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教师节诗歌朗诵(收集5篇)

时间: 2024-07-06 栏目:办公范文

教师节诗歌朗诵篇1

由桐城派作家倡导的“因声求气”说对我国古代诗歌诵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的桐城派人物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吟诵可以使读者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飞翔于文学作品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鉴赏诗古文必须通过吟诵,从作品的音节入手,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气”,进而领会精神,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个性。应当肯定,“因声求气”说正确地阐明了文学作品中声与情的关系,对鉴赏古诗文有重要的意义。

一、示范朗读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率先垂范可以为学生梳理学习的榜样或标准。教师不仅应在诵读方法上示范于学生,而且还应在诵读内容上给学生以很好的引导。

由于时代的原因,或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古典诗歌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有些字的字音学生把握得不太好。正确朗读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鉴赏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诵读时要做到准确、清楚。在没有学习诗歌内容之前,学生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并没有很清晰明白的了解,不可避免地出现朗读不到位的问题。“因声求气”是通过诵读来掌握诗歌的主旨,吴调公先生在《古代韵文选·序》中说:“通过声音的高低(振荡的颇率)、长短(振荡时值)、强弱(振幅大小),以及节奏的抗坠、疾徐,音色的喜怒哀乐,对属于语言艺术的诗歌的自我领会,大有别开撰径之感。”由此可以看出,示范朗读时要求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可以与之同悲同喜,这样学生才会感觉有兴趣,并且有意愿去学习。朗读时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去处理诗歌作品,教师在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重音等等。对于《春夜喜雨》教师可设计用短促、高昂的语气,明快爽朗的节奏来表达作者因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而产生极大的喜悦之情。对于《春望》的朗读,教师可设计凝重、沉郁的语气,缓慢的节奏来表达作者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的悲伤,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但同时要注意,朗读是一种艺术,有很强的技巧性,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调整朗读时的语速、语气和感情,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朗读的意义。

教师的示范朗读在诗歌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示范性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掌握诵读的基本要求,进而再进行深层次的诵读,以达到理解主旨的目的。

二、因声入境

刘勰曾提出“寻声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就是说作者心中的意象与合乎声律的语言文字之间是和谐一致的。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之所以久为传诵,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能把鉴赏者引入想象空间的意境。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吴山人扩》中的一段描述:“以布衣游绪绅间,玄冠白巾合,吐音如钟,对客多自言游览武夷、匡庐、台宕诸胜地,朗通其诗歌。听之者如在目中,故多乐与之游。”意境是古诗文鉴赏的主要对象,出色的吟诵应该是能让自己和听众“因声入境”,产生“如在目中”的感觉。

诵读时可以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情境,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诗的意蕴,仔细地品读每一字、每一句,从而进入诗境。如《天净沙·秋思》,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诗中画面的悲凉气氛,掌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的内蕴。除了反复吟咏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其他手段,比如乐曲,在优美的旋律中体味诗的意境。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将音乐与文字相沟通,吟诵诗文时,作品语言的声音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分别作用于我们的听觉和视觉,然后听觉和视觉相通,凭借思维,我们便在音乐和诵读声中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在意境,进而感受作品的艺术境界。如《声声慢》,这首词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叠字和双声叠韵上,清人徐釚在《词苑丛谈》写到:“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创造出的美妙音乐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珠落玉盘”的清脆铿锵之音。一般的《声声慢》要求押平声韵,但是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却是入声韵,读起来急促迫切,配以合适的曲子,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淡酒、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所营造的那种凄惨愁苦之境,一个女子在飘着细雨的黄昏时刻,独自守着窗儿,看着满地凋零的黄花,真正明白“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无限愁绪。

诵读是眼、耳、口、脑整体并用的活动,在认读的基础上动用想象去感受意境,进而体会情感。

三、披情以诵文

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提到:“诗者,持也,持人情也。”“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毛诗序》中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情感性是诗歌最突出的特征,只有富于情感的朗读才能诵出鲜活的生命。

