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学分制教务管理创新
abstract:baseonteachingmanagesystem,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andmanagemeans,thetextexpoundthenewchangeof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workaftercarringoutthecreditsystemteachingmanageanddependonabsorbingtheformerresearchharsvest,discussing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ofhighschoolinordertopromotingscience,standard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onhighschool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manage.
keyword:creditsystemeducationalmanageinnovation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是指能够适应向知识社会转轨及知识社会形成以后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学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简而言之,现代学校制度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的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应体现以下特征:
传承性。新的制度都是在传统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改造、变革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单要借鉴国外教育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做法,还要在立足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制度建设的实际,通过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研究中不断汲取传统制度上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使之不断健全完善。
发展性。制度必须有利于学校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教育目标。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规范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公平和有效地促进人的充分、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学校制度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人的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性。
操作性。现代学校制度不是单纯逻辑上的制度,而是在实践中能改进学校工作的与时俱进的好的制度,它不仅存在于理论或逻辑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操作中,永恒不变的现代学校制度和教育理念是不存在的。就是说这种制度是现实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是适合学校发展意愿的。
法理性。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就是通过理论、政策的研究,制定出现代教育管理的规章、条例、制度、形成区域性现代学校法律体系。使政府、学校、社会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管理,营造法治化教育环境。这种“法理性”原则,既是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设计的依据,又能保障构建的新制度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
包容性。现代学校制度不单包括学校内部要素的关系,同时还包括学校与政府、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等关系问题。如果将学校制度孤立于社会这个统一体之外,这种制度绝不是一种现代的制度。只有注重现代学校制度的包容性,才能充分考虑到学校未来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体系性。现代学校制度是建立在学校法人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具有法定组织机构及由此而构成的学校管理及其运作规程。这种制度保证了学校教育改革,并能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使学校在面向社会和市场的依法自主办学的过程中,主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教育的需求。
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一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依法治校水平的需要。依法治校既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实行依法自主办学,就是要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按照法律的原则和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二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校长和教师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培养方式方法及保障措施的采用都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容。学校内涵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需要打破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内外束缚。从外部来看,要尊重学校的主体地位,把办学自还给校长和教师;从内部来看,要健全完善一套学校规章制度,为内涵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内涵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才能依靠制度和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广大教职工的聪明才智,不断学习先进理论,正确把握办学目标,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注重质量和内涵式发展上来,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品位。
三是学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学校发展要进入规范化管理和文化引领阶段,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超越旧有的经验管理模式,建立起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充满创新活力、提高学校效能的制度体系,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进而推动学校尽快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人治走向法治、从立足当前走向可持续发展,大幅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四是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学校效能的需要。效益优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我国教育资源与应受教育人口相比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能,实现效益优化就成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学校制度是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的、能够引导学校持续地提高学校效能的、敦促并保障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最优发展的应运而生的制度。
五是加快校长和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教师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来源的多元化使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与学科教育职能水平相比明显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对教师掌握教育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学校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师的教育行为,促进校长和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有力地推动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设想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体系,一般而言,由课程、教师、管理、革新四大基本要素及其框架层次构成,其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师是实施课程的关键,管理是教师实施课程的保证,革新则是前三个要素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1.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载体。学校教育最终能否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核心问题是课程。显然,课程也就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首要问题。目前,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去探索现代学校课程。
第一,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教育活动必须具有课程性,这是学校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重要特征。所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就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按课程的要素进行设计,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和个性特长,努力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一套适合其和谐发展的课程。
第二,组织基于课程的教学。学校课程体系必须在实施中加以完善。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通常称之为课堂教学。要使新课程能真正进入课堂,应树立基于课程的新的课堂教学观,以问题的提出到问题探究为逻辑线索,构建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评价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使课堂教学由以教材为中心,研究书本、组织书本知识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研究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功能突破。
2.教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积极构建与之适应的教师制度,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政府而言,要从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晋级考核、专业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师制度。学校而言,要着力构建一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其中有两个制度极为重要:一是激励制度。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尊重、理解、支持教师,努力为每一位教师的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创造机会和条件,主动为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搭建舞台。二是校本培训、教研制度。所谓校本培训与教研,是基于教育实践中问题的培训、教研,是更加开放的培训与教研。这种以问题为导向、从发现问题到问题解决的逻辑思路,是校本培训与教研的基本路径与特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管理。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对于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管理制度要在先进的管理理念支配下去思考。学校应成为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场所,其管理的目的在于自主,而非控制。实现自我超越应成为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追求,学校应据此确立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一致的共同目标,要确保目标的实现,就必须不断地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而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是组织团队学习、从目标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出发,要求每一个成员主动参与学习、讨论、研究,一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另一方面提高每一个成员系统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校每一个成员都体会到成就感和自豪感,感到学校办学目标实现之时也是自身价值体现之时。
4.革新。革新是现代学校的重要特质。课程、管理和教师诸要素是否具有活力,有赖于革新,取决于信息能否实现有机交互与转换的革新结构与功能。从封闭保守走向革新开放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是政府支持。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的职能将重新明确与划定,将把属于学校的职能还给学校,使学校真正确定自主办学的地位。当然,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将进行变革,政府与学校建立新型的互动关系,即由命令式的行政领导与管理制度转向建立法律的、行政的、学术的、咨询的、听证的、问责的等一整套支持与保障制度,为学校的主动发展构建革新的体制环境。
二是资源共享。学校除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外,还应特别注重教育资源相互共享。首先,引进外来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次,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再次,提炼无形教育资源,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最后,发挥行政部门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三是校际交流。要彻底改变学校之间不相往来的现象,主动进行区域内的学校交流。每一所学校在办学中都有优势与弱势,都有经验与问题,只有通过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以及切磋,才会有比较与借鉴,不断丰富办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应积极开展超区域间的校际交流,进一步开阔办学视野,优化办学思路,形成办学特色。
四是多方合作。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教育日益成为社会的共同事业。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合作共赢意识与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寻求其他部门与行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主动为其他部门与行业提供服务。在不断丰富合作内容与方式的同时,还应努力构建合作制度,以保证合作的可持续性。
五是校长。校长作为管理团队的法人代表,要善于经常倾听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切实改进学校工作。建立校长制度,既是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又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体现。不但能保证师生参与学校管理,而且能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进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六是家长参与。目前,尽管家长关心学校教育的氛围基本形成,但仍缺少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机制。学校应着力构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制度,充分体现并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问责权等。只有这样,学校才会真正获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才能实现家校联动,共同创造更适合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