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校本研修的建议(收集5篇)

时间: 2024-07-05 栏目:办公范文

校本研修的建议篇1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需求分析;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228

1社会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的《紧缺人才报告》中,汽修人才的缺口达10多万人,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已经进入社会总体需求前五名,且每年需要新增员工30多万;到2010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00万辆左右,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汽修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对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人才与技术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以上这些信息,表明目前我国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的突出矛盾是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求。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据抽样调查,主要存在问题: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导致劳动生产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到位、事故率高等。

2汽车维修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设置及结构状况:汽车机电维修、电子电器、钣金涂装等岗位数已占82%,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占主导,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而为修复旧零件设置的机械加工职业岗位,日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定位,汽车维修业已凸显职业岗位归纳并合重组的趋势。上述四大主体生产岗位的设立和形成就是重组和归纳的结果。岗位的重组,一方面大大地简化和减少了企业岗位类别,同时对从业人员技能的一专多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3该专业毕业生对应的行业

鉴于汽车的不断普及与应用,这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本市的4S店、汽车维修企业、大型汽车运输公司等。

4对专业建设改革与创新建议

4.1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汽车维修业发展,树立“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依托校内汽车实训中心、汽车维修车间、校园网络平台等资源,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实践“一主多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和学生顶岗实习,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理实一体、学练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

4.2对课程体系设计的建议

一方面邀请专家召开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讨论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开设专业技能课。并围绕行业整理能力确定专业核心课。

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开设公共基础课,同时可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关的兴趣类、能力拓展类、企业文化与管理类选修课。

4.3对教材开发与应用的建议

教材开发应以专业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首先在内容上要以“适用、够用”为度,注重相关规律和经验的应用,其次在内容的组织形式上,要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开发项目化、任务式的教材;然后在内容的呈现方面,应尽可能以图片、动画、视频、实物等。根据企业岗位需求,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整合优势资源。

4.4对教学模式建构与教学方法应用的建议

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结合专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教研为先导,专业课教学全部采用以“项目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任务、学训结合的方式,将相关知识点融入项目,通过完成项目,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4.5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逐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双师”结构优化和“双师”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培养一批集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教学能力于一身,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任教师;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校教学,建设一支稳定的兼职专业教师队伍。

4.6对校企合作的建议

(1)校企合作与机制创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为实践载体,搭建校、地、企合作办学平台。创建校、地、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体制,与企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密切型合作办学机制。

(2)校企共建实训、就业“双基地”。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应体现三个原则:一是能应用于专业见习,二是能应用于现场实训和现场实习,三是能应用于考证培训。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职业环境为要求。在现有基础上,扩展、扩充、调整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功能齐全、装备先进的实训、就业“双基地”。

4.7对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建议

校本研修的建议篇2

一、转变参与角色,引导主动介入

我校教师历来有较好的互助氛围,每个学科都自发性地组织了由几个骨干教师组成的“帮扶团”。一旦某位教师有上课、比赛任务,其他教师都会倾囊相助。如何把这种“小团体学术氛围”扩大到学校层面,引发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内需?我们发现观课、议课是完善这一想法的有效载体。首先,观课、议课活动的参与面较广。作为学校的常规性研修活动,每学期都安排有两次听课周活动,执教教师的覆盖面大,观课、议课则人人都要参与。其次,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其质量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每个教师的迫切希望。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互助式观课、议课”的校本研修模式,引导教师在互助中转变参与角色,激发参与内需。

互助式观课、议课校本研修,是一种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同伴互助式研修方式,它旨在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因此,我们首先改变以往听课、评课活动中暴露出来的积弊,把观课教师从“局外人”变为“局中人”,卷入到课的设计、研讨中来。在课堂教学前,观课教师需提前介入,在观课前与作课教师沟通交流,明确观课目的。观课教师围绕观课目标,可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对课堂教学有粗线条的教学预设,使自己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做到心中有底。议课时,围绕观课重点,以“改进、发展”为主要议题,倾听作课者的意图和想法,深入对话,相互提出建设性建议,以期逐步完善。

