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7-01 栏目:办公范文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建设;契机

借鉴我国城镇化规划与建设以及国外新型乡村社区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村镇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1特色城镇与村镇规划与建设文献综述

1.1城镇化发展研究

陆大道主编的《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法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产业的转变和新产业的支撑、城乡社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转型、庞大的基本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环境对它的支撑以及大量的立法、管理、国民素质提高等众多方面,必然是长斯的积累和长期发展的渐进式过程。费孝通主编的《中国城镇化道路》,主张对“小城镇大问题”的再探索,并以苏北为个案,论证了小城镇的发展在中国的社会意义。通过对“江村”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以农村工业化为基础的“农村内生城市化”思想。

1.2发展特色城镇的研究

仇宝兴主编的《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认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既是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未来进程和前景的重要规划和描绘,也是对城镇化发展“中国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论著通过对国内外城乡发展的若干模式进行比较,从城乡统筹、保护与开发、拉力与推力、协同与发展四个维度分析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区域层面、城市层面和农村层面三个度量因子论证有序城镇化的科学合理性。

武权德和王源昌等编著的《国家战略与中国特色城镇化――来自云南的实践》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与核心区域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剖析了国家战略推动下云南城镇化的路径及发展前景。论著首先探究第三级阶梯中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与城镇化的关系;其次分析第二级阶梯中的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远景,重点梳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城镇化的关联。

王克忠主编的《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道路和实现中国城镇化的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某些新观点,如中国特色城镇化目标应定为适度城镇化率为好,并强调了中国城镇化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上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另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县域镇、中心镇、特色镇;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策略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和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又好又快的城镇化、紧凑有序发展的城镇化和非均衡重点突破的城镇化;在郊区化问题上强调了中国郊区化的特点和避免西方国家郊区化的弊端。此外,本书还强调了城镇化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将长期存在等等。

1.3新型乡村社区的专著研究

美国学者阿特主编的《国外乡村设计》,收集了大量使用了创新型设计方法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实例,包括职业城镇规划师、地方规划委员会自愿成员、房地产业主、开发商、土地信用社和所有关注目前正在改变和塑造乡村发展模式的居民。

1.4对国内乡村社区的实证研究

戚本周、周达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的发展演变及启示”(戚本周、周达,2007)一文中,在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于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在北京发展中的四个作用:城乡结合部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基础;城乡结合部对推动北京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结合部地区承担了疏解过度挤压的城市空间的职能;以及城乡结合部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的职能。并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新时期背景下的特色城镇与村镇规划重点

村镇规划的重点,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另一个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良性互动。

2.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

从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大的方面包括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的社会保障等,在农村的民生问题上有了大的突破和发展,农民养老有保障,上学少交钱,看病少交费,这三件事解决了,对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处于城乡联动的关键点,它连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手段,使建筑和土地合理利用的有机协调的小城镇,创造发展空间小城镇。

2.3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良性互动

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与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各村镇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建设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徐世刚著.温州模式面临的挑战[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3]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449页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小城镇

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农村城市化的理论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在其著作《政治算数》中,比较利益差异被看成是人口流动的直接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末,唐纳德·博格等人提出了人口流动的“推力——拉力”理论,认为人口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的结果。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则把人口流动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从而用投入与收益的比较来做出判断。刘易斯、拉费侨根森和托达罗先后分别建立了乡城人口流动模型。法国发展经济学家佩鲁于1995年提出了“增长极理论”,指出通过能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而后缪尔达尔针对“增长极”对其他地区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地区的带动作用,又采取适应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差异。

国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一部分致力于找出影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因素。如张培刚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扩张的经济中,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总的说来要大于农业,这种差异使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而后,辜胜祖教授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各流派的劳动力非农化、人口城市化的思想,考察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另一部分则对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做出分析。90年代以来,传统小城镇研究多是集中在小城镇发展研究、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研究、小城镇经济研究、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等相关领域上。近年来,又掀起从产业聚集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等角度对城镇发展进行阐述的研究热潮。但综而观之,大多数论述都是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进行论述,缺乏对我国小城镇系统体系的建构。

2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化应当选择什么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曾经有过几种不同的提法,但其基本精神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确认这一方针的基本出发点是防止大城市过分膨胀,生态环境恶化,出现类似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病”。但是,在实际执行这一基本方针时,不仅大城市的规模没有被控制住,同时也不利于各类城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城镇化发展方针,作了新的表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这个新的表述,对大城市的政策,从控制大城市规模改为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中小城市的政策,从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改为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对小城镇的政策,从积极发展小城镇改为有重点发展小城镇。随着八、九十年代我国小城镇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建制镇的数量从1982年的2664个增加到2000年的19692个,农村集镇达到3万多个。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些兴起的小城镇,更多的是依据从农村地区自身的角度规划、忽视了与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依存关系,所以在一些地方虽然也兴建了一些小城镇,但发展规模都比较小,也没有起到带动周围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这就引发了学界关于“小城镇战略是否是农村城市化应坚持的路线”的大讨论。