一首诗的感情基调,一定要在朗读前悉心分辨,这个分辨的过程便是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即读是理解性的读,对诗歌内容加以确认然后投入相应的情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加深情感体验,以致共鸣,因此对诗歌的理解越透彻,诵读就越到位。诵读不同于简单的背诵,诵读是技巧和感情的结合,想做到有感情的诵读。首先应该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身世、处境及创作背景,进而体会到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情感;其次是注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常会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景物的出现总是伴随诗人复杂的心绪,根据景物描写选择诵读的语气语调,声韵节奏就是情感的节奏,即“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诵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创作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诗中景物,“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这八景,作者分别用了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来形容,展示了一副“悲秋”图。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无感情的诵读无法“求气”,要“披情以诵文”,诵读要达到“声”“情”“气”的完美结合,只有把握了“气”,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教师节诗歌朗诵篇2

众所周知,诗歌以想象丰富,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感情炽烈,形象鲜明等特点而有别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它往往以最精简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并且讲究节律美,思想深邃精辟,所以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而且近年来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同时还是升学测试中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少听到朗朗的读诗声音,大多数教师只是一味的分析诗歌的内容,讲解它的表现手法等等,而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和机会却很少,所以学生诵读的兴趣越来越小,诗歌诵读失去了诵读这一主阵地,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朗读的作用。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过,他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不朗读,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读也是语文教学中所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可见诵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读懂诗歌,把握内涵,体验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倾注自己的感情,探求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同时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产生强烈的共鸣,心为情动,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诗歌,喜爱诗歌,以至于出口成诵呢,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朗读是诗歌教学中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此处说的朗读不是随心所欲的读,也不是限于字音的机械重复,而是要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感,进而领悟诗歌的优美意境和诗人所蕴含的浓烈的思想情感。

读准节奏。读准节奏的前提是让学生划分好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歌的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表达情感的强弱而定。表现喜悦,欢快,高昂或愤怒,紧张,恐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要快一点;表现痛苦,深思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写,朗读时保持中等的语速。如舒兰《乡色酒》中的“三十年前,你从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读时语速要快一点,这样才能表达一种欢快的情感;该诗中“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看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应该读的慢一点,这样才能表达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也满”,“乡愁”的后面要稍微停顿一下,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朗读时,通过对诗歌轻重快慢的处理能够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作者浓浓的相思,无限的乡愁。”

读出韵律,分析韵律,标出轻重音节来宣泄情感,学习中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感情。诗是歌的艺术,是通过歌的形式吟唱而出的,诸如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气息的强弱等等,均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如“光、霜、乡”均押“ang”韵,“寒、盘、看”均押“an”韵。诗歌押韵,不仅能使音调和谐优美,更能使学生在朗诵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光、霜、乡”押“ang”韵,读来朗朗上口,并以平声收句,思乡之淡淡情味生于笔端,跃然纸上。诵读能够带动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学生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他们富有悟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诵读中会自主完成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过程,感知诗歌的形式美与内蕴美。

读出诗人情感。诗人写诗,设身处地,书写所见所闻,抒发所想所感。学生也就必须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而这一切都只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用心“吟味”才能欣赏到的。通过诵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情感、语言、节奏、音乐之美。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出词中“景”的特点时,学生在朗读中就渐渐地把诗人的思想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真正做到“诗我两忘”。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升华。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词中作者的进取的精神和虚无的态度的矛盾,超脱旷达的希望和落魄失意的现实对比,使得作者感情因矛盾而复杂,没有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是很难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另外,朗读要贯穿整个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可以疏通文字,整体把握;通过朗读可以进行探究,体会诗词特点;通过朗读可以进行比较,加深理解;通过朗读可以进行课外延伸,拓展知识。朗读,可以让老师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味诗词的精髓,随着朗读的投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随着理解的逐渐加深,学生会朗读的越来越好。朗读与内容的理解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的语言是要靠直觉来领悟的,优秀的诗歌是独具意境的,意境的内涵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样靠直觉,靠独立的的感悟,诗歌的学习离不开有声的朗读,朗读可以实现对诗歌的整体的感悟,可以是学生获得对诗歌的意境、语言的最直接的感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将对诗人的理解,对诗句的理解溶入进去,用心灵与诗人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感情基础上进行想象。