二、制度保驾护航,引发参与内需

任何活动的有序开展都依赖于一套完善成熟的制度。学校层级的观课活动,既要面向全体教师,又要有一定的侧重与主题,努力做到:观课前提前介入,合理安排;观课中指向清晰,明确任务;观课后加强交流,督查反馈。

学校每学期一般安排两次听课周活动,涉及各个学科的大部分老师。为使活动更为有效,在排定执教教师后,要求教师在一周前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意图上传到博客研修平台,供其他教师参阅,了解观课的相关教材的教学目的、任务、过程等。为使议课更加深入,教学部门可以加强教师观课、议课的技术培训,教给教师记录课堂实录、分析课堂现象的方法,并指导教师在观课活动中对课堂进行技术观察,如有的老师记录师生对话,有的老师观察教师在课堂的行进路线,有的老师记录学生的练习时间及练习的投入程度,有的老师记录教师课堂提问的数量等。有了观课技术的支撑,再加上教师在课前对观课内容和观课任务了然于心,就能最大限度地引导观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为使活动更加有效,每次听课周,学校要求教师听三节以上的课,同时必须观察一节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以达到“跨越学科、开阔视野、丰富教学”之目的。在议课交流后,每位教师需在研修平台上评议三节课,一节需根据观课主题详细阐述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的意见等,另两节可以简要阐述。这样详略得当,既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又保证了议课质量。

三、观课主题明确,细化观察视角

每次听课周活动,我们根据参与教师的特点或观察的视角,确定不同的观课主题。如学期初期,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常规检查,开展以此为主题的观课、议课活动。如本学期初,数学组对一至六年级的常规听课周作了如下安排:一年级:合理分析学情;二年级:助教方案的使用;三年级:课堂练习的时间和效度;四年级:课堂练习本的使用;五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六年级:师生、生生间的评价。教师观课、议课主要围绕这一视角展开。又如,在期末来临之前,学校可安排以研讨复习课有效性为主的听课活动,就复习课的类型、复习课的课型、复习课练习的设计等展开讨论,做到一课一议,凸显研讨的价值。有时,听课周可安排特定年龄阶段的教师参与,如新教师满师展示课,中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周,名师课堂品味集等,以展示一个年龄阶段或一个特定群体为目的的听课周活动。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观课、议课,都要求做到活动前确定明确的观课主题,细化观察的视角。

为使观课的切入视角更小,观察思考更为深入细腻,有时可以根据研修要求分组进行观课、议课。如把观课教师分为三组,分别观察课的导入环节、展开环节、练习环节,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合理,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法是否灵活多样,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并做好翔实的记录,使观课者能在认真听的基础上有效地“议”。

四、议课集思研讨,实现互助共赢

议课是观课后思想的输出,是教师智慧的相互碰撞。议课时,每个教师都必须拥有话语权,切忌骨干教师唱独角戏,其他教师群体失语。议课时,首先要耐心听取执教者的想法、意图及在备课过程中的思考。所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执教者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肯定有比观课者更深入的思考,认真倾听执教意图,才能使执教者有被尊重的感觉,才能形成一种平等和谐、轻松交流的氛围。议课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地交流,需要参与者用平和、平等的态度真诚交流,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解决问题。如上述一年级数学的观课主题是“合理分析学情”,执教老师选择了《找规律》。第一次观课后,老师们提出了“如何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规律”“如何让学生在幼儿园认识规律的基础上从规律的外部形态指向规律的内部特征”等教学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改进措施。执教老师在吸取、内化之后,改进了自己的教学,第二次施教时,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校本研修的建议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校本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1-0036-04

自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纳入新高考“7选3”选考科目以来,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面对在课程改革中发现的新问题,学校急需构建与教育形势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体系。这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校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那如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笔者在广泛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并致力于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研制。现将主要的构建思路和成果总结如下,与大家共享、讨论。

