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黑龙江省农产品对俄出口贸易的政策支持体系
1制定有利于对俄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政策
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技术、信息和协调支持,可为其创造便利的经营条件,调动了出口产品生产者和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客观上起到了增进交易效率的作用。制订有利于对俄农产品出口政策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农产品出口重要措施。建立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体系,创造好的出口发展环境对建立起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标准体系,消除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壁垒”,加强与贸易伙伴的交流和相互合作,沟通信息,创造有利于出口的国际贸易外部条件有着积极的作用。
2强化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支持体系
(1)财政支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对俄农产品出口的支持体系,包括财政、信贷、保险和科教等。
(2)政策支持: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有发展潜力和有经营规模的对俄出口农业项目。对俄出口农产品还要制订土地使用、税费减免、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来支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
(3)信息支持:为农产品出13企业提供俄罗斯市场的各类信息,帮助企业开拓农产品出口市场。由政府组织建立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加快农产品贸易公共信息的开发,避免出现买家找不到货源,卖家找不到市场的尴尬局面。
3打造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的出口名牌
(1)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是黑龙江省农产品对俄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黑龙江农业要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不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优质高效农业体系
(2)开发支柱产业、建立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是发展黑龙江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建立出口粮食商品生产基地,集中投放有限的技术、资金和物资,使农业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开发优势出口品牌,建立支柱产业力求提高对俄农业综合贸易出口能力。
(3)黑龙江省农产品对俄出口贸易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黑龙江省在豆奶粉、大豆蛋白、精炼油、色拉油、玉米变性淀粉、果糖、高档酒精、等深加工项目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已使黑龙江农产品向品牌化赢得了良好品牌。
4、提升龙头企业科技实力
发展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必须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依托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开拓俄罗斯农产品市场。扶持和培育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开发新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等方而的带动作用,对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这些龙头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发展对俄农产品深加工业
要争取抓紧对加工企业进行改组、改造,择优扶持,重点武装,推进科技进步,加速技术创新,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更新换代,要改变多年来出口“原字号”农产品的状况,根据俄罗斯人的食品消费结构的特点和需求,对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在俄市场的竞争力。
6、发展对俄农业境外合作项目
推进对俄罗斯的农业境外开发合作项目是对俄农业经济贸易长久发展的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我省对俄农业贸易层次。坚持重点发展符合俄市场需求的绿色、有机和无公害的粮食、蔬菜、养殖和山特产品开发,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俄产地标准;充分发挥我省企业对俄合作的优势,吸引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和国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来我省,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走联合开发的路子。
7、发展绿色农业及特色农产品
黑龙江省开发建设时间较晚,空气、水体、土壤、生物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的破坏程度相对较轻,具备开发和生产绿色食品的基本要求。随着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绿色食品需求越来越大。要抓好对俄绿色食品发展实施,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创农产品出口品牌。
(1)实施农业标准化,可有效地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种子的品种、规模、质量等级和安全、卫生要求:农产品、种子的试验、检验、包装、储运、使用方法和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2)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对俄绿色农业生产。要顺应俄罗斯社会对绿色、有机食品消费的要求,按照进口国或国际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出口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特色专用品种的生产,合理规划出口产品的生产布局,促进基地向集中连片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发展,形成规模优势。严格专业化、集约化运作,树立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和形象。
(3)技术支撑是黑龙江省发展出口绿色农产品不可或缺的保障。把农业科研部门纳入绿色农产品管理系统,为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确保产品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4)政府要增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对俄绿色农产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增加对俄绿色农产品科研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从资金、项目、奖励机制等多渠道支持科技人员进行有关对俄绿色农产品方而的研究,搞好黑龙江省对俄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工作。全力打造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大省、绿色农产品强省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和农产品对俄出口持续健康发展。优势的农业自然资源,给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要充分发挥这一地方特色资源的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市场,实现绿色化生产,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
8、完善对俄农产品出口销售渠道建设
要向进一步扩展黑龙江农产品对俄贸易的市场,就必须完善对俄农产品出口销售渠道建设,扩大销售渠道种类与规模,要借助境外合作企业和政府间合作等途径,建立境外农产品销售网点,兴建口岸批发市场,协调境内批发市场与口岸、境外批发市场的出口业务联系,培育从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各类经营实体,为黑龙江农产品对俄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服务。
关键词: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
引言
