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新技术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6-21 栏目:办公范文

新技术论文篇1

鉴于有关建筑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定量研究方面的空缺,本文基于1988-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借鉴向量自回归及协整分析技术,深入研究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

建筑业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表征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量包括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其中投入包括建筑业R&D投入及科技人员投入;产出包括专利、科技论文及工法。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和可得性,本文以表征技术创新产出的人均专利申请量来表征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据统计资料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人均专利申请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且2000年以后,区域间差距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图1),造成这种局势的深层原因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从经济理论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知,经济发展水平、R&D投入、教育经费投入、进出口贸易、实际利用外资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建筑业的特征,本文认为影响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1.建筑业发展水平。技术创新是在一个大的行业环境中进行的,其中行业的发展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行业经济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原始的技术积累和扩张,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和基础源泉。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技术创新的形式和内容、速度和质量,也决定了行业的技术创新方向、技术创新政策、技术创新体系。纵观各国的经济发展史,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建筑业增加值是表征建筑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而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显著(见图2),应作为影响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之一。

2.建筑业实际利用外资(FDI)。从1979年至今我国利用外资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期里,中国对外资的引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FDI的成果更为显著,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我国FDI存量早已超过4000亿美元。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对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11-12]。国内学者许和连、胡晓华[13]的研究实证了FDI的正面效应,而王志乐[14]的研究结果则表明FDI的大量引进没有带动中国科技创新质的飞跃,与当初“市场交换技术”的初衷还有很大差距。建筑业实际利用外资(图4)就可以认为是建筑业的FDI,其对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3.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技术创新有双面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进而有效的激励创新行为,并且,技术公开是专利制度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避免了重复研究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整体的创新效率。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导致垄断技术,使弱势企业和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并难以摆脱技术劣势的局面,最终使得全球技术创新减缓。王公晓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周泊[15]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创新的同时,也限制了对非竞争资源的使用。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建筑业技术创新地区差异实证研究

1.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处理。本文的样本区间为1988-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其中,建筑业技术创新(I:件/万人)用人均专利申请量表征;建筑业发展水平(E:亿元)用建筑业增加值表征,建筑业科技活动投入(R:%)用建筑业单位产值R&D比例表征;建筑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亿美元)用建筑业实际利用外资额表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P)需要量化处理。与货币有关的数据用以1998年为基期的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平减,同时为了减少异方差的影响,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

2.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量化分析。最先提出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的是Rapp和Rozek[16],Ginarte和park[17]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但其方法只适合立法、执法同样完备的发达国家。中国的司法体系正在完善之中,国内学者韩玉雄、李怀祖[18]在Ginarte-Park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执法力度”因素,计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修正后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本文借鉴韩玉雄、李怀祖提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计量方法,从正式、非正式两类经济制度视角,选取是否加入WTO、立法年限、律师比率、知识产权案件结案率、人均专利申请量及人均GDP计算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图5)。

3.实证分析。(1)变量平稳性检验进行协整关及因果关系分析前,首先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由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在5%显著水平上,各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其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2)协整分析协整描述两个及以上单整序列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前,首先应建立各变量间滞后阶数为P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VAR模型,Johansen和Juselius提出了多变量协整检验(JJ检验)。一般来讲,一个VAR模型会对应不止一种协整关系,一般会考虑变量间的经济意义进行取舍。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准确性对滞后阶数P非常敏感,本文根据AIC及SC信息准则确定东中西部地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2,协整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运用JJ协整检验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东部地区变量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中西部地区变量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表1)。

结合经济理论,对各地区存在的协整关系进行取舍,得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协整关系见式(1)-(3)及图6:东部地区:lnI=0.72lnE-0.04lnF+0.14lnP+0.5lnR(1)中部地区:lnI=1.62lnE-0.1lnF-0.01lnP+1.8lnR(2)西部地区:lnI=0.48lnE-0.14lnF+0.6lnP+0.3lnR(3)(3)因果关系分析经济序列常出现伪相关问题,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关联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可克服这种缺陷,用于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若序列X是Y的格兰杰因(Grangercause),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X应该有助于预测Y;第二,Y不应当有助于预测X。为了甄别出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按式(4)用Eviews6.0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技术创新及其他一阶单整的经济序列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其中滞后期根据AIC信息准则来确定,结果见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在东部地区,建筑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互为因果;在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是建筑业科技活动投入的Granger因,在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是建筑业发展的Granger因,建筑业科技活动投入是技术创新的Granger因。

