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政务云调研报告(收集3篇)

时间: 2024-07-14 栏目:办公范文

政务云调研报告范文篇1

因为我们研究发现,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电信、石化、教育、政府这些大的行业他们的应用需求信息化程度不太一样,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太一样,我们这个报告,把我们中国十几个大的行业都做了比较深度的分析。今天在这里只拿银行这块来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如果要想更多的了解到其他行业具体情况,可以参考我们的2011年云计算应用现状白皮书。

说一下我们这个研究的目的,在2011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市场积累,我们发现真正云计算应用开始出现了,2011年开始,云真正的走到我们客户当中去了,但是2011年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受安全标准不确定性的影响,许多政企行业用户对于云计算心存顾虑,做调查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云计算是非常好的技术,可能也会带来很大的价值,但是安全、标准都不统一,互操作性,他在部署云计算之前,他已经有了自己的IT系统,那么这个操作性是什么样的,也没有得到验证,所以说市场应用案例的匮乏,就导致了政企用户对云计算一些顾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又没有全面分析,深度介绍中国云计算应用现状的报告出来。我们可以在市场上看到一些大面上的报告,并且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并且把中国的十几个行业都讲得这么深入的报告,我们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云计算的部署和落地,我们企业网咨询部,组织大量人员和精力来研究中国云计算市场应用情况,我们策划了中国云计算应用现状的白皮书,并且汇集了包括IBM、微软、华为这些比较主流的厂商,他们在中国的案例,研究范围实际上刚才也提到了非常广泛,涉及到政府、运营商、金融、烟草、铁路、航空、教育、物流等等非常全面的行业,可以说这个报告实际上是到目前为止,对于2011年中国市场研究最深入的这样一个报告。

接下来我们快速过一下我们研究的方法和我们调研的数据来源。第一个研究方法专访、拜访、电话邮件的拜访,还有统计分析,我们在调研过程当中大概拜访了一百余位对中国云计算产业有影响力的人物,获得了很多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是我们长期的积累基础上,分析师跟我们行业专家深度沟通的基础上得到的。我们还用邮件方式做过很多的抽样调查,抽样总量超过六百个,这六百个指的是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议题,比如说银行业对于安全性的一些顾虑,电力行业对大数据方面的诉求,针对一些特殊的议题,我们会进行专门的采访,而那些比较通泛的邮件,包括我们手中可能也拿到了调查问卷,类似于这种形式的调查我们做的工作非常多。在我们获取了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分析。

我们刚才也提到在沟通当中,因为云计算缺乏行业标准,不同厂商,不同的角度,还有不同的客户,他们认识的不同,他们会提出来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也会根据我们的一些认识,根据我们的一些理解,对于我们所得到的专家观点进行判断,根据现有的比较权威的文献进行论证,目的非常清楚,我们要把我们这个报告做得尽可能客观。

这个就是大致非常详细的方法,我们有三个步骤,第一个就是建立我们的研究模型,第二个就是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专家直接的互动,后面利用一些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我们这几步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结论也是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我们中国云计算市场整个大的宏观环境,第二个就是因为运营商云计算产业当中占据上游的,他对云计算产业影响非常大,我们把运营商也单独列为非常重要的研究部分,这里面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还有包括法国电信,英国电信还有一些其他国外的运营商在中国可能涉及到的一些云计算应用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对于十几个行业深度的研究和分析,这十几个行业刚才提了,通过我们大量的统计,把中国的市场,用比较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我们刚才提到我们进行大量的数据调研,我们经过多年积累,我们积累了大量专家资源,客户资源,还有行业专业人士的资源,我们这个行业用户的数据库,大概是5.5万条,主要都是指刚才提到那十几个行业,他们CIO的高层,不包括一些非常底层的执行人员。所以我们这个数据量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也包括了渠道商,行业厂商,当然这里面也会有运营商的东西,这个只是简单的大致情况。在这个数据基础上,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

接下来就是我们这个报告最核心的部分,我们2011年主要的研究发现。这块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将近三年的市场积累,中国的云计算产业链实际上是越来越清晰了。因为云计算和其他的技术性有一些差别,因为云计算是以产业主导学术性这样的领域,所以这个产业链各方参与者对整个云计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中国的情况下,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上下游厂商积极参与进来,生态环境就慢慢完善了。2011年开始,中国云计算正式进入了快速的应用和落地的阶段,刚才提到,运营商在中国云计算市场,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他既是云计算的提供商,他也是一个云计算的平台最大的采购者,所以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出台了云战略,这是总体的情况。

