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收集3篇)

时间: 2024-06-22 栏目:办公范文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篇1

“十二五”板块浮出水面

“十二五”规划着力“调结构”

按以往经验,在10月份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将会“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以及相关的说明稿,这是影响未来中国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

通过各种统计资料显示,“十二五”规划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核心。在未来五年资本和劳动力状况未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为实现经济增长方武转变,体制改革是重点,总结起来看,“十二五”规划可能通过一系列的大改革实现中国大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和共享。由是观之,“调结构”在其中的重要性将更甚于以往:1)支撑过去十年的出口和房地产对经济的向上拉动空间已有限,调结构更显急迫;2)刘易斯拐点到来表明劳动力供求已发生变化,失业高峰已过去,就业不应再成为“保增长”的理由,而更应立足“调结构”;3)调结构正是为了保增长,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将使经济增长得到顺利实现。预计调结构重点将立足于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调整,“积极财政政策”保驾护航,从而推动第三产业、新兴战略产业以及消费成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新经济增长点。

“十二五”规划带来二级市场重大投资机会

“十二五”规划有望在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加大经济结构转型的力度,从而为中国经济增添活力,为股市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主线。其实,在历次的“五年规划”出台后,都为未来股市的投资主线指明方向。

回顾过去十一次“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与内容,由于各个规划期间强调的产业发展重点各不相同,其对应的行业增长、盈利能力变化以及行业的市场表现也较为不同。“十五”期间着重对原材料工业等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发展房地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继续扩大大宗传统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等规划措施,使得钢铁、有色、化工、煤炭等中上游原材料及能源行业发展较快,行业的营收及盈利增长基本都处于前列,盈利能力也较规划前期有不同程度提升。资本市场表现上看,即使处于“十五”的熊市期间,钢铁、交运、金融、煤炭等周期类行业也获得超越市场的相对收益。

而“十一五”期间则着重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装备制造业,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房地产业以及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等规划措施,使得汽车、建筑建材、房地产、信息设备与服务及机械设备等行业增长居前,而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商业贸易等消费类行业由于盈利能力改善明显使得行业利润增长也居于前列。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十一五”规划期间,依然是医药生物、商业贸易、机械设备、家电、食品饮料、汽车等前述规划推动行业表现居前,体现了国家五年规划对整个经济及资本市场的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五年规划对于相关行业增长的推动效果依然明显,而盈利能力变化则跟行业特性及所处的生命周期等更为关联,资本市场的表现则是行业成长及盈利变化的综合考量。

比较“十五”与“十一五”规划重点,以及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我们认为节能环保、新兴战略产业、传统产业、消费升级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等几大领域将是“十二五”规划重点,而规划政策重点支持行业板块将是“十二五”期间主要投资机会所在。

“一主两辅”打造多头新引擎

毫无疑问,“十二五”规划的发酵将是短中期内股票市场的主要着点,因此,随着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脚步声的越来越近,资本市场的视角也逐渐开始着眼“十二五”规划进行布局。但是由于“十二五”规划会涵盖所有重要的结构性主题并将提议进行全面性改革,但其中许多目标和改革措施并不一定会得到坚决贯彻和落实。--而且,经济结构调整涉及多个领域制度的推进,包括区域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收入结构调整、资源结构调整等,这种中长期规划的内容一般是大而全的,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大多数重要的问题和行业。如此纷繁复杂,投资者如何才能把握其中投资主线?

为了更好的了解并借鉴过往五年规划与股票市场表现的关系,我们简单梳理了“十五”规划及“十一五”规划期间相关板块的表现,并通过系统性梳理“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倾斜内容。这样一来,未来一两年的三大主题已经清晰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以产业升级为终极核心的新兴产业板块、以收入分配改革为催化剂的大消费领域以及以区域建设政策驱动的概念股。这三大主题都与中央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相一致,并且都涉及到投资,因此会受到各方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欢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得到坚决贯彻和落实,从而引出二级市场上巨大的投资机会。当中,新兴产业是核心,大消费和区域振兴为两翼,“一主两辅”的三轮驱动将成为未来多头行情的主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

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最终的目标就是符合低碳经济的新兴产业,而我国此前公布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就是其最佳体现。