教师节诗歌朗诵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71-01

高中现代诗如何教学?怎样提高高中现代诗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笔者对高中现代诗赏析教学进行探索的一点经验之谈。

一、动态观看,感悟诗歌的深刻内涵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静态变动态,使抽象变具体,使无声变有声。在赏析中把诗歌的情感、景物、声音和形态,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形成情感与景物有机融合。学生在这样一种集情、景、声、形于一体的动态画面中,视觉感官所接受到的是形象的认知材料和感知材料。诗歌的重点和难点,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思考、鉴赏现代诗,从而感悟和理解诗的深刻内涵。例如,对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3)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如果教师对这首诗只做分析,侃侃而谈,尽管能让学生了解诗的主旨和写作特点,却很难使学生理解诗的深刻内涵,想象诗的深远意境。于是,我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过去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接着又向学生展示了现在祖国生机勃发的新貌:“簇新的理念”“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几组不同的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观看后无不感到震撼,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在学习现代诗的过程中结合图像和声音,会让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对诗的把握更加准确,从而使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二、用心聆听,徜徉在诗歌的诗情画意里

让学生聆听诗歌朗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现代诗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朗诵家朗诵诗歌的录音,要求学生模仿学习。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节奏上的轻重缓急,都是学生模仿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能用纯正的普通话、变化的声调、恰当的节奏把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教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3)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一课,我要求学生仔细体会和感悟纪云梅在课文朗诵中的情感流露,随着朗诵声色、声调、节奏的变化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充分感受诗人对林肯的赞美和崇敬,对林肯去世的悲痛和哀悼,感受整首诗歌运用象征手法所表现出的悲壮感人的格调。在聆听中欣赏,在聆听中想象,这样的诗歌欣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很大的震撼力,因此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印象会更加深刻。

三、激情诵读,沉浸在诗歌的美妙意境里

精炼与含蓄是诗歌的特点。要进入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反复地诵读和涵咏,这样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和深刻的内涵。“涵咏”就是对诗文的摄取、消化和积累。学生反复地诵读吟咏,沉浸于诗文之中,细细感悟诗中的优美意境,享受审美情趣,从而加深记忆。例如,教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3)艾青的《北方》一课,我让学生多次朗读,要求他们朗读时感情充沛、神色凝重,读得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在朗读中,学生仿佛置身于诗的意境中,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在诵读中,一种沉重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这种沉重感来自于对遭受苦难的民族和贫瘠苍茫的土地的深刻惊醒。因此,这样的朗读是触及灵魂的、是刻骨铭心的,极大地升华了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四、想象画面,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诗情画意,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诗歌的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自然地呈现在学生脑海之中时,学生对诗歌的把握就更深刻了。例如,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意象“画”出来,学生“画”的过程就是对诗理解的过程。学生会很自然地徜徉在诗歌所表达的意境中,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更形象深刻的理解。

五、仿写诗歌,提升感悟诗歌的能力

以情感人、语言凝练是现代诗的一大写作特点。在诵读、学习、赏析了现代诗之后,学生对现代诗会有一种独特的体验,并因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学习写诗的欲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教授学生掌握现代诗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鼓励和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素材,仿写和创作诗歌。这样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教师节诗歌朗诵篇4

关键词:中学新诗教学情境朗诵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诗教学中总是草草了事,或者即使认真教了,也有很多有悖于新诗阅读欣赏规律的做法。