结论

新技术论文篇2

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令人瞩目。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理论基础。并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重点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及实施知识管理应采取的措施。p【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共享文化1【Title】OnknowledgeManagementofHigh/newTechnologyEnterpriseinChina【Abstract】Withtheapproachofknowledgeeconomic,KMbecomesincreasingImportantinenterprises.ThispaperfirstlyexpoundstheinevitabilityandtheorybasisofKMinhigh/newtechnologyenterpriseinchina.Meanwhile,itelaboratestheintensionofKMinenterprises.ItisemphasisthatthepaperanalyzestheKMthesituationinthepresentdayandputsforwardhowtoimplyKMinhigh/newtechnologyenterprise.【Keywords】High/newtechnologyenterprise;knowledgemanagement;shareculture【文献综述】知识管理是近些年来的一种新思想,甚至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却得到理论界与实业界的普遍认可。可以说,知识管理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日见端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知识资源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所以,如果说百年前诞生在美国的“泰罗制”开启了企业的“现代管理”之门,从而引发了以“科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的企业管理是“第一次革命”,那么为适应知识经济而带来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全球的企业管理正迎来“第二次革命”,以“知识管理”为代表的新时代。我国以经合组织(OECD)1996年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我国的翻译出版,1997年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建设国家创新系统》报告发表等为标志,知识经济在中国开始发育成长,1999年,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即智力资本和企业知识管理。企业界也积极进行探索。2000年,国内学术界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掀起了一个高潮,并波及到企业界,引发了企业知识管理的高潮。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世纪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世纪。因此,更好的管理好高新技术企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关系着一个民族生存的问题。随着我国入世的成功,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与世界级跨国公司开展竞争,没有市场竞争的经验,没有能够开展国际竞争的人才,没有先进的竞争武器,是难以取得优势地地位的。要取得竞争优势地位,就要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实行像知识管理一样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手段,并先于其他企业创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深入研究知识管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的方法已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比其它企业在实行知识管理上也具有其自身的优点:首先,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必备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信息技术的优势,具有知识管理所需的完善的硬件设施。其次,知识是通过人得以传播的,因此人员的素质对于知识的交流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是属于知识员工,较其他企业有利于知识创新。因此有必要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进行研究。二、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1、知识管理的产生及研究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是建立在企业知识理论基础之上的。企业知识理论是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根源及对主流企业理论反判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理论。以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观点认为,对于某一行业而言,该行业中所有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等在客观上是一致的。根据这一理论推导出该产业内所有企业的赢利状况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而事实并非如此。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结果引起了人们对上述理论的质疑,因为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率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的力量,而是来自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即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由此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集合,每种资源都有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而外部环境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然而并非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竞争优势或高额利润的源泉。在竞争优势与对大多数企业都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间,不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只有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深层能源。因而产生了企业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呢?隐藏在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研究表明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是因为企业的隐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于模仿,而且还在于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程度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决定的,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是相同的,但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它们所发现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这样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即企业知识理论便产生了。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知识相对来说是零散的,对于企业如何获取、传播、创新知识,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这便需要企业加强对知识的管理。企业内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隐性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因此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实现个人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进而达到知识共享,形成企业特有的隐性知识。建立在企业知识理论基础上的企业知识管理,必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理想的管理范式。2、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尽管知识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和普及,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知识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巴斯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法拉普罗则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国内学者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而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涌现出一些代表性人物,并形成三个学派。彼得?德鲁克:美国资深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在他论著《后资本主义社会》(1993)中指出:世界处于向着“后资本主义社会”即“知识社会”的巨大转变中。在新社会真正控制资源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是知识;威廉?哈拉勒:美国齐治,华盛顿大学管理学教授,在其出版的《无限的资源》中指出,世界企业正经历以知识为基础的“革命”。戴布拉?艾米顿在其著作《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中》认为:随着知识管理概念及其对企业管理意义的被广泛接受和重视,作为创新活动演变的趋势,知识创新正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并在制定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创新战略和管理实践中得以贯彻。它通过知识资源的开发,创造新思想并转化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为企业未来持续增长尊定基础。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简单化为三个学派。