江苏农村商贸流通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取得了相对较大的发展。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江苏北部,包括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五市),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也相对不完善,这直接抑制了农村的消费,延缓了苏北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成为苏北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周桂良等,2012)。因此,只有健全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才能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苏南带动苏北,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苏北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首先,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前几年相比,苏北五市的综合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等均有显著的增加与提高。到2010年底,苏北拥有亿元市场92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016.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7%和8.6%。其次,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来,随着苏北农村的发展,商贸流通业逐步升级,市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苏北市场逐步形成以综合批发市场为主要渠道,零售市场为骨干,以销售品种多样的市场为辅的多元化、多业态的商贸流通市场(杨改,2011)。尽管近些年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比于苏北的经济发展,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苏北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程度不高,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
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的构建
建设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可有效培育农村市场流通主体和客体,并优化和提升各种交易条件的水平与结构,以实现其促进生产、扩大消费、增加积累等功能。本文构建了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其中包括了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和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六大子体系。在以农户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这六大子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见图1)。
(一)建立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
农村消费品一般包括粮食、蔬果、农业生产资料、家用电器、农耕用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将这些物品的销售通过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来完成,可简化农村生活环节,加快农村生活步伐。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包括销售交易、销售物流和销售市场安全保障几个子体系,通过三个子体系的应用,将苏北农村消费品从供应商分配、销售到各个农户手中,其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交易子体系,主要采用连锁经营和供销社交易平台将消费品销售给农户,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将消费品分品种、季节、质量等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利用电子商务现代流通方式,通过网络等技术使得销售信息快速传达。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物流子体系,主要以县(区)配送中心为龙头,连锁经营超市和供销社、村级便民放心店为载体,主要是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必要时村级采取第三方物流。将消费品以二级渠道方式销售,即物流配送中心——乡镇连锁经营超市和供销社——村级便民放心店,也可将消费品以一级渠道方式销售,即物流配送中心—村级便民放心店。苏北农村销售市场安全保障子体系,通过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强有力的监管与监督,使整个大体系秩序规范(杨以文,2012)。
(二)建立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
资源相对缺乏的苏北地区需从其它地区采购农资,以满足苏北地区需求。因此,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的建立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见图3),可从三个子体系来体现,即农资生产、农资流通、农资服务三个子体系。
其中,苏北农村农资生产子体系,主要是建立农资生产企业,一些稀少或没有的农资,可从苏南地区、省外甚至国外企业生产后进行转运。苏北农村农资流通子体系,以供销社、农资承办企业为龙头,各县区配送中心、乡镇连锁经营超市、农资农家店等为辅,实现整个流通过程,并保证其顺畅;此流程也可用销售渠道模型,分级流通,达到流通的简便化、标准化。苏北农村农资服务子体系,应用农资多元化服务功能,体现现代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将农资流通市场化,使农资服务需求更加便捷、更加完善。
(三)建立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
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可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农产品购销平台子体系、农产品物流子体系和购销政策支持子体系三个子体系(见图4)。其中,苏北农村农产品物流子体系,主要以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将各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配送中心进行改建,使其规模扩大,提高物流效率,在加工企业内部建立配送中心,以减少资金占用,加快农产品周转速度。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平台子体系,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通过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县域批发市场流通到各个分批发市场,同时也可通过配送中心、网络、展销馆等一些辅助手段,将部分农产品以这些平台批发给农户。苏北农村购销政策支持子体系,主要以国家相关政策和苏北地方配套的扶持政策为载体,使整个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运作有序、规范和高效(周桂良等,2014)。
(四)建立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苏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好,将苏北地区的农业资源回收利用发展好可大大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商贸流通成本。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可通过物流子体系、回收利用平台子体系和政府监督子体系三个子体系来逐步建立与完善(见图5),利用这三个子体系使县、乡镇、村在回收利用过程实现点线面一体化协同运作。其中,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子体系,以各农村居民聚集回收网点为主,通过流动收购人员进行资源聚集,集中回收到各乡镇回收站或集散市场回收中心。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监督子体系,将资源回收利用的利益与用途告知农民,并让农民们之间互相监督,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利用。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平台子体系,主要是以分拣站和加工企业为平台,利用再生资源堆肥、沤肥还田、气化、压块、固化成型燃料、燃烧发电等技术,将可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五)建立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
从目前苏北农村的发展来看,日常生活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家电维修、医疗、文化教育、餐饮、摄影、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择优培育扶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经营大户和专业服务队伍,逐步探索各乡镇设立连锁服务网点,并以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点为服务联系点,进行上门服务和集中服务相结合的农民生活服务新模式。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苏北农村医疗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文化教育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食品安全服务子体系和苏北农村家电维修服务子体系。
(六)建立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