课程哲学

要构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我们先对课程价值、课程理念和育人目标作哲学思考(如图1),寻找课程设计的逻辑原点,以正本清源。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发展到“育人为本”的新阶段,要把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只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十分强调基础教育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要克服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普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它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于是,学校确立了该门课程“提升信息素养、同创适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人”的育人目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群)的系列学习,将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修炼,外化为社会品质的整体提升。

课程群架构

n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的内容模块确定和布局(如下页图2),要根据该内容模块的教育功能与价值来衡量,考虑其是否对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起作用、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是否符合校本实际等问题。

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体,是根据教育形势和学校实际,统筹规划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是在学校教育目标统率下整合实施的过程。我们所研究的视角,正是用学校课程整合“三级课程”的思想来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统一规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避免出现必修与选修“两张皮”的现象。

搭建课程群框架,要先考虑国家和地方两个上级课程的方案要求,否则就会偏离上级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内容逐渐落后于时展,所以教育部正在研制新的课程标准,即将出台的新课标内容对构建学校课程方案有着前瞻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的几届学生还是依据浙江省现行的地方课程方案进行学习,教师主要依据2014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导教学,依据2014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指导测评。具体的课程内容模块、修习层次与测评要求如表1所示。

搭建课程群框架,还要考虑学校自己的生源、师资、现有课程资源等状况,否则就会脱离校本实际。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薄弱高中,生源基础差,并且能力差异也很大,所以学生选择信息技术为高考科目的人数特别多。据学校教务处统计,目前高三、高二学生选择信息技术为高考选考科目的人数分别占72.6%和81.9%。面临升学或“没书读”的问题,势必有许多学生对高考知识及其拓展内容有着选修需求;对于一些虽不统考但对生活很实用的必备知识,部分学生也有着选修需求。目前,学校建有“电子创新实验室”,学生对创客教育也有着极大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优质的校本资源,将创客教育融入信息技术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发、开设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

因此,课程群模块的设置是在适合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育人目标,立足校本实际,为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而架设。为了明晰课程内容模块的设置意图,现将各模块按照育人目标的素养水平划分为3个层次的课程群,其对应的课程群内容、核心素养和整理素养如表2所示。

体系模型

为了直观地反映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体系,现将课程群布局绘成模型(如下页图3)。

该“钻石”形课程体系模型,表达了“追求璀璨的幸福人生”的育人之意,强调课程设置要以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学科素养为总目标,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及阶段目标来分层分类,并基于校本做出课程举例和修习说明。这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课程,形成了层次清晰、递进有序的逻辑体系。简约的分层分类,也方便学校实行“选课走班”的教学方案。

实施建议

1.模块、学分与选课

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分结构及选课指导如图4所示。

(1)基础课程(群)

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它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明确每位高中生必须达到的初级信息素养水平,是后续选修拓展课程和创新课程学习的基础。基础课程包括全体必修(学考)类和校本自定选修(生活常识)类两个部分。必修课程采用浙江省统一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门课程。由于学校十分重视“文化育人”和“学以致用”,所以设置了“IT名人堂”和“网络搭建与电脑维护”两门基础性的自主选修课程,内容以生活必备常识为主,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

全体必修模块为4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共72学时,建议从高一开始学习,学完后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生活常识类自主选修模块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建议有需求的高一学生选学,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

(2)拓展课程(群)

学校信息技术拓展提高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和知识拓展需要设计的,旨在为学生将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后续选修创新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使他们达到中级信息素养水平。拓展课程包括高考必需的限定选修(选考)类和校本自定选修(知识拓展)类两个部分。限定选修课程采用浙江省统一的“算法c程序设计”课程。由于学校的生源学习底子薄、差异较大,所以设置了“PS平面广告设计”“Flas制作”和“VB语言趣味编程”三门提高性的自主选修课程,它们不是对必修和限定选修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拓展提高与适度加深。

在修满必修4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按需选学,每个模块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限定性选修模块,建议有高考选考的学生必选,其学完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等级性测试(高考选考);另外三个提高性的自主选修模块,建议有需求的学生选学,其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

