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班组团队建设工作计划(整理2篇)

时间: 2024-07-14 栏目:办公范文

班组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篇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易班学生工作站学生社团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热点。大学生社团作为活跃校园文化、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也逐渐成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有效形式。易班学生工作站作为具有互联网特性的特殊学生社团,是易班网这一全国教育系统网络综合性互动社区在各高校推广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推动高校易班工作建设的先锋团队,更是高校易班工作群体和用户之间的重要桥梁。如何在国家创新驱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教育部要求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及管理的大背景下,利用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激发易班学生工作站创造力和活力,做好团队建设,成为值得积极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一、易班学生工作站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意义

首先,易班学生工作站在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健康繁荣发展,推动广大师生使用易班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易班在高校的形象和影响,因此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及资源来提高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水平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其次,易班学生工作站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本身承载着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责任和义务。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易班学生团队建设,是促进大学生社团改革,开辟社团发展新渠道的方法之一。

再次,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将带来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巨大变革。易班学生工作站身处互联网产业,积极参与实践创新创业,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易班学生工作站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途径

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芳曾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意识、人格、知识、思维、能力等的素质教育。"[1]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培养。美国创业教育和研究的领袖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将创业过程中可取并可以学到的态度和行为归纳为六大主题:责任感与决策力;领导力;执着于商机;对风险、模糊、不确定性的容纳度;创造、自我依赖和适应能力;超越别人的动机。[2]为了提取易班学生工作站胜任力素质和能力的关键维度,笔者通过访谈访问上海部分高校易班学生工作站负责人、指导老师和站员,了解到易班学生团队希望或觉得应该具备的因素可归纳为9项,分别是对互联网行业的兴趣与爱好;开拓型的思维模式;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习能力,较为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大胆实践勇于担当的精神;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团队管理能力;人际拓展及协调能力;耐挫力;较强的成就动机。为了培养上述素养和能力,可以结合创业创业教育的意识熏陶、精神培养、素质提升、能力强化以及知识学习来开展易班学生团队的建设。

(一)创新创业培养意识。

通过传统途径如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创业讲座、成功创业者事迹宣传、创业方法分享等方法来启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和热情。另外,特别推荐创意课程和走访互联网企业两种做法。"创意就像风疹,因为它是会传染的,多出去走走,结识以一些有新想法的人,这样你也会有很多新想法。"[3]创意课程可以让易班学生工作站站员学习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选择地借鉴别人的观点,学会"寻找需求",注重细微的观察和思考,学会联想和头脑风暴,用创意的思维和方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访互联网企业以榜样的力量来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对互联网的职业兴趣和认知,体会创业者创业的艰辛,面对面的交流访问,生动的"案例现场教学",可以让易班学生团队开阔眼界,启发工作思路。

(二)目标管理激发热情。

通过目标管理的方法让易班学生团队设定正确的目标并为达成目标而不断努力。目前大学生都会开展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在此基础上帮助工作站站员正确分析自我,准确定位,合理制定在学业及易班工作上成长的期望值,帮助站员找准自己在易班的岗位和发展目标,减少盲目性,通过目标督促站员行为更具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有利于易班学生工作站内部的分工协作,便于管理。

(三)模拟实训提高能力。

易班学生工作站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来提高学生专注学习、信息捕捉、开拓思维、团队协作、坚强耐挫等能力和素养。第一,易班学生团队自己或者鼓励学校学生组队参加创业大赛、营销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通过撰写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宣传设计、产品展销等环节,让不同学科互相交叉,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面,提供学生展示空间,培养创造力。易班学生团队自己组队或者通过大赛组委会鼓励其他学生组队以易班发展建设为题参加创业大赛或者营销设计大赛,不但锻炼易班学生团队的能力更可为提升易班工作绩效拓宽思路。第二,将易班学生工作站作为创业实践基地来运作。上海部分高校和大学城均建有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可在其中进行尝试性或者小规模的企业实体经营活动。易班学生工作站借助创业园或孵化基地,成立"公司",在学校或大学城范围内用企业经营的模式来设计和规划易班的主营"产品",做财务成本核算,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市场调研,制定营销计划,在信息安全和财务管理许可的情况,甚至可以进行小规模融资,突破行政拨款的资金限制,做活做大易班这个网站。第三,利用易班网络平台,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对于易班庞大良好的用户资源,社会企业会有合作意愿,希望通过易班来推广自己的企业产品。如同社团活动找企业赞助,在保障用户信息不泄露、网站信息安全、企业产品主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易班学生工作站可以大胆尝试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寻求共赢。这种方式也是易班学生团队实际介入市场,体验企业投入产出的实战。