垂直行业这块我们纵观整个市场发展云的趋势是所有行业都公认的特性,但是由于需求和信息化水平存在差异,不同行业对于云计算的理解和应用现状非常不一样,未来云计算在不同行业当中会出现一些特点,这几个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点,第一点就是差异化,第二个就是个性化,第三个就是本土化,所有这些行业对于云计算这个大的框架下都会有自己特别的东西出来。

受新增需求影响,我们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预计到2005年年底,中国使用云计算的企业,可能从现在4%提升到42%,这个预计我们根据潜在需求计算出来的,这是我们更加具体的调研,截止到2011年9月,现在已经使用了云计算技术大型企业占5%左右,小型企业不到3%他们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在未来企业云计算市场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已经使用云计算的企业当中所涉及到应用领域,将近63%的企业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云计算技术更好支持他们的市场销售活动,云计算在未来几年将越来越多和企业业务相关联,这也是云计算魅力所在。

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非常意外地发现,将近有60%左右的云计算相关应用,跟大数据有关联,有18%跟大数据无关,但是有2%我确定未来会不会和大数据项关联。我们也评比出了在不同细分领域里面的领导厂商,IBM、HP、戴尔分别进入了前四位。

下面是一些传统的ICT应用的云趋势,预计到2011年到2015年云计算CRM市场年复合增长会超过50%。因为一个是我们技术不断成熟,第二就是我们厂商产品的日益完善,还有我们客户认知度的提高。现在基于云的ERP应用才不到5%,但是未来考虑使用基于云的ERP企业占到35%。

在OA这个领域,国内厂商市场占有超过了68%,这是我们比较值得骄傲的地方。而在未来的几年优选我们本地软件里面占到了23%。

我们也看到呼叫中心、视频会议这些传统的企业通信应用也是云计算趋势非常明显。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市场是云计算呼叫中心主要市场,大企业的增幅还是比较慢的,但是相比其他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是对于视频会议大致的介绍,这里面未来三到五年,考虑使用云计算视频会议的大概在60%。

下面再分享企业对于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市场份额,未来三到五年,这里面优先选用混合云占据大多数,大概在65%左右,只考虑私有云21%,只考虑公有云8%,有6%不确定。

我们一直在谈安全性是云计算比较大的担忧,但是我们调查实际上安全性在用户当中阻碍程度是排在第三位,能否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不确定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够满足我的需求,实际上这个安全性用户还是可以往后排的,安全性的权重并不像我们大家担心的那么严重。

下面就是运营商这个市场,刚才我也提到了,包括国外的运营商,国内的运营商都开始启动了他们的云计划。

我用三个词总结运营商对于云计算的想法,或者说是观点第一他比较有压力,第二也比较纠结,第三个也有动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要想开发云的业务,网络改造压力非常大,包括腾讯、互联网企业强势介入,运营商要想发展云计算,必须加大基础网络的建设,可喜的看到云计算已经成为非常大的趋势,他也为运营商创造很大的商机,运营商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非常大,他们也有非常大的动力,我们也看到了运营商在这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以及他们的观点。运营商在中国市场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运营商非常清楚要减号自己的基础网络,第二个可能会与广大SP深度合作,第三个建立自己的云平台,第四个非常重要,必须发展多元化的业务。

政务云调研报告范文篇2

【关键词】统计信息;会计信息;差异比较;云计算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以“政企合作”为主要特征,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基础配套设施,开放式管理,为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因素,从而形成亲密的合作关系。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前所未有机遇的背景下,政企合作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延续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水平进一步提升。除调控手段创新、方式细化外,宏观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与决策有用性应更加得到重视。通过比较与集成创新研究统计和会计信息在特征、内容体系、信息系统方面的异同,开发以“混合云”为架构的云计算平台,可有效支撑两类信息的整合与信息挖掘,为提高统计信息真实性、增强决策有用性、保证信息独占基础不变等目标的同时实现奠定坚实的技术及制度基础。

