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教学的基本规律(整理2篇)

时间: 2024-07-05 栏目:办公范文

教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视角

本文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以下综述: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第一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这种观点认为,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一个体系,是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规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诸成分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二种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广义和狭义来解释,“根据规律的定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可以得出,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并经过高度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最根本的规律。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现象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由于人们的立足点以及思考方式的不同,而且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还有一些问题尚未明确,所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很难达成完全共识,但是相对而言,大家比较认可的是,从规律的定义出发引申出来的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诸因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现象。可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有多少相互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或矛盾,就有多少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存在。”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究竟有哪些,对其如何进行分类,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学术界已对此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并形成了多种观点。有的学者直接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做了层次划分;有的学者则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角度来描述,有的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角度来描述;也有的学者并没有直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是从其他方面思考,间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概括

张蔚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可以概括为依据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党的事业的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目的任务、教育内容、方针原则、方法艺术、改进创新、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以保证无产阶级事业胜利进行。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想政治工作演变和派生而来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代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概括

有些学者并不是讲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进行了概括。王建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有三条,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包括社会适应规律、要素协同规律、过程充足规律、人格分析规律、自我同一规律。张耀灿、陈万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三大规律: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视角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思考和研究越来越深入,其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宽阔,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放在哲学领域去研究,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有的学者则分析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等等,现归纳如下:

(一)从哲学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联的实在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首先和主要是在哲学生成过程中形成,它跟其他规律一样是人类的认识对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生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它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和发现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诸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即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践行和表象。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哲学品质主要有三点,在本体论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诸因素之间的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在认识论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人脑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固有的本质联系的理论抽象,它具有主观性;从辩证逻辑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联系的范畴和发展的范畴,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二者同构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完整的科学的认识。从哲学领域研究,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体系在哲学那里就是这样被建构起来的:作为世界观意义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诸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和作为方法论意义存在的由这种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所得出的认识结果――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从哲学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有利于我们更好、全方位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教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篇2

关键词:遗传规律教学效果

在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遗传的基本规律只介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删去了原试验修订本教材中繁琐的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教材变得简单,难度降低,现对该节内容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教材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由两个知识块构成,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发展,两者都揭示了基因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是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生平及对豌豆的杂交试验,八年艰苦劳动,探索出了基因的分基和自由组合定律,这是遗传学中的一个伟大的创举和发现。

1.1基因的分离规律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研究中,用豌豆作材料,通过试验观察,统计数据分析,提出问题,对分离现象作出假设,后通过实验证明(测交)得出科学结论即基因分离定律,它在本质上揭示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在教材中还穿插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一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遗传学中有关概率问题。教材最后介绍基因分离定律这一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应用,主要以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通过两个例题(例1为由因执果,例2由果导因)的事例分析,教会学生学会棋盘法或配子交叉法来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能较为熟练地掌握遗传学中有关概率的计算,独立处理遗传学中的因果关系题和系谱题,并能进行遗传推导。

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在学习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上,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展开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分析研究,同前者一样通过遗传试验,提出问题,对自由组合现象做出解释,进一步证明(测交)得出自由组合的内在原因,揭示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行为。再介绍这一研究成果,从现代科学发展的目光审视,在理论上(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类型,为遗传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和实践上(指导育种工作)的应用。教材最后介绍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四个方面的原因(一个首要条件,三个重要原因)。

2、重点、难点解读

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性状的分离、自由组合现象和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为教学重点,前者也为教学难点。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杂种后代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例及不同类型的表现型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完全显性时有2’一2种表现型,比例为3:1,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等位基因于不同对的染色体At)杂交,有22=4种表现形式,其比例为9:3:3:1,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

分离定律的核心: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情况。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各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因而相互是独立的,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因此一个雄配子初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雄配子,就类型而言可分为含D基因的配子和含d基因的配子,且二者比例为1:1,一个雌配子初级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一个雌配子,三个极体,类型为含D基因的配子或d基因的配子,二者随机出现。但就个体而言,体内有多个雌配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故会产生含D基因和含d基因比例为1:1的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在自交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有四种结合方式,共产生了3种基因型1DD、2Dd、1dd,因显隐关系,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3:1。

自由结合定律的核心:自由结合定律研究的是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情况。杂合子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导致了等位基因的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同样具有独立性是互不干扰的,它们之间随机发生组合,因此,研究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时,杂种F1在产生配子中,一个雄配子母细胞产生四个两种类型的雄配子,一个雌配子母细胞随机产生一个两种类型中的某一种雌配子。但由于在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结合会有两种不同组合的随机分裂类型(研究n对性状且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有2n-1种组合分裂类型),每一种组合分裂类型各产生两种雄配子或一个雌配子,因而就一个体而言,在多个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就会产生四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且因组合是随机的故四种雌雄配子的比例均为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16种结合方式,产生了9种基因型,共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正确理解个体产生的配子和一个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解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键,同时还要明确二者的区别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发展,二者共同发生于减数分裂中。

3、做好几方面的教学

3.1关注遗传中常用符号的教学:由于在教材中有关遗传学常用的符号穿插在每个小的知识块中,是分开来介绍的,这些符号用的又最多,故必须做系统介绍:Rd(减数分裂),(雌),(雄)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自交),X(杂交)

3.2关注基本概念的教学:(1)性状类: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2)类:杂交,自交,测交;(3)基因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4)个体类:纯合子,杂合子,表现型,基因型。

3.3环境、基因与性状间的关系

3.4基因分离与性状分离的关系:前者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分离,后者则是基因重组而引起的性状变化。

4、教学中能力方面的培养

4.1注重知识问相互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4.1.1遗传规律与生殖细胞分裂的联系: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上载体,因而也是基因的载体。这样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问题就是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变化问题,讲解中二者结合,不但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同时又使本节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并因此可以得知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中期,同时也明确了两个定律的适用范围,二者都是细胞核遗传,并且是质量性状遗传,都是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言的,即亲代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传给子代的规律,对原核生物、细胞质遗传都不属于该定律的范围。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突发卫生公共应急演练总结(收集5篇)
  • 下一篇:消防专项应急预案(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