(3)创新课程(群)

学校信息技术创新研究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专长研究需要而设计的,旨在为学生提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创新、创造的STEAM教育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培植梦想,使他们达到高级信息素养水平。课程内容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为主,基于学校的“电子创新实验室”资源,融入创客教育,突出跨学科综合的“做中学”,开设“三维设计与3D打印”“玩转Arduino机器人”“安卓编程应用”等研究性课程,拟将这些创新课程培育为学校特色精品课程。

创新课程体现了学科的前沿性、应用性和特色性,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爱好或职业倾向的需要进行选学。三个自主选修模块都为1个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可安排在高二、高三或兴趣组中学习,学生学完后可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业测评和学分认定。测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作品展示、表演、达标、比赛、文本等多种评价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2.资源建设

(1)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开展多样的教师培训和业务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为学生提供多元可选的课程,师资是关键,要加强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与指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精品课程开发评选,以评比促提高。学校也可以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等合作开发选修课程,还可以引进国内、国际精品课程并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

(2)课程试验

重视校本课程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下的调适和改造。国家课程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和论证而形成的,总体上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更需要经过实践试验和论证,才能在实施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从而使其适用于特定变化的课堂情境。课堂好比课程实验室,既有的课程方案不过是提供一种经验参考,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

(3)实验室和信息资源建设

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是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实施和研究的重要场所,所以学校要配齐必要的设备设施,加强管理、使用、维护和更新。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除了教辅图书、报刊以外,还包括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也要重视搜集、组织和开发。尤其是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辅助平台的开发、应用和管理,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变革课程实施形态,创造有限课堂的无限学习。

结束语

笔者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设计,构建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这对有计划地推进后续的课程建设有着指导意义,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也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校本研修的建议篇4

一、将第四条修改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将第五条修改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将第二十四条修改为:“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将第二十九条修改为:“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的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设立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审批设立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审批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委托由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评议。

“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分立、合并、终止,变更名称、类别和其他重要事项,由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审批机关审批;修改章程,应当根据管理权限,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五、将第四十二条修改为:“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议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

“(二)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三)调查、处理学术纠纷;

“(四)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

“(五)按照章程审议、决定有关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术规范的其他事项。”

六、将第四十四条修改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本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价制度,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效益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校本研修的建议篇5

随着大陆学生数量的增加,大陆学生在台学习、生活、旅游等问题也逐步成为各大学院校关注的课题。本研究对赴台的大陆学生及在大陆有意向赴台的部份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并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大陆学生饮食消费习惯,藉此为台湾招收或者预备招收大陆学生的大学院校在日常管理及学生餐饮消费方面提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大陆学生;台湾大学;饮食;消费习惯;调查分析

1.绪论

1.1研究动机与背景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自2012年秋季开始派遣交流生赴彰化建国科技大学研修,至今共计达40余人次。2014年九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九位不同专业的老师受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委派前来彰化建国科技大学交流访学,同时学校还派遣了13位学生前来交流研修。笔者在与参加访学的老师交流过程中受到启发,思考着对赴台参加研修的学生做一些调查与研究。根据对参加交流的学生的调查,交流生在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专业实践、旅游及生活起居五个方面感受到很多与之前在大陆学校中的不同之处。媒体及学者大多关注大陆学生赴台的学习、专业修养及游览等几个方面,也发表了很多相关文章,只有大陆学生的饮食习惯方面鲜有研究之结论。而随着两岸交换生、学籍生和研修交流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陆学生的饮食消费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对赴台大陆学生饮食消费习惯之问题进行了小范围的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大陆学生饮食消费习惯,希望能够为接待大陆学生的台湾各高校以及关注大陆学生问题的机构和有识之士提供一些管理参考。

1.2研究目的与问题

本调查的研究目的主要是,调查赴台大陆学生以及有意向或者计划赴台研修、升学的大陆学生之饮食消费习惯,并针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为后续之研究以及接待大陆学生之台湾高校、关注大陆学生问题的机构和有识之士的学生管理提供参考。