二、统计信息和会计信息在特征、内容体系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异同比较

(一)信息特征异同的比较

信息特征是不同信息内涵、载体、价值目标、核算原则、核算方式等基本方面的规定性。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在总体方面的异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在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特征的比较上,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存在一些完全相同的根本属性,也存在基本一致和相悖的特有属性。两者都属有效信息,具有一致的基本特性。两者分别在系统性和层级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及时性和时效性等方面基本一致。这是由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工作流程相近,决策功能相似所决定。信息技术发展对两者特性的发展有着相似的促进作用,两者更加集成、动态、扩展、多元和综合。他们在内部性和大众性,敏感性和商品性方面的特性是相悖的;人们对统计信息的要求更清晰具体;会计信息生成的成本、风险和效益受到了更多关注,而统计信息要求则弱得多。事实上,既然会计核算和社会审计业务的开展对于会计信息而言起到了社会资源参与企业内部信息的生成和质量验证的作用,那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统计信息的生成和验证,解决个人感受和统计数字背离问题也是可行的。

另外,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特性与统计信息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等特征,均属两者的独有特性。这是因为会计信息内容相对统计信息而言要求更加敏感;相对于决策而言,会计报表有明确的使用者和责任人,因此会计信息生成的成本、风险和效益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在宏观经济理论并不完备和调控工具匮乏的事实面前,统计信息对成本、风险和效益的要求则弱很多。然而,无论是何种信息,其最终目的都是对不同受托责任的汇报及责任的解除。

(二)内容体系异同的比较

1.指标体系的异同

工业企业的统计内容较其他行业更为繁杂,除了“企业调查一套表”之外,还要填报高科技统计等专项调查报表。因此,本文仅以工业企业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就已具代表性。统计报表中的部分指标与财务会计指标口径相一致,可按财务报表直接填写。但是,其他指标则应根据会计记录和其他相关资料重新调算,其中存在名称与内容均相同、名同实异、指标各自独有三类情况。

表2中列出了名称和内容都相似的并且涵义相同、核算方法一致的会计与统计指标。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重点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或某一确定时间范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属于横截面数据。因此,为了满足宏观核算的需要,对于资产负债情况波动比较大的企业,统计报表用“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和“流动负债年平均余额”两项指标表示。

对于表3中列出的一些名称相同或相似的指标,其涵义和计算方法却相差甚远,需要借助更加详细的会计资料或者一定的技术处理才能够获得,而不是从会计报表中直接取得。

统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并不能直接从会计报表中取得,但可从附注中得到。会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中和职工薪酬一项相关的指标虽然名称十分相近,但涵义却存在较大分歧。统计指标包括的范围更广,应结合会计指标中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与“管理费用”中包含的不计入成本的那部分职工工资等项目进行综合计算。在统计指标中,“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的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从利润表中直接获得,只能从会计报表附注中得到需要反映的指标。其中,产品销售收入可以认为是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收入和对外加工费收入。另外在高科技专项统计中,会计信息处理一般将研发费用作为无形资产并入资产一项,而统计核算却没有这样的要求。随着研究与开发支出在企业的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若完全按照统计报表下的指标解释进行统计数据的核算,两者的结果会有较大的出入。

统计报表中还包括独有的指标,如工业总产值(现价)、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货值、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工业中间投入、全年吸引外资签约额等。这些指标均不能从会计报表直接获得,但相当依赖会计资料,如工业中间投入应首先区分中间物质投入与中间劳务投入,再采用正算法或倒算法才能得到。

2.报告体系的异同

报告体系是指报表形式与内容、信息披露制度、法律责任与质量控制体系等机制体制体系。

从报表的形式上看,统计与会计报表分别采用半封闭式与封闭式的结构;就数据来源而言,会计数据以经济业务发生的会计账簿为依据,自下而上地传递,统计报表则相反。从编制时间上看,会计报表分为中期会计报表和年度会计报表;统计报表分为定期报表和年报两部分。其中,定期报表的统计指标较少,统计范围较小,分类目录比较粗,时间要求比较快;年度报表的统计指标数量、范围、详细及准确程度要求都较高。这与会计报表有明显不同。集团公司的统计报表与合并后的会计报表也存在较大不同。相当数量的企业上报的统计报表为各子公司统计报表数字的简单汇总,而所采用的会计资料乃是母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数额巨大的内部交易信息在子公司与母公司进行会计报表合并过程中抵销,因此造成统计报表信息失真。