(四)项目驱动打磨品质。

项目驱动的方式旨在培养易班学生团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沟通、策划、协作、耐挫等能力。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工作计划,除一般的日常站务事物,可以通过下达项目的方式来执行。每个项目由一个小团队负责完成,小团队2-5人不等,可以自愿组队也可以指定安排。每位站员在一定周期内至少担任1次小团队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分配工作,领导小团队完成指定项目。在执行项目期间,不参加项目的其他站员根据小团队需求和召唤,都要无条件支持和配合项目的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位站员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都体验到沟通、合作、策划和管理的重要性,统筹安排的意义,各种能力被要求的认知和被促使提升自我的压力感也紧迫起来,容易激发创造创新能力。项目执行的成效,将激发学生的成就欲望和抗挫折能力,易班学生团队的核心骨干也容易在这种机制中自然产生。

(五)科学考核强化管理。

考核是衡量团队和个体工作绩效的必要手段。通过考核,可以发现站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期得到有效解决,并促进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考核结果也是站内岗位竞聘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考核可以使站员产生压力,激发工作动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考核需要科学和适度,否则会产生消极抵抗的负面情绪。易班学生工作站使用创新创业理念的初衷在于发挥大学生创造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来推动易班的建设和发展,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考核办法的制定,除考核指标设计合理科学、学生可以承受外,尚需要学生通过努力和付出才能达到考核标准,这样既达到了建设易班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特别注意的是考核应该更侧重于学生的成长和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忌以"成绩"高低决高下,如果考核结果绝对值较低,但是绩效或者成绩的增长幅度较大的话,说明站员在工作站内获得了足够的成长,这是工作站体现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真正意义所在。

(六)公平奖励激励信心。

心理学赫洛克效应表明"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评价为好"。[4]根据这一原理,采用公平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励约束大学生的动机,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对易班学生团队的奖励,可以从精神上来肯定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也可以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给予物质上的正面奖励。通过给予符合站员心理预期的奖励,即肯定了成绩,又从心理上激励他们更大的学习和创新创业热情,是提高站员创新素质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设置符合站员心理预期,又融合学校评奖评优体系,且社会认可度高的奖励措施是推进易班学生工作站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和扶持易班工作,在学校政策许可情况下,建议在奖励方式、额度和等第上对易班学生工作站适当倾斜。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校、政府、社会各方通力合作营造良好氛围的情况下,易班学生工作站应该把握机会,努力提升自我,形成鼓励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易班学生工作站团队文化。工作站站内,活动策划、项目实施、考核竞聘、评奖评优等各项工作和事务,都应把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内部培训将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宣传和引导作为重要内容,使整个工作站成为具有共同创新理念和创业精神的富有战斗力的群体,激励站员为实现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3

[2]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著周伟民吕长春译.创学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59

[3]蒂娜・齐莉格著刑爽裴卫芳译.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班组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篇2

【关键词】高中;团队;建设;班级;教师

1绪论

团队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新潮的概念。孟子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就概括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后汉书》也有云:“关舆共弛,同舟共济,舆顷舟覆,患实公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arlG.Jung,1875-1961)也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公式:I+We=Full(我+我们=完整的我)来表达相似的观点,即需要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这些观点在实质上是贯通一致的,以中国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人心齐泰山移,就可概括出它们的真谛,也就是我们今天各行各业所关注的团队管理的实质,即强调将独立的个体融入集体之中,形成团队的合力,以实现团队目标,同时也最大程度地现实个人价值。

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空间概念,是莘莘学子的聚集地,更是知识的源泉。校园也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场所,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主要行政负责人,综理全校的校务,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学校各部门工作,确定学校奋斗目标。普通高中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高中生多处于15――19岁的年龄段,心智多从懵懂、叛逆走向成熟,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普通高中的校园管理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开展团队建设工作,帮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对其人生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而学生团队建设只是校园团队建设的一个方面,校长在行政管理中也应关注到整个校园的团队建设,以及校园中其他各个群体如教师群体、管理群体、后勤群体等的团队建设,已形成学校发展的整体合力。