本调查在设定调查问题时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2.1大陆学生的一日三次主餐的消费习惯

1.2.2大陆学生的零食消费习惯

1.2.3大陆学生的饮料消费习惯

本调查之后,后续之研究希望能够调查大陆学生赴台后对于学校提供的餐饮服务及管理是否满意,大陆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台高校提供的饮食餐饮、大陆学生对于台湾高校餐饮的建议等诸多问题。

2.研究方法与策略

2.1研究目标取向

由于本研究主要是调查大陆学生饮食消费习惯,因此,本调查的内容设定是大陆学生的主餐、零食。调查数据分析的取向是大陆学生的消费习惯及规律。

2.2调查研究对象选取

依据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目标,本着就近选取研究对象和样本尽可能广泛而具有代表性三个原则,选取两个方面的样本:

A、在台建国科技大学就读的大陆学生样本,包括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对外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大陆学校来建国交流研修的学生样本。

B、还没有赴台,但是依据大陆学校与台高校合作的协议即将赴台或者有意向将来到台就读的学生样本。

2.3研究方法及数据采集

本调查研究原始数据的采集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问卷法,小范围采取座谈及个别访谈法。

2.4调研过程

本研究为了获取调查样本的普遍性、实效性及代表性,在发放问卷之前首先确定问卷的发放对象的第一个条件为已经在台的大陆学生、即将赴台研修但人现在依然在大陆的在校大学生和部份有意向赴台但还没有确认报名及办理手续的在校大学生。第二个条件是样本对象尽可能覆盖大陆多个省份。为实现这两条件,调研中专门邀请了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师范大学的学生会的组织干事和建国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的老师协助对符合条件的大二、大三及少数大四的学生进行区分,然后才随机发放问卷。基本确保了本调查样本的特性,同时也节省了后期大量的样本区分时间。

在收集完问卷后,又请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明宝等十余位学生干事进行初步的汇总统计,交由笔者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然后由本文第一作者结合大陆江苏建院和江苏师大的数据进行综合,得出本次调研问卷的完整数据。

3.数据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仅有12.4%的学生没有任何赴台意向,其他样本均为已经在台湾大学就读或有意向报名台湾交换生和已经参加过交换生项目的学生,相加后占样本总数87.6%,说明本调查数据采样的准确度是比较高的。因此调查结果可以作为一般结论,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赴台大陆学生或有意向赴台的学生之饮食消费习惯。

调查数据显示,没有吃早餐习惯的样本只有8.1%,但是时常忘记的比例却高达49.1%。这说明大部份样本对于早餐的重视程度不高。若是对比中餐、晚餐的使用数据更加明显地显示出超过一半的人对于早餐不重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和年龄的同学的早餐用餐时间有些差异,比如:有5.2%的男生和2.9%的女生不吃早餐,可以看出女生的生活习惯较男生要好些。

从食品的种类来看,数据明显地表明大多数样本的早餐食品都选择传统的面包馒头牛奶豆浆,即使是较弱的选项也还带有传统粥、粉、面之类的食品。

3.1大陆学生午餐饮食习惯和食物的选择倾向:

样本及小范围的座谈、访谈都显示午餐是样本最重要的切必不可少的主餐。所有样本都每天的午餐必食。由午餐的食品选择来看,主食受欢迎的程度依次为:炒菜加米饭、面食(煮或者炒)、盒饭(便当)、少数不挑食填饱肚子即可。极少数的会吃方便面。通过赴台交流学者本文作者之一刘胜勇教授在建国科技大学这边的亲自体验,学校食堂没有提供炒菜等大陆学生喜欢的烹饪方式。甚至是学校周边、彰化市区都鲜有采用这种烹饪方式的小吃店、饭店。由此可见,在这个选项上台湾的高校是否要改进学生食堂的烹饪方式或者提供专供大陆学生的小炒专柜。

3.2大陆学生晚餐饮食习惯和食物的选择倾向:

