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经济伦理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经济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涉猎广泛。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以往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经济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困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前,我国被视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EconomicPowerhouse)之一,是继美、日、欧之后的第四大世界经济支柱。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了一系列诸如伦理道德失范、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等经济伦理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能否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等重大问题。因此,我国政府立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充分肯定了伦理道德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它从经济伦理的层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一种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贫困的消除、平等的促进、政治的民主、文明的提高等于一体的发展理念。
经济伦理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经济伦理思想是指人们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评价人们经济活动,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理论和观念。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直接产生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及其理论;二是指人们对这种道德观念和理论的认知及评价系统。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立足理论前沿,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经济伦理思想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以往发展观的缺陷,明确地提出了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完善人,发展应当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特征。
科学发展观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伦理的主体。“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它充分体现了人在经济伦理中的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体地位。第一,它充分肯定了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人,居于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校正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对GDP的盲目追求和对人的利益的漠视,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及历史创造者的作用。第二,它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往我们对人缺少人文关怀,对人本身的世界,如: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生存等关注不够,不是以人为目的,而是否定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人的价值核心地位。第三,它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它追求每个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科学发展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二)公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导向
公平指的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人群中,被人们公认是最佳的,或者说与别的规则相比不得不选择它的,用于评价社会中的竞赛规则、交易规则和分配规则等合理与否的价值尺度。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指出,人不仅仅是靠面包过活的,无论人的物质生活可能被提得多高,也无法替代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需要。
经济方面的公平在社会生活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社会主义的经济公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机会的平等。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在基本平等的条件和规则下,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就业机会和通过劳动平等地获取利益的机会,它否定除个人天赋和后天自身条件外的任何特权。第二,利益分配的平等。利益分配平等要求利益的初次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其它分配方式并存;利益的再次分配,要以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为目的,把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普遍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
但是,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公平的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贫富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2/3左右,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从人均GDP看,西部人均GDP从1998年的498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22美元,20*年比1998年增长33%。而同期东部人均GDP由1998年的1212美元增加到20*年的1704美元,增长41%,这说明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我国年收入超过2万元以上的人仅占人口总数的2.5%,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居民数超过了人口总数的50%。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小于0.2,处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状态,199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86,接近0.4的国际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家同期0.328的平均水平,属明显偏高。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公众不满情绪滋生,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与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实践中,应当积极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观。
科学发展观对公平的追求正是其对伦理关注和价值追求的鲜明表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具有目的性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复强调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为了更好地彰显公平,我们应当坚持“三个共同”原则。一是共同发展原则,即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占有资源的行业与不占有资源的行业要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共同发展;二是共同分享原则,就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特别要注意低收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共享,这是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三是共同富裕原则,即不仅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社会理想目标,而且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分配基准、原则,贯穿到政府的分配方案中。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国在公平问题上的认识的正确回归,它内在地追求共同发展,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相互支持和带动;追求共同分享,即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追求共同富裕,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
(三)“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最新发展模式
西方传统的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持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其思想实质是:把人看作宇宙的主宰和绝对支配者,一切从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来处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