在报表披露的规定方面也存在较大区别。一般规定规模以上企业的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连同审计报告一并披露;若无强制披露的规定,则属商业机密。统计报表没有利用第三方验证机构审核的规定,由国家或省、市统计局负责数据公布。企业的统计报表主要由企业的统计负责人实行监督,同时接受地方统计部门的检查。二者在披露内容的规定方面有相似之处:企业会计准则针对不同行业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规定;政府统计部门根据各行业统计需求规定统计报表的必填项目,编制不同类别的报表。

从信息质量控制体系方面而言,《会计法》及《统计法》均围绕信息的真实性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比较来看,有关确定会计报表真实性的法律规范内容比较详细,而统计的相关规定则不是很明确,且违法责任差别较大。从质量控制角度而言,会计信息有比较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而统计信息因制度、人事方面的缺陷导致信息质量控制力度较弱。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包括技术因素与体制因素。就体制因素而言,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统计工作体制与外部环境的不协调。其一,因为政府统计不具有独立性和中立性,导致统计数据严重失真;其二,我国全面统计报表的设计指标多而繁杂,填报难度大;其三,政府统计工作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无法对统计数据的可塑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重要统计数据的核算方法不够公开,重要统计数据的误差率及可靠程度的分析不够公开等;其四,政府统计的设计思想及调查手段不能与外部环境变化同步,从而对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塑性产生影响,如近年来新发展的一些领域,统计的量化描述不充分,有些地方甚至存在着空白。此外,统计标准化水平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又一体制因素。我国统计标准化水平不高的主要表现是我国统计标准尚未与国际标准接轨,由此产生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数据比较中的可比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统计分析可信度的要害。

3.核算方法和途径的异同

现代会计形成会计管理与核算两种系统,且各有自身的专业方法与目标。会计管理系统涉及的范围较广。统计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会计方法与统计方法早已互通有无。在统计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会计账户之间的相互对应、总体平衡的原理,应用了会计循环账户体系模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得到了应用;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也被应用到了国民经济的统计核算过程中。同时,会计分析决策也大量采用了统计的专门方法,如相关回归分析运用于混合成本分解,概率决策运用于短期经营决策,趋势预测模型运用于销售预测和成本预测,标准差系数应用于长期投资决策,概率预算、区间估计以及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的运用等。而作为实证会计研究前提的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更是以抽样调查和回归分析法为表述基础。

从两者核算途径角度来看,会计资料是统计核算的基础,统计核算是会计信息的综合。目前,会计信息的核算途径一般以ERP系统为支撑,按照复式记账法,包括账户设置、凭证填制和审核、账簿登记、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等,形成一套严密的流程体系。

统计信息核算途径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及统计分析四个阶段。目前,基于“云环境”模式的统计“四大工程”可以轻松胜任统计设计、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工作,但现阶段的“云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技术,统计调查中最重要的数据获取工作还停留在人工填报阶段。因此,统计信息失真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基于全面“云技术”的统计信息调查模式亟待建立。

(三)信息系统架构的区别与联系

ERP财务子系统是以美国会计学家乔治·索特倡导的事项会计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经济事项驱动的核算方法。该模型分为数据层、信息层、表示层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相应的数据处理功能。统计“四大工程”以进入名录库的企业数据直报为关键环节,大幅提高各级统计机关的企业统计工作效率及数据准确性。由图1可见,统计信息系统集数据直报与信息处理于一体,通过分布并行计算与网格计算技术统一对国家、各省市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测算、分析、预测及预警,相比会计信息系统更具集成性。但由于企业统计工作的非效益性以及寻租空间的存在,异化的信息报送关系会在事实上导致直报信息的失真。

三、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云整合”

统计“四大工程”虽有效提高了统计信息的质量,但并未彻底铲除填报过程中寻租行为滋生的土壤。会计信息虽精确刻画与揭示了企业经济活动的点滴与成效,但缺乏统计技术支撑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益性原则便会流于形式。目前,系统整合方面的研究通常未能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企业IT建设的实际情况,理论研究界限模糊,系统建设无法回避会计信息的私有产权与统计信息公开性这一根本冲突。随着基于“混合云”系统架构及Saas研究的深入,信息的安全性问题正在得到改善。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在不打破原有制度基础的前提下明确系统应用的要求,明确信息产权的法理基础与补偿机制,研究“混合云”的工作框架。

