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化工安全基础知识(整理2篇)

时间: 2024-07-10 栏目:办公范文

化工安全基础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本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656.5]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航道维护单位安全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长江航道作为长江水运的基础和保障,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也迎来了建设发展的黄金期。但长江航道维护单位受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条件影响,安全生产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一是沿江经济社会和长江水运的快速发展,长江货运量迅猛增长,船舶大型化、深吃水化趋势明显,对航道畅通和通航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是随着电子航道图建设与实施,航道维护保航任务越来越重,航标维护工作量迅速增加,航道维护船艇安全及公共安全将承受巨大压力。

三是突发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明显增多,给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本质安全及其内容

本质安全就是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外部条件下,通过追求安全生产中人、设备、环境、管理等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风险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安全目标。一个本质安全型单位,能够依靠内部管理机制,对安全工作由消极应付变为积极管理,对事故隐患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防范,对制度执行由短期检查变为长期坚持,对责任落实由简单随意变为全面规范,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杜绝安全事故。其基本内容是:塑造本质安全的人,维护本质安全的设备,创造本质安全的环境,实行本质安全的管理。

三、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人、设备、环境、管理四个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环境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

四、实现航道维护单位本质安全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落实机制

航道维护单位的安全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安全生产责任是否落实,现场管理是否严格。要把将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分解到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建立必要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奖励挂钩。在航道职工中继续推以安全责任书,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抓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抓安全责任的落实;治理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隐患不整改的问题。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不懈地认真执行,形成落实机制,保障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

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其基本内涵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职工,想安全就是职工时刻关注安全;会安全就是职工具有驾驭安全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现场作业环境、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职工的安全。进一步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就是在不断强化制度规范的同时,有目的培养提升职工的安全自身意识、自觉行为、自身素质。

——想安全。一是努力掌握安全知识。没有安全知识,职工就会稀里糊涂受到伤害。安全知识,就是知道什么是危险,熟悉安全规程,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会采取应急措施。这些知识是平常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二是强化安全意识。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意识,就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对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习惯和安全警惕性等。三是提升安全愿景。安全愿景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是指职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目标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识往往只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愿景不仅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地去追求,让每名职工都明白“安全为了谁”,为什么要那样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清楚这些道理后,安全制度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安全教育才能成为善意的提醒,安全行为才能成为一种习惯,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

——会安全。从“想”到“会”,需要培训,培训是连接职工从“想安全”到“会安全”的桥梁。很多事故的发生,是源于对事件危险性的无知,源于不懂安全知识,不会安全操作。因此,学习培训是“会安全”的关键,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学习和培训,让职工真正明白“安全为了谁”。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是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对单位负责的需要。在生产实践中,只有人人都做安全的明白人,人人努力掌握好安全知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才能确保生产安全。

——能安全。本质安全型单位,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安全生产零事故,而这些是以职工“能安全”来体现。航道维护单位要实现安全生产,首先要加强设备上的安全投入,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到管理,都要综合考虑安全及可靠性问题,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设备设计、选型的先进性、制造、安装质量的保证性。

(三)加大隐患治理,强化现场管理

隐患治理工作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加大对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深化安全基础管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落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强化监督,不断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综合素质,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各项行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由安全管理部门以安全隐患处理通知卡的形式下发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按照“四不放过”原则,逐条逐项进行处理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复查。

(四)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是航道文化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改进职工生活方式,营造“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安全氛围的有效手段,是对建设安全文化的贯彻落实和积极实践,是建设安全长效机制、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根本道路。创造性发挥党、政、工、团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坚持不懈地抓安全理念的渗透,不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提升职工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发展。

(五)坚持安全管理创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创新就是通过学习、引进、吸收、掌握先进管理摸式或在此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安全管理创新是航道单位实现由传统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的推动力,是提升长江航道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化工安全基础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与管理;知识结构;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3)10-62-02

0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329所高等学校设置了网络工程专业,其中重点院校超过50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工程从原来计算机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专业。2011年教育部将网络工程专业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目录,标志着网络工程专业已经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基本本科专业[1]。

网络工程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的困难与问题。比如: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其他信息类专业的差异区分不够明显,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因此,有必要从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建设入手,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制定特色鲜明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

笔者所在学院2012年获批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改善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网络工程系以此为契机,结合已有的信息安全师资优势,凝练出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并开展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1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人才培养要求

与其他信息类专业类似,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要求从素质和能力两方面入手。

1.1基本素质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2]。

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质要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气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素质要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坚持职业道德的底线,具备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品格,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专业素质要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风格,具备较好的创新思维和踏实严谨的实干精神。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身体力行的风格。

1.2基本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专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2]。

学习能力是指自学能力,即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通过专业调研、理论分析、设计开发、仿真实验等方法解决网络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是指专业技术文档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包括专业表达能力、问题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适应能力是指在学习网络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从事并适应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并能适应网络工程专业技术和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3专业能力

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除了满足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外,还需要注重培养两方面的专业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网络管理维护能力[3]。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是指熟悉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网络安全产品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能初步设计开发网络安全产品。网络管理维护能力是指熟悉常见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管理的主流模型、系统功能、以及各类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初步管理和维护网络与信息系统。

2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2.1知识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要求具备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相对固定,具体知识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政治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和职业素养、军事理论、体育。自然科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专业基础知识根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制定,具体包括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其中,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电路基础,技术技术基础包括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

专业知识相对灵活,通常根据所在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条件制定,具体包括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实践环节[1]。下面重点讨论这部分内容。

2.2课程体系

依据上述知识结构,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专业特色,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由于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固定不变,在此不再列出。

2.3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点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可分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两个分支。其中,网络安全分支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基础[4]、网络安全技术[5]、网络攻防技术,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网络管理分支课程包括网络管理[6]、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

3结束语

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要求,进而得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结构和课程体系内容。最后重点介绍了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主要课程的知识单元与相应的知识点。接下来的工作是将该课程体系落实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段调整,逐步完善。希望本文所作的研究与探讨能给兄弟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姜腊林,王静,徐蔚鸿.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9:48-50

[3]曹介南,蔡志平,朱培栋等.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差异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3:139-142

[4]教育部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安全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校专业论文(收集3篇)
  • 下一篇:高校课程管理制度(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