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苏北农村Internet网络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商务信息安全保障子体系和苏北农村现代化手机服务子体系等三个子体系(见图6)。其中,苏北农村Internet网络服务子体系主要是构建县区和村级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平台相关负责人将各种农业信息在各级服务平台上,农民根据自己所需,在各个不同的网络服务平台上寻找所需信息。苏北农村商务信息安全保障子体系,将所有网络信息一体化、公开化,保证农民看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网络的信息质量,加强不同区域间的农民交流与合作。苏北农村现代化手机服务子体系,主要以手机为网络信息查询主体,可以订阅以某企业为主导的服务信息,也可通过乡镇或村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将相关农村、农业信息通过手机网络告之农民。
结论
本文在以苏北农户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和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六大子体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有力地促进苏北农村商贸流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苏北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另外,本文建立的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也可为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提供积极的实证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桂良,毛丽娜,吴鼎新.基于经验挖掘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2)
2.杨改.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J].物流科技,2011(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现代商贸业;统筹城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贸业的增长态势落后于经济增长的态势。较小的整体市场和企业经营规模、较低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等都使得我国商贸业的发展滞后。“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的策略在为我国商贸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挑战。在这种情形下,传统的商贸业已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求。单边市场形态向双边市场形态的演变使得商贸业的触角延伸到信息、物流、中介和市场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商贸业的经营模式、服务功能以及信息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原则,在扩大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现代会,城市集群化等的同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为现代商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城市发展为商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对策
新型城镇化扩大了城市的空间,加快了城市进程,城市的发展为现代商贸业带来了机遇。同时,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地区投入力度的增加,农村市场的开阔也为现代商贸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1.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将为现代商贸业带来以下机遇:
(1)城市化进程带来消费的增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城镇的数量将不断的增加、城镇人口集约,带来城镇消费能力的提升,进而活跃现代商贸业。另外城镇化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农产品自给率的降低,也会促进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2)城镇化会提高生态意识。传统的城镇化片面追求城市空间的扩大,规模的扩张,以牺牲农业、粮食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新型城镇化则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产业体系必须是环保的,循环使用资源的。商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领域,其发展将会提高绿色产业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城镇化有利于现代商贸业的智能化建设。信息技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其在交易、物流、配送、供应链、再生资源回收、交易环境和结算中的应用,因此为现代商贸业提供者很好的技术支持。
(4)城镇化将使得城镇互补能力和城镇联动加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商品对流、利益互补、良性互动,加强了城乡之间现代商贸业的交流沟通,加速现代商贸业的发展。
现代商贸业对经济有着带动作用,对县域经济的促进更大。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商贸业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在县域经济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相关的支持政策,缺乏有实践经验和商贸物流理念的专业人才,不能有效地整合资源、服务单一、凝聚力不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存在着不当竞争、过度竞争的现象。
2.随着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化对现代商贸业的促进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对现代商贸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根据国家政策,制定本地区的配套措施,充分发挥现代商贸物流业的产业先导作用;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在税收和信贷方面给予优惠,规范现代商贸物流业的行为。
(2)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根据各地的能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等合理规划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布局。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功能园区、物流园区和交通道路设施等。
(3)完善城市流通体系的建设。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企业,加强品牌效应;同时扶持中小商贸企业的发展,提高该类企业的现代化、专业化、组织化,充分发挥中小商贸业对当地经济、就业和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其成长为城市经济的有力支持者;通过建立商贸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形式,解决商贸业存在的总量小、竞争力弱、体制落后的问题;要立足本地区优势、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重点建设有利于商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5)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市场运行的调控方面,完善城乡信息服务系统;在市场秩序方面,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和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校等合作,培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专门人才,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对商贸业人才进行培训,建立商贸业领域的专业人才。
二、新农村的建设为现代商贸业带来的机遇与发展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了第三产业经济的贡献率。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带来流通业增长2.436个百分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给商贸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相比之下,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商贸业虽然发展水平较城市商贸业水平低,但是得益于近年来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地区巨大的消费需求开始显现出来。农村地区的消费以及派生需求将带来农村商贸业的更好发展。据统计,我国2009年县级及乡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7%,高出15.5%的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0.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村商贸业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扩大的同时伴随着城乡商贸业的扩大。从商贸业的角度来看,城乡商贸差距主要表现在商业网点假设、业态结构、空间布局、消费观念等方面。统筹城乡商贸业的发展是新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差距的要求之一。那么如何推进农村商贸业的发展,抓住发展机遇,减少城乡商贸业的差距?