技术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他们具有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行为学派:他们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具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综合学派:综合学派则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他们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3、知识管理实施的条件及方法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个体参与,明确原因和熟悉规则。所谓个集参与,就是指个体主动参与企业或企业内组织的计划或决策过程,并善于发现他人的思维价值,这其中蕴含着企业或组织对个体劳动的尊重。所谓明确原因,是指参加某个项目或者涉及某一计划的人员能够理解上级所做出的最终计划、决策的原因。所谓熟悉规则是指新的规章制度出台之后,决策者必须向相关人员说明新规则的所有细节以及奖惩措施,直到他们完全理解。关于知识管理的方法,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提出了六种方法: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激励措施;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建立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我国学者王如富等人(1999)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六种方法:知识编码化;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学习型组织;设立知识主管;构建知识库;进行基准管理和最佳实践。当然对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模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相应的方法。简评: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还侧重于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内容、策略与原则以及能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进行讨论,而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手段还没有系统的研究,现在还不能给企业提供一套操作性强的知识管理方案。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企业知识管理部门的职能与定位和组织管理软件的系统分析还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1、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本文是在对传统企业管理比较的基础之上采用历史归纳、逻辑演绎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在搜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的思考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知识管理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在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之上,明确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而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知识管理认识不清,企业知识共享,知识员工的管理问题等。重点是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实际笔者大胆的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措施:要设立相应的组织结构,以协调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同时随着知识主管(CKO)在知识管理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设立这一职位,并对CKO所具有的素质、能力进行深入的剖析。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把企业中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成企业的隐性知识,这便需要培育企业知识共享文化,为员工提供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而知识员工对知识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源,如何对知识员工进行管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文章提出采用“人本管理”的管理方法。2、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分析了当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不足及其原因(2)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中当然离不开知识管理者如CKO,本文对CKO的能力要求、作用、职责进行了全面的研究(3)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如何“实行人本管理”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希望为我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参考文献[1]王芳华.《知识管理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1版[2]曹心、刘能杰.《未来社会的管理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第1版[3]刘吉、金吾伦.《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4]芮明杰.《造山:以知识和学习为基础的企业的新逻辑》.管理科学学报,2001.3[5]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的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版[6]何畔.《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革命》.经济与管理,1999.11[7]戎樟榕.《知识管理—新的管理革命》.经济与管理,1999.7[8]王守安、于海江、王洪革.《知识经济与企业革命》.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第1版[9]张金昌、侯玮青.《全面知识管理—一场新的管理革命》.华东经济管理,2002.10[10]吴季松.《论知识经济》.光明日报,1998.2.27[11]王福军.《知识管理已成为热门学问》[J].中外管理,1998.7[1][2][3]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正文】劳伦斯?普鲁萨柯曾说,唯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就是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快速获取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在面临这样一种新形势下做出的战略性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的生产、获取、使用、传播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主线。企业知识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生产、获取、使用、传播知识,为企业员工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为企业了解市场提供窗口,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形成某种竞争优势,同时在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同时促进企业的自身发展。一、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不断有人预期21世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世纪,国家的兴旺,民族的生存,在于一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历史已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如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达到40%,贡献了经济总量的23%。在我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多年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迅速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良好发展,为民族经济发展继续做出贡献,这必然要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便应运而生了。1、知识管理是适应资源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知识作用相对于物质作用而言更加丰富,使人类从由于物质资源的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企业也因此正在依靠知识不断地减少单位产出对物质资源以及时间等的要求,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正在大大增加。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其产品价值的60%以上来自于知识资源。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为企业对知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创造了条件。2、知识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现代商战,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战场。谁获得了市场,谁就获得了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机会;谁失去了市场,谁将注定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会威胁企业的生存。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靠什么也赢得市场?只能是靠不断创。企业创新的源泉不是实物资产也不是金融资产这样的物质资源,而是企业的知识资源。因此,加强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开展全方位的企业知识管理,从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者意识到的当前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管理问题。3、知识管理相对于其它管理的比较优势促使企业开始重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是建立在物质资源管理基础之上的,着眼于企业内部的各类实物或金融资产的配置与优化。知识管理则强调的是企业拥有和内外部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着眼于在整个经济运行环境中如何致力于企业的创新。企业的物质资源无论多么雄厚,但总是有限的,如果不注重知识资源的为之结合,那么通过管理来创造新价值的潜力将是十分有限的。