1、节能环保。“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元,较十一五上升121%,而全国环保产业产值在“十二五”末将达到2万亿元。另外,预期到2023年我国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所以未来节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以及环保的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还有一块是智能电网,因其是应对未来巨大的新能源发电量,打造综合新能源发电体系的关键。此前国家电网曾宣布计划在未来投入4万亿元用于智能电网建设,而电网投资中超过70%是设备和材料,包括输电设备、配电设备以及用户表具等方面都需要相当大的投资。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启动意味着相关设备制造商必将迎来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2、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信息领域,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高端软件等主题投资趋势未尽。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五年内复合增产率超过30%。另外一个看点是三网融合,三网合一如果对接到3G、4G的平台上去会创造很多新的需求,这一块的市场空间我们远远没有开发完,而且因为这一块我国已经比较成熟了,就是规模也很大,它

会孕育出很多新的产品和创造很多新的需求。

3、生物。这一块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生物医药振兴将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中,成为核心战略支持新兴产业之一,生物产业规划的重点可能会在:一是升级,包括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保障体系升级-二是占领制高点包括在基因药物、遗传工程药物、酶工程药物等方面。生物育种重点是转基因生物研发的投入。

4、高端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范围广阔,包括海洋工程、航天工程、高端智能装备、核电、高端机械设备等。

5、新能源。这一块不仅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及核能等,也包括传统能源的升级,比如清洁煤发电、抽水蓄能及水电等。

6、新材料。新材料是高科技的基础和先导,同生物技术、海洋及航空航天工程等一起是未来最重要和最有潜力的领域,尤其是在调结构的背景下,新材料有望继续保持高速成长。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是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尤其是与大飞机、国防军工、核电、高速列车、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等相关的新材料,这其中尤其要重视化工新材料。

7、新能源汽车,重点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从产业链角度来看,锂电池是投资热点,但续静待技术突破。目前锂电池最大问题在于成品率低、电池一致性差,国内还面临隔膜、六氟磷酸锂等关键原材料需要进口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其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其次是锂电池上游,无论锂电池最终采用何种技术路线(正极材料的解决方案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是最理想的材料),都会对碳酸锂带来巨大需求。再次是充电设备,虽然目前建充电站尚无利可图,但由于看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获批土地带来的综合收益,大型央企纷纷开始充电站“圈地运动”,充电设备商将受益干投资的加速。最后整车行业是未来看点,政府的扶持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相关规范补贴政策正在积极制定当中,当政策明确、标准统一之后,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广阔的前景,整车行业将成为未来看点。

大消费

消费的崛起主要是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待的,因为过往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净出口及投资,在目前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这样的发展战略势必越走越窄。大消费概念板块包括医药、零售百货,服装、食品饮料等,扩大来讲是包括内需的方方面面,这些板块近一年来的表现有目共睹。

展望“十二五”期间,按照中信证券的研究,预计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的前提下,最终消费率将从2010年的48.6%提高到2015年的55.0%左右,远期目标是到2023年,最终消费率达到65%左右。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政府需要在两方面做出重大决策,一是调整收入分配:包括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等。二是加快城镇化,最重要一点是农民工的市民化,2亿人口的落户、稳定就业、进入保障,这将形成大量新增需求,这其中还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基于此,大消费板块将是未来长期关注的焦点。

区域发展(和城镶化)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篇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两会”更是今年政策走向的风向标,未来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等,都在“两会”期间做出明确的规划,而事关国家产业改造升级、发展创新的战略新兴行业也成为了政策热点之一,这也为未来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指向。

发展高峰期来临

“两会”的胜利闭幕,预示着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确定,在去年复杂的形势下,2011年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教授表示,2011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而与过去几年的两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是2011年两会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3月5日,温营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三次提及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亦明确指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预见,战略新兴产业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未来五年政府的重点工作项目,也是资本市场关注的新主题。

黄茂兴还认为,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这也为我们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国际国内发展机遇。

政策将密集出台

近日,国家发改委已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框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代拟稿)》,同时还要求有关部门抓紧起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并尽早报送国务院审批。发改委还要求加快推进节能环保等七大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据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毕,《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处于待批状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3年)》已经基本完成,《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形成框架思路并完成初稿。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专项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是明确的信号,预示着“两会”之后,一组由战略性新兴产业担纲的产业政策群将密集出台,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已经开始清晰。

