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档案馆建馆于1958年,当时馆址座落在县城新华街老县政府院内,平房7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30平方米;1963年搬迁至新华街老县委院内,平房11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10平方米;现在馆址于1975年4月建成使用至今,平房21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库房面积400平方米。
二、馆藏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档案馆保管着全县85个全宗127个立档单位的档案、资料42350卷(册),馆藏档案分类情况如下:
1、文书档案:接收的时间为1949年至1978年,只有县委办公室接收至2004年、县政府办公室接收至1995年、县人事局接收至2004年、县劳动局接收至1983年。档案内容主要分为:一是党群系统全宗档案;二是“”时期县革委全宗档案;三是政府系统全宗档案;四是县直各企事业单位全宗档案;五是区、镇(场)全宗档案;六是临时机构全宗档案。共计20337卷。
2、人事档案:内容包括县教育局1960年前后精减下放教师档案、组织部和教育局非在职干部档案、人事局退职干部档案等。共计1167卷。
3、纪检监察档案:内容包括县纪委、县监察局和人事局对党员干部和行政干部所犯错误的处理及案件查处档案。共计2598卷。
4、房产土地证档案:内容包括土地人口房产陈报书、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等。共计2687卷。
5、人口普查档案:内容包括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在1954年、1964年、1982年第一、二、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共计287卷。
6、下放“知青”档案:内容包括“知青”办公室1968年至1978年“知青”下放存根、部分“知青”个人档案和内外迁移等有关资料。共计2687卷。
7、农税清册和地契档案:包括县财政局和财税局在建国初期组织征收的农户农业税清册及地契。共计3466卷。
8、革命历史档案:包括中共雪涡县委1946年至1949年形成的档案。共计19卷。
9、历史档案:清朝同治11年(1872年)圣旨两轴。
10、科技档案:撤销单位县区划办移交进馆的图纸223张。
11、声像档案:照片档案6本360张,录像带2盒。
12、电子档案:苦命历史档案光盘1张。
13、书画艺术档案:县老年书画联谊会捐赠的252幅书画作品。
14、图书、资料:共计6518册。
三、内设机构及人员情况
我局(馆)内设机构4个:人秘股、业务指导股、内部管理股和资料编缉股。正副股长5人。目前有在职人员7人,其中:馆员6人,助理馆员1人。
四、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1、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办发〔2006〕2号)文件下发后,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批示,但由于现有档案馆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所建,平房砖木结构,库房面积不足,馆藏档案早已饱和,且安全隐患重重,无接收能力和保管条件,严重影响我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施行,为此,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有关协调会,研究新馆建设。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在新县委大院东北部建一座新型现代化、全框架、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综合档案馆,建筑面积为6800平方米。这一举措为我县的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为确保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整合、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打好基础,实现业务建设标准化,近年来我局多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赴省城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
3、新馆建成使用后,我局(馆)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全社会档案改革意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采取切实措施,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整合对象,明确实施单位,统筹规划,认真完成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任务;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专业档案流转新机制及有关专业档案管理办法、制度,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各专业主管部门在专业档案形成、流转和管理工作中的关系和职责,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科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增加档案门类,丰富馆藏档案资料,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利用需求,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努力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益;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提升档案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管理,改善馆藏档案保管条件,完善“八防”设施。
笔者认为,我国的“省直管县”改革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像目前各省的改革试点那样,省对有条件县的财政进行直管,并适当下放经济管理权,但仍维持市对县的行政领导地位,市县行政不同级,但“财政同级”;第二步是把财政省直管县扩大到本省辖区全部县;第三步是市和县分治,相互不再是上下级关系,统一由省直管,重新定位市和县的功能;市需合理调整机构和人员,总的方向应当是撤销传统意义上的管县的市(人员级别可保留),市县同级、分置,财政和行政省的直管县都到位。
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因此“省直管县”改革不宜“一刀切”,而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具体模式选择如下:一是在形成区域经济中心和积极构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和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青岛、大连等计划单列市,可加大推进“撤县建区”的力度;特别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地级市也可扩大管辖范围,改近郊部分乡镇或县为市辖区,为市的发展留下空间。二是在西部面积比较大的欠发达地区,如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在区划没有调整的情况下,仍维持目前的行政管理格局,但可向县级单位下放一些权力。三是在上述两种情况外的大部分区域,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积极推进“省直管县”改革,条件成熟时尽快全面实施。
同时,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与权限,实行“省直管县”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划分、确定各级政府的权责利。其次,实行“省直管县”后,省级管理机构要面对大量的县级机构,管理事务倍增,因而不断地下放权力必然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再者,省、市向县大量下放权力之后,县级政府体制改革尤为突出,县级政府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行政干预,防止新的区域分割。
