特点,学生总结中的优点、存在的问题等。本法的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但从辨证到用药全面解析需要一定的时间。本法适用于某一章节讲解后总的概括复习。如鼻科疾病讲解后学生易混淆各疾病,讲解时除讲解病名的字意使学生便于记忆外,分析讨论常见鼻病病例,能纵横联系,在比较中掌握各鼻病的特点及辨证治疗。

(3)课后作业法

布置病例作业,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翻阅课本,对照分析及查阅资料,完成病例分析。通过学生作业,教师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讲解,突出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讲解时需使学生面对作业,正视问题,及时修正。对于不同的看法,学生可及时与教师交流,共同探讨。本法优点是提高学生病例书写能力,同时教师可检验多数学生掌握的程度。如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布置了一病例,要求写出中西医诊断,病例主要症状为外感后耳内胀闷堵塞感,在中医诊断方面,学生写出诊断为耳胀和(或)耳闭,针对存在的问题,这时再讲解复习耳胀、耳闭的不同,学生有较深刻的记忆。西医诊断方面许多学生写为“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可能与讲解该病现代医学认识时强调咽鼓管的功能及内外气压变化对该病的影响有关,使学生混淆了一般的气压变化与飞行或潜水的气压损伤。发现了问题,与学生共同学习分析后使学生掌握了该病例的西医诊断。通过这次病例作业,也发现学生分析病例时存在的问题,讲解后,学生在结课的考核中都有明显的提高。

4体会

多年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适时恰当地引入案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具体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而分析病案,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综合运用中医基本理论、中药、方剂,锻炼综合素质,对提高理论水平,学会运用知识,具有积极的作用。

病案教学法论文篇5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病案讨论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校级教改课题(长医教〔2014〕9号)。

【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8-02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特点,为临床预防、治疗奠定基础。但是,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其重要性,轻视基础课程,学习怠慢,学习效果不理想。

病案讨论教学法是以临床病案为基础,教师根据病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病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学习[1]。学生在模拟临床诊断的情景中开展学习。

一、病案讨论教学的准备

1.病案的设计

首先是病案的选择。结合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可以进行病案教学的相关内容。病案要真实典型,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2]。病案要体现某一疾病的特性,与某种病原体密切相关,同时,也要体现某类疾病的共性。例如,针对“肺炎链球菌”引入“大叶性肺炎”的病例,可与引起“间质性肺炎”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鉴别;通过“流脑”病例,可将“脑膜炎奈瑟菌”与引起“乙脑”的“乙型脑炎病毒”区别,等等。病案书写要规范,包括:主诉、现病史、个人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

然后是病案讨论的问题设计。围绕病案设计若干个讨论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以体现医学微生物学及相关知识为主,适当联系其它学科,尽量不要超出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范围。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例,先从副溶血性弧菌的形态学、生理特性、培养特性、致病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设问,接着要学生联系其它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比较这些病原体在致病方面的区别,最后总结提问:如何预防、治疗食源性致病性微生物的感染?问题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既掌握了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也对其它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温故知新和融会贯通。

2.讨论前的准备

老师提前给学生发放病案素材及讨论问题。4~5名学生组成一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前准备。小组成员分析病案,利用教材、网络、电子文献、图书馆等资源寻找问题的解答方案;随着对病原体的越多了解,也会发现许多问题;最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自制PPT。

二、病案教学的讨论过程

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先阐述本小组的问题解答和观点,要求表达清晰明确。接着,其他小组学生对该组表述进行提问,或者是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提问,该组成员对这些提问进行解答。然后,进行下一组的发言阐述,依次轮到最后一组。最后,老师总结发言,尤其针对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还应把握讨论方向,讨论内容偏离轨道,要及时扭转方向,讨论内容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错误。讨论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表现和讨论结果给出客观评价。

三、病案讨论教学法的意义

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引入临床病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老师对理论知识的单纯讲授,如果知识点零乱分散,学生被动接受,往往觉得单调而枯燥。临床病案的引入满足学生对临床的好奇心,认识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的关联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基础课,学习上产生动力;各抒己见的讨论环境打破传统课堂的“宁静”,没有老师的“口若悬河”,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每位学生都是讨论主体,如果学生从态度上认真对待学习,亦会增加学习积极性。

讨论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定是布置的最初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必须要对问题进行认真解析,利用多种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临床病例相结合,由一种疾病向其他相似疾病发散思考。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能发现新的问题;既锻炼了能力,又拓宽了知识。

病案讨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一次病案讨论教学从准备到结束,学生都是执行的主体,老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后开始自觉主动学习,例如,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各种资料中寻找重要的知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探索沟通、讨论争辩。主动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会到成就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临床思维的方式,离实现培养目标又近了一步。

四、小结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引入病案讨论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妮,邵明明等.兴趣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5):2290-2291.

[2]莫林.病案讨论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2015,1(17):43.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收集3篇)
  • 下一篇:低碳饮食(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