本文试从大量具有独特意象和形象性特征的新诗探讨新诗朗诵教学。

在新诗教学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很重视朗诵的,方法也很多样。比如朗读方式就有:范读、领读、齐读和分角色朗诵等;在朗诵指导上就有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情感、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在朗诵指导上确实是需要的,但是让人感觉很多都是技巧性的机械训练,可以说只是注重一棵树的枝叶,而不注重根本。

我以为朗诵的根本不是仅仅在技巧上训练,而是应该从思维和心灵进行训练。在此,我提倡情境朗诵。

所谓情境朗诵,指的是在朗诵的过程中脑海里联想和想象诗歌中的形象或意象(以画面或生活场景的形式浮现)的一种朗诵。情境朗诵脱胎于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之所以特意命名情境朗诵,是因为情境朗诵注重的内容远没有情境教学法那么多,只是集中在诗歌文本形象的浮现上,只是针对富有形象性和独特意象特征的新诗朗诵,这样就能更加注重诗歌这种文体特征,目标性和针对性更加强。

因此,我提出情境朗诵,是针对大部分新诗具有形象性和独特意象这个特征,让教师在这类新诗教学中,具有更强的文体意识,具有更强的目标性,而教学方法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从新诗创作的角度来说,大部分新诗作品具有独特的意象,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譬如《再别康桥》里的“康河”等系列意象、《雨巷》里的“雨巷”和“丁香一样的姑娘”、《金黄的稻束》里的“稻束”、《双桅船》里的“双桅船”、《雪白的墙》里的“雪白的墙”等,因此提倡情境朗诵是有生根发芽的广大土壤的。同时,情境朗诵是复活一首诗歌走进诗心的有效途径。

从朗诵的角度来说,如果朗诵指导仅仅局限于范读、领读、齐读和分角色朗读、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情感、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技术性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很难准确地把握诗歌,容易流于夸张或矫揉造作的朗诵,而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停留在表面滑行。譬如余光中的《乡愁》的第一节,在朗诵的过程,我们的教师通常会这样指导:要朗诵出浓烈的乡愁之情。或者说要带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去朗诵。浓烈的乡愁之情是怎样的情感?有多浓烈?应该怎么朗诵?我现在又没思念母亲,怎么朗诵思念之情?这样的指导其实还是很抽象,还是很苍白无力的。我们不妨这样思路来指导朗诵:邮票会联想到信,然后是写信读信的场景以及母子在这些具体场景中的各种表现。

所以我们脑海里可以浮现这样的场景:一个背井离乡外出求学的十几岁少年,在陌生的他乡无依无靠,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想家了,想母亲了,只能深夜趴在床上写信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而母亲无法对千里之外的儿子嘘寒问暖,唯有望眼欲穿地等待儿子的书信。当收到儿子书信时便激动得满面红光,读信时的难过和担心都化为慈爱的泪珠。

如果学生脑海里能浮现出这样的或类似的场景,我想这样的形象思维指导,也许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比一味地给学生强调要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浓浓的乡愁、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技巧性的指导要好。

因此我们在朗诵的指导的思路上,应该是从诗歌转化为脑海里形象的画面或生动的场景后,再从技巧上加以指导,使得学生能做到联想画面和朗诵同时进行,从而将诗歌中的独特体验融入自己的心灵和生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巧上的反复指导,这样会容易形成机械化的朗诵或矫揉造作的朗诵。

情境朗诵应该说是一种复活诗歌生命的朗诵,复活已经躺在书页上沉睡的诗句,转化成脑海里鲜活的形象,在这个复活转化的过程别需要注意的是浮现形象有确定和不确定的部分。同样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

在余光中的这首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是男性;小时候和母亲分隔两地,只有贴着邮票的书信来往等这些在脑海里浮现形象时应该确定的。至于抒情主人公、新娘和母亲的体貌特征、他们收到书信的具体反应等都可以说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加以描绘,只要合理即可的。

因此,面对一首具有独特意象或形象性的新诗,在转化为形象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形象确定和不确定的部分。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的同时,要修正学生错误的联想和想象,这其实也是理解诗歌的过程。