而企业可利用的知识资源相对于企业的物质资源来说则是极其丰富的,由于知识的边际报酬不是递减而是递增的,所以企业运用知识管理,加强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与其它管理相结合,给企业带来的创造价值的潜力将是十分巨大的。二、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两个理论基础1、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资本理论罗默(Romer)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框架,阐述了知识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反映了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知识资本理论试图从微观经济层面上阐述企业组织内部知识资本化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解释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帐面价值和市场价值间存在的巨大差额。知识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斯图尔特和瑞典财务服务公司的艾德?文森。前者很早就致力于知识资本理论思想的研究,并在1991年率先提出了知识资本概念,提出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资产。随后又具体到企业,指出知识资本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将长期以来被人家忽视的知识资本及其重要性揭示出来。他认为微软、英特尔等知识企业的价值在于聘用的知识员工,企业内部机制以及这两方面综合形成的独特的识别市场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艾德?文森则从实践角度提出知识资本管理和评估模型。他在1992年提出了第一本资本报告,1997年发表了第一部关于知识资本管理和评估的专著,指出应着眼于顾客、流程、产品更新与开发、人力因素和财力等方面,并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其他结构资本四类。知识资本理论的提出,为理解企业的知识活动指明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建立知识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2、管理学基础: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行为结构和市场机会。随着时展这种理论逐渐暴露其不足。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相差很大,有的相差3-5倍,这个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对传统理论修正就产生了资源学派,其核心观点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在理想的完善的市场中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能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我们可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能力理论。追踪溯源,企业的能力根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个人创新整合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和配置资源的能力,拥有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从而形成独特,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理论因此也对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三、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可以说,知识管理化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因为消费市场多元化和竞争对手日益增加,市场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创新能力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知识无疑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和成长过程中各种知识的管理,目的是满足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及成长的需要,以利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使企业实现新的成长和发展。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就是将知识视为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加快企业成长的关键,从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包括知识集约过程,知识应用过程、知识交流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这四个过程不是相互独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关联的过程。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目的。而知识集约,知识运用和知识交流是实现知识创新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实行了知识管理,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正是区域创新网络使中关村在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上效能很高,使中关村的创新频繁,使中关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然而失败的企业却是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用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并不完善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到目前为止,我国因特网用户已达到几千万。而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也仅仅只有20%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和运用信息手段,这与国外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好多仅仅是具备了信息管理所需的必备的硬件,而缺乏的是适用企业自身的软件,更缺乏的是信息管理的观念。2、误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认为知识就是信息,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知识主管(CKO)就是信息主管(CIO),这已把知识管理狭隘化了。这是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所普遍存在的认识上的问题。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变革和超越,信息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管理也不仅仅是信息管理的发展和延伸。主要在于:信息管理仅仅注重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管理更注重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信息管理仅仅侧重于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而知识管理更重视信息,知识活动的过程和人员的管理。信息管理关注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方式向适当的员工提供适当的信息,将信息简单地视为企业的免费资源,未能对知识进行资本化运作以实现知识增值;而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追求知识的增值。所以企业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就必须澄清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3、公司内部未能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其知识含量相当高,其潜力也非常大。怎样让人去公开自己的好点子而不是隐藏起来,让人接受而不是拒绝好的想法,实现公司员工知识的不断交流,达到知识共享,这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4、过分依赖少数几位关键性人物最危险的知识管理问题莫过于过分依赖少数几位关键人物了。一些企业中,名义上是知识管理,而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只是总裁或少数几个人拍板定钉。因而,如何让员工也积极的投入到企业的知识管理中去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5、不知道如何给知识作价不可否认,管理知识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知识是无形的,难以捉摸的,因此也是很难度量的。我们确实无法知道存在于人脑中的是什么知识,也不知道他或她是否选择共享知识,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意志。因此要想使这些“无形”的可以给组织带来利益的话,就必须想方设法将知识的价值“显而易见”,这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企业中,有些知识管理半途而废就是因为公司没有看到它给公司带来价值,也并未采取一种好的方法来使知识价值明显化。当然这一方法必须切实可行符合公司的实际。五、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对企业来说,要实现知识管理,开发与建设知识管理系统就成了必要的前提。因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凭借一系列技术手段制度安排及管理手段,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与建设这类管理系统,需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1、明确该系统应起到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该系统应起到的基本作用是为企业员工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服务。2、明确该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从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出发,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是:要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新知识的生产和既有知识的深层挖掘;要能够为企业与外部的知识交换提供渠道与窗口;要为新知识及既有知识,内部知识及外部知识在同一企业内部的传播,共享及集成提供有效的公共性平台服务。3、提高知识的编码化程度知识的编码化有利于知识的生产、获取、共享、集成与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为知识的编码化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知识的编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社会才有了信息社会的某些特征。