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体育与健康课核心素养(收集3篇)

时间: 2024-07-01 栏目:办公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核心素养范文篇1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是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发展、良好健康习惯养成、强大心理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技术学校中,普遍存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体育教学的现象。

一、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一)体育教学不被重视

在职业技术学校中,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管理阶层不重视,对体育教学投入不足,导致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无法全面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教师队伍知识老化,接受再教育机会少,师资力量薄弱。二是体育教师本身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对课程的设置也不能与当前的教学目标相适应,体育课常常被其他课程、会议、班会等活动代替,教学时间不能保证。三是学生不重视体育教学。体育课常常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时间,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没有“终身锻炼,终身体育”的理念,体育学习兴趣不浓。

(二)学生整体素质不容乐观

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现状是大多数学校零门槛还完不成招生任务。学生生源的多元化使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参差不齐,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自律性差,学习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突出。即便是被动学习,也仅限于掌握一门技术或技能,以求获得将来的生存之需,有厌学情绪,沉溺于网络网游的比比皆是。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严重制约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三)体育成绩考核不科学

一方面,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考核通常以学生对几项体育技术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为主要的评分依据,大多忽视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体育成绩考核没有显示参与过程评价指标和心理健康指标。另一方面,对学生体育成绩考核流于形式,整个考核不严肃、不严格,同样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

二、提高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体育教学地位,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职业技术学校应从为社会培养锻造一支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素质过硬的专业性技能人才队伍战略高度出发,重视体育教学。未来技能型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充沛的体力是完成工作的前提。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进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严格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师资建设速度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职校应不断加大体育教学投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为全面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提供设施保障。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政治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提高师资建设速度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上改变过去传统的依靠行政手段对教师的聘用,树立竞争意识,完善竞争机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做好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衔接工作,为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定期更新教师结构,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着力提高师资建设,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三)科学考核学习成绩,正确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形式及内容等均应适应素质教育而发生改变,作为教育方向的指挥棒———考试机制也需要革新。体育成绩的考核,应该由单一的竞技型考核转向为竞技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健康指数等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式,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综合性全面评价。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擅长的体育技能,教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考核时,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竞技水平、兴趣爱好、参与态度、健康理念进行综合评分,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真正目的是强身健体。

(四)转变教学方法,延伸体育课堂

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要摒弃运动技术为授课核心的体系,以“育人为先,注重健康;发展个性体质,塑造体育能力”发展理念为本,树立“终身体育,终身健康”的健身思维。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应当具有多样化、灵活性特征,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不同于智育教学,要善于营造有利于学生体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触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课余时间提供体育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校园之中开展职业体育教育,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同时营造学校体育氛围,推动体育文化活动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激发广大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让师生在学习之余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营造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体育运动校园文化氛围。总之,作为新时期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者,体育教学应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为目的,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终身锻炼,终身体育”的理念,培养造就一支身体强健、心理健康、能适应不同劳动岗位的专业型、技能型新时代人才队伍,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核心素养范文篇2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育职业核心力素质教育

1、“职业核心力”和素质教育

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给高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诸多教学任务所需要调整的重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针对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来说,从原本的完全不重视,到现如今的着眼点放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转变,从表象上来看是好的,但是根据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总结来看,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2、“职业核心力”和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差,主要是因为老师对于“职业核心力”和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没有理解清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于很多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的老师而言,就将其片面的理解成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局限到体育课来说,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的体育锻炼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笔者看来,这种认识是极为肤浅和片面的。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力”在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其存在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抓大放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仅仅是一个基础,要让学生通过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来提升其适应工作环境的基本体能素质和能力,这才是关键的内容。

3、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表现形式

一些接触过素质教育的“新生代”老师对于“职业核心力”的解读可能比较清晰,但是有一些老师对于其具体表现的方式还略有存疑,在笔者看来,在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应该秉承着四个大的方向。

其一,立足于夯实身体素质基础,适应专业技能的需要。在应试教育阶段,高职的体育课程设置基本离不开“两跑一跳”,课外活动也无外乎是篮球和足球。这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规划而言看似是有帮助的,但是当这些学生走出校门,迈入职场之后,这些相关内容势必会很快丢掉。夯实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职场专业规划来有侧重点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极为明确的一点是,所选的内容要与专业知识贴切。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形体美是很关键的一个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健美操、韵律舞的学习是极佳的;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工作环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耐力,鼓励学生参与游泳和竞走的锻炼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如果把上述二者颠倒过来,那么就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了。

其二,立足于发掘身体潜能特点,适应职场多变的形式。高职专业的学生其就业压力比较大,迈出校门之后,面对的职场挑战是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通过体育课程的相关规划,让学生具备一个比较健康的体魄,能够适应较强的职场变化压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突出的一点是,根据学生个人素质的不同,老师来制定相应的学习和锻炼计划,切忌拔苗助长或者提倡平均主义,这样会极大的影响和刺激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严重的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基本生理机能。

其三,立足于规划身体机能变化,适应环境因素的突变。前一点的发掘潜能是基于生理机能的角度来说的,规划身体机能的变化是基于心理角度来说的。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是很关键的,体育学科中的健康教育规划,提倡的是学生拥有一个与身体机能完全相匹配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因素的突变。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清楚,文化知识的专业能力是职场工作中的必需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职场工作中的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情况下都缺一不可。