可以说情境朗诵注重感觉的训练,直觉的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促使右脑兴奋、激活,将形象与诗句结合起来,并通过朗诵传达这种形象。

这是一种需要转变朗诵习惯的朗诵。我们将从技巧的指导转向浮现形象的指导,然后再进行适当技巧指导,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朗诵指导过程,是一个会给人带来惊喜的大转变。

我认为在新诗教学中,特别是面对大量具有独特意象和形象性的特征的新诗,情境朗诵将是一种立足文体特征目标明确并极有针对性的新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TomHansen.“让躯体复活”――谈现代诗的教学.刘靖华译自TESOLQUARTERLYAutumn1991.

[2]邹建军.现代诗学中的本质特征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3]李泓.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9期.

[4]陈俊芳.从顾城的诗歌看现代诗的特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9月第20卷第3期.

教师节诗歌朗诵篇5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等古句,都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在诗歌教学中,诵读应该贯穿始终。因为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讲究押韵与平仄,富有音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且通过朗读能使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歌变得灵动起来,把学生带入一个诗化的意境。同时还可以借诵读来帮助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诵读方法,使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揣摩诗歌的深远意境,领悟诗歌的遣词造句之妙,从而达到对作品的真正掌握。

对于一首诗歌,我认为一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学习。

一、初读:了解背景,体会情感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情感的具体表白,表现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你在哪里》是一首现代抒情诗,是作家柯岩为纪念逝世一周年而创作的。诗人从高度评价光辉的革命人生入笔,对的英灵急切地反复呼唤、反复寻问、反复倾诉亿万中国人民无限热爱和怀念总理的深情。学习这首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歌,通过诗歌想表达什么。这样初读诗歌时,就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初读时,还应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形式。可以要求学生先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进而再读出感情。如朗读《乡愁》一诗时,要注意重复语句“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加之“小小的”“浅浅的”等叠词,它们使乡愁浓缩于对象之上,更能打动人。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通过迂回往复的节奏与和谐婉转的音韵,初步感知作者如泣如诉的思乡之情。初读,诗人的形象已呼之欲出!

二、品读:理解诗意,揣摩意境

对诗歌有了初步感知之后,我们再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主要内容,由诗歌表层的字面意义向体味深层含义过渡。有些诗句单靠讲析可以让学生明白,但是有些深层的含义,必须反复体味、诵读才行。如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诗,字面意思很好懂,就是指自然中的树,可这只是表层的意思。只有反复诵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品味,才能自然而然地明白“一棵树”的形象是炎黄子孙的化身,具有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爱。这样,诗歌蕴含的深层含义才得到了很好的解读。所以,抓住关键词反复品味、由表及里地理解,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触摸其丰富的意蕴。诵读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不可或缺。

三、赏读:体验情感,把握意蕴

诗歌阅读不是科学研究,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审美欣赏。我将审美的这一过程命名为赏读。赏读的提法更富于学科特色,更富有人文关怀。

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说过:有时,诗文中的感情需要诵读的人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填充。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倾注自己的情感,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揣摩作者的情感。诵读时要感觉是在朗读自己的诗作,在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如此才能真切而深入地理解诗歌。如冰心的《成功的花》一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作者纯洁的心灵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诵读时可以联系自己的人生追求,读出自己的理想情怀和感悟。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诗歌的欣赏,只有打上自己的思想烙印,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四、思读:积累经典,提升素养

背诵在诗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形成一个人基本的文化功底。背诵可以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诗歌篇幅相对较小,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最适宜于学生背诵。因此教学诗歌时,要尽量带领学生背诵。如《再别康桥》一诗,通过反复诵读和认真背诵,学生可以体会其旋律回荡的韵律美和画面色彩鲜明的流动美,领会诗人在温婉柔静的叙述中显示出的平静心灵,并能把经典词句铭记在心,随时借用。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教师培训学习体会(收集5篇)
  • 下一篇:激励学生的讲话稿800字(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