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课程管理的概念(收集2篇)

时间: 2024-07-02 栏目:办公范文

课程管理的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CDIO概念车制作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07-02

一、引言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GlobalInstitute)的研究报告统计[1],我国的工科毕业生只有不到10%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缺乏是不适合跨国公司工作的关键。与欧洲等国家工程类大学毕业生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存在三大弊端:一是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行业背景,二是课程设置僵硬,缺乏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创新教育不足;三是缺乏对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缺少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状况导致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不强。中国提出在2023年前完成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就需要培养出基于工程实践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工程教育改革成为第一要务[2]。实现第一要务要从最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开始,课程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没有课程教学创新,教育改革就是空中楼阁。

2000年,美国爱德华・克劳利教授研究组开始对工程教育改革进行研究。经过四年探索和实践,他们合作苑⒊隽说囊桓鲂滦偷墓こ探逃模式――CDIO[3]。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以CDIO教学大纲和标准为基础,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CDIO模式为国际工程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也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4]。

将CDIO模式应用到课程教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新尝试。“概念车制作”是新开设校级综合性专业校选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概念车制作的整个过程,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主动研究和学习,教师指导方式。将CDIO模式应用到“概念车制作”课程中,以学生团队在工作室(课堂)针对概念车为情境的理论学习、分析、思考为重点,构建一个“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重理论又重实践的工程教育环境。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

设置“概念车制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灵活性与广泛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该课程要求学生树立工程的概念,同时了解在完成工程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有相关的技术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书面及口头交流能力、资料的使用及查阅能力等,还有自我学习和管理等相关能力。使学生在系统分析与设计、制作、调试、信息处理、文档写作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为造就出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组织

“概念车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过程,将概念车制作分成多项目(或系统)。该课程分成五组,每组学生3~5人,包括车身组、传动组、转向及车架组、发动机组以及电器组。要求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基本安排在传动组、转向及车架组、发动机组以及电器组,成型专业学生安排在车身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分派到各组承担零部件的制作。

四、CDIO模式下的课程

1.课程的构思(C)

概念车就是最先进、前卫、环保、最能代表造车工艺的技术与科技发展设计的未来汽车。教学内容的构思是以概念车制作为平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该课程技术内容构思是概念车的制作项目,制作概念车要求每循环教学都有创新,在汽车节能、环保,轻量化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概念车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电器和车身四大部分,每循环教学创新都要从这四个方面考虑。基于比赛和教学规律的考虑,每循环教学项目都在变化,构思概念车的系统创新是关键,这就是项目任务书。如2015年是转向系统的优化,2016年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

该课题管理内容构思以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进行管理,使学生团队受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熏陶。

2.课程的设计(D)

根据构思的项目任务书,对构思课程教学进行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

“概念车制作”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有很大差别,时间不固定,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运行。主讲教师不站在讲台上将知识或技术灌输给学生,深入到学生团队中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团队按照项目计划书去学习和研究,推动项目逐步接近技术指标。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概念车制作”授课在CDIO模式框架内进行,需将CDIO精神灵活地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采用以学生动手和自行思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研究和思考自行完成,遇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最后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入工程的概念,而且还要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

(3)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技术方面包括,调研、构思、设计、制作、调试和比赛(若有比赛)或总结等内容;管理方面包括大学生日常管理、经费管理、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基地管理等。

(4)实训基地的设计

实训基地设计是按照ISO9001管理体系进行现场设计,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制作基地划分为车身成型区、学习区、加工区、组装台架调试区以及设备存放区。

3.课程的实施(I)

(1)技术方面的实施

实施过程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进行。制作过程主要在实训基地。首先,学生团队调研和检索材料,了解和掌握该任务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如2016年的主要任务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就要了解发动机电控知识和技术,掌握电控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学生团队要出去调研,记录和撰写调研报告。

根据比赛和教学的要求,撰写项目任务书。首先,设定本学期概念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2016年关键技术是发动机电控部分,其他系统进行优化。其次,对概念车进行总体布局,如2016年概念车采用三轮行驶系统,转向系统采用阿克曼转向方式,车架采用前一字后井字结构以及车身采用锥形流线型等。第三、零部件设计采用CAI设计并进行仿真车身强度、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第四、按照已经学过的《机械零件》的知识,对零部件选型。

按照零部件的要求以及计算分析结果,对零部件进行绘制,设计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工装夹具。根据图纸的内容进行制作,制作大部分都是学生团队在学院加工中心自行完成。

零部件全部制作完毕进行组装,组装后进行调试,调试先进行台架测试,台架测试通过后,再进行路试,如果有问题或效果不理想,再进行零部件优化,然后再调试,直到达到比较理想状态为止。学生团队在计算分析、制作以及调试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查资料或看讲义以及教师指导。

课程技术内容讲义总计九章,主要包括车架设计与制作、车身设计与制作、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制动系统设计与选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选型、电动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选择、燃油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选择、电动车测试过程以及燃油车测试过程。

(2)管理方面的实施

大学生日常管理、经费管理主要管理者是学生辅导员承担。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主要管理者由主讲教师或其助教承担。

4.课程的运行(O)

逐步建立较完善的“概念车制作”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构建与现代企业较为一致的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使“概念车制作”课程能够正常运行,并逐步完善,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目标。

五、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按照平时考核、平时记录情况、月汇报情况、会议纪要、以及总结报告相结合考核方法实施。即每阶段或过程都有记录,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20%);不定期或定期讨论问题和措施有会议纪要,纪要也作为考核的依据(20%);每月有各组汇报,汇报情况也是考核依据(20%);最后总结报告也是考核依据(20%)。平时有考核记录(20%),平时考核成绩由学生辅导员确定,其他考核由主讲教师确定。