在知识经济中,既需要人们不断学习编码化的知识,又需要人们具备利用编码化知识的能力。因此,企业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时,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的编码化程度。4、将知识管理落实到人先进的知识管理系统是人与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的有效结合,其中人是最为关键的系统要素,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完善及维护,都是要由人来完成。因此,为建设好这类系统,必须选好人、落实到人,并将工作及责任落实到人。六、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1、提高企业知识管理的认识水平目前情况下,企业推行知识管理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我认为,人的观念,认识水平的高低将决定知识管理能否实现以及能够延伸到什么程度。如果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里有诀窍的人很少,那么这个企业,就不是一个在知识生产方面很好的企业,相对来说是一个传统企业。每一个企业都可能遇到种种问题,每一个人都能够对企业的知识生产有所贡献,而只有到了这种程度,知识共享才是可能的。为了提高企业员工对知识管理的了解,高新技术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企业内部比较有影响的刊物等对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让员工知道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进而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2、加速扩大知识存量在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资金,有了资金就可以买设备,就可以去招人,就能得到相应的技术。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知识资本的积累。可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有了知识,就能吸引来资金,有了资金就可以得到其他的资源。风险投资和一般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去向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企业的知本有多少。高新技术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扩大知识存量:(1)大量引进人才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了人才企业便缺少了创新的能力。所以企业要不断吸引高素质人才。同时企业可以与一些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和国有科研院所合作与联盟,将企业的市场网络、品牌优势与他们的人力资源、知识资产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寻求优势互补。当然企业经营性资产等结构性资本与人力资源的互动与匹配,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需双方坦诚合作,密切配合。(2)要使企业保持动态的学习能力由于知识日益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经营优势的关键,因此发展动态的组织学习能力,不断寻求新的有价值的知识并通过企业的结构性资本的支持,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的重要表现。而在资产日益无形化的时代,在知识性产品日益重要的经济发展阶段,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带来企业的原有人力资源和知识性资产的贬损,造成企业经营优势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发展组织学习能力是实现知识资本持续增殖、经营优势不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工具。也必然有利于企业的知识不断积累。(3)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看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又离不开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支撑。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多的产品保持领先的地位。我们的企业家当然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以知本的积累作为企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掌握竞争的主动权。3、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观,实行人本化管理知识管理中,对于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又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人员流动必将带走知识,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市场经济是把企业作为主体进行资源调配的经济体制,而知识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更加彻底的市场经济,相对来说是个人和企业两者共同进行资源调配的经济。所以说这个时候管理的调整要更加符合人性,以更加符合人的个性的方式来组织企业,这个企业就可能成功。否则,不能包容人的创造性,就不可能成功。在我国,因为传统的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原则性较少,灵活性较多。企业组织管理者多依靠个人的权威,过分的依赖个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的、主观的、多变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严重束缚了员工的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这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应从管理到观念上进行更新,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的投入企业运作中去。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具有:巨大资本价值,巨大的创造性,巨大的流动性,巨大的难以监督性,巨大的影响性等特点。这些都给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前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便会产生一种更高的需求。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员工他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企业要创造条件满足这一需要,才能提高知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不断激发其创新能力。这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本管理上更注重“人本化管理”:(1)尊重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精神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利用内部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员工的知识共享提供方便外,还鼓励员工积极奉献自己所具有的创新知识,让奉献出隐性知识的员工觉得,奉献出自己所具有的知识要比让知识永远滞留在自己的头脑中好得多。比如:某一员工所提出的创新知识得到其他员工的响应或被知识商品化倡导者所确认,他就有权组织一些员工实现其设想,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奖励。以此来激励员工积极奉献自己头脑中的隐性知识。(2)宽容失败:鼓励员工在创新中不怕失败对员工的知识应用激励不仅发生在员工成功应用知识之时,更应该在员工进行知识应用,知识创新遭到失败时给予宽容,鼓励员工在创新中不怕失败。只有管理人员对失败的高度容忍,员工的知识才能从失败中更新完美。员工在知识创新中害怕失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对失败的容忍程度。当然,管理人员宽容态度必须依赖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风险基金支持,否则一次知识创新失败就可能使企业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3)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的人才资源整体素质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要使员工能够较好的学习应用新知识,就必须加强对员工进行不断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的人才资源整体素质,使企业人才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建立适应自己,适应环境的动态知识结构,能够互动摄取有关知识,开拓视野,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新和开发。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都有待于企业人才资源素质的提高。有待于员工技术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员工的培养和知识资源的开发是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的当务之急。(4)宽松管理:给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充分的成长空间在对企业人才管理中应该给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充分的成长空间。即:在知识创新中,不应强求具有独特思维的员工在提交一份厚厚的创新计划书或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以后,才为其提供创新机会,这种限制创新人才活动空间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扼杀许多知识创新行为,企业需对知识创新人员实行特殊的宽松管理。4、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然而由于一些旧的体制的影响,在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信息管理还处于分散落后的状态,管理部门分立,沟通不畅、协调不力等局面,导致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低,这些不利于企业推行知识管理。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应采取措施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任用具有良好信息素养、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运作及应变能力的复合行人才。