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收集2篇)

时间: 2024-07-02 栏目:办公范文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GIS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方面的适度分权,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政府集中资源配置的路径,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断增强,许多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及有利发展条件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区域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区域发展问题,而且问题区域(problemregions)也随之增多,这些现实情况都产生了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而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台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区域经济学在借鉴和应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为代表的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与GIS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定量化、空间化和应用化的特征,强调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公共政策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区位。区域经济学正是以资源的空间分布非匀质性为理论视角,研究经济活动“何事”在“何地”和“为何及应该如何”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对资源空间配置及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研究。而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空间决策支持功能。于是,基于GIS平台提出解决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公共政策和规划措施也就有了“因地制宜”的优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探索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由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四部分组成。传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忽视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为此,本文从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理论体系以案例的形式探索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创新性教学的价值,期望推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与优化。

(一)GIS基本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GIS基本功能涉及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变换,空间统计与分析及地图的制作与输出。基本功能的恰当应用可以直观地表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征。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它不仅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与收缩,而空间维度的拓展与收缩就可应用GIS教学来展示与表达。首先,建立GIS专题地图,通过GIS的制图方法绘制面状符号图并通过指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面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状况,引发学生思考经济活动采用什么样空间布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将确定培育的经济中心展现为点状符号图,同时也通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点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知晓这些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将联接各经济中心的现有或规划的重要干线展现为线状符号图并用线状的宽度表达线状要素的特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增长极的区位条件;最后,将上述点、线、面符号图进行叠加,即将可能选择的经济活动布局落实在具体的空间上,可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发展理论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就区域关系理论而言,不仅需要探讨因资源稀缺而形成区域竞争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需要探讨因资源禀赋差异而形成的区际分工与合作。GIS教学可以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状况(或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输入GIS专题地区所对应的属性表,进而通过图例编辑器将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图的形式输出,即可清晰看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从而判断区际分工的可能性及合作的类型。

(二)GIS应用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基本功能为依托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等演绎出资源管理、区域规划、辅助决策等多种GIS应用功能。合理使用应用功能可以为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或促进问题区域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区域形成理论通过剖析区位因素与区位价值来探讨企业、公共设施等的区位选择问题及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函数约束视角分析区位选择,这样选择的区位可能与实际需求有偏差,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应用GIS教学则能相对方便地找到最佳区位。以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密度及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等因素;其次,在建立GIS专题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处理类似公共设施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离开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距离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离类似公共设施有一定距离;再次,分析处理人口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人口分布密度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再其次,在专题地图上将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转化为栅格图;最后,将距离图、密度图及栅格图进行叠加,然后进行选址的综合评定,即可在专题图上看出适合新建公共设施的具体区位。这种集问题导向、分析及制图等环节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

区域政策理论探讨的是政府创造某些源于空间差异并旨在缓解或克服空间差异影响的制度供给问题,然而区域政策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则需要判断政策的需求区域。应用GIS教学可规避没有考虑要素资源空间流动的缺陷。以判定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为例:首先,在GIS专题地图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点的点状符号图;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点为中心,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如规定相应的步行时间或行车时间),计算出该供应点与邻近区的人口之比,即该供应点的繁忙程度;再次,以每个居民点为中心,也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并记录邻近区内的供应点数量,以此测算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方便程度;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在地图上进行比较即可准确地判定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

四、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保障措施

从上述分析来看,基于GIS的创新性教学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空间经济现象,而且可以辅助决策。因此,在区域经济学课程运用GIS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建立经济学的空间分析思维,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革新的制度安排才能体现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而在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GIS教学就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要空间分析思维、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系统地讲授与空间约束相关的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又要相对系统地介绍空间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介绍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因为GIS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难以获取的重要信息,进而实现在系统支持下的空间动态模拟和决策支持。此外,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出来的案例(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商业选址、资源管理等)介绍来凸显其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开设GIS试验教学课程。根据教学条件、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教学目标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和教学课时的约束条件下,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补充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尝试运用GIS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二是单列学分专门开设GIS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建立空间数据库,绘制各种相关专题地图,将经济特征呈现在特定区域中,而且能够在区位选择、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辅助决策,增强学生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