我国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由于受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曾经过分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必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第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自然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多世纪以来,人口一直快速增长,人口压力愈来愈大。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平均每5年增长1亿人口。从70年代开始,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及增长的惯性作用,目前我国年均人口增长量仍十分庞大,全国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3亿。与日益膨胀的人口相比,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却显现出先天的脆弱性。我国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也就是说,我国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于人口增长与自然的承载能力不协调,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为突出。第二,人均资源占有量贫乏和高能耗之间的矛盾突出。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的总地质储量占世界第三位,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仅是美国的1/10,属于典型的资源匮乏国家。其中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4,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2003年我国消耗的铁矿石和氧化铝约50%、铜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许多大宗消费的战略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相当高。2003年,我国消耗了占全球总量30%的原材料和能源,创造的GDP却只占到世界的4%。第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我国2000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是14万亿立方米,到20*年又增加了28%,达到18万亿立方米。我国因植被破坏,每年水土流失量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在全国所有耕地上剥去10毫米的沃土。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7%。草原退化面积已经达到9/10,每年仍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退化;全国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174万平方公里,每年仍以3400多平方公里扩展,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和谐共处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共存的关系。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依赖于把可持续发展成功地提升为一个全球性伦理,其明显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全球性的伦理基础。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包含以下几层经济伦理内涵:第一,就空间方面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平等相待的经济伦理关系。第二,就时间方面的现代与未来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既考虑现在,更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经济伦理观。第三,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用理智战胜欲望,走节制型发展道路,确立新型的发展观。
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最新发展模式。它要求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以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结论
科学发展观构建了发展的理性精神与发展的伦理意蕴紧密联系、和谐统一的崭新发展理念。它汲取了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精华,在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目标。作为人类经济伦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作为古今中外优秀经济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经济伦理学,更在实践上为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出了其必然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宝庭,刘金华.经济伦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和谐科学伦理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脚步,没有科学技术的社会是滞后的,但是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如果对其运用不当,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是我们无法预计的,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在一定的伦理约束下才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科学伦理掀起的历史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化学成果被用作战争、毒气弹等化学武器屠杀了无数的无辜人民。科学家们强烈反对科学成果被用于杀人,倡导“科学要为人道做贡献”,反对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50年代-80年代这一阶段,针对地球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面临危险的生存环境,引发了科学伦理问题以及科学家所面临的社会责任。到了90年代开始重点转向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的伦理问题;生物技术、基因技术、遗传工程等生命伦理问题。
如今,科学家和全体公民一道,为合理公正地解决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尽管每个重大问题都未能完善彻底地解决,但毕竟成绩斐然。人类在不断的追求中完善自我,人类的道德境界将更高远更开阔,和谐是人类追求的至上目标。
二、目前热议的科学伦理研究现状
科学伦理问题是从直观的、外显的逐渐演进为隐含的、内在的,伦理问题在更加复杂化和专门化的同时也变得更为意义深远。目前来讲,我国理论界涉略到科技伦理问题的研究已经涉及每一个重要领域,内容复杂不失热点。
(一)生态伦理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伦理需要,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倡导生态伦理、生态文明。但是这一共识的争论仍然持续不断,这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第一,探讨生态伦理的理论前提。有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层面上,主张以人的尺度为价值评价标准,强调人的生存权利与生存价值。第二,关于生态伦理的本质的探讨。从“生物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的前提出发,生态伦理是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伦理关系。但更多的学者则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关系,而不存在什么伦理关系。
(二)网络伦理问题。这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延伸而引发的关于信息技术负面影响的伦理问题。譬如,有人从网络的运行和使用层面提出,网络技术的兴起引发了道德边缘化、人际疏远、隐私侵犯等问题。总体而言,人们主要是以现有的伦理观念去审视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各种道德问题。实际上网络伦理问题,追溯根本还是人的伦理问题,时代进步、科技发展,需要我们对人及人伦之道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确立与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观念。
(三)生命伦理问题。这是随着近年来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激烈争论的问题。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伦理难题,无形之中就要求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跳出原有的框架,要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带来的伦理难题。科学技术的应用消融了人类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整体性;科学技术会导致人伦关系混乱、性别比例失调,以及个人和群体的歧视与侮辱、种族主义的沉渣泛起等问题。有学者指出,从技术的可能性上来看,通过基因工程使人类得以优化的方案在今天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实际上是一种低估了自然界的高度复杂性的盲目乐观。即使我们具有这种技术条件,我们也没有权利对未来人类的遗传特征进行人为的干预。可我们究竟该如何去理解人的生命与存在?新型的伦理规范到底应该是什么,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从而消除其诸多的负面效应呢?目前尚未有明确而具体的回答。
三、把握时代脉搏,解决科学伦理争论问题的创新提议
近些年来科技不断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由此而来的就是关于科学伦理的争论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多元的调查研究方法对科学伦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下几点:
(一)要对实践和科研进行有效区分。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对科学的基础性研究都需要加强,而不应该被削弱。而且我们也越来越能感受到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是极具重要性的。实际上,我们必须能够冷静的分析出一项研究成果对人类具有怎么样的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害?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得到最真实的答案,而仅仅依靠先验的判断是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而且通常也会出现大量的误差。因为人的知识本身是存在盲区的,而且也不能做到完全的理性。所以我们必须依靠实践来完成。
(二)对感性和理性性具有效的区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以克隆技术为例,来进行分析。科学的不断发展,随之产生了克隆技术,但同时也对生命伦理提出了挑战。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在用理性对抗感性的情感。生命的形式就是不断发展,而人们对生命的认知也是在不断加深的。而科学研究就是让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本手段之一。在我国一些生态主义者认为不论是克隆动物,还是克隆植物,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不道德的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生命的亵渎。那么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观点在情感上顾虑并不能成为阻碍生命研究的理由,因为克隆技术并没有被彻底的终止。
(三)正视科学创新和科学伦理的关系。科学伦理并不是指代科学家的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因为一旦涉及到了科学家的伦理责任,那么就给科学研究划定了范围和,也意味着给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划定了范围、设置了障碍。在以前我们也犯过很多的错误,把很多科学发现当成了不好的东西,当做所谓的唯心主义而大肆批判。比如我们对控制论、对相对论、对共振论、以及对量子力学的批判,我们至今我们都会影响深刻,记忆犹新吧。我们并不能做到没有错误,只能尽力去减少犯错误的几率,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杨通进:走向深层的环保[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2]许志伟:面对科技,生命何以自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