2校园团队建设概述

2.1团队及团队建设的含义

团队就是由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愿意相互做出承诺并承担责任,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实现技能互补,最终实现共同目标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因而,团队具有七个主要特征:第一,明确的团队目标;第二,团队成员间的资源共享;第三,团队成员之间具有个体的差异性;第四,团队内部良好的人员关系;第五,团队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第六,团队成员对团队具有归属感;第七,有效的授权,即团队内部规则的科学、合理性及实施的统一性。一般而言,一个高效的团队通常要由能够扮演八种角色的成员构成,包括实干者、协调者、推进者、创新者、信息者、监督者、凝聚者和完美者。这八种角色因个人的特质不同而承担的职责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各角色之间是优势互补、弥合缺陷的关系,从而实现整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团队建设就是在群体或组织中有意识地培养、开发团队的过程。在普通高中校园环境中,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者,担任着学校团队建设的总工程师的职责,应首先树立起团队的意识与精神,以大局的眼光,划分、重组校园群体,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开发高效的校园团队,最终形成一股积极向上、高效、团结的校园合力。

2.2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2.3校园团队建设的原则

一名普通高中的校长在进行校园团队建设时应遵循六个方面的原则,即数量合理原则,能力互补原则,责任明确原则,目标清晰原则,淡化领导原则和相互信任原则。

2.3.1数量合理原则

许多管理者在团队建设初期都尝试把众多成员塑造成为一个团队,拿校园团队建设来说,就是有的校长尝试将整个校园一次性打造成一个团队,但是这种尝试无疑都会以失败告终。基于校园的现实条件,不可能一次性建立一个拥有众多成员的高效团队。因而应该先以项目或者阶段任务来构建各种校园小团队,再将各个小团队加以整合是最有效的方法。

2.3.2能力互补原则

在一个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是紧密合作的关系。与传统组织相比,不但强调信息共享,也强调集体的绩效,因而成员之间的技能应该是互补的。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校长应关注团队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年龄和经验互补,甚至性格和行为方式的互补。

2.3.3责任明确原则

与传统组织不同,团队不仅强调个人责任,更强调集体责任。团队有总的责任,也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团队成员并非简单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需要担当对团队内其他成员和团队集体的责任。如果团队目标没有达到,每个团队成员所承担的责任基本上应是相等的。

2.3.4目标清晰原则

校长在组建团队时,应明确团队的清晰、具体的目标,该目标将作为团队存在的理由。每个团队成员都应对这一目标做出承诺。这一目标应是具体的任务,包括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甚至应该深入到团队成员的日常生活之中。

2.3.5淡化领导原则

校长在构建团队时要追求建立和谐的成员关系,领导在团队中应是指导而非领导。在团队中,不宜设置注入行政类的管理机构,而应让最有能力的人担当管理的角色。该管理者应建立自我指挥的工作团队、保持团队对外目标的忠诚、对团队技术保持警觉、善于沟通外部关系。

2.3.6相互信任原则

校长在组建团队时应关注团队成员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帮助团队消除猜忌与疑虑。信任是团队协作的基础,也是团队实现1+1大于2效果的必要条件。

3普通高中校园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

校园是校长开展团队建设的主要场所,但是学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作为校务工作的总的领导者,校长当然可以将学校整体作为一个团队来打造,但是根据团队建设的一般原则和学校的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一次性地组建一个校级的团队是不大可能的,即便可以在形式上形成一个团队,那么在效率上,也是一个低效率的团队。我们的主张是由于群体与团队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和差别,校长可以根据学校中现有的自然群体,在学校的大系统中划分出若干子系统,再根据各个子系统的职能、特点、成员特殊性等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区别地使群体向团队过渡,建设多个团队,再将各个成熟的团队整合成为学校团队,形成综合力量,实现校级目标。根据这一总体规划,我们按照学校中存在的不同自然群体,主要计划打造四个不同的团队:学生团队,教师团队,管理团队和后勤团队。

3.1学生团队建设

3.1.1班级团队建设

高中生是高中校园的主体,他们处在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在学校中,高中生以班级的形式自然地聚集为学生群体,利用班级的自然群体性打造学生团队一方面可以利用业已存在的班级凝聚力,在此基础上设立班级目标,确立班级管理方式,开展班级协作都更为自然和便利;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学校中的班级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成绩编排,各个年级中班级的安排都需要以教学活动的正常、合理地开展为基本标准,因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团队建设,不适合对全体学生进行重新编制。所以,普通高中的学生团队建设以班级为依托是在团队形式上的最好的选择。