(三)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组织环节

突破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应用性强和综合性强,因此在理论讲授之后均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并应用GIS来分析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而且将其成果在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上展示。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此必须改革侧重卷面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应该由平时成绩、GIS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GIS实验成绩以学生按照要求制作的专题地图、图像、图标及文字说明来评定。革新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学生操作GIS的熟练程度及运用基本理论进行辅助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借助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学校安排的GIS实验课程外,还应丰富教学手段,寻求与GIS相关企业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等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可以将所学理论服务于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接受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合作内容开发成区域经济发展运用GIS的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法辉.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和GIS的应用[J].地理学报,2011(08).

[2]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01).

[4]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03).

[5]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04).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11.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现状;对策研究;校企合作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培养职业技能完善、综合素质全面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面对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变换的教育环境,高职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项目改革是当前所有高职工作者重点探究的话题。从更深层次看,高职院校想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升教学竞争力,也必须优化教学改革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课程改革。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提升课程改革效率,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认真探讨。

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现状

(一)课程改革配套不到位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改革院校课程教育目标、开发课程资源等环节之外,还应考虑课程配套措施问题。就当前高职课程工作现状而言,课程教材和教学基地的配套建设仍需科学规划。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教材的特色化建设,教材内容改革应朝着“立体化”“动态化”方向推进,除基本专业概念、理论知识归纳外,教材要根据本专业需求,在专业背景资料、专业项目操作规范以及进程指导方案上进行配套指导。当前高职所选的教材以纸质课本为主,学生每天对着无新意的白纸黑字,提不起学习兴趣。行业经济及发展水平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纸质教材难以满足专业课程需求。课程改革正逐步尝试将社会人才岗位需求纳入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开设了专业实践课程,尝试在操作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针对这一改革需求,院校应设置配套教学环境,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微机房、工作室、操作间必须要有。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问题历来广泛受到关注,很多院校开展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将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教学基地的建设上,导致很多课程在课表上排了,学生也没法上。

(二)课程改革目标不准确

高职教育应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课程规划上,学校要将目光投向市场,关注社会需要的人才,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改革路径。来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大多希望毕业后能快速走上工作岗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关注学生学习需求,课程规划表现出了明显的学术化倾向,实践课程较少。以“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例,当前该专业课时计划约为专业理论课35%,基础理论课15%,专业技术课25%,其余课25%,理论课比重明显高于技术课。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规划上呈现出了摇摆不定的倾向,究竟该将课程改革朝哪个方向发展依旧比较模糊。部分改革工作者认为,应将课程重点放在技能培养上,这是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高职教育实际所决定的。大部分中职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提升职业竞争力,在毕业后马上投入工作岗位上,理论知识的学习似乎不重要。依据这种教学观念,在开展改革的过程中,课程建设目标不可避免地向“重实践、轻理论”方向发展。但在传统教学工作者看来,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需要理论给予知识支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连文档知识都不知道,如何能学会制作网页?这部分教学人员认为,理论课程建设还是需放在改革第一位,不能本末倒置。根据两种争论不休的观点,在开展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方向一直摇摆不定,这学期开展实践课程建设,下学期加大理论教学力度,导致改革工作朝令夕改,课程教学没有为学生提供固定、可遵循的培养方案,改革工作质量迟迟难以提升。

