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队伍
一、互联网金融对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优势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在审时度势地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其中,互联网金融对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首先,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领域最具创新性和发展性的前沿领域,它要求金融专业教师必须掌握金融领域最新、最前沿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将“互联网+”的概念融入金融专业的教学中,同时,根据最新的金融学内容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其次,互联网金融要求金融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保障。再次,互联网金融要求金融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类应用型人才。
二、当前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队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据调查,民办高校金融专业学生对其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整体评价不高,学生普遍认为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金融专业教师的金融学专业知识滞后。互联网金融要求专业教师应该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将传统金融知识与互联网有效结合。但是,大部分专业教师并没有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更新与补充,很多学生反映,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是以传统的金融工具为主,重点讲解传统金融工具的概念、性质和基本特征,而很少涉及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新型金融工具的相关专业知识。第二,金融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陈旧。接受调查的金融专业学生普遍反映,目前大部分的专业教师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教材教学为主,尽管教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功能,但教学过程仍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感受到这些基础理论给实际生活带来的影响,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因此,学生不能对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吸收,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限制。
(二)实践教学能力严重不足
金融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互联网+金融”要求金融类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金融类的专业教师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上讲台,这些教师大多比较年轻,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比较完备扎实,但由于缺少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多数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据调查,民办高校中既懂金融理论又精通金融实务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当然也就没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青年教师的成长。而且,大部分的中青年教师不得不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教学或科研上。当前很多民办高校也意识到双师型教师的短缺,给教师提供了挂职锻炼或培训的机会,但因为相关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导致教师对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实际的岗位培没有落到实处。结果导致,金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直接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如上所述,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大多是比较年轻的教师。有部分青年教师自身科研意识淡薄,认为自己的职责仅仅是把课上好就可以,完全不重视科研。还有很大部分刚进校的教师不得不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备课上面,因为很多学校对新进老师也有基本课时量的限制。此外,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两三年之后,考虑到凭职称的需要确实想搞科研,但是由于没有学术能力强的高级职称的教师给予指导,没有稳定的科研团队,缺少学术氛围,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结果是,相对重点高校,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数量少,级别低。据统计,有的民办高校金融教研室省级课题立项只有1~2项,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教学成果奖很少甚至没有。专业教师科研能力不足,不但影响到专业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不能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制约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理论教学水平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应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一方面,及时更新金融类专业知识。金融专业教师应该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最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阐述传统金融理论,比如,互联网金融创新出的余额宝、P2P借贷、众筹等新型金融产品与传统金融产品在服务对象、服务群体、服务性质和服务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另一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具体而言,金融专业教师可以考虑将课堂讲授、开放式讨论、角色模拟训练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通过互联网实现电子课件、案例库、课后习题、教师网上答疑等资源的共享。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金融专业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如前所述,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虽然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但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模式,而且也是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校可以花费一定成本,聘请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金融专业教师讲授互联网金融的新产品、新方法、新动态以及金融实操技能,使教师在给学生上理论和实践类课程时能够及时补充更新。另一方面,合作企业可以给高校教师提供实践的平台,让教师有机会进入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当然,为了保证效果,学校必须提供有效的配套措施,比如,教师挂职锻炼的时间不能仅仅利用寒暑假,而应延长到至少半年或一年,并且给予一定的补贴。再比如,对有挂职锻炼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的实践类课程的课酬适当提高等等。实践证明,如果学校的配套措施能跟上,就能有效调动教师参与实践培训的积极性,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教学能力将得到明显提高。
(三)通过学校制度提高科研能力
针对以上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科研能力欠缺的问题,除了教师自身要高度重视,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之外,学校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学校各级领导要对科研足够重视,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比如,适当降低教师的基本课时工作量,减轻教学压力,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科研。其次,学校应制定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比如,将教师的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适当折算为课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对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并给予较大力度的奖励。再次,学校可以考虑引进具有高级职称、学术能力强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和学术氛围。短期看来,这些都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还是会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优势。因为,学科的发展需要科研做支撑,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可以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进而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才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给民办高校金融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因此,金融专业教师自身要不断努力,同时,学校要给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建立起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且科研能力强的金融专业教师队伍,为民办高校金融专业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汤筱娴.金融保险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1(11).
[2]李玉志,赵炳盛.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3).
[3]刘D.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6(21).