按照中央批准的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和自治区实施意见的规划,宁夏将在3月15日以前完成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3月31日前做好定岗定员工作,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实现职责任务到位、机构设置到位、领导班子到位、工作人员到位。
宁夏试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建制的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首府银川市辖3区2县1市,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
现已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改革方案显示,机构改革后,自治区政府减少厅级机构6个设置工作部门35个,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瘦身”。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1月20日召开的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表示,自治区在建立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方面已经先行了一步,积累了宝贵经验。
“省直管县试点非常敏感,涉及机构裁撤,合并、人员安置等具体问题,自治区已派出30多个工作组深入各区、市、县进行调研,现在还没有成熟的试点方案。”自治区编制办公室综合处的刘处长告诉《凤凰周刊》,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落实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将展开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
据参与1月20日动员大会的一位农业系统官员透露:“灵武市已作为自治区管县的试点。”选择灵武市作为试点行政成本较低。
“灵武市作为省管县已经确定。”灵武市编办的韩志华表示,目前已经启动全面调研,重点调研行政机构裁撤,合并,与自治区形成垂直对接。计划于2月14日结束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由市政府上报自治区。
虽然具体试点实施方案还没看到,但灵武市畜牧局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省管县试点改革后,灵武市现有的农业局、畜牧局可能不复存在,将形成一个和自治区农牧厅形成垂直管理的机构。
人事难题
“试点后,灵武的整个行政级别提半级,相对应的各委、办、局都要升格,人事编制将会是个难点。”灵武市财政局一位人士表示,几个部门的正职干部候任新组建的部门,还有一些副职需要安置,难度可想而知。
灵武市农业系统的一位调研员表示,财政省管县好办,行政省管县涉及的问题太复杂,人事变动和安置历来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难题。
根据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自治区共设置工作部门35个,其中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4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0个。
在部门序列中,新增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而既有的经委、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交通厅_建设厅等称谓经整合归并后不复存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卫生厅管理的部门管理机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知识产权局、测绘局三个先前承担行政职能的副厅级事业单位,分别被调整为文化厅,科技厅、国土资源厅的内设机构;粮食局、体育局则由承担行政职能的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政府直属机构。
若按照“对口”设置和调整,无疑会在试点灵武市形成人事编制的动荡。宁夏自治区政协的一位人士表示。除此之外,原灵武市的上级市银川是否会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上放权,成为灵武直管县试点最具争议的问题。目前灵武就有一种意见倾向于保留现在的机构设置,允许一个部门对口上级几个部门,没有必须设置的部门坚决不设,不搞上下“对口”。
利益博弈
“目前灵武市作为自治区直管县最大的悬念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归属问题。”宁夏灵武市财政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该基地每年为灵武市贡献的财政收入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位于宁夏中东部,是以煤炭、电力、煤化工、新材料为优势产业的区域性大型工业基地。“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规划在灵武布局建设的“一号工程”,被国家列为重点能源基地之一。
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灵武市在县域经济中迅速崛起,2007年列西部百强县第84位。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继续投资建设,自治区政府和灵武市政府做出加强县域经济的目标规划,计划在2012年使灵武进入全国百强县。
上述人士认为,“省管县”将把地级市架空,涉及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比如以前县的财政收入被市里截留,现在直接交到省里,市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
灵武市财政局一位官员直言,若把宁东化工基地划给银川市,成为银川市的一个区,那对作为“省管县”试点的灵武市而言,绝不是个好消息。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若划给银川,灵武作为省直管县试点就没什么意义了。”多位受访的灵武市官员表示,省直管县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县域经济,而不是削弱。
正是因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财税地位无法替代。银川市政府办公室在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表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归属目前尚无定论。”
但据记者了解,2002年,灵武市纳入“大银川”管理,目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设管委会、区级行政机构,对外的牌子是“银川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灵武市市委书记兼任。
精简与阻碍
“省直管县是一种利益的重新调整权力的重新分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研究员张斌表示:实行省管县在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会给中心城市的扩张造成负面影响。
据悉,宁夏回族自治区书记陈建国,主席王正伟要求这次机构改革,内设机构原则上要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精简,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完善自治区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是一条刚性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自治区编办主任姚占河在接受宁夏网专访时表示,自治区编办要加强指导,严格把关,确保达到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和规定。
由于“宁夏行政区划较小,推进省直管县的成本较低,可以考虑行政直管县一步到位”。一位受访专家表示,按照宁夏地方政府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省管县试点改革可在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