1.通过协调产业发展、发展特三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
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商贸业与城市一体化对接,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农民长期有效的收入增长机制,根本出路在于跳出农业来发展农业。
(1)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商贸业和农村产业化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产品需要农村商贸业销售,使自身的货币价值得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的改造和提升,为农村商贸业提供者丰富的资源,繁荣并推动者农商贸的发展。
(2)创造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发展服务化。目前,制造业的服务化为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颇多,制造业不只是通过卖商品赚钱,更多的是通过卖服务赚钱。同样的农业的服务化将给农产品带来更多的附加值。无论是休闲观光农业,还是教育体验农业都是新型农业,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农业服务化也将成为农业的新发展形势。农业服务化后,农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自然得到提升,增强了农业的竞争力,极大的推动农村商贸业的发展。
(3)通过农业特色化,形成农业新优势。对于任何农村来讲,没有特色,没有差异化,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那么农民收入就低。为了促进现代农村商贸业的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力、并且领导力的龙头企业。第二、健全农产品的商贸流通渠道,应由传统的农产品的供应者——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社区菜市场——消费者扩展为农产品的供应者——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大卖场或大超市——消费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2.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产业,提高农业竞争力
(1)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镇区商业中心,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一般而言,各乡镇建立商业中心应根据本地特点,例如针对人口众多、规模较大的中心城镇建设相对独立型的商业中心、根据根据乡镇的交通优势可以建立交通网络型商业中心、根据本地的产业优势建立特色商贸业。为优化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应建立与城市商业对接的乡镇连锁商业网点。
(2)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相统一的进程,通过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因此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供电供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信系统的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商贸业的发展。
(3)城乡商贸一体化还要求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现代化的交通条件会促进物流、商品流通、信息流的顺畅,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有力的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城乡发展。
(4)城乡空间的优化还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安全的支付系统的构建。一方面,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建立适应农村建设的、有合理系统控制和规范的制度管理的农村信息高速公路,便于农民在线上进行支付和交易的系统。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例如条形码整合农业农村信息,促进农业商务信息化,数字化、条码化,构建农商专网和农业信息网,一斤农村流通的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3.健全农村商贸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1)我国农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程度低、行政管理分块、资金投入不足等的制约,使得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着障碍。因此创建不同于商家对消费者和商家对商家的农村连锁企业对农民的电子商务是比较可取的。在该模式中,农户不仅是连锁企业和超市的供货方,同时还是连锁超市和农资产品的消费方。通过该模式,农村连锁企业和农户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流:农业连锁企业或者农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了解农民的生活需求,把适合农民需求的产品配送到零售终端,同时向农户市场信息,让其农产品快速进入消费市场。
(2)健全消费者、政府对商贸业的监督体制,保障消费者权益。农村商贸企业鉴于农民维权意识低,文化水平低等因素,在农村销售不合格、次等、仿造产品。为维护农新村消费者的权利,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治,通过文化宣传活动加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需要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更需要的是作为消费者的农民自身补充消费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知识,增强自我的健康安全消费认知以及维权意识,完成城乡统筹过程中城乡居民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方面的对接。
(3)加强农村商贸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服务是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农村商贸业为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应充分挖掘农村消费者的诉求,以此为导向,加强对员工的服务意识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水平。农村消费者要积极参与农村商贸服务体系中来,农村消费者要充分表达自己在服务方面对商贸服务企业的要求,同时也作为农产品销售的当事人和服务的提供者,应该转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商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晏维龙.中国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6(3):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_402622945.htm,201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