同时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构建高效益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建立一套标准、规范的企业信息资源库,使高新技术企业信息资源的获取、传递、处理、储存、控制建立在全面、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及时,这样才能为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5、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和知识主管职位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离不开知识管理者。国内外的管理实践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有调查表明,2002年度《财富》杂志评选全球500强企业有20%已设立知识主管职位,预计2-3年后这个比例会超过30%。这样企业管理层开始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主要核心的管理,转变为重点建立一个能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知识管理内容上来。国内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围绕知识组织管理。目前,国外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如微软、可口可乐、诺基亚等都设立了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和知识主管职位。知识主管在企业内的地位介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即知识主管接受着席执行官的领导,并有权领导信息主管。高新技术企业CKO的主要任务是将企业的知识变成企业的资本;了解企业的环境和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知识需求,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使企业每个员工都能获得知识共享的好处,并为发展企业的知识度做出贡献。CKO的职责及作用决定了他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具有与众不同的人格。他活跃、热情,并且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别人。他在开展本职工作的时候表现出好奇,善于学习和积极思考的心态。他对知识管理有很强的信念,并且对企业的成功信心百倍。具有韧性,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和任何人合作,只要最终能够推进知识管理的进行。同时,一个出色的CKO还应具备四个关键能力即:此模型指出CKO必须是一个企业家,一个有主动精神的人,业务的发展和对新事物的创造会使他兴奋不已。然而,只有远见和决心还不够,CKO还必须是一名咨询专家。他必须聆听他人的思想,把它们消化吸收,如果这些思想有意义而且符合知识管理的观点的话,然而没有可操作性的思想和行动计划,知识管理很可能沦为不切实际的花言巧语。所以,就像传统的管理咨询业一样,有价值的技巧乃是将新的思想与经理们的业务相结合。这些便是CKO的领导能力;当CKO们鼓励、启动并且管理对信息技术和社会环境投资时同样需要两种能力即技术专家和环境专家。他必须明白什么样的技术能够有利于捕捉,存储和开发,尤其是其共享知识。同时强调CKO对于创造社会环境,激发组织的偶发性的交流,组织活动和设计程序,以鼓励更具周密的知识创造和交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CKO的管理能力。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拔CKO时一定要做到全面、客观,这样才能发挥CKO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发挥自己能力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使其推动企业的知识管理顺利进行。[1][2][3]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6、建立创造并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知识管理首要的并不是对现有知识资本的管理,而是对工作环境的改善,使得知识更容易交流,更容易创造和积累,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在工作环境中高效使用知识,这样才更有竞争力。问题的关键是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发展出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没有发展出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和制度保证。由于知识通常被视为权力的象征,员工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在企业扩散和转移,企业不能利用知识的独特价值。有价值的,特有竞争优势的知识在短期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但如果其他企业可以模仿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稀有的知识不再能够为企业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发展和培育出难以模仿的资源,即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历史。企业建立知识共享体系,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应该成为人与人之间常用的交流方式,但仅有技术基础还是远远不够的,员工必须具备知识共享意识,这依赖于企业知识共享文化的建立。信息技术和知识共享文化是公司宏观层次上所必备的条件,而在微观层次上则需要解决如何改变员工个人的行为方式。才能达到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在知识共享体系中,鼓励员工之间诚恳地交换各自的想法,相互合作,运用集体智慧来进行知识创新,达到知识共享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内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再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将个人私人知识转化为组织共有知识,将共有知识转化为私人知识,这样一种螺旋推进。而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学习,加快企业成员知识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由于技术和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许多工作既需要团队成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又需要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彼此协调,沟通和交流,将各自所获取的专业性知识贡献出来,为企业创造价值。团队不但需要私人知识,更需要共有知识,这些共有知识是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长期反复互动而获得和积累起来的管理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这些知识沉淀在企业文化中,通常很难为外部竞争者所模仿,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然而,企业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不是无条件的免费的,企业知识交流与共享需要一个前提,由于知识固有的特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是无形的活动,既不能监督也不能强制,对知识的使用只能引导而不能强制。知识交流与共享需要程序公正和评价的合理。所以,知识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要非常重视团队知识共享文化的建设。7、高新技术企业最高领导层的重视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开展是以管理人员认识到知识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并寻求改革这种状况开始的。让高层管理人员理解知识管理的意义,并且支持让它成为现实而开展的各项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知识管理会涉及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并影响到一些特殊的程序与政策。知识管理内的很多过程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高层人员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安德森公司内部管理的领导者迈克说过,成功地开展了知识管理的组织通常都有高层领导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他们应该为企业以及知识管理建立起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头脑中,使知识管理始终保持明确且正确的方向。其次,他们应该精通知识管理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能够具体指导员工,促进他们有效地收集、应用、交流和创造知识。再次,高层管理者必须被员工信任,具备高度的协调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形成相互依赖的环境。结束语综观世界历史,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强国地位,都是在企业管理技术优先取得较大突破的基础上取得的。如英国斯密的分工理论,巴贝奇的绩效工资制等造就了英国19世纪的辉煌。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斯隆的事业部制等带来了美国20世纪的称霸。日本人的全面质量管理,准时制生产等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因此可以说,开展知识管理,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对于当代我国来说,在赶超企业管理世界先进水平,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汪大海.《新世纪的赢家》.学苑出版社,2001[2]唐纳?A?马灿德著.《信息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3]吕巍等译.《知识优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4]罗崇敏.《论企业创新》.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6[5]雷家著.《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6]杨梅英.《知识就是力量》.中外管理导报,2002.2[7]许晓明、龙烁.《企业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2001.3[8张小兵.《论企业的知识管理》.商业研究,2000.1[9]齐向.《知识管理》.商业研究,2001.2[10]郁义鸿.《论知识管理的内涵》.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1]周健.《企业最新高级管理职位—CKO》.工业企业管理,1999.7[12]韩富鹏.《再造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经济p2002[13]王德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4]章榕.《知识管理——新的管理革命》.管理科学,1999.5[15]德鲁克著.《巨变时代的管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16]高勇、钱省三、应力.《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实施》.华东经济管理,2001.1[1][2][3]