3.1.1.1班级目标管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而将班级作为一个团队来建设,加强班级的团队精神培养,营造和谐共进的班级氛围,无论是在优化班级整体环境方面,还是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班级目标管理是规范班级管理,推进班级团队建设的前提。确立班级团队的目标,首先应由全班同学一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思想状态,另一方面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明确班级团队可以达到的理想状态,并制定计划与实施步骤。例如,某校在本学期开学之初,为了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班级团队建设中来,并使班级目标更加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班委会在全班范围内征集班级团队目标,最终确定“努力每一刻,收获每一天”为班级团队目标,并制作成横幅高挂在教室墙上。再由班内各个小组研讨实施计划与步骤,进行班内宣讲,最后对各组计划进行对照总结,由全班共同讨论、归纳出最终决议。通过这些班级团队目标确立的程序,班级目标的意识也逐渐深入到学生心中,成为班级日后开展团队工作的基础。

3.1.1.2成员协作管理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在班级目标确立以后,就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意识、合作意识,进而在班级团队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形成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使团队协作精神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

3.1.1.3班务领导管理

在班级中开展团队建设还应抛弃传统的设立班委会的做法。团队建设的原则说明团队中除了领导者要负责之外,每一个团队的成员也要负责,甚至要一起相互作用,共同负责,这就要求在团队成熟以后,尽量做到班级全体成员共享决策权,因此在班务的领导中,应坚持民主集中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时刻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团队的一员,更是班级团队的负责人。

3.1.2学生社团建设

除了以自然形式存在的班级为依托建设班级团队以外,学校还应结合自身条件,开展学生社团建设。由于与以教学为主要目标的班级团队相比,学生社团的目标更具灵活性和社会现实性。学生社团的组建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社团的成员,确立社团的目标,决断社团事务。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团队管理知识,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社团比班级社团更适合对学生开展团队建设。

3.2教师团队建设

一个学校的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建设教师团队有助于加快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促进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教师队伍。普通高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由学校设立“优秀教师团队”建设项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对“优秀教师团队”的设置、团队运作机制、团队总体负责人的遴选等工作做好整体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教师团队建设项目指南。再由全校教师自愿申报,提交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最后结果提交校长办公室研究审定。审定结果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正式公布“优秀教师团队”名单。对被选中的团队成员,学校需开展团队建设培训,在后来的团队自主管理中,学校应定期进行审核和监督。

3.3管理团队建设

实践证明,一个学校的面貌如何,与学校的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联系。中层干部是广大教师的带头人,他们对教师发挥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中层干部也是校长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有利保障和守护者。因而,只有科学培养和建设学校中层管理团队,建设一支稳定而强干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才能够发挥他们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先锋与桥梁作用。

在学校管理团队的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学校的整体利益为总目标,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不应以部门职能的差异割裂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始终明确自己是一名学校的服务人员,同时也是学校事务的管理者和责任者。在以往的学校管理层中,领导者对各成员的特点、优势、缺陷把握不足,未重视学校管理工作中人员的优势互补与缺陷弥合,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尤为重要的。另外,管理团队尤其要加强团队建设理论的学习,确保干部眼界开阔,思想解放,方法创新;强化合作意识,科室内部,部门之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论是学校还是科室所做出的规定、决策,相关部门要做到竭力配合执行。

3.4后勤团队建设

后勤工作是一个学校的物质保障,即从物质条件上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后勤团队建设,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是做好学校后勤工作的支撑点。基于学校后勤工作的特点,我们认为加强后勤团队建设有三个要素:一、学校领导重视后勤工作,是加强后勤团队建设的前提;二、做好后勤职工思想工作,是加强后勤团队建设的基础;三、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加强后勤团队建设的关键。另外,建设学校后勤团队还需要做创新后勤人才引进机制,改善后勤用人环境,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后勤内部管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后勤人才队伍的管理素质和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4结语

一所高中学校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作为一名校长,在进行学校行政管理时,必须要具有团队的眼光,将团队建设的先进理念引入到学校管理之中,为学校行政管理开拓新的思路,打开新的视角。团队建设的概念并不新潮,但在学校管理领域的实践应用并不多见,这与学校的特殊环境不无关系。然而我们认为这一理念在校园范围内的运用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具体的实施与操作还需要更多的同仁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学超.初探构建学校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实践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4).

[2]赵刚.学校团队学习的要素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3]赫广田.新形势下学校团队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2,(04).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工地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收集5篇)
  • 下一篇:描写月亮的日记400字(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