其四,立足于理顺身体持续发展,适应突况的锐变。高职专业的学生相对于本科学校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现实,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较多,但是同样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其在五年之内选择放弃创业的也不少。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学生的耐心与耐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表面上来看,这与体育教学关联性不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与学生的体能锻炼存在偏差其实也是有很大关联的。在学校期间老师如果能够给学生多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其效果或许就好的多了。

4、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重要意义

从上文中阐述的几个表现形式可以看出来,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培养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不断深入,让学生的“职业核心力”越来越扎实之后,对于文化内容的学习是极为有帮助的。再配合上学生一个强健的体魄,新课改工作中强调的让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就一个水到渠成的局面了。

5、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展望

综上所述,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提高“职业核心力”是新课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心理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学生的职场甚至是人生都是有很大影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在这个方面涉及的相关内容并不多。在下阶段的课改工作调整中,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必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江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9)

体育与健康课核心素养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教学的方式来呈现。这就告诉我们,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如何在体育课堂中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呢?首先作为教学的传播者,引导者,我们要知道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它不但具有整体性还具有可观测性。学生在完成体育学科的学习之后,其核心素养都是由几个维度组合成的一个整体,但每个维度的指标要素都是可以观测到的。所以当各个维度都通过观测以后,可以综合评判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状况,是良好、一般还是需要提高。

一、体育情感与品格的培养

在体育情感和品格中,体育情感主要是围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首先需要肯定的是部分学生自发的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热情就很高昂,但是大部分学生而言,需要通过后天培养才能有所体现。兴趣的激发要讲究方法。首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环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特征来制定,选择符合中学生特点的、适应他们身心成长的体育活动与项目,同时,也要考虑到趣味性和娱乐性,贴近中学生实际,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次,在体育教学的方法和锻炼的手段上,应该丰富多样化,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不符合体育教育的特征,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厌恶;体育品格主要倾向于体育精神,如吃苦耐劳、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等。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候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果断、自信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

二、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在运动能力与习惯中,运动能力主要围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如生活中的散步、慢跑、跳跃等基本运动能力以及可以作为终身锻炼或参加比赛的足球、篮球、游泳等运动技能。学生整体的运动能力如何,对教师形成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的日常运动能力差距是很明显的,从身体的各项身体素质来看,一目了然。所以在课程选择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性,尽可能的选择分层教学和小组互助学习。并且走进课堂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每一节课上教师都会考虑到发展运动能力的具体措施,例如,在跳远课上,采用不同长度、远度以及长远度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感以及挑战感。这些提高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方式,是经过有意设计并且科学的、有计划的实施的过程。形式多样,反复练习,其运动能力就能慢慢提高;同时长期练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运动习。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习惯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养成的,它是通过一段时间,加上兴趣的刺激,并在业余时间进行加强锻炼所形成的。并且一个人的运动能力和习惯也有相辅相成的联系,学生在篮球上有很强的专项运动能力,他就极有可能将其发展成一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爱好。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他只注重一时的运动能力的强弱,而没有坚持锻炼下去,也是无法形成运动习惯,达到终身锻炼的最终目标的。可见运动能力与习惯是体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指标要素,也是终极指标。

三、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培养

在健康知识与行为中,健康知识主要围绕有利于健身的相关知识,比如人体的生理卫生常识、体育的人文知识以及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又如实心球投掷时候不能侧身进行投掷,要做到全身协调发力,一定要做好收腹动作拉回重心防止犯规等。健康行为指的较多的是有利于促进健康生活或运动中的具体行为。(也可称为健康促进行为)。比如早睡早起,保障优质睡眠,饭后不进行剧烈运动,保障身体器官不受无畏伤害等。通常学生掌握了哪些健康知识,掌握了解的程度如何以及对知识的运用情况都会与他的健康行为相对应。就比如体育课上,教师经常单方面强调安全,但是是否落实具体应该怎么做意义就不一样。准备活动做的是否充分是进行安全运动的前提保障,但是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安排和设计理由学生是否了解才是他们最终是否认真对待准备活动的一大关键因素。再比如球类课,很多学生习惯的累了就把球当凳子坐,如果不小心球滑掉了,是不是就会有安全隐患了呢?软是排球很轻、很有弹性,学生很喜欢把它们当炮弹一样瞎垫,就会有打到自己或者别人的安全隐患,很有可能导致受伤之类的影响。但是如果老师提前进行引导,进行提醒和教育,学生就会以意识引导行为,进行距离的拉开和合作练习等更安全的方式。所以,体育课上一定要加强安全、健康教育,让学生养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健康行为。

综上所述,这三个维度构成了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部分,他们是不是独立存在的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三个维度应该是密切联系的。任何一个都不直接等于素养,而是素养的某一方面的体现而已。并且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渗透,于有形和无形中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强壮、健康的体魄来保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中学体育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引导下,积极转变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进一步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他们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中国学校体育.理论争鸣(2016年07期)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行政人员的工作职责(收集9篇)
  • 下一篇:个税宣传工作计划(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