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整理2篇)

时间: 2024-07-05 栏目:办公范文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篇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我国首次系统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新模式,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宏伟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是江西省建设富裕和谐秀美家园,实现绿色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近3年时间里,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生态优先”建设原则,以保护好“一湖清水”为目标,积极推动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先后启动“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长江暨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等五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科学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建立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新模式依然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自身经济实力赢弱、改革创新能力不够强、长期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社会发育不均衡以及地缘优势不明显的欠发达地区,要建立全国乃至世界水平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必将遇到智力、资金以及制度供给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毫无疑问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当前,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党的十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机遇,以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确定目标任务为依据,利用国家战略平台,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科学整合有限资源,投入重点领域,提升生态质量,整治重点污染,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善用制度“红利”,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科学编制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区一带”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等详细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实施和监督,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大项目资金筹措力度,完善规划实施绩效考核、评价和责任体系,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内的32个设区市和县(市)生态安全体系和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工程各项任务真正能够落到实处。

二是要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鄱阳湖及流域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重要湿地集中分布区,鄱阳湖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生物多样性保护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态建设需要改变外延式的面积数量增长模式,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和人力,加大对流域中上游地区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林分结构改造工程的投入力度,形成内涵式功能优化的科学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要切实加大对湖体核心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能力建设投入力度,确保候鸟越冬地、洄游鱼类和大型水生哺乳动物迁徙重点区以及江河鱼类产卵后幼鱼洄游通道的生态安全。

三是要将整治大规模畜禽养殖环境污染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大规模畜禽养殖造成的粪便污染是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流域农业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流域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源安全的重大威胁。为此,应当实施以畜禽养殖场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并将其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同时建立畜禽清洁生产行动长效监管机制。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经济;西部地区

党的十再一次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些都表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高昂代价的黑色经济发展方式向最低代价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最低代价的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不仅是生态文明时代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而且是和谐社会的最佳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从根本上促进了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快速地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促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生态意识为指引,建设发达的生态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的生态生活方式。

1999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开始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是大江大河水源的涵养地域,也是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战略要地。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也被称为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并且经济发展处于滞后水平。针对西部地区的这一现状,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既能保护好西部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又能进一步加快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进而实现西部地区真正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虽然经济有了较快地增长,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西部生态系统对经济的承载能力也在持续下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处于艰难的瓶颈时期。由能源、交通、城市人口膨胀及大型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等方面都造成了西部生态系统相当脆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森林植被严重破坏、生态灾害频繁、野生动植物面临威胁、环境污染加剧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则成为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关键。

二、以绿色经济为突破口,促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全面积极推进工业化发展,但是,我国的西部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缓慢与生态环境恶化这两方面的困境,大多数地区由于环境的不断破坏而变得更加贫困。虽然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使得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增大。西部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同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首先是由西部地区原本就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关键的就是与其贫困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相关联。所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问题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实现西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必然是在两者之间形成互动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殖的可持续经济。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绿色经济的发展要始终符合人的发展需求。人们对经济利益的不断追求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强调,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要做到亲近自然和尊重自然,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帮助人类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是兼顾个人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全体人类的利益。因此,人类应当大力倡导生态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

发展绿色经济,就要求我们将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和生态环境二者的永续性。绿色经济的发展就是在生态化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同时把技术进步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十分注重人力资本与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绿色经济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容,以及以人为本,以经济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保证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内容。绿色经济是建立在健康、有效的基础上切实使生态资源环境得到永续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效率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经济。

绿色经济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必须要明确社会进步不仅是生产和分配的体制改革,而且国民财富的分配除了要求公平以外,还必须有益于健康、就业和教育等诸多方面。此外,环境保护应该成为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主要目的在于预防、恢复或者补偿由于经济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损失。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色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最低代价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的经济技术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是十分符合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经济形态。

三、结语

西部地区构成了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全国总体生态环境状况,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也是西部地区未来的工作重点,是解决目前严峻的资源环境现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最有力手段之一。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改变原有的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绿色经济的发展作为促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积极、有序、稳步地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清宇.西部地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刘铮,刘冬梅.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金芳.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8(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收集3篇)
  • 下一篇:浅谈中西方教育差异(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