所有样本中选择晚餐不吃的只有两个人,只占有效样本的0.3%。随后的访谈中询问这两个学生原因是为了减肥。这说明与午餐一样,样本几乎都很重视晚餐的食用。

在晚餐吃什么的问题上,食品的选择依次为盒饭(便当)、炒菜加米饭、面食(煮或炒)、烧烤。也有少数的人选择不挑能够吃饱即可。数据分析能够看出,晚餐的便利性方面占主要选项(选择盒饭便当的占49.3%)传统的炒菜、煮或炒面食为核心选择。而烧烤出现在晚餐的选项中主要是因为样本在紧张的学习一天后选择放松及交际的需要。

3.3大陆学生的饮食消费习惯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

大陆学生的饮食消费主要还是继承了传统的饮食消费方式,以一日三餐为主餐,偶尔辅以零食。主食喜欢程度排序为:米饭加炒菜(选择这种食物的为317人占有效样本的82.1%)、面食(有170人占有效样本的44.2%)、盒饭(便当)(尤其是晚餐有297人,占有效样本的76.9%),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在主食选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籍贯和年龄的学生其喜欢的主食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华北和西北的同学对面餐具有较高的喜好(分别达到43.8%和53.7%),而华东、华南、西南和东北的学生主要喜欢的主食是大米。

调查数据显示,大陆学生对于早餐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中、晚餐,由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三餐的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男女生最重视午餐的比例都在98%左右,男生对早餐和晚餐的重视比例都在60%左右,而女生重视午餐的有92%,晚餐只有67.7%。从地域来看,来自东北的同学重视早餐的比例在48.5%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3.4大陆学生对于台湾大学生餐厅的建议

本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为大陆学生对于台湾大学学生餐厅的建议,经过收集整理数据显示如下:

来自于大陆江苏建院和江苏师大的问卷里所提的建议一共有161份占有效样本的56.7%,但是因为他们都是没有来过台湾的大陆学生,他们只是从媒体、网络、好友方面获得台湾饮食消费方面的习惯及知识。因此他们的建议只是一种希望。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希望式的建议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这些问卷中,大陆学生大多数都认为台湾饮食所含糖分较多,属于甜食类食品,因此希望能够增加辣一些的口味食品种类。

4.结论与建议

4.1大陆学生消费行为特征

综合以上的调查数据及分析情况,可以明显的显示出大陆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特征:

4.1.1大陆学生群体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处在发育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因此不具备足够的消费实力,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形成了独特的消费行为。

4.1.2大陆学生追求新潮、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特点在饮食上表现为对饮料的消费上求新求变的需求,比如,体现在奶茶的消费问题上的开放态度以及对于优雅时尚的就餐环境和现代、活泼的就餐氛围的需求。

4.1.3大陆学生的就餐口味带有很大的地域特性,但随着环境及就读学校地域的变化,口味也会逐步发生变化,多数趋于学校所在地区的口味特点。

4.2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合大陆学生饮食消费的特征与大陆学生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4.1.1大陆学生作为交流研修生及在籍生赴台就读,其饮食消费习惯在台湾高校里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若是适应能力差或者不能够即使得到调整的大陆学生一定会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大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效果。

4.1.2虽然大陆学生目前在台湾高校的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从教育国际化的角度来看,大陆学生以及海外学生的数量必定会逐步增加,台湾的高校若是无法在饮食服务方面给予一定的调整,难免影响到高校的海外招生计划。

4.1.3建议台湾已经招收大陆学生的高校或者计划要招收大陆学生的学校,若是没有条件新建专供大陆学生的餐厅,也要尽可能地提供针对大陆学生的饮食消费习惯及口味的饮食特色区域,建设符合大陆学生习惯的小型现炒现吃的大陆学生餐饮食堂。(作者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梁坚、李铭义、颜志荣、赵文彬: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学之面对问题及学生感受之研究,教育行政论坛,第五卷第二期,2013年12月页,47-78

[2]周忠民:浅谈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年第1期,总第65期:pp.56-58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心理与情绪的关系(收集3篇)
  • 下一篇: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