新兴产业破冰

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受益于市场的主流趋势与国家的强力扶持,在“十二五”期间将得到全面的发展。

新能源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政策的扶持下,发展势头较为迅猛,《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所涉及的累积直接增加投资额将达5万亿元,其中包括国家投资以及受其拉动的商业化社会投资。

下一代通信网络方面,我国自主提出的TD-LTE已被国际电信联盟列为4G两大候选标准之一,预示着我国将在4G时代的国际通信市场拥有更多话语权。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受益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未来3年产业收入规模可能呈现40%以上的复合增长;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积极推进产业化和商业化,通过示范试点工作来改进新能源汽车,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

新材料方面,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产业升级、高端装备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据测算,未来新材料市场增长率仍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市场规模在2012年将超过1300亿元,是最具增长活力和投资机会的领域之一。

生物产业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国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的专项资金将超过40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提升―倍以上。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工信部日前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3年,使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30%以上,高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黄茂兴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产业绩效预期好的特点。对整个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投资路线显现

兴业证券福州五一中路营业部理财服务部经理陈少东认为,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国家产业的导向,在市场上将呈现滚动式发展,投资者要抓住波段性机会,把握盈利方向。

由于新兴产业需要培育期,从产业政策出台,到产值成效的显现,期间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陈少东表示,战略新兴产业板块经过培育期的炒作,会处于高估值的状态,当业绩公报后,会有估值性的调整,可以长期看好。

在细分产业上,陈少东看好高端制造业与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投资机会:“目前高端制造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时点,随着数控机床等高水平装备的顺利投产,相关行业利润将明显增长。新能源汽车在经过前期的培育后,已于去年开始试点投放市场,预期今年投产规模将继续扩大,动力电池前景门淘。”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篇3

上海证券近期的调研报告显示:除此前传统的园区类上市公司外,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进入产业地产领域,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实业集团公司。

由于产业地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十分明显,在5月22日召开的第十五届科博会上,地方政府纷纷亮出各种规划,招商引资。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产业地产毫无疑问是很多企业未来战略转型、未来拓展新战略空间的一个重要方向。”

除了直接涉足产业地产的开发外,产业园区的规划往往也会吸引众多开发商进驻,打造住宅项目。但在当下产业地产规划密集时,一些企业却表现出谨慎的态度。金融街控股一位负责人坦言:企业在选择进驻一个区域前也会考虑风险,在他看来,部分地方的规划很空。

2010年,金融街拿下北京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地块,现推出了金融街·金色漫香苑项目,并大受欢迎。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昌平区政府在规划上下了很大力气,并大力完善教育、商业、交通配套。

产业地产升温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建成认为:在住宅市场,由于前所未有的调控降温、商业地产因竞争激烈出现过热迹象的情势下,产业地产日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总部基地产业地产,将会逐步成为支撑中国房地产业走好下一个十年的重要一块。“因为产业地产地价低廉,竞争尚未白热化,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更因为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观上也需要产业地产的支撑。”

以北京为例,各区县政府都了相关的产业园区规划。仅在北京昌平区,就规划有: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项目、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项目等七大重点产业功能区。

北京市朝阳区则推出了:大望京科技商务创新区、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北区、中关村电子城IT产业园等园区招商项目。此外,密云县也将大力度推出一批园区项目。

周建成认为:根据开发主体的不同,产业地产分为产业园区开发模式(政府主导)、主体企业引导模式(特定产业领域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引导)、产业地产商模式(地产开发商经营和管理)和综合运作模式,而第一种模式是中国目前最常见的模式。

高策地产服务机构董事长兼总裁陶红兵表示,地方政府通过规划来配置资源、通过优惠税费政策来引入产业,带来级差地租,从而带动地价上涨。

上海证券分析师舒延飞介绍:地方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吸引投资、刺激消费对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其次,开发区在产业集群化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再次,成熟的开发区不仅对解决当地就业、增加地方税收、推高土地出让价格有积极作用,而且还能对周边地区发挥示范和溢出效应。