许多学者反对小城镇发展战略,认为小城镇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城市功能不健全,经济效益低下,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他们主张发展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支持者则认为片面强调城市的优先发展不仅会导致“二元结构”更为加剧,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悬殊,城乡差别拉大,大城市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弥补省际和城乡差异带来的损失,而且大城市作用的发挥极可能会因空间的不易衔接而难以体现。

3小城镇的城市化路径分析

从小城镇入手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总体的战略选择,称为“小城镇驱动战略”。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主张即是这一战略的蓝图。

小城镇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区位决定了小城镇作为城镇化战略中的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所起到的驱动作用。

(1)联结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城市是现代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聚集地。城市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及其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无论在空间距离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相差较远,因而城市先进的经济和文化难以直接传播到农村。而小城镇作为城乡系统中一种中间层次聚落,在经济性质、人口构成、文化特征和景观面貌等方面都处于城市和农村的过渡状态。这种过渡的性质性质决定了小城镇在城乡交流中的纽带地位和桥梁作用。

(2)聚集生产要素。小城镇的特点是“小”,性质是“城”,形式是“镇”。要素聚集是城镇的首要功能,作为城镇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小城镇也不例外。小城镇一方面聚集城市扩散的产业、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一方面聚集农村的非农产业、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小城镇的这种聚集不仅仅是为城乡生产要素的交流发挥中介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城乡生产要素的合成作用,小城镇自身正是在聚集合成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实践证明,小城镇发展的快慢取决于自身聚集功能的大小,而聚集功能的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纳生产要素的多少,特别是吸纳大中城市生产要素的多少。

(3)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城市所不可替代的直接辐射和带动作用。作为农村区域经济中心,小城镇的辐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一定的工业力量、商业规模、金融和服务等去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作为农村区域文化中心,小城镇通过各种科技交流推广、中小学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体育、图书馆等设施及社区活动传播城市文明,开阔农民视野,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帮助农民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的根本转变。对于促进农村工业集中、集约经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从经营理念到操作方式的变革,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4)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虽然城市也能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许多服务,但这些服务一般是在较高层次上进行的。由于农户经营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大量直接与农业、农民打交道的服务内容还得依托更贴近乡村的小城镇来提供。

(5)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小城镇的区位特征决定了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是上连城市下带农村。小城镇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广大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又通过自身的聚集辐射功能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既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和缩小城乡差距,又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如何推动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

如何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改变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影响着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重要驱动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立足长远,制定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制定规划要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这个总的指导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规划要把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现实需要与实际可能结合起来,统筹兼顾,通盘安排通讯、交通、水电、环保等“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统筹规划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软件”的配套。规划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做好几个科学合理的定位:①要进行小城镇布局定位。②要进行小城镇的规模定位。③要进行小城镇类型和产业结构定位。规划要从地域区情出发,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发展确定小城镇的不同类型的产业构成,并突出其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2)推进城镇化快速、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有相关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政策支撑。①继续改革有碍实行城乡一体化和贯彻国民待遇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户籍管理制度创新,消除对农民的歧视。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取得永久性的居住权,在居住权上享有国民待遇。②要制定宽松灵活的小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和流转政策。国务院体改办产业与市场司俞燕山提出“着力于建立用地置换和存量调整机制”,应当作为制定城镇建设用地政策的借鉴。③完善资本投入政策,拓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筹融资渠道。实行多元化投融资政策。除政府在财政实力增强基础上增加对小城镇的投入,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④制定产业集聚政策。其立脚点在于建立起一整套的诱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产业集聚政策以及规范乡镇企业布局到小城镇的政策法规。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引导原有分散的乡企向有条件的小城镇搬迁。

(3)必须研究提升小城镇功能和水平问题。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功能的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经营聚集度的提高和对整个区域辐射力的增大。我们主张,在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城市化,要特别搞好县城的建设,使它们真正赋有城市的各种功能,成为综合产业极点。简而言之,“城镇城市化”要求突出城镇的多种功能,按照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理念来建设城镇,促使其逐步成长为新型的小城镇。这应当被视为当今正在建设的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势。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配第著,陈冬野译.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德]克里斯塔勒,常正文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建设

论文摘要: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能否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对我国社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侧重于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城镇化问题。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因城镇化而采取城市社区模式治理农村的过程。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去分析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城镇化的可能路径及其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既是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现实发展的需求。