(三)课程改革内容不全面

高职课程主要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任务,在深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观下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被淡化,学生专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德育需求未能良好满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抱有偏见:来高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果可以上大学,绝对不会在高职上课。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普遍不重视学生德育情况,只希望学生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对于孩子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发展不太在意。很多学生甚至抱着自暴自弃的想法学习,上课时昏昏欲睡,看手机、玩游戏,不配合教学。现在的高职学生年龄多在18岁左右,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明显,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到学校不服从教师管理,甚至与教师起冲突。企业在招收人才时,越来越注重考察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礼仪风范,没有公司不喜欢懂礼貌、讲纪律、沟通能力良好、团队意识强的员工。反观当前高职学生受教育现状,我们却不得不为其职业素养感到担忧。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院校忽视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课程改革内容不全面,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以及创新服务意识的课程培育不够系统、不够深入。

三、转变高职课程改革困境的对策

(一)课程项目化建设

项目化建设旨在转变当前课程改革配套措施不到位的现状,工作者要将课程建设工作当作项目推行,确保项目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操作性地顺利开展。课程项目化建设主要包括教材建设、教学基地建设、教学计划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项目化课程教材不再局限于纸质的书本,而应是包括纸质书本在内的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参、网络课程教学软件等在内的一系列多元立体化教材。教材必须根据课程改革需要适时删减、修改。院校可引进本专业专家研究成果进行编写,实现教材内容动态化,以配合课程改革需求。教学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在寻求人力、物力支援的过程中,可尝试将目光投向政府和企业,借助相关部门力量完善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旅游专业开展教学基地建设,可向当地旅游局寻求帮助,以获得旅游教学资源支持。对于参与院校教学基地建设的企业,政府、学校可提供一定荣誉称号,尽量寻求三方利益共同点,完成项目建设。在获得建设资源支持的基础上,院校要大力开展“全仿真”实训室建设,尽量为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客观真实的工作环境,建设真正的“校内职场”。教学计划是确保课程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应充分考虑课程特征,变通性及操作性要强。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课程要根据重大节假日、企业相关项目、国家重要会议等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训,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课程目标。现实社会的教育环境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课程改革“求新、求变”之余,必须依据教学环境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教学计划,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课程配套措施的关键在于“配”字,师资队伍是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工作的具体执行需要教师的良好配合。教师是课改的执行者,课程改革政策需要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具体体现,如何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确保课改工作顺利进行是课程项目化建设的另一重要课题。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学校一方面要建立专业的教师培训制度,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还可根据专业需求,聘请企业、公司优秀技术人才完善师资队伍。旅游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院校可以聘请酒店管理经验、旅游从业经历丰富的社会型人才来校上课,以实现院校和学生、企业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理论教学有其必要性,实践教学也必不可少,课程改革过程中究竟以实践为主还是以理论为重,需要根据专业实际需求决定。院校要认真研究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因地制宜展开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办学是近几年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解决职业教学课程定位不准确、不明确问题。借助企业力量获得教学基地建设资金,从企业招聘优秀技术员工优化师资队伍,这些都从侧面体现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在开放办学条件大背景下,院校可依据人才需求实际,为企业“订单培养”其所需人才。通过对企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状况、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内容的调查,院校实事求是展开课程改革有助于促进课程培养专业化。在应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过程中,院校要与企业良好沟通,准确把握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及本院课程培养现状,设置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与企业达成共识。

(三)关注德育课程设置

面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不全面、人文素养不完善等问题,院校要加大德育课程建设工作,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每个专业除了必要的理论课、技术课教学之外,要适当增加德育课程比重,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职业道德素养、中华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促使学生接受德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和思想取向。个别专业的教师在对待德育教学工作上不够重视,上课时没有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导致课堂教学的无纪律性。学生不认真对待德育课程,将其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上课不认真听,德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对于不配合德育教学的学生,院校要通过奖惩制度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德育评价应纳入学生期末总成绩之中,对于德育考核不通过的学生,坚决不予企业推荐。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不够充分,当前各院校课程建设都存在些许问题,改革人员要正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环境不尽相同,在改革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也明显表现出个性化特征,没有一种模式可以“吃遍天下”,各院校要根据办学实际量体裁衣,走出特色化课程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为人父母也是一门艺术(收集2篇)
  • 下一篇: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