六、结语

“概念车制作”课程经过2015年的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积累了一些课堂教学经验,为2016年正式确定校级选修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2016年开课已经开始,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自编了课程讲义,制定了课程考勤管理办法以及定期汇报制度,基本建立了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构建与现代企业较为一致的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仅一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只是雏形,持续的改进并逐步完善“概念车制作”课程,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麦肯锡.AddressingChina'sLoomingTalentShortage,McKin-seyGlobalInstitute,October2005

[2]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课程管理的概念范文篇2

关键词:学生满意度;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CIPP模型;路径优化

一、研究背景

学生满意度这一概念是在顾客满意度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国外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而我国有关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则始于21世纪初期,伴随着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产生和发展。现有学生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二是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在线教学方面。本科高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生满意度研究较少。“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也是大多数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对于学生专业认知的形成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推进“旅游学概论”的课程建设,本研究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出发,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优化问题,既有助于课程建设相关的理论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也为未来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旅游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旅游高等教育创新旅游人才培养观念,由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方向转变。

二、基于CIPP模型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学生

满意度评价指标构建CIPP模型,也称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由背景评价(Contex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四项评价活动组成,由于其具有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特点,故而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本研究运用CIPP模型,结合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特点,确定各评价指标和评价因子。

(一)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对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目标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因子包括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特色是否鲜明。

(二)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是对课程的师资力量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因子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敬业精神,以及在授课时是否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启发性,能否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能否对理论知识联系行业实际进行分析、能否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三大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评价因子包括课前是否安排学生预习、教材选用是否恰当,课程内容体系是否完善、授课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授课方式是否多样化、课堂氛围是否活跃、课后作业是否适量、能否给学生提供有用的参考数目和学习资料。实践教学的评价主要从第二课堂进行,评价因子包括教师是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教师能否对学生的第二课堂进行全程指导。考核方式的评价主要从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大方面进行,评价因子包括过程考核的形式是否多样、能否做到公平公正,期末考核的试题覆盖面及难易程度。

(四)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主要是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考虑到“旅游学概论”课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主要从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和人格培养三大方面进行。评价因子包括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是否积累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对行业的认知是否清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课程是否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格修养和审美水平的培养。综上,基于CIPP模型的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课程学生满意度评价共设置6大评价指标31个评价因子(表1)。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一)数据获取

本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问卷设计根据课程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31个评价因子,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请被调查学生根据个人认知分别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赋分,分值从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依次为1-5分。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线上定向发放的方式,发放对象为旅游管理大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的在校本科生,覆盖面从大二到大四,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均学习过“旅游学概论”专业基础课。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60份,均为有效问卷。

(二)信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对本次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的α信度系数为0.988,可见本次问卷调查的可靠性非常高。

(三)数据分析

1.过程评价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培养目标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2。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培养目标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特色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2.输入评价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师资力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3。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师资力量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在教师的专业水平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3.过程评价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4。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在教材选用、授课时间、授课方法、课堂氛围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5。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在第二课堂的全过程指导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6。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在过程考核方式和期末考核命题难易度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4.成果评价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7。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但在专业知识、行业认知、团队合作能力、审美水平的培养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四、本科高校“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及优化路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显教学特色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结合我校“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大类学生培养需求,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现代旅游活动的种类、表现形式及发展特点,厘清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旅游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明晰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的影响;使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旅游现象和解决旅游业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养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类专业开设的首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1)引领性。通过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专业认知体系,合理选择自己的专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2)综合性。教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旅游者行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旅游学科全方位知识;(3)创新性。课程教学包含大量来自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业的鲜活案例,问题突出,现象明显,有助于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

(二)立足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针对“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特点和学生需求,在课程建设中应重点关注三个问题。1.厘清专业认知,激发专业热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第一志愿率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学什么、将来干什么感到困惑。“旅游学概论”作为首门专业基础课,肩负着重要使命。课程教学应由各模块教学内容谈及学科整体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认知体系。课程教学中关注社会热点,分析旅游现象,让学生逐步领略到旅游学科的魅力和旅游业实际工作的乐趣和意义,激发专业热情。2.提升理论深度,培养理性思维旅游管理类课程教学一直存在讲授技能知识多,讲授理论知识少,教学内容较琐碎、分散、浅显的问题。“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应注重旅游学理论知识的梳理和对前沿理论深入浅出的传授,不断调整知识结构与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学习的“高阶性”与“创新性”。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资料收集、文献分析、系统阐述和小论文撰写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具有较为清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师生互动,实现课堂翻转为解决教师课堂满堂灌,学生成为“低头一族”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在每节课中增设提问、分析和讨论环节,学生思路必须跟着老师走,课堂学习节奏快、动脑多,学生主导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现了课程的“挑战度”。

(三)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程设计

在“旅游学概论”的课程建设中,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程设计,具体包括:(1)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创新意识。在“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创建线上线下互动、启发讨论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问题发掘和科学增负,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解读社会需求,重构协同育人。立足市场,面向行业,既突出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应用,既强调知识灌输,也重视能力培育,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重塑协同育人机制。(3)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旅游热点。为让学生获得对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增设大量具有时代意义的旅游发展主题内容。(4)凝聚集体智慧,打造高质课程。课程组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案、电子课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并通过学习通APP构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反馈平台,努力打造高质量课程。

参考文献:

[1]谭诤,王欣欣.高校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6,(5):101-107.

[2]金明,刘一弦,王媛,李云鹰,魏雪梅,郑娟.护理本科全程教学学生满意度现状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6):1762-1767.

[3]胡文静.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3.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印象深刻的一个人(收集2篇)
  • 下一篇:集团人事工作计划(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