一、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四是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高度融合,通过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尤其在城镇化背景下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将城镇化建设等同于城镇建设,贪大求洋。

城镇化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有的人在追求政绩的心理驱使下,大搞奢华的形象工程,只抓硬件设施,忽视了产业支撑力的提高,使巨额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而带来了沉重的债务。

(二)将城镇化简单的化为农转非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从农业变为非农业,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还包括就业、养老、医疗的各项基本福利条件的改变和提高。

(三)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集中居住点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服务费用支出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严格控制土地使用管理,很多建设规划难以落实,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在农村,村干部普遍缺乏现代社区建设理念和管理知识。而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偏低、成长环境较差,要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入“村官”队伍也比较困难。

(四)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

虽然农民主观上都渴望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但真正能主动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却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建设农村新社区是政府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但当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时,又会过分地苛求政府。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想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地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村民自治侧重点在管理,而农村社区侧重于服务。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服务村民的宗旨。通过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完善社区职能,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广大村民提供便捷服务,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转贴于(二)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要坚持政府依法行政,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把干部群众的良好愿望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正确地处理好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侧重于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发展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社区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四)正确地处理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目的是通过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社区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农村基层民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五)农村社区建设要以县域经济为依托

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在县域,县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村的社区建设才会有更大空间。

(六)加强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从农村发展特别是社区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因缺少专业人才而使社区发展难以获得突破。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发展队伍来推进农村社区发展。优秀年轻干部要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并通过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爱民.中国城市化:田野研究与省例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吴学明,王荣启.构建和谐农村需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8(1).

[3]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和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74-75.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影响

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

1.新型城镇化定义。新型城市化的定义:新型城镇化内涵比较丰富,全面,不仅是从单一的层面来分析把握,而应从其共性及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准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这是新的城市化特点的一般意义;此外,新型城镇化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不同形式的情况下,这是新的城镇个性内涵。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促进企业发展。

2.新型城镇化内容。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本质揭示上,提炼出新型城镇化内容如下:

在人口转移的方面上可以分析出未来情况,劳动力迁移与流动人口的规模将扩大。反映在城市化进程的新类型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在于农民向市民的一些外部条件,为农民创造的全面发展;农民向市民的关键是农民是否可以有一个稳定的非农就业收入,收入是否能承担城镇生活成本。

(1)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的经济集聚新型城镇化。集聚要素,不管是人力资本,还是物质方面的资本,都需要不断地集聚于城市;集聚生产,通过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个方面的集聚;三是交换集聚,城市为人们交换行为提供市场方面的体系、便利交通及信息方面条件;集聚消费,也就是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交换集聚的结果。

(2)在当前一个时期行业的变化时期内,城市产业或将绿色的高度专业化,集团化,全球化,变换,两个方向发生变化。因此,提高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和品牌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主要任务。

二、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影响

1.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效率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完善区域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国企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基于市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相关信息,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可以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产业化,拓宽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市场环境。工业化的知识相结合,突出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的区域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推动区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区域经济必须立足于新的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新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投资的新城镇,新的城市化投资实际上是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第一产业的转型,第二产业,第三,在设置在该镇的人口,这可能在农村土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其次,发展新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职工素质大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促进区域中小企业的管理升级,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2.对区域经济发展消极影响。(1)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如县,乡镇工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低于城市设施指标的平均水平,城市内部功能发展不前,反映城市人口生活质量较低的文化,通信,投资。工业化的有效的城市发展水平缺乏,城市本身是没有吸引力。高估自我进化能力的城市,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处理能力的不懂管理,没有镇作为真正的企业生存的载体,工业化及城镇化关系失衡。

(2)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农民收入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水平达不到吸引的充分就业水平,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不足,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企业规模小,区域的吸引力,提供就业机会不多,只能在一个行业的农民意识到生存的需要,出现虚高城市化率。在该地区的企业不多,使特征。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政府的领导。政府要站在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基础上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合理有效新型城镇化经济体系。积极发展核心城市,完善中等城市功能,推进小城镇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扩散和辐射能力,从而来推进整个经济发展。各类城镇要大力发展城需型产业,加强对城市经济对周边地区产业带动作用。

2.加快制度创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模型如:户籍,金融,科技体制不健全。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户籍制度的相应改革,促进合理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改革金融投资体系,改变单方面的国家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活跃农村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大量金融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3.选择合适的区域支柱产业。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原因可以用“推拉”理论来解释,按照这种理论,农业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基础,为城镇化提供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可以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生产资料;二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就是所谓农村的“推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地理集中,工业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方面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使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可能从而能够提高区域产业层次及区域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区域产业整合、企业平均规模壮大、消费集中度提高以及区域经济要素方面的有效的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提高区域人口素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强与教育和农村青年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许多青年成为能够平等和农业生产者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的对话。鼓励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芬.《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2-43.