新技术论文篇3

M企业是我国某市大型上市公司,企业秉承“技术创新”的经营宗旨、发展战略和核心价值观,重视技术创新在保持企业先进性中的作用。企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素质精良的人才团队和一整套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较高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其技术创新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占先进地位,企业技术创新竞争能力在本领域名列前茅,已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的概念来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论》一书,书中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熊彼特所讲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此后,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至今对技术创新的定义莫衷一是。本文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将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引入和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用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推拉双向技术创新模式简介

M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来源是技术创新项目,推拉双向技术创新模式即是指推动型技术创新项目和拉动型技术创新项目。推动型和拉动型的概念来源于生产制造业的两种生产方式:推动式生产方式和拉动式生产方式。

3.1推动型技术创新项目

“推动式生产方式”是指计划部门按照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各个工序和部门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结束后将实际完成情况汇报给计划部门,同时将完成品送往工序上的下一个生产部门。总体的生产是一种从工序上最初的生产部门向工序最终生产部门的一个“推动”的过程。推动型技术创新项目是指由集团公司出于对集团公司整体的考虑而提出的自上而下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这类的项目的实施动机不是来自于煤矿生产现场的应时要求,而是集团公司为了提升集团公司或者煤矿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或者是为了响应国家对于煤炭企业的要求等原因而进行的自上而下进行的“推动式”的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型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主动并且具有先进性地对企业起到较大的提高作用,仅出于对生产的应时要求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的效果是非常缓慢的。推动型技术创新项目实施的难点在于项目实施前需要评估项目实施对于现场实际情况的可行性。因为推动型项目对于现有的企业实际情况来说是先进的、超前的,现有的企业的各项制度、系统和生产状态不一定能支持项目的实施,因此在项目实施之前对其可行性的评估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3.2拉动型技术创新项目

“拉动式生产方式”就是指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计划部门只制定最终产品计划,每个生产部门、工序都根据后向部门以及工序的需求来完成生产制造,同时向前向部门和工序发出生产指令。从整体上来看,拉动式生产就是由后工序需求拉动前工序生产的生产方式。拉动型技术创新项目是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而拉动集团公司实施的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活动。这类技术创新项目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场出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施性,对于现场生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见效快。但这种实施方式是一种被动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于煤矿和集团公司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作用极为有限。

4推拉双向技术创新模式在M企业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在企业内的发生、实施必然带有某种目的性,受到某些因素的推动作用。而这些推动力量也是技术创新发生方式(推动和拉动)产生差异的来源。技术创新的产生动力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是由企业内部产生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力量,它是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外部动力主要是指在技术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中,促进内部动力形成和增强,并影响内部动力作用的外部力量。推动型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主要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推动力量:企业家和企业员工产生的创新动力、企业文化产生的创新动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的动力、技术产生的创新动力、市场产生的动力和政府作用产生的动力。其中企业家和企业员工产生的创新动力、企业文化产生的创新动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的动力属于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技术产生的创新动力、市场产生的动力和政府作用产生的动力属于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煤炭资源蕴藏条件和企业内部矛盾是拉动型技术创新项目发生的动力。企业内部矛盾动力属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煤炭资源蕴藏条件产生的动力属于外部动力。在实际中,推动一个技术创新项目的力量往往是多个方面的,而这些动力因素最终都会落脚到企业的利益因素。技术创新项目的最终成果都会对企业产生直接、间接或者或多或少的利益,才会促进企业这样一个经济体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所有的技术创新动力在推动M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实施中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直观地表达了各动力因素的在推动M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大小。下面举例说明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较大的动力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推动作用:

(1)项目名称:m1煤矿大倾角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类型:推动型技术创新项目主要推动力因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详细说明:企业的创新能力代表着创新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实力,预示着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它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m1某子矿区所开采的煤层具有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倾角大、煤层厚度不一等特点,往年主要使用巷柱式开采方法,近几年引进了整体组合悬移支架采煤法,但目前还没有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目前国内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开采赋存稳定大倾角煤层的设备与技术已趋于成熟,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煤层综采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企业从提高资源回收率、提高工效、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的角度出发,成功地引进和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是矿井未来开采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项目名称:m2煤矿-140m水平4-3煤层采煤方法研究项目类型:拉动型技术创新项目主要推动力因素:煤炭资源蕴藏条件产生的动力详细说明:煤炭资源蕴藏条件对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煤层赋存条件较好,企业会倾向于采用常用的方法而放弃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以减少投资;相反,如果煤层赋存条件较差,利用常用的方法无法实现,就会促进企业寻找更适合的方法,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产生。以采煤方法的选择为例,m3煤矿-140m水平某采区4-3煤层平均厚度4.2m,平均倾角15°,属于缓倾斜厚煤层,但是煤层受构造影响,厚度在0.7m~14.4m之间,变化非常大,局部有变薄、变夹现象,伪顶和直接顶的节理、裂隙都比较发育,这给采煤方法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经研究,决定采用放顶煤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结合的混合式采煤方法;该项目从该采区4-3煤层的实际条件出发,对煤层赋存情况以及由此而决定的采煤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最终得出新的适合于该区条件的采煤方法。

5推拉双向技术创新模式在M企业中的应用意义

(1)便于管理。M企业目前拥有的技术创新项目达400余个,作为一个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型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M企业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活动。将技术创新项目进一步划分为推动、拉动两类,便于企业对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

(2)为项目实施流程的规范化打下基础。推动式与拉动式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是有差异的,这种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两种项目的实施流程统一化,为项目流程的规范化打下基础。

新技术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其构建获得了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等学科和理论从系统到区域到创新的全面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

区域创新系统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区域创新系统既经历形成、成长、发展、建设、成熟、完善、优化、升级过程,表现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时间特性.又经历合作、转移、集聚、辐射、整合、联动、协调、一体化过程.表现出区域创新系统的空间特性而且.区域创新系统的客观存在及动态演进.获得了上述各学科和理论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下面既是对上述各学科和理论的理解.又是对它们的支持支撑作用的认识