(一)统计与会计信息“云整合”系统的基本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首先在信息载体、价值目标、核算原则、核算方式等信息内涵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系统架构设计不能以互相承载对方的功能为目标,而应以数据关系的改善为出发点。其次,由于二者在内部性与大众性,敏感性与商品性方面的特性是相悖的,因此系统应同时兼顾会计信息更具安全性以及统计信息更具决策有用性的要求。“云趋势”下二者出现较多相近似的特征表明:会计信息系统应拓展应用范围,开发包括供应链财务管理在内的多种功能模块;统计信息系统应利用市场力量扩大数据来源,开发有助于企业决策的专项统计项目。再次,增加对次级会计信息抽取的功能;加强对集团各分公司有效会计信息提取的人工智能设计;加快审计信息对接统计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建立标准统一的信息质量控制体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最后,“云整合”系统应根据“云平台”的建设与推广步伐逐步实施。其中,初期应以财务管理软件增加统计信息生成模块为主要方式,指定企业财务人员报送信息;对于核算方式差别较大的统计指标,逐步推进利用原始会计资料重新生成合规统计数据的制度建设;随着云计算模式的普遍流行,最终完成基于“混合云”的Paas下会计信息转换成为高质量统计信息的系统开发与体制机制建设。

(二)基于“混合云”结构的工作框架

基于“混合云”结构的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整合的系统架构由政府公有云、企业用户的私有或公有云以及统计数据生成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应成立“统计协会”作为第三方对统计数据生成中心进行运维,如图2所示。

该架构中的三部分物理隔离。对会计信息机密性保障的关键在于独立性较强的统计数据生成中心。该中心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过渡机构,具有数据请求和汇报、统计数据生成和会计数据删除功能。其运作机制是:时间驱动政府统计云向统计数据生成中心发出请求统计数据的指令;数据生成中心根据指令内容向企业的AIS(会计信息系统)发出对特定会计信息的请求指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同意指令内容后,数据生成中心获取数据,并按照核算方法生成统计数据;经过相同的五次重复,统计数据获得一致性检查后,向统计云进行汇报。统计云获得数据,成功载入数据库,发送核对指令给数据生成中心。若准确无误则数据生成中心系统将自动删除企业的会计信息。同时,政府统计云获得企业统计数据后应将企业名称进行加密,由各企业负责设置密码,不经法院审判不得公开。另外,关于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主要由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管理,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三)“云整合”的制度保障建设

科斯认为,只要产权是明细界定并受到法律保护,双方之间的谈判和交易会带来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只有正确地界定并保护产权,市场才能解决外部效应的问题。因此,有关信息质量问题的制度建设,应首先对信息的产权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通常,向统计机构提交统计数据通常被看成与纳税一样的法定义务,政府有权无偿获取。但事实上,经企业生产出来的会计信息及统计数据始终应归企业完全占有,应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由政府根据企业原始会计资料整理、生产出的统计数据以及通过数理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企业也应享有相当的权益。因此,市场向政府提交统计信息的过程应视为信息产权的转让。统计信息作为私产无论以何种理由都不应无偿过渡为公共资源。

CPI、GDP、进出口金额等统计信息通常会造成公司股票价格、企业产品销量、股东收益等企业绩效指标的波动。与税收不同的是,统计信息对企业并不始终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因此,企业出于逐利避害的需要,对高质量统计信息形成了复杂的态度:既希望获得最真实的经济数据,以指导决策;还希望有关宏观经济的负面消息不会影响企业绩效;更希望能为竞争者制造错误信息。因此,企业的犹豫不决使得政府向市场索取真实统计数据成为一种强制性的产权交易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统计信息的无偿转让以及统计信息对企业外部效应的不确定性,“云整合”系统的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

1.除了利用云技术降低高质量统计信息的获取成本外,更应逐步形成获取统计信息的补偿机制。信息补偿机制的建设应逐步推进,目前阶段的补偿应以企业享有对统计信息的全部产权为前提。在“云整合”系统推广应用之后,可以降低补偿标准。

2.除对生产虚假统计数据的企业进行处罚,对提供统计信息的企业进行补偿之外,还应建立统计信息真实性保证金制度,增大企业的造假成本。

3.在行政上将统计数据造假行为上升到事故层面进行管理。对于造假行为除计入企业信用档案外,还应追究地方主管官员的政纪责任,增加地方官员合谋的成本。同时,应开展信息的验证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定期检查统计信息与会计资料的一致性程度,避免监管失效。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论企业财务报告的性质及其信息的基本特征[J].会计研究,2011(12):3-8.