(一)当前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宏、微观金融课程的比例不尽合理,宏观金融比重过大。在较长一个时期,国内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两大代表性课程为主线,基本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宏观金融研究内容。相应地,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长期以来以宏观金融课程为主体,金融研究和教学涉及的更多是宏观层面的问题,偏重于宏观经济分析,而对公司财务、投资学等微观金融课程开设不足,宏、微观金融课程比例不尽合理。
2.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教学,学生毕业后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由于课程设置以宏观金融为主,使得课程讲授偏重理论教学,课程实用性较差。此外,近年来金融学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招生规模大增,学生数量膨胀,而金融机构或是担心客户资产安全或机构信息系统安全,或是担心影响工作效率,不愿意安排学生进入单位实习。因此,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务操作能力较差,实务部门反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慢,过渡时间较长。
3.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灵活性不够。多数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较差,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一些知识点往往好几门课程都涉及,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而另一些知识点往往被遗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一些学校的专业选修课未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设,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充分反映金融学前沿理论的最新进展,内容更新速度慢,时效性较弱。
4.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不平衡。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大部分地方财经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和限选课程过多,“大而全”严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加之我国大学有的英语和计算机的考级压力,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较大制约。由于选修课设置数量较少且要求低,选修课设置目的甚至发生异化,主要变成帮助学生赚取学分毕业之用,而不是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5.课程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调查表明,我国多数地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比照综合性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科设置的。而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的学生基础、人才培养定位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课程体系安排,不可能适应地方院校各自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结果导致各校之间同质性强,学校之间差异极小,基本体现不出各自的办学特色或地方特色。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定位模糊。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学科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论哪个层次都被定位为培养相关高级专门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和普及化,这样的培养目标就显得空洞不够现实。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
2.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在目前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师队伍中,大多为理论型人才,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后通常是走出校门直接进校门到高校任教,缺少在金融机构工作的工作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多限于书面的讲解。由于不了解金融机构的实务运作,难以做到“学以致用”,使专业教学不能及时反映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成果。
3.一些学校“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改革、课程研究投入较少。近年来在金融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普遍比较繁重,加上职称评定的科研压力,使教师很难有时间和激励外出进修与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此外,一些学校对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相比于搞科研,搞教学、搞课程改革“投入多产出少”,不少教师因经费问题较少参加教学研讨会议,与同行特别是国外教学科研机构合作交流机会缺乏,从而对金融学专业的先进教学经验与学术动态、前沿发展等很难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此外,还有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实践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实践实验教学投入较少等方面的原因。
二、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的目标
上述问题的存在,极大影响了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革探索的目标是:
(一)适应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包括地方财经院校都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转型,从原来定位于培养社会精英变成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适应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各个专业包括金融学专业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有效实现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反映不断发展的金融实践
金融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行业,在这一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不断优化,与时俱进,以反映实践的变化与创新,适应金融行业实践的需要。
(三)符合地方院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要想建出水平,建出影响,必须在特色上下工夫,而课程建设是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特色塑造品牌,以特色谋求发展。
(四)遵照金融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的规律
近来,一些地方财经院校明确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在课程改革中较为强调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对课程的理论体系有所忽视。我们认为,课程建设有自身的规律,包括课程原理、课程发展史、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改革要以学科发展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指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研建设为支撑,以有效管理为保障,以充分激励为引导,做好配套工作和相关创新,才能把课程改革探索好、落实好。
三、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的任务
(一)开展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调查
地方高校的金融本科大学生,相当大部分都要在当地从事实务工作。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专业设置太细、知识面窄、技能方面训练不够、不注重思维方法训练等诸多因素,地方高校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相脱离的难题,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知识结构狭窄,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因此,要定期通过网络、电话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就业指导等多种渠道与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有关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和毕业生信息反馈,以此作为课程优化改革的坚实基础。
(二)对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展开研究与探索
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与探索。顺应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需求、学校自身条件及人才培养特色要求,研究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与引导。
人才知识结构研究与探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金融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各知识点传授的先后顺序、重要性与难易程度,需安排设置的课程、传授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试(考核)办法。
人才能力结构研究与探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金融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需安排设置的课程、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对学生能力拥有情况的考试(考核)办法。
(三)对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优化展开研究与探索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对地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内容、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与国内外各类型大学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以寻找差距和不足,借鉴经验为我所用。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与创新。主要研究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内容、途径与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教学内容。
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目的是通过特色课程的建设,强化专业的特色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重点研究金融学专业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模式、激励政策和长效机制。
(四)对体系优化后的课程教学与教师队伍建设展开研究与探索
体系优化后的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地方财经院校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金融学专业要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理论教学应达到的深度以及内容边界;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考试的改革与创新;各理论课程间的交叉融合等。
体系优化后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重点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问题、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管理问题、实践实验教学的教材建设问题、实践实验教学的考试(考核)问题、实验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等。
体系优化后的教学团队改革与探索。适应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需要,主要研究教学团队的特色建设、条件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等问题,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团队整体水平,优化团队结构,确保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五)对体系优化后的课程建设管理机制展开研究与探索
主要研究和探索课程建设的管理问题,通过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责任机制、课程建设考核机制、课程建设监控机制和课程建设奖惩机制,从而实现课程建设的系统化、制度化和工程化管理,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武艳艳,董靖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
[2],潘秀山,朱丽丽.对不同类型高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教育管理,2010(3).
[3]丁雪梅,甄良.实施分类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