规划新思路

与传统的工业地产相比,产业地产已经不再局限于厂房出租和卖地,而是将地产、产业、城市三方面有机结合。

一位产业地产的研究专家告诉记者:“从大的层面来看,城市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先有产业后有城市,二是先有城市后有产业。第一种模式,如果产业衰落了,城市也失去了活力。第二种模式,城市没有产业支撑,人们只是在这个城市睡觉,工作在其他地方、娱乐在其他地方,这个城市就成为睡城。”

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望京、北苑等新城为例,它们的人口一般都在30万以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虽然这些新城的购买力远远超过国内许多中等城市,但由于它们开始就被规划为功能单一的居住区,商业和服务业设施滞后,严重缺乏就业机会,致使其居民高度依赖交通系统与外部联系,新城沦为“睡城”。

中国规划设计院规划师赵文凯表示:今后,必须摒弃单纯规划居住区的思路,而应将产业、就业、交通、社会事业和居住统筹起来规划,鼓励发展商业服务业,把“生活之城”融合成“就业之市”,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而上述产业地产研究专家则表示:除了避免“睡城”现象以外,也要避免新城以产业为主,缺乏必要的生活配套,这也会造成区域功能的失衡。他认为:将来的产业地产“要走第三种模式:产城一体,城市和产业互为发展、互为促进,为人们提供居住和生活的便利”。

一位开发商则认为:未来,产业园区将融合研发设计、商务办公、高端制造,以及其他综合型配套服务于一体,居住、休闲、商业等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逐渐从单纯的生产场所,演变成为完整的工作生活社区。

周建成也表示:产业地产将呈现与城市化密切结合的趋势,由单纯的园区转向新城,综合化、社区化越来越显著。

一位在日本工作的规划师告诉记者:比如说,在全世界均享有盛名的筑波科学城,已成为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但它绝非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而是集聚了科研、居住、商业等多种功能。城市功能过于单调,不利于城市健康发展。在1985年,世界博览会举办之际,筑波科学城建成了商业街、百货大楼、食品街、信息中心、宾馆等设施,刺激了商品消费,促使筑波科学城功能结构趋向合理化”。

“职住平衡”理念

对过去规划弊端的反思,已经促使新的一些城市规划与过去相比有所不同。

北京市昌平区相关部门曾经表示:今后,新城规划将重视“职住平衡”理念,功能区力争将工作区、生活区、休闲区融合,而不再像过去一样,建类似天通苑、回龙观等只侧重居住的“睡城”。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居住、设施配套的平衡,确保社会生态环境的三角稳定。

目前,昌平区的重点产业园区--未来科技城,正是用“职住平衡”的理念规划的。

“未来科技城”规划,确立于2009年。当时,由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定位于服务15家央企的未来科技城,正式落户北京市昌平区。作为部级创业基地和研发中心,未来科技城已与神华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国电集团、中粮集团等15家核心央企签约。去年12月,入驻的央企已全部开工,其中神华旗下的两个项目,部分楼宇已结构封顶。

不同于传统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以办公为主,缺少生活、娱乐设施的情况。未来科技城近60公顷的公共核心区,在规划上充分考虑了配套服务。其中,主核心区为都市生活配套区,建设五星级酒店、广场、大型购物中心、影剧院、国际医院和国际学校;副核心区为共享科研配套区。这些配套服务设施,将随着2012年7月部分央企的进驻,分期建设完成。

此前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但上述金融街负责人表示:根据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编制中的《北七家地区整合规划》,及初步提供的项目前期规划条件,未来科技城正在筹划扩大建设面积。

这位负责人还透露:金融街在该区域内的住宅项目--金色漫香苑,已有20%的客源来自于入驻的央企。而“职住平衡”的理念,已成为这一项目的重要卖点。

规划落实成关键

不过,对于企业而言,政府的规划固然重要,但规划能否落实更显关键。

这位金融街负责人认为:政府配套的落实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有些区域开发商项目已经建起来了,政府的配套还未完成。但昌平区政府支持的力度却非常大,政府出面引入了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同时引入北医三院。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青年文明号创建方案(收集2篇)
  • 下一篇:医学影像专业自荐书(收集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