[2]徐玮.信息时代下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1(13):130-131.

[3]杨福平.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政务云调研报告范文篇3

——商学院xx年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报告

一,全院上下高度重视,组织准备细致周密

学院对于暑期实践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前期实践项目的策划过程中,包括学院党总支杨金才书记在内的5名学院领导,14名教授,副教授及11名辅导员老师对48支团队进行了指导.同时还有马列部孙武安教授等7名老师担任了我院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学院进一步加大对学生暑期实践的扶持力度,前期给实践团队发放了共计37000余元的启动资金,后期又对优秀团队进行后续资金支持,较之往年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学院重视实践的安全保障工作,注重对实践团队的指导培训.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下,下发了《实践团队安全知识手册》,并先后召开了两次暑期实践团队安全教育培训会及团支部安全教育专题会.要求参加实践的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制定安全预案.同时在各团队出发前,学院为所有参加团队实践的同学办理了保额共计4500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真正将实践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学院先后下发了《实践团队经费使用说明》,《团队实践宣传工作及成果汇总实施方案》,并为实践团队设计了统一的实践团队队旗样式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铜牌样式,做到实践活动统一化,规范化.

二,学生广泛参与,实践内容全面拓展

我院48支实践团分赴山东威海,烟台,青岛,济南,淄博,东营,莱芜近30余个省内市县开展实践活动,同时足迹遍及辽宁,青海,陕西,山西,贵州,云南,北京等十四省市.实践项目包括课题调研,支农支教,专业实习,政策宣讲,参观学习等各个方面,涉及到保险,金融,会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社会心理学等多个专业,内容广泛,形式丰富.

实践活动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及广泛参与.实践过程中,包括校党委宣传部周大白部长在内的各级领导,专业老师和辅导员25人作为带队老师奔赴实践一线,指导和协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实践活动.其中,我院党总支书记杨金才,副书记于培丽亲自参与到半岛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宣讲调研团中,在中华生态第一村房干村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

开学初,我院共收到团队及个人实践报告700余篇,涵盖金融保险,旅游管理,教育学等近十余个专业,呈现出专业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高质量,新思路,深内涵的良好趋势.对于所有上交的实践报告,学院组织规范评选并选出院级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三类报送学校,参加校级评审.同时40余支实践团队上交了内容翔实,格式规范统一的团队材料.

三,实践主题鲜明,就近就便全方位服务地方建设

实践活动主题鲜明,突出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其中作为暑期学校项目的三支实践团队分赴贵州,云南,山西等西部偏远地区开展支农支教活动.扬梦滇北共建和谐团队携带着价值近6000元的图书在云南盐津县建立了光华图书馆;传递梦想服务西部团队将前期在学校募捐到的重达1200余斤的衣物带到了贵州毕节.通过这些捐赠图书衣物,政策宣讲,入户走访调查等形式帮贫助困,真正服务当地建设.

另外,我院有10余支团队通过调研,项目规划等形式服务于威海本地建设.其中威海市会计人员素质调查团本着关注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宗旨,对荣成,乳山,威海市区部分企业及财政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活动;威海外来务工人员心理调研团聚焦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走访调查,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乳山市农村教育调研行则在乳山市西浪暖村关注农民教育问题.威海国际海水浴场调研队更是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依托,对国际海水浴场的升级进行研究调查,真正做到了专业素质拓展与服务地方建设相结合,现实意义显著.

四,发挥专业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我院48支团队中,有近70%的团队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在实践中增长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以实践为契机,开展科研课题的实地调研工作,形成了30余篇专业性较强,现实意义较高的团队实践报告;同时有500余名参与分散个人实践的同学提交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调研报告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新型农业技术培训(整理2篇)
  • 下一篇:三级医院工作总结(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