[2]赵莹.城市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1,(7):102-103.

[3]崔红好.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1,(3):104-106.

[4]赵文静.《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3-25.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5

城乡一体化可以理解为一个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市区和郊区、城市和农村达到协同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城乡协同作用日益加强的空间经济过程。城乡一体化目的是为了消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使两者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城市与农村从一体到分离,再从分离到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被当代许多国家城乡关系的发展而证明的普遍规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就是城乡一体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1980年代末期,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对于城乡一体化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再次,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最后,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二、村镇与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一)村镇、村镇空间、村镇空间结构含义

本文所研究的村镇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主要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主要由农业人口构成的位于乡村腹地且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域综合体。它主要包括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集镇、中心镇及其所辖的周围空间。从世界范围看,村镇这个特定的社会经济区域一般可分为原始型村镇、古代型村镇、近代型村镇和现代型村镇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大多数村镇目前正处于近代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

村镇空间主要指在村镇范围内,由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水体、标志物等共同界定、合围而成的空间。村镇空间是村镇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各种活动的物质载体。

村镇空间结构即村镇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态及其关系。根据上述定义,曾菊新在《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一书中定义的农村空间结构基本模式可以理解为村镇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离散型。这种空间结构的中心是在一定规模的服务设施所在地,周围则是纯农业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住宅分散在便利生活和生产的临水近路的农田附近。

条状型。这种空间结构的特点是乡村居民各家各户沿公路和沿江、河、湖岸居住,排成一线,农田呈细长条向两侧延伸。

集聚型。具有服务功能的中心集镇与乡村聚落较集中地分布,周围则是大片的农业用地。

(二)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从绝对意义上说,国内外专门研究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较少,一般都是以乡村空间演变为主题进行研究。

1、国外研究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

普朗特与罗吉斯对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普朗特把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未中心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许多社区(村落或亲族群)之间出现互惠的交换活动,由于生产率水平极其低下,因此村民之间交换的范围有限,并没有形成定期的集市。

第二,没有乡村市集的中心化阶段。乡村中节点类型有从事农业的村落和集镇两种,集镇是满足乡村居民对制造业产品需求的供给地,但由于农民的收入太低,乡村需求密度低,交易费用高,市场交换没有形成固定的位置,可以在村庄,也可能在集镇,这一阶段大多发生于不够发达的乡土社会。

第三,乡村市集中心化阶段。这是交易中心固定化以后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高一级的交易中心(城镇)的固定和发展,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乡村已走出了乡土社会,具有相当的商品农业和城镇化的特色。

罗吉斯在《乡村社会变迁》一书中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农村聚落发展将典型的农村到典型的城市排列成一个连续谱,划分出了一条完整的城乡空间结构演变轨迹。

(2)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的研究

加拿大学者麦吉(T・C・McGee)通过对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走的是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道路,也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差异,显示出特殊的发展形式。具体表现为,中国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未发生人口大量迁入大城市的现象,而是通过发展乡镇工业促使城市地带高速增长,形成了城市与乡村界限日渐模糊,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紧密联系,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相互混杂的结构。麦吉以Desakota(desa即乡村,kota即城镇,都是印尼语)概念做理论框架,概括了这种空间经济转变模式。

2、国内研究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有关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

在我国,学者曾菊新在《中国乡村空间发展研究》(1995)一文中指出了中国乡村空间发展的新趋势:空间过程上,小城镇大发展是城市化的新形式;空间行为上,经济因素对乡村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影响很大;空间关系上,区域城乡关系发生了改变;空间结构上,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开始走向联合和适度规模;空间差异上,乡村非农产业的差距趋于扩大。十余年来,乡村空间的发展验证了该趋势预测的正确性。

学者张小林的专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1999)系统研究了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村镇空间系统从封建时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乡村社会经济变迁的趋向就是乡村性逐渐减弱,城市性逐步增强;

第二,乡村社会经济变迁伴随着空间结构的变动,乡村空间系统的演变则表现为城乡空间之间的矛盾运动;

第三,在城乡空间关系演变大趋势下,不同地域的乡村空间系统的演变则各有其独特性。

(2)有关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的研究

在研究村镇空间演变特征方面,王跃在《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2005)中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苏州城郊村镇布局进行参数分析,概括出苏州城郊村镇分布具有明显的水乡特征。

(3)有关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的研究

在研究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方面,赵立德在《中国村镇空间演进过程浅析》(2004)一文中通过对传统空间演进过程的分析,指出中国传统村镇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民俗文化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冯文勇(2002)通过实地考察晋中平原农村聚落扩展,指出聚落扩展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物业客服主管工作职责(收集2篇)
  • 下一篇: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难点(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