1系统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个人到组织,系统普遍存在系统论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最主要贡献就是系统思想可以说.与其它学科和理论相比.系统论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贡献最重要、最重大系统论不仅提供了一个从系统到要素、从结构到功能观察、分析、研究区域创新的最佳视角.而且还提供了一个从系统建设与完善到要素整合与集聚、从结构优化升级到功能圆满实现开展区域创新实践的最有力切人点系统论使以系统为载体、取得了有机整体形式的客观存在的区域创新活动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区域创新真正成为系统、属于系统.具有了系统的所有本质属性区域创新实践或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真正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区域创新有其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各创新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结构.在具体变化的创新环境中.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开展高效的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区域科技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并实现国家创新的使命这些功能的充分实现使区域创新最终成为成熟完善的系统.

2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以同家创新系统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区域创新系统又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所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思想理念上和内在逻辑上便必然地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发挥重要的支持支撑作用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从系统的规模和层次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系统是一国之内所有区域创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区域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属于宏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上有国家创新系统.下有城市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集群.处在承上启下的中观层次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从研究领域的侧重看.区域创新系统着重于应用研究.同时也重点支持一些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项目区域创新系统有助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淘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创新系统则不仅重视应用研究,而且重视基础研究,换言之,不仅重视技术创新,而且重视知识创新(即科学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不仅要求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且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大力扶持和保护面临国际竞争、战略上十分重要而本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产业和弱势产业.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区域创新系统比国家创新系统更富有地域色彩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内所有城市创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城市创新系统又是官产学研等创新主体的整合与集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创新系统是产业创新集群的放大和延伸.但国家创新系统并非基于几个产业创新集群各具特色的行政区域创新系统使创新要素在行政区域内流动比较容易.但在跨行政区域范围内、在一国范围内流动则往往受到地方保护主义、转移成本、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联系。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都强调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互动的学习机制是创新系统的发展动力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状态正常与否.功能发挥有效与否.子系统之间协调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水平和效率.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发展国家创新系统.必须首先建设区域创新系统.要把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渗透和配置到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各个区域中国家创新系统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约束作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必须符合国家创新系统的要求各区域创新系统要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总体目标.从各区域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全面落实国家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保障,它通过宏观环境、政府政策、国家科技规划等手段来保障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得到国家创新系统的支持国家对创新系统建设和完善所没计的政策和规划.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用于区域创新系统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所起的作用非常显著.各区域的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园区等系统.便是区域创新系统的表现形式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环境的完善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扶持下建立和发展的大学等教育组织所构成的特定知识源和知识载体.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了智力支撑这些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将在区域层次上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科研院所也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实施重大创新计划和项目.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法律和基础设施.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广创新成果而区域创新系统则要把这些创新成果内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3区域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于是.区域经济学便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则在区域经济学那里发现并确立了自身的终极目标.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4创新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创新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的运行过程、演化机制、动力模式,相关的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战略的选择.创新能力的评价等而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且偏重技术创新。这样,创新经济学就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供了核心理念和基本知识.直接指导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认识并尊重技术创新的规律,有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正确理解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有利于区域创新实践的统筹安排和整体布局,围绕技术创新.相关创新联合发力,全面推进: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益于量化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水平。

5新制度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新制度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研究人以及由人建立的经济组织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进行的经济活动该学科主张制度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而制度创新在本质上正是制度进步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既包括企业内部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地方政府实施的制度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政府的制度创新对整个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更具有整体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从制度安排和制度演进到制度进步和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角度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贡献了创新思想理念.奠定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企业是一种技术创新主体和经济活动组织.追求技术发明的成功的商业化应用.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为使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能力.制度创新便显得特别重要制度的改造、建设与完善是一个地方政府的长期任务让好的制度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使绝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和改善.这是一个地方政府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首先要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造最适合的制度安排。

6都市圈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如果说区域经济学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贡献的是区域思想理念.那么.都市圈理论则把这种区域思想理念指向了特别的区域.即都市圈都市圈理论并不会对任何类型区域的创新系统构建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它主要是对已经发展成为都市圈的特化区域的创新系统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极其特化的经济区域都市圈内各城市联系紧密,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是科技创新的中心.每个城市创新系统都是所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功能的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与协作,各类产业的整体优化布局。知识、技术、信息、资本、人才等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一体化.制度政策体制的贯通衔接等.都大大促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打造了良好的环境.

7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科技合作在本质上属于合作创新或联合自主创新例如.把江浙沪作为三个行政区来看.其间的科技合作属于合作创新:把江浙沪作为一体化的长三角来看.其间的科技合作则属于联合自主创新技术转移在本质上属于转移创新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又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式所以.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供了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移机制的探究和选择.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政策的统一对接.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打造.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等.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实现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科技创新.进而大力提升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8结语

新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3)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产品促销方案(收集3篇)
  • 下一篇:确认劳动关系的方法有哪些(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